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疾控中心>政策法规>法律法规
2012/10/1810:23:13
乐山市卫生城市复查总指挥部办公室
目录
创卫知识20问
卫生保健知识28题
健康行为21条
市民公约
食品生产经营培训知识题
四川省卫生城市标准
创卫标语
1、"创卫"是怎么一回事?
“创卫”是创建卫生城市的简称,卫生城市分省级、国家级两个级别。1989年10月,全国爱卫会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改善城市卫生面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在全国开展了卫生城市检查评比活动,从而拉开了创卫的序幕。
2、四川省卫生城市的标准是哪年哪月修订颁布的共有多少类指标
答:《四川省卫生城市标准》是2006年6月修订颁布的。共分10大类68项指标。
3、按创卫标准,创卫要抓好哪10个方面(类)的工作
答:按创卫新标准,创建卫生城市要抓好:(1)爱国卫生组织管理;(2)健康教育;(3)市容环境卫生;(4)环境保护;(5)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6)食品卫生;(7)传染病防治;(8)病媒生物防制;(9)社区和单位卫生;(10)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
4.我市在1990年第一次城市卫生检查、1992年第二次城市卫生检查、1995年第三次城市卫生检查、1998年第四次城市卫生检查和2006年第五次城市卫生检查中,排名如何
答:在1990年第一次城市卫生检查中,我市获全省地级市第六名;在1992年第二次城市卫生检查中,居全省九个地级市评比的倒数第一名;在1995年第三次城市卫生检查中,我市获全省地级市评比第三名并被命名为全国卫生城市;1998年我市在第四次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被评为全国第二名,并被命名为全国卫生先进城市。2006年全国卫生城市复查合格。
5.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我市在2012年实现的创卫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今年创卫目标是:确保卫生城市复查验收,争创国家卫生城市。
6.创建卫生城市应遵循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创卫工作是爱卫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也应遵循我国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即“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
7.我市迎接卫生城市复查工作总指挥部及其4个分指挥部是何时成立的?总指挥长是谁?
答:2012年7月成立迎接卫生城市复查工作总指挥部,同时建立了宣传教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卫生监督监测及传染病防治、社区卫生和除“四害”四个分指挥部,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总指挥长为市委副书记、市长、市爱卫会主任蒋辅义。
8.创卫要抓好哪几个攻坚
答:要抓好舆论、硬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城市管理、创卫资料收集整理和健康教育等)三个攻坚。
9、我市创卫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我市创卫要遵循“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保持长效”的原则。
10.全国爱国卫生月是哪年哪月开始的今年4月是第几个卫生月
答:1989年4月,今年4月是第二十四个爱国卫生月。
11.“门前双五包”、“院内四自”的内容是什么
1答:“门前双五包”:包卫生、包秩序、包文明、包绿化、包安全;包文明执法、包政策咨询、包门前交通、包协办证明、包门内消杀。“院内四自”自搞环境卫生、自建环卫设施、自育花草树木、自管单位秩序。
1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化”的内容是什么
答:“四化”是指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
13.《乐山市市民公约》有几条其中第六条是什么
答:市民公约有十条,第六条的内容是:讲卫生,保持清洁,美化环境。
14.城市管理有哪“五归”、“五无”
“五无”是指:无违章建筑、无垃圾、无臭水沟、无乱摆摊点、无乱贴乱画。
15.食品卫生要做到哪“三证”、“三防”?
答:“三证”是许可证、健康合格证、营业执照。“三防”是防鼠、防蝇、防尘。
16.创卫检查中居民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考核对象和方法是什么
答:考核对象:城区内所有居民,重点是街道居民、女职工、住院病人、商店(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职工和机关公务员。
考核方法:以访问式和填问卷及观察相结合。
17.创卫检查中,中小学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考核的对象和方式是什么
答:对象: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在校生。
方式:考核健康知识为学生自填封闭式问卷。考核健康行为以访问和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8.除“四害”有什么意义
答:消灭老鼠、苍蝇、蚊子、蟑螂,除可以防止“四害”对粮食、衣物、书籍等的损害外,其主要意义是可以预防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人民健康;改善生活、工作和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19、我市中心城区除四害工作,今年创卫复查的特点有哪些
答:①按创卫标准进行检查;②标准内容要求更高更严;③检查条条逗硬;④检查方式灵活,完全随机抽查,检查面大,覆盖城区二分之一;⑤明查暗访相结合,更注重平时检查;⑥注重民意测验和调查。
20、卫生城市的称号是永久性的吗?
