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能力与质量水平双提升!2022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概述

医疗技术能力与质量水平双提升!2022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概述

(1)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的2042家三级医院和3309家二级医院约1959万例患者。

(2)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中1261家三级医院和668家二级医院约46万例患者。

(3)医疗质量控制数据收集系统(NCIS)中1623家三级医院和2639家二级医院心内科、心外科、血管外科的医疗资源数据。

(4)国家心血管病质控信息平台中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住院患者数据,以及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系统(CCSR)、中国心血管影像技术应用现状调查、护理质量数据平台(CNDNQl)等数据。

医疗技术能力与质量水平双提升,但区域配置不均衡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技术能力与质量水平实现双提升,但供给侧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区域配置不均衡,基层能力薄弱等问题仍然突出,体现在:

(1)心血管病诊疗规模持续扩大,新技术推广迅速;

(2)医疗过程质量改进初见成效,诊疗日趋规范,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动脉桥选择、围术期输血控制指标持续改善;

(3)医疗结果质量区域间异质性依然突出,不同地区间风险标化的院内死亡率、院内死亡或非医嘱离院率异质性依然显著;

(4)跨省异地就医比例保持稳定,外科更为突出,流入流出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对集中,异地就医的院内结局总体优于本地就医。

可及性提升,护理人力资源有仍提升,精细化管理较为薄弱

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心血管内科资源在不同地区间具有较好的可及性,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主动脉介入治疗、Bentall手术等新技术发展迅猛,具备手术能力的医院数量和手术规模正在稳步上升,心血管病跨省异地就医总体呈下降趋势。

但是地区间医疗资源水平仍有较大差异,心外科、血管外科尤为突出;区域之间、机构之间医疗质量不平衡,心血管病主要诊疗技术的应用基本遵循“二八定律”,即20%的大医院开展了80%的手术,较大规模医院和基层医院的疾病救治能力差距悬殊。

另外,护理人力资源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床护比低于《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发展目标,护患比更低于美国同期水平,护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心血管疾病全链条全程的精细化管理还较为薄弱,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推广应用对医疗质量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医疗资源配置:近60%有导管室,70%有冠脉CT

2021年,在纳入的4262家医院中,4125家(96.8%)设有心内科(开展了心内科诊疗项目),870家(20.4%)设有心外科,1120家(26.3%)设有血管外科,788家(18.5%)设有小儿心外科,2593家(60.8%)设有冠心病监护病房,1556家(36.5%)设有心力衰竭监护病房。

2495家(58.5%)配备有导管室,3020家(70.9%)配备有冠脉CT,888家(20.8%)能够开展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483家(11.3%)能够开展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

2021年实施132万例PCI,20万例射频消融

2021年,2761家医院共进行132.6万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1678家医院共进行20.2万例导管消融;

2348家医院共进行11.1万例永久起搏器植入;

593家医院共实施5.2万例冠脉搭桥手术(CABG);

628家医院实施6.1万例瓣膜手术;

1282家医院实施4.3万例主动脉介入治疗;

540家医院实施2.0万例主动脉开放手术;

1138家医院实施7.8万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585家医院实施6千例左右的体外膜氧合(ECMO);

313家(5.8%)能开展以上9种技术。

主动脉介入治疗和主动脉开放手术开展的医院数量和手术量连续5年呈上升趋势。2021年开展9种心血管病治疗技术的医院分布及患者例数情况见表1。

二八定律

上述9种心血管病治疗技术的应用情况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即约20%的大医院实施了约80%的治疗。例如,在开展瓣膜手术的医院中,年手术100例以上的128家(20.4%)医院,实施了49582例(80.9%)手术(图1)。

在这些技术中,PCI与CABG例数的比值约23:1,虽低于2020年(26:1),但仍远高于美国(2.2:1),提示可能存在的心血管外科搭桥治疗资源不足,或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指征选择不当的问题。

