新饮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注意事项

GB7101-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以下简称新标准)将替代GB71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以下简称原标准),于2022年12月30日起实施。本次主要分析新标准变化和使用注意事项。

标准主要变化

适用范围

新标准将适用范围由原标准的“本标准适用于饮料,不适用于包装饮用水”修改为“本标准适用于饮料,不适用于包装饮用水(含饮用天然矿泉水)”,增加说明不适用饮用天然矿泉水。包装饮用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都有相应的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即GB19298和GB8537。

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饮料的定义,在原定义的基础上新增了原料辅料等内容,并列举了饮料种类,如碳酸饮料、果蔬汁类及其饮料、蛋白饮料及固体饮料等,以便于企业理解执行。特别要注意和酒类饮料区分,即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0.5%的制品,如米酒和米酒饮品。

感官要求

1.“滋味、气味”中新增“具有该产品的滋味、气味”的感官要求。

2.“状态”中新增“具有该产品应有的状态”,并删除“液体饮料状态均匀,固体饮料无结块”的感官要求。

3.“检验方法”中明确了液体饮料的样品检测用量,并将“浓缩饮料”修改为“饮料浓浆”;同时修改了固体饮料检测方法的部分文字描述,使方法更具操作性。

理化指标

新标准将“锌、铜、铁总和”中“铁”的检验方法修改为GB5009.90等配套方法,适用范围由“金属罐装果蔬汁饮料”修改为“金属罐装果蔬汁类及其饮料”;氰化物的检验方法修改为GB5009.36,并明确以HCN计;针对氰化物和脲酶指标,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即“杏仁或杏仁制品”和“大豆或含大豆制品”。

微生物限量菌落总数:新标准“表3微生物限量”的注释中,删除了对奶茶、豆奶粉、可可固体饮料菌落总数要求的描述,统一了固体饮料菌落总数要求,仅保留“括号中的限值仅适用固体饮料”,并将菌落总数限值修改为104CFU/g;同时明确菌落总数指标不适用于添加了需氧和兼性厌氧菌种的活菌(未杀菌)型饮料。特别要注意综合产品配料标识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如添加益生菌产品,要注意辨识。

大肠菌群:新标准将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修改为GB4789.3,不再仅限定为GB4789.3中的平板计数法,同时明确饮料浓浆的大肠菌群限值要求。

致病菌:新标准把产品的微生物限量要求分为经商业无菌生产的产品和其他产品,分类更清晰,检验时要及时获取工艺信息综合判定。经商业无菌生产的产品,应符合商业无菌的要求;其他产品的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29921规定。

其他要求

将“乳酸菌饮料产品”的描述修改为“添加菌种的产品”,要求添加乳酸菌的活菌(未杀菌)型产品标签上要标识乳酸菌含量,并明确乳酸菌按GB4789.35规定的方法检验。同时新增“冷冻储存”的标识和运输条件的要求。新标准的修改更强化产品信息透明,更能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以指导消费者选择适合的产品类型,采取正确的储存方式。

饮料抽检

产品分类:GB7101是笼统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但在实际抽检中,饮料产品众多,给分类带来一定的困难,可参考GB/T10789等进行分类。一般容易混淆的是果蔬汁饮料和果味饮料、含乳饮料和乳味饮料,可根据产品中果汁含量、蛋白质含量及其他信息等综合判定。还要注意茶饮料和茶味饮料、固体饮料和特殊食品类等也都需要综合区分。

指标检测:饮料检测涉及指标较多,包含污染物、食品添加剂、真菌毒素、微生物,功能性饮料还涉及功效成分等。检验中发现如个别奶茶基质中糖精钠、饮料中三氯蔗糖、苹果和山楂类饮料中展青霉素(糠醛可能干扰)等检测可能会有干扰,应采用不同方法验证。

