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六部曲横跨影史30载,彻底颠覆了电影工业。但同时,史诗的背后也经历了许多辛酸变化。深挖镜头后的那些故事,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星际帝国”。
1
卢克·天行者原本的名字被设计为“卢克·弑星者”,一直到电影开拍,才被改名“天行者”。
▲卢卡斯看中马克的诚实与简单,能够体现出[星战]的真实感
2
[星球大战]在开拍前,一度是无人问津的项目,没有人愿意担风险来参与制作。无奈之下,乔治·卢卡斯只有喊来自己的好哥们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人。对于这个堪称当时影史上最大豪赌的项目,斯皮尔伯格毫不犹豫地加入。
▲时至今日,斯皮尔伯格依然会收到第一部[星球大战]的盈利分红
3
出人意料的是,英国传奇男星亚利克·基尼斯在答应出演“欧比旺·肯诺比”之前,将[星球大战]的剧本称为“垃圾童话故事”。
▲最终制片方诱人的“票房分红”协议让亚利克达同意扮演这一位传奇绝地武士。通过[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亚利克的收入超过了9500万美元。
4
[星球大战:新希望]中高级星区总督威尔霍夫·塔金的扮演者彼得·库欣,在拍摄过程里,觉得自己的道具鞋穿起来非常不舒服。于是,库欣穿着拖鞋完成大部分的戏,他还坚称自己的脚从没有出现在镜头里。
▲果然拍不到脚,用上半身演戏就够了
▲“拖鞋党”的片场拖鞋最终还被陈列成展览品
5
影片中卢克·天行者的故乡——塔图因上的许多建筑,都是剧组真实搭建的。
▲[星球大战]正式开机拍摄的场景便在突尼斯的沙漠里
▲这些建筑至今仍被保留在突尼斯,其中一些还被当地人长期使用
6
▲为了完成剩余的戏份,剧组不得不调整故事框架和拍摄角度,以避免拍到马克脸部的穿帮镜头
7
[星球大战]开头莉娅公主所乘的“封锁穿越者号”,其实是“千年隼”最初的设计模型
▲呆板的长柱形船身的确不够韩·索罗秀操作啊
8
赏金猎人博斯克的服装其实是“神秘博士”里的回收宇航服。
▲由此看来剧组的资金还是很紧张滴
9
[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开拍前,马克遭遇了一场车祸,面部受到严重创伤。在后来拍摄过程中,马克又被“丸帕”咬伤导致“雪上加霜”。
▲一个拥有原力的男人,终究还是躲不过命运的戏弄
10
卢卡斯最初打算让一只戴着面具、手持拐杖的猴子来演“尤达”。
▲卢卡斯大大,你是猴子派来的逗比吧!
11
卢卡斯最初想在[星球大战:绝地归来]中,用蓝色光剑代替卢克失去的绿色光剑。但卢卡斯担心这会使观众困惑,同时他也更加偏爱“绿色”,所以便放弃了替换的想法。
▲绿色光剑代表着理智,蓝色代表的暴力是最后的解决之道
12
1982年上映的[星际旅行2]原打算副标取作“可汗的复仇”,为避免与“星球大战”系列混淆,才改成“可汗之怒”。
▲[星球大战]、[星际迷航],傻傻分不清
13
[星球大战:绝地归来]里大佬贾巴的三个侍卫的名字分别为“Klaatu、Barada、Nikto”。这三个词语出自1951年的[地球停转之日],片中外星人Klaatu拯救地球的魔咒三字经便是“Klaatubaradanikto!”
▲[地球停转之日]中善意的外星人Klaatu(左)
▲[地球停转之日]剧本中的经典外星语
▲押赴卢克、索罗、楚巴卡的三个丑得惨绝人寰的家伙就是“Klaatu、Barada、Nikto“。与《西游记》中的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属于同一类逗比
▲国外居然还给这仨货出了公仔,从左至右:Klaatu、Nikto、Barada
14
▲这设计也太后现代主义了吧
15
▲“蓝色收成”项目,action!
▲卢卡斯激动不已,不停地向自己的偶像介绍自己的创意
16
在卢卡斯最初的剧本草稿中,欧比旺与尤达最终脱离“原力”,回归本体,与卢克一起并肩对抗达斯·维德,最后大家一起回到恩多庆祝胜利。
▲最终成片的父子大战似乎更有戏剧冲突
▲结尾的幻影现身也更加令人无限感动
(未完待续)
(本文原刊载于看电影APP手机客户端,请在appstore、安卓各大应用平台,搜索“看电影杂志”或“大鱼互动”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