河北、安徽、内蒙古跨省就医比例最高

2021年,9种技术跨省异地就医比例差异较大,跨省异地就医比例前3的技术为搭桥、先心病介入、主动脉开放手术。

流入流出比例较高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对集中,流入最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北京、上海、江苏、天津,流出最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河北、安徽、内蒙古、江苏(表2)。

冠心病、高血压和心衰是内科住院主要疾病

HQMS纳入主要诊断为心血管疾病接受内科治疗的住院患者中,三级医院12001532例(62.4%),二级医院7245519例(37.6%)。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常见的主要诊断包括冠心病(32.2%)、高血压(7.8%)、心力衰竭(7.2%)、心律失常(3.6%)和肺血管病(1.3%)。

心血管病内科治疗的住院患者跨省异地就医占3.8%,较2019年(4.7%)和2020年(4.0%)有轻微下降。

其中跨省异地就医流入患者最多的为北京、上海和江苏,占全国的36.3%;流出最多的为河北、安徽和内蒙古,占全国的30.2%。

瓣膜外科手术、搭桥和先心外科手术居外科手术前三

HQMS共接受心血管外科治疗的住院患者338421例,其中,三级医院333138例(98.4%),二级医院5283例(1.6%)。

接受心血管外科治疗的住院患者中,常见的主要手术包括先心病介入治疗(19.3%)、瓣膜外科手术(23.1%)、搭桥58701例(17.3%)、先心外科手术(12.7%)、主动脉介入治疗(12.6%)。

心血管外科治疗的住院患者跨省异地就医占15.0%,较2019年(16.9%)和2020年(15.1%)略有下降。

其中跨省异地就医流入患者最多的为北京、上海和江苏,占全国的73.9%;流出最多的为河北、安徽和江苏,占全国的37.7%。

心血管病区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从2019年(0.10‰)、2020年(0.12‰)到2021年(0.10‰)无明显变化。

心血管病区住院患者2期及以上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从2019年(0.04%)、2020年(0.05%)到2021年(0.03%)无明显变化。

心血管病区住院患者4类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从2019年(0.41‰)、2020年(0.52‰)到2021年(0.53‰)逐年升高。

心梗12h内再灌注率明显提升

2021年,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共填报急性STEMI患者97149例,纳入分析72411例(发病48h内的成人患者)。各项过程指标情况见表5。

2021年发病12h内再灌注治疗率为83.4%,较2020年(72.1%)明显提高,但仍低于美国,与英国、德国、瑞典水平基本相当。

2021年发病12h内到院90min内进行直接PCI的比例为47.7%,较2020年(43.4%)明显提升,但仍远远低于美国水平。

心力衰竭:八成患者出院时应用β阻滞剂

整合过程质控指标(包括入院24h内利钠肽检测率、入院48h内心功能评估率、利尿剂、出院ACEI/ARB/ARNI、出院β受体阻滞剂、出院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获得的完全合理治疗率为21.8%,较2020年(20.5%)有所提升。

三级医院完全合理治疗率(21.4%),二级医院(24.6%),较2020年三级医院(20.6%)、二级医院(20.0%)均有所提升。

心房颤动:99.5%评估栓塞风险

2021年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上报房颤病例的医院共1655家,三级医院占64.2%,上报房颤住院患者113455例,其中1063家三级医院上报103121例(90.9%),576家二级医院上报10005(8.8%)例。

阵发性房颤患者占比最高(43.5%),其次为持续性房颤(29.3%),平均年龄为69岁,女性占44.7%。

过程指标分析提示,2021年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率为99.5%,出院抗凝药物处方率为80.9%,处于较高水平。

房颤患者HAS-BLED出血风险评估率仅为53.4%,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率和HAS-BLED出血风险评估率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中基本无差异。

房颤患者出院抗凝药物处方率三级医院明显优于二级医院。各项过程指标情况见表7。

搭桥手术:64.8%非体外循环搭桥

2021年CCSR中共有4.2%的单纯CABG采用了微创技术,64.8%的患者采用了非体外循环CABG。

82.3%的患者接受了至少1支动脉桥,7.3%的患者CABG采用多支动脉桥,3.3%的患者CABG为全动脉化CABG。

2016~2020年,动脉桥的使用情况稳步上升,但与欧美国家仍有明显差距,同年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据库中,至少1支乳内动脉桥的使用率超过99%。