结果判定:饮料结果判定中比较复杂的是固体饮料,尤其涉及食品添加剂,需要充分理解GB2760标准的各使用规定原则。如固体饮料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苯甲酸、胭脂红、安赛蜜、甜蜜素、山梨酸等指标备注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日落黄、酸性红和亮蓝明确规定了固体饮料的限值(不考虑稀释);苋菜红限值则是直接规定了按冲调倍数稀释后液体中的量。还要特别注意GB2760中表A.3的规定,虽然饮料大类(14.0)规定了山梨酸的限量,但是果蔬汁(浆)出现在表A.3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所例外的食品类别名单中,按照GB2760的规定,A.3表的食品类别不得使用表A.1规定的其上级食品类别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但若自身细类已经规定了使用情况的除外,要特别注意果蔬汁饮料、果蔬汁浆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等判定。

风险分析

饮料风险一般会涉及微生物,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等;常见的还会有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等;有时也会涉及部分质量指标,如蛋白质、茶多酚、咖啡因含量等不符合产品明示要求。但随着新消费趋势和非法添加的新变

THE END
1.饮料评标办法细则.pptx第2章饮料口味评定标准 第3章饮料包装设计评定标准 第4章饮料营销推广评定标准 第5章饮料质量安全评定标准 第6章饮料消费者口碑评定标准 第7章饮料评标办法细则总结 第8章结束语 01第一章饮料评标办法细则简介 评标办法的重要性保障消费者权益确保产品质量0103提高品牌价值提升企业形象02推动市场竞争引导行业发展 消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20/8116117046006102.shtm
2.哪个是碳酸饮料的细则?()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63f84bb4737242d99405720203af11a5.html?fm=bd37db388bf4f8080bc2f4b00b76b8a168
3.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附10蛋白饮料规定的检验项目与方法序号检验项目标准号标准名称检验方法1感官GB71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7101GB/T21732含乳饮料GB/T21732GB/T30885植物蛋白饮料豆奶和豆奶饮料/QB/T2300植物蛋白饮料椰子汁及复原椰子汁QB/T2300QB/T4222复合蛋白饮料QB/T4222GB/T31325植物蛋白饮料核桃露(https://m.renrendoc.com/paper/227227589.html
4.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食品文库贡献者:东海钓夫 文件类型:Word文档 文件大小:127.74K 所需书券: 0张 更新日期:2017-12-29 15:51 浏览次数:3164下载次数:255 详细介绍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食药总局,2017.12.26发布 标签: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食药总局 所属分类:饮料质量管理 http://wenku.foodmate.net/down/2017/12/31371.html
5.饮料生产范文12篇(全文)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 第2篇 第一百一十六条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固体饮料产品是指以糖、乳或乳制品、蛋或蛋制品、果汁或植物提取物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制成的供冲调饮用的固体制品。固体饮料生产许可类别编号0606,包括:风味固体饮料、蛋白固体饮料、果蔬固体饮料、茶固体饮料、咖啡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a457287.html
6.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订附件)(国质检监[2005]15号碳酸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碳酸饮料(汽水)产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包括碳酸饮料、充气运动饮料等具体品种,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二氧化碳气的饮料。碳酸饮料(汽水)中二氧化碳气的含量(20℃时体积倍数)不低于2.0倍。http://www.eshian.com/laws/10916.html
7.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docx为了做好饮料生产许可审查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本细则应与《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结合使用,适用于饮料生产许可审查工作。仅有包装场地、工序、设备,没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的,不予生产https://www.taodocs.com/p-178192070.html
8.《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固体饮料》及《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经过定量包装、可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0.5%的制品。 对 错 *2.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固体饮料产品,是指以糖、乳或乳制品、蛋或蛋制品、果汁或植物提取物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制成的供冲调饮用的固体制品。 对 错 *3. 固体https://www.wjx.cn/jq/87932280.aspx
9.餐厅人员岗位职责及流程莱芜技师学院三.操作细则 1、签到、签退 2、参加班前会 3、餐前抽查 4、监督服务质量 5、处理投诉 6、安全检查: 7、参加领班级碰头会。 8、安排领班级员工下班。 9、签退。 四、工作内容 1、月度工作 ⑴对餐厅月度工作进行总结,并拟订下月工作计划。 ⑵对餐厅员工一个月来的日常考勤和工作考核进行汇总统计。 https://www.lwjsxy.com/a/jpkc/pengdiaojishu/zhiyegangweibiaozhun/2018/080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