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635年历史的云南大理巍山县拱辰楼走入人们的视野,源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
2015年1月3日凌晨2时49分拱辰楼起火,明火于凌晨4时48分被全部扑灭。
官方通报称,拱辰楼过火面积约300平方米,直接原因系电气线路故障引燃可燃物,蔓延扩大造成火灾。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调查发现,包括拱辰楼在内的多处巍山文物保护单位被迫违规变身经营性场所。
此外,政府投入的保护资金存在着较大缺口,是南诏古城保护不得不直面的另一难题。
这些因素,让巍山南诏古城的保护陷入多重困境。
省级文物变身“茶馆”
尽管早在1994年就荣升为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贵为云南省保存年代最久远的古城楼之一,大理巍山古城拱辰楼仍难逃变身“茶馆”的命运。
拱辰楼被变身茶馆,是从2010年4月开始的。使用方,是南诏古乐团。
巍山县人民政府网站资料显示,南诏古乐团于1999年1月6日成立,原名巍山县洞经古乐团。2000年10月,根据建设民族文化大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县文化主管部门批准,古乐团更名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古乐团。
澎湃新闻在拱辰楼一楼发现,一块古色古香的“千年古乐”公告牌竖立在一楼楼梯入口处,公告牌上注明的服务项目包括:古乐欣赏、艺术传承、歌舞休闲、茶饮餐点。
云南本地媒体2011年报道显示,拱辰楼的南诏古乐每场可坐100人,团队价每场800~1500元。
对于拱辰楼是否变身“茶馆”一事,县长王利伟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由于巍山古城游客众多,很多游客要到拱辰楼游览、观光。为满足游客的需求,体验南诏文化,2010年4月,拱辰楼正式作为南诏古乐展示场所,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拱辰楼的日常管理由南诏古乐团负责,经常性的监管、巡查由县文物管理所负责。
事实上,拱辰楼在变身经营性场所时曾遭到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的反对。
同年4月24日,巍山县文物管理所向巍山县文体广电局递交了《关于对改变拱辰楼管理使用权的意见》,意见称“这种做法不妥”。
被变身的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变身经营性场所在巍山县并非孤例。
2005年11月公布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家宅院,也已被私人承包经营收取门票。
1月5日,澎湃新闻来到现场看到,刘家宅院沿街的部分房屋被改成商铺经营百货,进入刘家宅院参观需要购买10元门票。
一位售票的中年女子告诉澎湃新闻,这个宅院被私人承包下来了,游客还可以在刘家宅院喝茶休闲,每壶茶的价格为30元。
与刘家宅院一样,同样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施家宅院部分沿街房屋也被用于商铺经营,而里面的几间房屋则供巍山县几个政府部门办公使用。
然而,巍山县文物管理所却不以为然。该所工作人员字兴告诉澎湃新闻,施家宅院在评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前,就是政府的办公场所,评上文物保护单位后继续作为办公场所这并无不妥。
而对于施家宅院目前仍被用做政府办公场所,有无征得大理文物管理部门的同意,字兴没有正面答复。
资金之困
与一些被迫变身经营性场所的文物保护单位一样,巍山南诏古城不少古建筑的现状同样令人堪忧。
《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称,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迹和遗址,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调查、登记,并向社会公布,由文物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保护和管理。
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巍山南诏古城保护面临的另一难题是保护资金存在着较大缺口。一些古民居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烂不堪,居民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愿意出资维修。
澎湃新闻在巍山古城内发现,不少房屋的门上钉着“重点保护古民居”的牌子,但居民称,政府除了要求他们不改变房屋外形外,并没有投入保护资金。
澎湃新闻从巍山县文管所了解到,巍山县共有58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4处,其他大部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字兴表示,政府每年都投入资金保护古城,但无法满足需要,资金仍存在缺口。对于巍山县每年在古城保护上投入多少资金的问题,巍山县文管所并没有给予正面回复。
火灾隐忧
除政府投入的保护古城资金存在缺口外,古城保护面临的更大隐忧是消防隐患给带来的威胁。
消防隐患一直困扰着中国各地的古城。
早在2010年3月,巍山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巍宝山古建筑群中的斗姥阁曾在森林火灾焚毁。
2014年1月,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两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大火中被烧毁。同年4月,丽江束河古镇发生一起火灾,10间铺面在大火中损毁。
与中国大部分古城一样,巍山南诏古城也面临着消防车道狭窄的问题。
2009年5月,云南省消防总队大理支队的蒋天柱在《浅析大理巍山南诏古城古建筑防火形式及对策》一文中称,古城内数十条巷道宽度为1.5米至2米,只允许人通过,车辆无法通行,并且任何一面到达古城步行街主街道的距离都超过200米,甚至部分巷道超过500米。进入古城内部的消防车通道由于改为步行街,并且在主要出入口处都设置障碍物……加之古城面积较大,在可通行的地段停放消防车辆根本无法满足全面扑救火灾的需要。
当地消防部门的人士调查发现,在赶集日或夜间,在通往古城内的消防车道上停放车辆较多,更加阻塞消防车通道,使消防车不能通行,延误灭火救援最佳时机,严重影响火灾的成功施救。
《浅析大理巍山南诏古城古建筑防火形式及对策》一文称,古城建筑主要存在的一般火灾隐患有以下几个方面:古城建筑特有的布局,容易造成火烧连营;古城建筑耐火等级低,可燃物多;消防水源缺乏、消防设施建设不足;消防车通道不畅通。
2014年1月11日,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事故,巍山县在三天后印发了《巍山古城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县长王利伟为组长的古城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对古城开展了为期半个多月的消防安全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