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公司原名创富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脐带血处理及储存,2007年更名为现在的名称,目前主要从事采矿业务,包括钼之开采及加工,茶叶业务及网络电视广播。(看完这段就能知道这个公司是个玩资本的,而不是做实业的)矿业务方面主要透过附属公司哈尔滨松江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业务基地,主要从事钼之开采及提炼。茶叶业务方面主要通过收购KingGold80%权益经营。网络电视业务方面主要通过收购年悦投资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70%权益经营。
附注:近几年财务摘要
茶叶故事开始于09年1月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矿业发布的一则收购公告,当时背景是08年金融危机后公司在矿产开采、提炼业务遭遇巨亏后,决定进入茶叶市场。
公告称公司拟以6.4亿港元(5亿港币现金+1.4亿新发行股票)的对价间接获得星愿茶业有限公司80%股权。
星愿(中国)是一家主要从事大红袍、乌龙茶、绿茶、***茶、黑茶业务,而星愿更拥有内地首家茶叶研究院,集栽培、研发、生产销售,成为武夷山岩茶最大型企业。星愿拥有大红袍原树资产保护及专营开发,旗下拥有武夷茶园达2,613平方公里,并享有国家补贴政策。星愿在中国拥有超过30个注册商标,旗下的“武夷星”及“武夷”已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
作为收购方为防止交易风险,与股权转让方签订了股权调整协议,星愿作出09年度盈利不少于8,000万元的保证,代表中矿在这项并购中收购价格为10倍市盈率(09年预期利润)整体估值8亿港元。
星愿(中国)-火箭般的增长
看看历史盈利数据,投资者会发现买到的茶叶资产正在以火箭般的速度挣钱。
财务数据
06年经营利润-7万港币
07年经营利润990万港币
08年经营利润2700万港币(约6300万销售收入对应42%净利润率)
09年经营利润8000万港币(预期按对赌协议承诺计算)
实际数据09年经营利润8100万(6900万港币归中国矿业所有)收入1.85亿净利润率43%(完成对赌条款)
茶叶生意这么挣钱?在我的概念消费品领域里这种利润率的生意是很罕见的。
疑问:卖茶叶是个高利润率的生意?
从08-09年的经营数据来看,中国矿业收购的茶叶生意的净利润率在40%以上。在一个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依然能有如此暴利,实属罕见。而通过对比铁观音、武夷星淘宝网店及其渠道数量,并未体现出明显的差异。由于中国矿业对被收购企业在年报中的讨论很少,投资者只能通过同行业的数来判断这收购是否定价过高。
简单对比同业的数据
从数据上看虽然同为茶叶零售商,星愿(中国)的净利率水平却远高于规模相近的铁观音及规模更大的天福。如何理解这个现象呢?
再对比一下不同市场消费品行业的利润率数据
A股股票筛选(筛选条件:消费品&食品饮料行业净利润率超42%的公司)
美股股票筛选(筛选条件:循环消费品+净利润率大于30%的公司)
在循环性消费品筛选中净利润率超过30%的企业只有一家
星愿(中国)–流星般的陨落
收购完成后一年,中国矿业10年年中发布盈警,预料截至10年6月30日止中期业绩较去年同期录得进一步亏损,主要由於集团於武夷山生产基地於今年上半年出现冰霜及水灾等无法预料之天然灾害引致茶叶产品之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导致该公司茶叶业务之毛利率大幅减少;及鉴於集团茶叶业务因上述无法预料之天然灾害而截至今年6月30日止6个月销售量及毛利率减少後,将就有关商誉及品牌作出减值拨备,可能严重影响中期业绩。
在11年披露的年报中可以发现星愿(中国)10年经营利润盈利锐减至2800万港币,而公司的净利润率大幅回落至16%,同时因为收购溢价较高中国矿业确认商誉及品牌确认减值4.6亿。
如果说10年是因为极端恶略的天气因素造成,那么11年的数据应会有明显的好转,公司在年报中仅仅平淡的披露星愿(中国)在积极拓展市场之下销售收入比10年增加5%,而公司的整体净利润减少至2000万港币,净利润率进一步下滑至11%。
后记之中国矿业现状
之后呢……这家公司目前在停牌,好像又出问题了……公告说的是廉署正在调查部份前董事涉及串谋向其他人士收受收益,致使公司於06年收购从事金红石业务的LeadSun57%的权益同时有关人士与他人涉嫌串谋利用虚假文件,误导公司於08年出售细胞治疗技术中心,中国矿业继续停牌。[汗]
各位看官觉得这笔收购是否存在一些疑惑呢?这几年看港股,我的感觉就是资本市场从来没有新鲜事儿,总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在发生!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收购没有疑问,目前中国矿业市值10.33亿,11年全年亏转盈8211万元,当年收购茶叶公司的时候就花了6.4亿。10亿港币除了这家公司的矿和有线电视,还搭一个曾经净利润率40%的茶叶公司,各位看官,这生意你有兴趣么?如果没兴趣未来再把脐带血处理及储存业务买回来,感兴趣不?[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