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农家儿女,得益于一方水土养育;我们的根在这里,我们的心也在这里;我们想把这里变得更美,想让乡亲们更富有。所以,我们以农为生,以农为业,以农为理想!”这是唐山玉田县鸦鸿桥镇边家铺村33岁小伙儿齐先超的心声。多年来,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他从小生意做起,一步步走来,终于在小野菜上闯出了大天地。
图为村民正在地里采摘菜野。
偶然萌生种植野菜的想法
齐先超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了,2002年,刚满18岁的他开始了创业经历。“我从卖白酒开始做起,后来看到红酒市场前景好便转而卖红酒!”齐先超说,年少的他热情、喜欢交朋友,亲朋好友都喜欢他,所以他的生意也在朋友的支持、推荐下做得有声有色。
2014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正在张家口的齐先超夫妇应邀到朋友家做客,“朋友说他从地里采来不少野菜,要为我们做顿野菜馅饺子,没想到味道那么好!”回想当年,饺子的香味仿佛至今仍留在齐先超口中,也就是从那时起,他萌生了种植野菜的想法。“专家分析,与家菜相比,野菜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而且大多野菜都有其不同的药用价值,对注重养生的现代人来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齐先超说。
首次种植200多亩野菜失败
看准了就得做下去。2015年初,齐先超在本村承包了200多亩耕地。当年2月,他和齐国栋走访全国多个野菜种植基地,购买了蒲公英、马齿苋、苋菜、野蒜、板蓝根的种子以及香椿树苗、枸杞头等。4月开始种植,“本以为种野菜十分容易,没想到第一次种就让所有投入打了水漂!”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下种子后,齐先超每天都要到地里查看,他期盼一夜之间黄土地上长满绿色的生命,但没想到,20多天过去了,不少耕地依然光秃秃,没有一点绿色。齐先超十分着急,他向农民咨询,在网上查找资料,还到唐山、北京等地寻找专家。经过分析,他发现野菜种植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容易,种子问题、气候原因以及土壤湿度等都会导致种子出芽率低甚至不出芽,“野菜也是草,没有可以为它除虫、除野草的药,有一部分出芽的野菜也因为种子固有的病虫害问题导致长出不久就叶子萎缩,叶片上长满虫洞而无法食用。”齐先超告诉记者,到当年6月收获季节,他100多万元的投入几乎全打了水漂。
坚持不懈终成正果
2015年6月,第二批野菜种子开始播种,“五六天后种子就发芽了,各个品种的野菜长势良好,一个多月就开始收菜!”齐先超说。和他们最初预想的一样,他们的新鲜野菜刚一上市就受到市民的好评,“我们把野菜销往玉田以及唐山、北京的各大市场以及一些饭店,大家都称赞我家的野菜品质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齐先超十分骄傲,但同时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新鲜野菜不好存放,而200多亩地野菜的产量又不是一个小数目。
深加工赢得市场
看着地里茁壮成长的野菜,想起当年野菜馅饺子的美味,齐先超萌生了对野菜进行深加工——包成野菜馅饺子的想法。
“不管未来的路多难走,我一定会努力坚持,我要带动更多的村民搞野菜钟植,无偿为他们提供技术,带领他们共同致富!”对未来,齐先超充满信心。(记者梁赞英徐晓健)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