答:卫生城市不是终身制,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开展的工作。省上将定期组织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将撤销荣誉称号。
卫生保健知识
1、什么叫健康?
健康就是保持人们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2、健康生活方式有哪些?
不吸烟,少饮酒,平衡膳食,定时定量,早睡早起,坚持体育锻炼等。
3、如何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是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也是合乎营养卫生的传统食俗。俗话说的“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医学研究证明,早餐宜摄入高热量的饮食,晚餐要以清淡少食为佳。
4、每天吃多少油合适?
根据合理营养的要求,一个人每天平均动物性食品(肉、鱼、蛋、禽)的摄入量达到150克的情况下,油的使用量最好控制在20克左右,也就是说一人1个月消耗的油大约为600克(1斤2两)。
5、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哪些?
世界公认的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需元素有14种,即铁、锌、铜、碘、氟、锰、钴、钼、镍、铬、硅、锡、钒、硒。
6、人体需要的维生素有哪些?
人体需要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这些维生素对人体代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7、饮酒为什么要适量?
饮少许低度酒,如啤酒、果酒等,能刺激胃液分泌,有助消化。同时,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通经活络,对中枢神经起到一点兴奋作用。但饮过量烈性酒,如白酒则会抑制高级神经中枢,轻者胡言乱语,重者昏迷不醒,对人体危害很大。
8、为什么要吃碘盐?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是通过饮食来获得碘的。当饮食中的碘不能满足人体需要时,特别是在青春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就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民间管它叫“大脖子病”。严重缺碘的孕妇,所生的下一代会发生“呆小病”(又叫“克汀病),患儿生长迟缓、发育不全、智力不全、聋哑痴呆。
9、环境污染物有哪几类?
10、什么是噪声?
噪声是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即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人的耳朵可以听到的声强度范围相当宽。为了计算方便,声音大小用几何级数来表示。表示声音大小的单位叫“分贝”。
11、如何减少蔬菜农药残留?
浸泡法: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即好。
热水法:有些蔬菜瓜果可通过热水去除部分残留农药,如芹菜、菠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可先用清水将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到3分钟捞出。
12、做好室内外绿化有什么益处?
绿化不仅能挡风、遮阳、防尘、吸毒、清音,而且能美化环境,使居室飘香,庭院生色,赏心悦目,使人精神舒畅。
13、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少岁?
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25~28岁。
14、孕妇及其丈夫吸烟有什么害处?
因为烟中含有害物质,易引起气管炎、肺癌;孕妇及其丈夫吸烟不仅危害本人,对胎儿的危害就更大,可造成流产、早产、死胎及发生各种围产期合并症。
15、“四害”是什么?
“四害”是指苍蝇、蚊子、老鼠和蟑螂。
16、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血液传播;(2)母婴传播;(3)性接触传播。
17、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人体被一种叫做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毒感染后,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身体丧失了抵抗力,从而使人体容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等,最后导致感染者发病并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1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三种:(1)性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
19、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在安静休息时血压增高,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并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
20、防治癌症的“三早”是什么?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减少癌症死亡的有效方法。
21、如何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合理营养,睡前不吃零食、尽量少吃甜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
22、如何预防眼结膜炎?
经常洗手,不要用手擦眼,要用自己的手帕或纸巾擦眼泪;个人生活用品如毛巾、脸盆以及洗脸水都要分开。并要经常清洗、消毒,不要与病人接触。
23、被狗咬伤后如何办?
答:立即用20%肥皂水或1‰新洁尔灭冲洗,后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伤口不可缝合,也不宜包扎,并尽快注射狂犬疫苗。
25、市民应从哪些方面树立卫生意识、养成卫生习惯?
