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总部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益生元系列产品、膳食纤维系列产品、其他淀粉糖(醇)系列产品和健康甜味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021年4月21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SH605016,发行价为14.62元/股,以2021年10月29日收盘价计算,总市值24.54亿,涨幅0.32倍,年复合增长率75.17%。
一、公司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1、行业分类和行业主管部门
公司主要从事益生元系列产品和膳食纤维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依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以及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公司归属于“C14食品制造业”。
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海关总署。
自律监管机构主要为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膳食纤维技术分会。
2、行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和盈利模式
(1)行业产业链
上游行业:公司所在行业的上游行业为粮食种植和加工行业。
益生元和膳食纤维行业的上游为其原材料领域,上游原材料淀粉、蔗糖、葡萄糖及其深加工产品等价格的变化将对公司产品成本和价格产生一定影响。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为大宗商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公开透明,报告期内价格相对稳定。
①淀粉
公司生产所需的淀粉主要是由玉米、木薯制成。玉米是全球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既可作为粮食、动物饲料,又可作为原材料生产乙醇燃料。在玉米工业消费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全球玉米消费保持增长态势。美国、中国和南美是全球玉米主产区,同时美国、中国、欧盟等国家地区也是玉米消费主要国家。因此玉米价格受国际市场供求影响较大。
木薯主产于热带地区,其中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木薯产品出口国,其他主要出口国有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而中国、日本、美国等国是世界木薯产品主要进口国。在中国木薯主要是作为饲料或提取淀粉。
②蔗糖
蔗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为稳定国内蔗糖市场,我国于1991年建立储备糖制度。根据国内蔗糖市场的供需形势,国家通过收储和放储进行宏观调控,以有效控制蔗糖价格的波动,保证蔗糖市场的平稳运行,保护糖料种植者和蔗糖生产者的切身利益,从而促进蔗糖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是世界蔗糖主要净进口国家。长期以来,由于国内生产蔗糖成本较高,且一般为低品质蔗糖,而国际贸易主要为原糖和高品质蔗糖,因此,造成我国蔗糖不具有出口优势,国内蔗糖生产主要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每年的出口量远低于进口量。
③葡萄糖
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葡萄糖在食品工业、发酵工业、化学工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葡萄糖主要由淀粉加工制成,因此其价格同淀粉一样,受玉米等作物的供需关系影响较大。
下游行业:公司所在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涉及食品、饮料、乳制品、保健品等行业。
近年来我国食品、饮料工业稳定增长,随着居民肥胖、疾病、亚健康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健康意识不断提高,高纤维食品和饮料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下游食品、饮料、乳制品、保健品等行业对于益生元和膳食纤维行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行业盈利模式
益生元系列产品和膳食纤维系列产品等是食品、饮料、乳制品、保健品等行业公司的辅料。益生元系列产品、和膳食纤维系列产品原料多为大宗商品深加工产物,主要原料包括淀粉、蔗糖、葡萄糖等,经乳化、均质、喷雾干燥而成。植酯末产品通过直销和经销商销售两种销售模式提供给下游行业,下游行业包括食品、饮料、乳制品、保健品行业。
3、行业内的组织结构
就益生元及膳食纤维行业整体来看,不涉及行业准入及政策壁垒,没有特别的许可经营制度,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但由于益生元及膳食纤维产品细分品种较多,且分为不同档次,同一产品品种的生产厂商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就单一产品品种而言,行业集中度较高。
截至目前,国内低聚果糖主要生产厂商为公司和量子生物2家;全球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厂商主要集中在中国,为公司及保龄宝2家;全球抗性糊精产品生产厂商也仅限于公司、英国泰莱、日本松谷化学、法国罗盖特、美国ADM等少数几家。
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
全球益生元行业占据市场份额较大的生产厂商主要包括Tate&Lyle(英国泰莱)、FrieslandCampina(荷兰皇家菲仕兰)、日本明治、百龙创园、保龄宝、睿智医药(曾用名:量子生物)等。
全球膳食纤维行业占据市场份额较大的生产厂商主要包括Tate&Lyle(英国泰莱)、百龙创园、Roquette(法国罗盖特)、日本松谷化学、美国ADM(ArcherDanielsMidland)等。其中,百龙创园是国内首家取得抗性糊精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由于益生元和膳食纤维产品品种较多,不同厂商生产的主要产品并不相同,上述生产厂商生产的益生元和膳食纤维主要产品如下:
4、行业需求的核心驱动力