2021年CCSR显示,单纯CABG至少1种血制品的使用率为44.6%,近3年各类血制品的使用率稳步下降,但略高于美国STS同期水平(42%)。

HQMS中单纯CABG共47536例,住院期间死亡率、院内死亡或非医嘱离院率分别为1.35%和2.77%,与美国STS数据库报告的术后死亡率(2.3%)相近。

2021年单纯CABG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前降低,其中术后卒中发生率0.39%,非计划二次手术率1.27%,低于同期美国STS报告水平。

二尖瓣手术:瓣膜成形技术使用率上升

术式选择:2021年CCSR显示,7.5%的单纯二尖瓣手术采用微创技术,且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但仍明显低于美国STS同期水平(27.5%)。

2016~2020年,我国瓣膜成形技术使用率明显上升(2016年:20.2%;2020年:32.9%),二尖瓣置换术使用生物瓣的比例也从2016年的22.1%上升至2021年的36.2%。

HQMS数据显示,2021年单纯二尖瓣手术19972例,院内死亡率、院内死亡或非医嘱离院率分别为0.98%、2.35%,与美国STS数据库报告的死亡率(2.9%)接近。

2016~2021年单纯二尖瓣手术术后心梗发生率略升高(2016年为0.03%,2021年为2.25%)。

主动脉瓣手术:11.3%采用了微创切口技术

CCSR数据中,7.0%的患者接受了非正中切口的主动脉瓣手术。从2016~2021年,微创技术使用率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在2021年,有11.3%的主动脉瓣手术采用了微创切口技术。

HQMS平台在2021年共录入单纯主动脉瓣手术10096例,院内死亡率、院内死亡或非医嘱离院率分别为0.85%和2.02%。

2016~2021年CCSR中单纯主动脉瓣手术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变化趋势,其中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最高(2016年为2.64%,2021年为1.91%)。

血管外科:手术量多的医院预后有优势

2021年主动脉腔内手术患者中,总体医嘱离院率为93.8%,院内死亡率为1.3%,非医嘱离院率2.6%,院内死亡率较2018~2020年略有下降。

2017~2021年,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院内死亡率从2.0%降至1.3%,院内死亡或非医嘱离院率从4.9%降至4.0%。

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院内死亡率从1.7%降至1.3%,院内死亡或非医嘱离院率从3.7%升至3.9%。

2021年主动脉开放手术的代表性术式患者,总体医嘱离院率为84.7%,院内死亡率为4.9%,非医嘱离院率6.2%。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Bentall手术)院内死亡或非医嘱离院率从4.4%降至2.5%;全弓置换术院内死亡或非医嘱离院率从11.2%升至14.6%。

2021年4种主动脉重点术式的院内死亡率、院内死亡或非医嘱离院率均存在地区差异,尤其主动脉开放手术更为明显。

针对4种主动脉重点术式,不同年手术量规模医院的医疗结局存在显著差异,院内死亡率、院内死亡或非医嘱离院率这两大不良结局指标,都有随年手术量规模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图3)。

通过患者年龄、性别等人口学特征以及合并症等临床特征,在2021年手术例数超过20例的医院中,建立医院水平风险调整的院内死亡率,医院间差异依然非常明显。

先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8.5%

2021年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8.5%,与2020年总成功率(98.7%)基本持平。

自2013~2021年,治疗成功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院内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分别为:封堵器移位或脱落(0.05%)和残余分流(0.03%)。

瓣膜病介入治疗

2021年在心脏瓣膜病各病种中,并发症发生例数最多的是单纯主动脉瓣狭窄(总例数:265例),共有20例并发症(7.5%),其中安装永久起搏器17例(6.4%)。

主动脉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总例数:209例),共有18例并发症(8.6%),安装永久起搏器和植入“瓣中瓣”例数最多(各6例),共12例(5.7%)。