一是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二是搞好工作场所的卫生,三是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四是注意个人卫生。
26、如何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
一是不随地吐痰。二是不乱扔杂物。三是杜绝影响城市观瞻的行为。四是注意环境保护。
27、怎样自觉遵守交通秩序?
一要自觉遵守行车规则,二要自觉遵守行路秩序,三要自觉服从交通管理。
28、如何抢救中暑患者?
具体方法是:将中暑病员立即搬离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有高热者可用冰水或冷水作擦身降温,以帮助散热。清醒的病人可给予饮用清凉饮料,有明显大量出汗后脱水的病人,可静脉输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生理水溶液。必要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健康行为
(一)个体行为部分
1.饭前便后洗手,一人一巾
2.每天早晚刷牙,一人一刷
3.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
4.服装整洁
5.勤晒被褥
6.讲卫生、讲公德,如不乱扔乱倒、不随地吐痰等
7.不吸烟、不酗酒
8.每天进行一次锻炼
9.按时让孩子参加计划免疫
10.主动学习卫生知识(如通过广播、电视、卫生科普报刊杂志等学习卫生知识)
11.三管六不
三管六不:管口(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管手(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管脚(不践踏草坪、不乱穿公路)。
(二)群体行为部分
1.室内整洁,无蚊、蝇、老鼠、蟑螂等
2.室内无异味、空气新鲜
3.办公室内有禁止吸烟标志或劝阻吸烟的宣传品
4.厨房灶具干净、碗筷干净、生熟食品分开
5.厨房通风良好
6.厕所无臭、无蝇、便池无尿碱
7.厕所地面、门窗、墙壁、灯具、洗手盆池整洁
8.阳台封闭规范
9.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意外事故
10.积极组织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
1、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乐山。
2、讲文明,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3、讲礼貌,说话和气,以礼待人。
4、讲道德,尊老爱幼,助人为乐。
5、讲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
6、讲卫生,保持清洁,美化环境。
7、爱公物,保护设施,爱护花木。
8、树新风,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9、守法纪,见义勇为,抵制“六害”。
10、守公约,从我做起,当好市民。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哪年颁布实施的?(D)
A.1980年B.1990年C.1995年D.2009年
2.食品生产经营者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向哪里报告?(D)
A、人民政府B、技术监督局C、消费者协会D、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3.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分为哪几个级别?(D)
A.A级B.AB两级C.ABC三级D.ABCD四级
4.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级别代表的是什么水平?(C)
A.食品风味B.供餐服务C.食品卫生信誉度D.餐厅环境卫生状况
5、含奶、蛋的面点制品应当在____的温度条件下储存。(A)
A、10℃以下或60℃以上B、5℃以下或55℃以上C、0℃以下D、常温
6.《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部门是?(B)
A.卫生部门B.工商部门C.质监部门D.食药监管部门
7、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体检____一次。(B)
A、半年B、一年C、两年D、三年
8、凉菜间室内温度不得高于____℃。(B)
A、20B、25C、28D、30
9、厨房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____平方米。(B)
A、5B、8C、10D、1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开业时必须做到:(D)
A.取得许可证B.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明C.从业人员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D.上述选项均有
11.《食品安全法》中规定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哪些人有权检举和控告?(C)
A.食品生产经营人员B.消费者C.任何人D.受害人
12.使用不当,可以引起人员食物中毒的物质是哪种(C)
A.食盐B.味精C.亚硝酸盐D.白砂糖
13.下列调味品与患高血压有关的是(B)
A.胡椒面B.食盐C.醋D.味精
14.食用鲜豆浆,以下哪种食用方法最安全(D)
A.鲜豆浆压榨后即可食用B.鲜豆浆压榨经过滤后即可食用C.加入一定量的开水后便可食用D.必须将鲜豆浆彻底煮沸并持续5分钟后再食用,最安全
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
16、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___℃。(C)
A、60B、65C、70D、75
17.半生不熟的涮羊肉不宜吃的原因是(A)
A.容易感染上旋毛虫病或引起食物中毒B.易引起过敏C.不宜被人体消化
D.味道不好
18、冰箱在0-4度低温条件下保存食品的目的是(B)
A.冻死食品中的细菌B.抑制细菌繁殖
C.防止细菌污染D.食品长久存放不会腐败变质
19.“瘦肉精”的学名是(B)。
A.莱克多巴胺B.盐酸克伦特罗C.亚硝酸钠D.苯甲酸钠
20、患有下列哪种疾病___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B)
A、流行性感冒B、活动性肺结核C、麻疹D、近视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1、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认真实施《四川省爱国卫生管理办法》并制定有实施细则,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党政领导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全社会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卫生城市活动。
2、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在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爱卫会成员单位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协同配合有力,实现齐抓共管。
3、市、区爱卫会办公室具有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编制、人员、经费和工作条件,能够承担组织、协调各委员部门共同履行社会卫生的工作职责。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单位配备有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
4、制定有爱国卫生工作的管理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并有一支有一定数量的爱国卫生工作监督员队伍。