饮料、乳制品、烘焙食品领域的发展对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起决定性作用。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和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为公司下游食品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国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食品的需求已不限于消除饥饿,除粮食和传统食品外,烘焙食品、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饮料等非传统食品层出不穷。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食品烟酒支出持续增大:
(1)饮料行业
饮料主要分为酒精饮料和软饮料(非酒精饮料),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在软饮料中。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饮料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三个主要趋势。
首先,软饮料行业总的产量近年来已基本保持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软饮料近五年总的产品产量未明显增长,且呈现一定的波动。
第二,随着我国国民健康意识的觉醒和体育消费支出的增加,我国功能饮料市场发展迅速。2012-2018年我国功能饮料的零售额和零售量逐年递增,2018年底功能饮料零售额达到456.7亿元,同比增长10.10%,零售量也增长到139.6亿升,同比增长9.2%。中国功能饮料市场潜力巨大。
第三,随着我国饮料行业不断地发展和成熟,逐渐改变了以往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竞争无序的局面,饮料企业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中国饮料在品牌构建方面成果显著,全国性品牌已有若干家。
(2)乳制品行业
从主要乳制品消费量来看,1990年以来我国乳品行业总体实现快速发展。其中,液态乳一直占据核心地位,但乳粉尤其是全脂乳粉增长趋势较为明显,消费占比持续扩大。这主要是由于全脂乳粉是许多乳制品的生产原料,随着乳业市场规模扩大,乳品工业消费用量持续增加。
从产量来看,2015-2019年我国乳制品产量整体呈波动态势。2019年,我国乳制品产量为2,719.40万吨,同比增长1%。从销量来看,2014-2019年,我国乳制品销量变化趋势大体同产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呈波动态势。2019年,我国乳制品销量为2,711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12%。我国乳制品供需基本平衡,产销率保持在98%以上。
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方面,我国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2017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仅为20.7kg,不及美国人均数据一半,因此未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科学营养食饮的不断追求,我国乳制品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烘焙食品
由于饮食习惯不同,我国烘焙行业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现代烘焙行业并未出现,直至2000年左右,才开始有国外企业在国内设厂,2000年以后,西方饮食文化在我国逐渐普及,烘焙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近几年,随着消费升级,新一代消费群体崛起,烘焙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包、蛋糕等烘焙食品成为当下食品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目前中国烘焙行业规模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市场,2019年行业规模达2,317亿元,同比增速10.9%。
同时,我国烘焙产品人均消耗量亦在持续增长。数据显示,中国烘焙产品人均消耗量从2007年的3.69公斤上升至2017年的6.92公斤,10年间增长了近2倍。然而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烘焙产品人均消耗量依旧处于较低水平。根据数据,英国和美国的人均烘焙食品消耗量分别为48.2公斤和40.2公斤,同属亚洲地区的日本(饮食文化与我国更为相似),人均烘焙食品消耗量也有22.5公斤。可见我国烘焙食品人均消费量与其他主要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未来提升空间较大。
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烘焙企业零售业态的丰富与升级将不断扩大烘焙食品的市场容量。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烘焙食品凭借即食性以及营养性逐渐占据了年轻一代的早餐市场,并呈现出正餐化趋势。2015-2020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持续以9.29%的CAGR逐步抬升。同时日益提升的消费趋势在人均烘焙食品消费量上也有所体现,2020年人均烘焙食品消费量在7.3千克,过去六年对应的CAGR为4%,人均烘焙食品消费量逐年抬升。
(4)保健品行业
我国保健品市场增长迅速。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在当今的社会中,也正在逐步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保健品是中国大陆的一般称呼,在国外包括港澳台地区一般称之为:膳食补充剂(DietarySupplements)。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可分为传统滋补品和膳食营养补充剂两大类,传统滋补品市场日渐萎缩,膳食补充剂未来份额将持续扩大。膳食补充剂可分为运动营养、体重管理和维生素及补充剂类,维生素及补充剂类占比最多,运动营养类产品近年增速最快。
