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防火规范及防排烟设施的要求讲解机械防排烟系统由排烟风机、排烟防火阀、排烟风道或排烟风管设施、排烟口等组成。建造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2规定如下:8.5防烟和排烟设施8.5.1建造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3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建造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造、厂房、仓库和建造高度不大于100m的住所建造,当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1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放开的阳台、凹廊;2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满意自
4、作用。对于一座建造,当其中某部位着火时,应实行有效的排烟措施排解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烟气和热量,使该局部空间形成相对负压区;对非着火部位及疏散通道等应实行防烟措施,以阻挡烟气侵入,以利人员的疏散和灭火救援。因此,在建造内设置排烟设施非常须要。8.5.1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建造物内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区域等,都是建造物着火时的平安疏散、救援通道。火灾时,可通过开启外窗等自然排烟设施将烟气排出,亦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使烟气不致侵入疏散通道或疏散平安区内。对于建造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造、工业建造和建造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所建造,因为这些建造受风压作用影响
5、较小,可利用建造本身的采光通风,基本起到防止烟气进一步进入平安区域的作用。当采用凹廊、阳台作为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或者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两个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有满意需要的可开启窗面积,可以认为该前室或合用前室的自然通风能准时排出漏入前室或合用前室的烟气,并可防止烟气进入防烟楼梯间。8.5.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事实证实,丙类仓库和丙类厂房的火灾往往会产生大量浓烟,不仅加速了火灾的扩散,而且增强了灭火救援和人员疏散的难度。在建造内实行排烟措施,尽快排解火灾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热量,对于提高灭火救援的效果、保证人员疏散平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厂房和仓库内的排烟设施可结合自
6、然通风、自然采光等要求设置,并在车间内火灾危急性相对较高部位局部考虑加强排烟措施。尽管丁类生产车间的火灾危急性较小,但建造面积较大的车间仍可能存在火灾危急性大的局部区域,如空调生产与组装车间、汽车部件加工和组装车间等,且车间进深大、烟气难以依赖外墙的开口举行排解,因此应考虑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或在厂房中间适当部位设置自然排烟口。有爆炸危急的甲、乙类厂房(仓库),主要考虑加强正常通风和事故通风等预防发生爆炸的技术措施。因此,本规范未明确要求该类建造设置排烟设施。8.5.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为汲取消遣场所的火灾教训,本条规定建造中的歌舞消遣放映游艺场所应该设置排烟设施。中庭在建造中往往贯穿数层
7、,在火灾时会产生一定的烟囱效应,能使火势和烟气快速扩散,易在较短时光内使烟气充填或弥散到囫囵中庭,并通过中庭蔓延到相连通的邻近空间。设计需结合中庭和相连通空间的特点、火灾荷载的大小和火灾的燃烧特性等,实行有效的防烟、排烟措施。中庭烟控的基本方法包括削减烟气产生和控制烟气运动两方面。设置机械排烟设施,能使烟气有序运动和排出建造物,使各楼层的烟气层维持在一定的高度以上,为人员赢得须要的逃命时光。按照实验观测,人在浓烟中低头掩鼻的最大行走距离为20m30m。为此,本条规定建造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应设排烟设施。8.5.4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地下、半地下建造(室)不同于地上建造,地下空间的对流条件、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差,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缺乏充沛的空气补充,可燃物燃烧慢、产烟量大、温升快、能见度降低很快,不仅增强人员的恐慌心理,而且对平安疏散和灭火救援非常不利。因此,地下空间的防排烟设置要求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