5、爱国卫生工作有长远规划、年度计划,有部署、有总结,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
6、坚持开展多种形式及内容的爱国卫生活动,坚持在重大节假日、“爱国卫生月”开展卫生突击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卫生检查评比活动。
7、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方案,措施得力,工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健全,成效显著。
8、有关部门认真办理群众对公共卫生的投诉,群众对城市卫生状况满意率≥90%。
二、健康教育
1、市、区健康教育机构健全,人员、经费、设备落实;制定有本市健康教育中、长期规划和工作计划,能较好地履行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责。建立有5个以上健康教育示范社区。
2、城区中、小学全部规范开设健康教育课,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80%、健康行为形成率≥75%。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5%。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
4、单位、社区紧密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和卫生防病工作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有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有市民卫生、文明行为规范或准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70%,行为形成率≥65%。
6、市、区广播、电视、报纸设有健康知识栏目,紧密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开展卫生防病保健知识传播和创建卫生城市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定期刊登、播放,每周至少一次。
7、机场、车站、码头、广场、主要街道等公共场所设有健康教育专栏,定期更换内容,并利用设立的电子屏幕等公用设施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
三、市容环境卫生
1、认真执行国家、省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定有适合本地实际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章,各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经费落实。
2、各级政府把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编制有经人民政府批准的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5、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城市生活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0%。
6、生活垃圾池、中转站和收集点、果皮箱、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要求,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管理规范。其中,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规范与设计》要求,全部为水冲式。城市主、次干道、行人交通量大的道路沿线、公共汽车首末站、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码头、旅游景点所设置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
7、农副产品市场数量足够,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环境清洁。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无占道经营,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有卫生管理制度和保洁人员,环卫设施齐全,给、排水设施完善,公厕、垃圾站建设符合卫生要求;经营食品的摊位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活禽的销售,销售活禽的区域集中,相对独立,实行隔离屠宰,环境清洁卫生。城市实现生猪定点屠宰,无注水肉和病畜、禽上市。
8、建筑工地卫生管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建筑工地管理符合《建筑工地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施工场地设置的隔离护栏规范,高度不低于1.8米;施工现场清洁,物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管理规范,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全面实施密闭运输,无偷倒乱倒现象;职工食堂、宿舍符合卫生要求,厕所、洗浴间保持清洁。待建工地管理规范,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
9、城区街道两侧有行道树或绿化带,街道无裸露地面,主要街道有适量的绿化美化景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绿地率≥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平方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完成,绿化管理工作落实。
10、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无飘浮垃圾;岸坡整洁,无暴露垃圾和杂物。
四、环境保护
1、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70%,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或TSP)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
3、烟尘控制区覆盖率≥90%。
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40%。
5、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dB(A)。
6、近两年内未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五、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
1、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四川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卫生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
2、经营单位卫生设施齐备,环境整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做到亮证经营,卫生管理制度健全,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持证上岗,“五病”调离率100%;机场、车站、港口等窗口单位和各类公共场所的清洗、消毒、通风等各项卫生措施落实,从业人员操作规范,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3、小美容美发厅、小旅馆、小歌舞厅、小浴室、小网吧等环境整洁,符合卫生要求。旅馆设有专用消毒间和清洗、消毒设施,操作规范。旅客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人每周一换,客房公共用具标记清楚,一客一消毒。理发美容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工具、毛巾等用后及时消毒。影剧院禁止吸烟,设有机械通风或空调装置。歌舞厅设有机械通风或空调装置,茶具、面巾应按要求清洗、消毒,做到一客一换。公共浴室及游泳场所有禁止皮肤病和传染病人进入的标志,池水及卫生设施符合标准要求。