目前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保健品市场,但对比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人均年消费金额相比美国的214美元和日本的148美元,我国2017年仅为26美元,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目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水平,而上世纪70年代是美国保健品行业高速成长的起始期,至今美国保健品行业规模扩张了数十倍。按照美国经验,中国保健品行业尚在高速成长期。
5、行业供给阶梯性增长阶段
行业内同时具备生产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抗性糊精、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等产品能力的生产厂商仅有公司一家,而随着国民消费意识的提升及下游行业产品的升级换代,高端产品的需求量预计将有更大幅度的增长,为公司产能消化及产品升级提供了足够的支撑。
(1)益生元
根据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我国益生元产品主要的应用领域为食品&饮料和婴幼儿营养品上。协会预测,整个益生元消费场景在2020年到2026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能达到4.48%,其中在食品&饮料中的消费场景或将快于其他行业。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益生元行业总产量约为18.52万吨,产值约24.07亿元,全球益生元行业总产量约为64.65万吨,总产值约为140.29亿元。预计到2026年,我国益生元行业总产量将达到23.96万吨,产值将达到38.14亿元,全球益生元行业总产量将达到86.55万吨,总产值将达到185.48亿元。从占比来看,我国益生元到2026年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约28%。
(2)膳食纤维
根据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膳食纤维技术分会的预测,2020年全球近一半的膳食纤维被应用到乳制品和食品饮料中,其次是保健品和婴儿食品,占29.98%,肉类加工食品、烘焙食品均不足10%,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膳食纤维市场稳步增长,预计2026年我国膳食纤维产量、产值均有大幅增长。根据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膳食纤维技术分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膳食纤维行业总产量为18.95万吨,总产值38.31亿元;全球膳食纤维行业总产量为86.66万吨,产值180.64亿元。我国膳食纤维总产量约为全球产量的五分之一。依据协会预测,预计到2026年,我国膳食纤维行业总产量将提升到30.36万吨,六年内增长约52%;总产值将达到55.27亿元,六年内增长41%。同期,全球膳食纤维行业总产量将达到122.49万吨,期间内增长37%;总产值将达到229.13亿元,期间内增长26%。因此,同期比较来看,我国膳食纤维产量、产值的增长速度或将快于全球膳食纤维产量、产值的增长。
二、公司及治理结构
1、公司简介
百龙创园成立于2005年12月,主要从事益生元系列产品、膳食纤维系列产品、其他淀粉糖(醇)系列产品和健康甜味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020年公司植脂末业务收入占总收入近八成,固体饮料业务收入占一成。百龙创园目前已经和伊利、蒙牛、天狮、中粮、东阿阿胶、汤臣倍健、完达山、康宝莱、多美滋、农夫山泉、无锡健特、旺旺、达利、娃哈哈、京日集团、新希望、南方黑芝麻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公司主要发展历程:
2005年12月,百龙创园有限由窦宝德、高希安、程伟、殷利、郭延浦出资设立,主要以生产销售麦芽糖醇产品为主,产品门类比较单一。
2006年,公司推出麦芽糖醇。
2007年,公司推出低聚异麦芽糖。
2008年,公司推出低聚果糖(液)。
2011年,公司推出低聚果糖(粉)。
2015年,公司推出聚葡萄糖、抗性糊精。
2016年9月,公司完成整体股份改制。
2019年,公司推出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和阿洛酮糖。
2020年,公司推出结晶麦芽、糖醇。
2021年4月,公司上海交易所主板上市。
2、公司治理结构
①股权结构
②股东背景
A、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公司控股东为窦宝德,持有份公司控股东为窦宝德,持有份6,002.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7.34%,在百龙创园任董事长;窦光朋持有公司股份304.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0%,并在百龙创园任副总经理。窦宝德和窦光朋系父子关系,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截止目前,窦宝德和窦光朋控制的其他企业:
B、主要股东情况
窦宝德:196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山东禹城人,高中学历。1983年5月至1995年6月,任禹城市伦镇供销社主任;1995年7月至2000年11月,任禹城市贸易公司经理;2000年11月至2005年1月,任禹城市兴华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经理;2003年11月至2008年10月,任兴达化工执行董事兼经理;2015年6月至今,任山东兴达化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06年1月至2016年8月,任百龙有限执行董事;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任百龙创园董事长、总经理;2018年6月至今,任百龙创园董事长。现任德州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山东省委员会委员。持有公司47.34%的股份。
窦光朋:出生于1983年,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山东禹城人。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2006年7月至2016年8月,历任百龙有限职员、质检部负责人、副总经理、监事;2016年9月至今,任百龙创园副总经理。现兼任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淀粉糖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多元醇分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持有公司2.4%的股份。
郭恩元:中国国籍,河北武安人,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持有公司3.15%的股份。
深圳恩复开金投资:持有公司10.8%的股份,其基本情况如下:郭恩元
持股99.85%,北京恩利伟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普通合伙人)持股0.15%。
嘉兴恩复开金投资:持有公司1.81%的股份,其基本情况如下:朱瑞
持股61.98%,北京恩利伟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普通合伙人)持股0.83%。
郭恩元为深圳恩复的有限合伙人,持有深圳恩复99.85%的出资比例;深圳恩复与嘉兴恩复的普通合伙人均为北京恩利伟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鸿庆华融二号投资:持有公司3.94%的股份,其基本情况如下:钟格
持股28.17%,深圳鸿庆华融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普通合伙人)持股1.41%。
③董事会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公司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三年。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和更换,任期三年。非独立董事简介:
禚洪建:男,出生于1978年,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任职于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月至2016年8月,任百龙有限副总经理;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任百龙创园董事兼副总经理;2018年6月至今,任百龙创园董事兼总经理。
安莲莲:女,出生于1976年,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高中学历。1995年11月至2005年7月,任禹城食品公司职员;2005年8月至2012年6月,任山东中瑞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出纳;2012年7月至2016年8月,任百龙有限副总经理;2016年9月至今,任百龙创园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王新荣:女,出生于1981年,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任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科员;2008年11月至2016年2月,任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副部长;2016年3月至今,任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6年9月至今,任百龙创园董事,郭恩元股东代表。
祁维涛:男,出生于1981年,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专科学历。2017年9月至今,任百龙创园董事,郭恩元股东代表。
张昭:男,出生于1973年,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深圳鸿庆华融壹号投资企业的委派代表;2018年12月至今,任百龙创园董事。
④管理层
1、赵德轩,男,出生于1982年,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任职于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1月至2016年8月,历任百龙有限销售部经理、副总经理;2016年9月至今,任百龙创园副总经理。
2、魏军,男,出生于1965年,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专学历,助理工程师。1980年12月至2006年5月,任职于禹城棉纺厂;2006年6月至2016年8月,历任百龙有限企管部部长、供应部部长、办公室主任、副总经理;2016年9月至今,任百龙创园副总经理。
3、李冬梅,女,出生于1965年,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1984年12月至1989年5月,任禹城市机械厂车间统计员;1989年6月至2004年3月,任禹城市机械厂会计;2004年4月至2006年3月,任东君乳业(禹城)有限公司财务经理;2006年4月至2016年8月,历任百龙有限财务负责人、财务部部长、副总经理;2016年9月至今,任百龙创园财务总监。
除总经理禚洪建和副总经理赵德轩外,公司有3名监事和15名员工来自保龄宝,在保龄宝任职时均为普通员工,非核心人员且未任职重要岗位。公司高管、监事及员工来自保龄宝的人数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3.77%,比例较低。
张明站,男,出生于1985年,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2006年9月至2010年7月,就读于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专业;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就读于齐齐哈尔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2013年7月至今,于百龙有限/百龙创园从事研发工作。张明站曾获德州市科学技术奖,是“高纯度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一种聚合法生产低聚异麦芽糖的方法”、“一种高纯度氢化聚葡萄糖的制备方法”等多项专利的发明人,曾在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主办的《发酵工业》上发表论文《高纯度95低聚果糖的生产、功能特性及应用》,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之一。
董监高2020年末持股情况
董监高2020年领薪情况:
④信息披露
上市不长,没有明显的表现特征。