六、食品卫生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政府重视食品卫生工作并将其纳入政府工作规划,有中长期工作目标和措施。
2、有食品卫生工作计划和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各项任务落实。制定了食物污染和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报告体系及制度健全。
食品卫生安全行政管理部门有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档案,各环节监督机构分工明确,监测制度健全,工作规范;联合执法机制健全,有实施方案,有总结,取得成效;无无证照生产加工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无固定加工、就餐场所的食品摊点。
3、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食品安全责任落实;生产经营企业有健全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采购食品及食品原料记录,生产经营设备及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从业人员持有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上岗,“五病”调离率达到100%。销售的定型包装食品标识符合要求,无过期食品销售。
4、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设施齐备,环境整洁。制售食品做到生熟分开,货款分开,有防蝇、防尘、防鼠、防潮设施。餐具、食品容器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齐全,操作规范,符合卫生要求。
5、餐饮业全面贯彻《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自身卫生管理落实。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布局合理。食品保藏、餐具容器存放、加工工具保洁等设备设施符合卫生要求。冷荤间做到专室、专人、专用工具、专用冷藏设施、专用消毒设施,工作人员加工食品前先洗手、消毒,穿戴整洁工作衣帽。
6、城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施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信誉度评级率≥60%。学校食堂信誉度评级率≥80%。对单位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的卫生监督、指导服务工作落实。
7、有控制种养殖业产品农药滥用和畜产品、水产品违禁药物滥用及降低药物残留超标等有效措施,超标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七、传染病防治
3、医疗废物、医源性污水的管理与处理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4、全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实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疫情报告及时,处理规范,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2%。
5、预防接种实行周门诊制度,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100%。有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办法,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90%。儿童计划免疫单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0%。
6、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无有偿献血。
7、重大疾病控制按期完成国家规划要求,近两年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医院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事故。
八、病媒生物防制
2、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病媒生物专业防制部门和技术人员,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工作经费落实,方法规范,数据科学,能够基本反映病媒生物危害的现状;积极开展除“四害”技术指导和媒介生物与防治的专项调查与研究工作,为“四害”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3、在鼠、蚊、蝇、蟑螂以及其他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防制措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
4、在化学防制中,注重科学合理用药,不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
5、通过综合防制,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灭鼠、灭蝇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另两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
九、社区和单位卫生
2、社区和单位环境绿化美化,卫生状况良好,道路平坦,下水道通畅。环卫设施完善,垃圾池站(点)密闭,垃圾日产日清,果皮箱整洁。公共厕所符合卫生要求,保洁良好。无违章建筑,无乱堆乱贴乱画现象,车辆摆放整齐。饲养宠物和鸟类能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并进行免疫接种,不污染环境。
4、饮食摊点等商业服务设施设置合理,管理规范,经营符合卫生要求,无占道经营和乱设摊点现象。
5、驻区单位卫生工作纳入社区统一管理。
6、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并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十、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
1、有卫生保洁人员,卫生制度健全。
2、有卫生宣传专栏,村民健康知识知晓率≥60%。
3、环卫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垃圾密闭收集运输,日产日清。有污水排放设施。有满足群众需要的公厕并符合卫生要求。
4、路面平整干净,无坑洼、积水。村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拉乱挂、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仍乱到等现象。
5、除“四害”措施落实,无违规饲养禽畜。
6、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五小行业”管理及环境保护符合有关规定。
7、城乡结合部卫生整洁,无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乱建棚屋、乱开店铺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