⑤关联交易
公司不存在关联方采购与销售交易,只发生少量的承租实控人名下其他公司的房产。
⑥管理层对股票态度
三、公司战略
1、长、中短战略
①长期战略
A、实施“标准化”管理,努力打造作业标准化、流程程序化、管理数据化、人才专业化、营销阵地化、团队人性化标准模式。
B、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利用品牌优势、网络优势、研发优势、管理优势,加强行业内的横向联合,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与品种范围,巩固和提高益生元及膳食纤维产品在行业内的地位。
C、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打造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②中短期战略
A、市场和业务开拓计划
1)加大高端产品的生产销售
2)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3)拓展产品行业领域
目前公司产品运作覆盖的行业主要为乳品、饮料、烘焙、保健品、医药辅料、动物营养和饲料、化工等,随着对产品性能研究的深入,益生元及膳食纤维产品在糖果、特膳食品、宠物食品、针对特殊目标人群(孕妇、婴幼儿、病患等)等行业的应用仍有较大的市场增量空间。公司将积极推进这些行业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B、研发创新计划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诚信互赢,团结协作,持续创新”的经营发展理念,以生物技术为核心,坚持“研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的发展战略,秉承公司的主营业务,继续对产品配料方面进行积极开拓,技术创新规划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目前公司与江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等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已合作的项目有“阿洛酮糖生产技术”、“虾青素技术”、“山大实训基地”等多项合作,为公司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核心技术基础,同时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还奠定了难得的“软实力”基础,作为山东大学的实训基地,山东大学每年都会派多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到公司进行实训,这将给公司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2019年,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同意公司设立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技术研发优势。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加强与这些平台的合作力度,为公司的技术发展、人才补充和快速成长提供保障,快速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发展水平。
2)扩展产品种类,公司拟开发的产品有γ-聚谷氨酸、抗消化淀粉、低聚乳果糖、乳果糖等,逐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
3)研究各产品的生理功能特性,根据其特性,一方面,开发其应用领域,扩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开发一种或两种甚至多种功能糖复配的功能糖,并对其进行营养测试,进而开发出适合特殊人群的终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避免产品同质化。
(4)改进提升传统生产工艺的共性技术,进一步提高原辅料综合利用率,主要针对热能的回用,新型脱盐技术结合离子交换进行脱盐,减少传统工艺的酸碱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2、竞争战略
①发挥生产技术优势
公司利用自身拥有的核心生产技术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益生元和膳食纤维产品,部分产品的核心指标达到行业内领先水平,如公司生产的抗性糊精膳食纤维含量可达到90%以上,高于国家原卫生部公告中82%的含量要求。同时,公司的核心生产技术还可减少部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投入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②利用生产设备、工艺优势
公司建设了全自动生产线,可以实现柔性生产,即根据市场及客户对产品品种的需求变化,通过不同生产工序的组合协同实现同一生产线能够生产不同类别、型号产品的目标,达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③完善的营销网络服务布局
3、主营资产的分布及未来产能扩张
①主营资产的分布
公司下属无分公司和子公司,只拥有1家参股公司山东禹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14%),资产全部在境内。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主要固定资产情况如下:
②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情况
公司2020年产能增加及结构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年产10,000吨低聚异麦芽糖项目和年产6,000吨结晶麦芽糖醇结晶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年产10,000吨低聚异麦芽糖项目生产线启用后主要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其他原来生产益生元和膳食纤维的生产线重新设置了生产参数并进行工艺流程的改造,减少了公司原来混用生产线导致的停产、清洗设备、重新设置生产参数的次数,连续生产可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产量,降低公司生产成本,从而实现生产线的优化。
③主要产品的产销率情况
四、主营业务分析
1、公司主要产品
①产品与用途
公司主要产品定位中高端,具体包括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抗性糊精、聚葡萄糖、阿洛酮糖等,为国内乃至全球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多品种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一览表如下:
目前,公司产品已应用于QuestNutrition、HaloTop、OneBrands、GeneralMills、娃哈哈、农夫山泉、蒙牛、伊利、旺旺、王老吉、达利、脑白金、汤臣倍健、康宝莱、东阿阿胶、新希望、红星美羚、均瑶健康、南方黑芝麻、双汇、科迪乳业、雅士利、飞鹤乳业等诸多知名品牌产品中。公司产品部分应用下游产品:
膳食纤维系列:
益生元系列:
糖(醇)系列:
健康甜味剂:
②生产工艺流程
膳食纤维系列—抗性糊精生产工艺:
益生元--低聚果糖生产工艺:
糖醇系列—麦芽糖醇生产工艺:
2、主营业务收入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益生元系列、膳食纤维系列和其他淀粉糖(醇)系列。作为具有领先技术研发实力的全球主要益生元和膳食纤维生产商之一,公司研发投产并于2019年推出了新产品阿洛酮糖,健康甜味剂之一,成为公司主要产品之一。
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3、主营业务成本
从成本构成来看,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最大,2018年、2019年平均为67.31%。公司成本构成情况与公司所处行业的普遍特征相符。2018年、2019,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各类构成占比基本稳定,波动较小。
4、客户与供应商
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为食品、饮料、乳品、保健品等生产商和营养健康配料贸易商。
2020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17,000.1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4.03%。公司不存在向单个客户销售比例超过总额50%或严重依赖少数客的情况。
①客户
公司销售产品均采用直销模式,下游客户分为制造商与贸易商两类。制造商客户,主要将发行人产品直接用于生产加工;贸易商客户,主要对采购的发行人产品进行再销售。同时,由于贸易商客户的销售渠道多、终端客户资源广,贸易商客户也具备开拓市场、维护终端客户、反馈产品需求等功能。
公司的前五大客户:
2020年制造商前五大客户:
2020年贸易商前五大客户:
②供应商
公司产品的主要构成是原材料成本,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淀粉(淀粉糖浆、玉米淀粉、木薯淀粉等)、葡萄糖及蔗糖。
2020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为16,358.31万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为70.27%。由于淀粉、蔗糖等基础原料的供应商选择范围相对较大,不存在单个原材料供应商具有绝对垄断优势的情形,供应渠道稳定。
公司的前五大供应商:
五、收购兼并与对外投资
1、收购兼并
上市以来尚未披露有收购兼并计划。
2、对外投资
本次IPO募集资金2.4亿元用于,建设年产30,000吨可溶性膳食纤维项目、年产10,000吨低聚异麦芽糖项目和年产6,000吨结晶麦芽糖醇结晶项目。项目实施后将有利于提升公司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产能扩展和优化升级,并希望以此进一步提高公司现有的产能,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增强公司的综合市场竞争能力。
公司在行业内耕耘多年,生产的益生元、膳食纤维、淀粉糖(醇)等系列产品已经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产能将从现有规模进一步增强。
3、资金需求
目前公司通过IPO后,大的资金需求已经解决,公司本身的现金流较好,能够完成自身循环,外部资金需求不大。
六、财务报表分析
1、会计政策
公司会计政策遵循通用的会计政策,没有较大的差异性。
2、会计科目
公司的上游客户都是常年合作的山东、河北客户,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占款,较为不易。公司对下游客户采用少量的预收款,有一定的应收款,但从公司整体看,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还处于净流入,商业运营模式较好。
3、财务指标
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呈持续上升趋势。公司的行业为投入产出比高,不需要巨额投资,资产负债率非常低,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经营性现金净流量较大,并且处于持续流入态势。
百龙创园作为一家主要从事益生元系列产品、膳食纤维系列产品、其他淀粉糖(醇)系列产品和健康甜味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上市公司,深耕行业16年,截至目前公司能够生产60余种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为国内乃至全球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多品种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公司2018年在全球主要益生元生产厂商产量占比排名第五;在全球膳食纤维主要生产厂商产量占比排名第二。
公司的实控人持有股权比例较大,管理层普遍较为年轻,并且有两位高管来自同业保龄宝上市公司,经验丰富,二代已参与管理,稳定的治理结构有利于公司的传承和后续发展。供应商和客户较为分散,没有较大的供应商依赖,毛利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较为充沛,为后续做强、做大产业链的拓展奠定基础。
(本文数据、信息都来自公司年报、公告等公开信息)
附件1:商业模式
附件2:提纲
附件1-商业模式:百龙创园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主要围绕益生元系列产品、和膳食纤维系列产品展业,并且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江湖地位。公司向上游客户购买淀粉、蔗糖、葡萄糖等原料,通过乳化、杀菌、烘干等工艺,为下游食品、饮料、乳制品、保健品等客户提供益生元、膳食纤维和甜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