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总例数:157例)并发症例数最少,为13例(8.3%),其中植入“瓣中瓣”10例(6.4%)。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在提供器械治疗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353家三级医院和116家二级医院中,90%的患者在器械植入术前0.5~2.0h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达到100%的医院有419家(89.3%)。

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分类中,起搏器植入手术的主要的适应证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2135例(52.5%),传导阻滞44191例(44.5%),起搏器植入比例近年来保持稳定。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适应证中,一级预防2618例(40%),二级预防3929例(60%),一级预防的比例较2020年(52.9%)有所降低。

器械植入患者整体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为0.7%。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分别为0.7%和1.2%。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导线脱位行导线调整手术。

358家三级医院和100家二级医院提供了3591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情况的数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治疗的即刻成功率97.3%。成功率为100%的医院有313家(68.3%)。

同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0.17%,包括二度Ⅱ型、高度和三度房室阻滞24例(0.07%),心脏压塞33例(0.09%),死亡4例(0.01%)。

房颤导管消融住院期间整体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38%。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分别为0.37%和1.00%。

体外生命支持

基于HQMS数据,2017~2020年ECMO辅助例数逐年快速增长,由2017年的1282例增长至2020年的5318例,2021年为5897例。

2021年,HQMS共有584家中心开展ECMO辅助治疗,开展例数最多的中心为165例,最少的为1例。

例数不少于6例的中心共完成5131例,总医嘱离院率为42.5%;ECMO例数少于6例的中心共完成766例,总医嘱离院率为34.5%。

心血管影像

心血管影像质控指标分析主要针对冠脉CT,调查医院196家,其中三级医院82家,二级医院114家。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家医院分别收集2021年度10~30例影像数据资料,共收集病例1630例。

1557例(95.5%)患者检查前行屏气练习,845例(51.8%)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较2020年(67.2%)降低了15.4%;1069例(65.6%)患者无论身高体重均采用120KV的管电压,较2020年(57.4%)有所上升。

CT辐射剂量为7.4mSv,2021年调研结果显示CT辐射剂量较2020年调研数据(7.9mSv)略有降低。

辐射剂量大于8mSv的729例(44.7%),优于日本2013年的水平(11mSv),但较德国2014年(2.511mSv)和欧美亚多国2017年的调查结果(1.9~5.7mSv)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对比2020年数据,图像质量情况有所提高,2021年图像质量的优秀率较2020年提高了1.0%,失败率较前降低2.6%。

围术期血制品使用率降低

随着输血质量评价指标开展培训、建立共识,进行输血质控工作的开展,我国心血管外科输血率持续下降。

根据CCSR的数据统计,我国单纯CABG、瓣膜手术输血率较2016年明显下降,其中瓣膜手术输血率已下降至40%上下,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近。

坚持推进以目标为导向的质量改进工作

我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在国家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导和指引下,我们应当将工作重心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1)坚持推进以目标为导向的质量改进工作。多级联动、多方协同,从全流程、全周期管理的角度出发,以年度质量改进目标为工作重点,针对当下心血管诊疗质量安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点,开展医疗质量安全系统改进工作,研究完善质量改进策略,提出切实有效的质量改进策略。

(2)持续完善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推进省级、地市级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并向基层延伸,强化医疗机构主体责任,逐步覆盖基层医疗机构、社会办医、互联网医院、新兴业态等全行业,减少质控工作盲区,完善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质控组织及医疗机构的纵向联络机制。

(3)加强医疗质量监测与分析反馈。完善各类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建设,扩大数据覆盖范围,充分利用多源质控数据,通过量化、动态的数据分析反馈提高质量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在新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切实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2022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概述[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5):482-495.DOI: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3.05.00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心血管降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https://www.ccahouse.org/Index/article_list.html?cid=35
2.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2024(1)申请报名: 学员登录“心血管项目”平台(首次报名须在线申请注册), 完善个人信息,并填写“申请报名”信息。 (2)上传盖章报名表: 下载并打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招生报名 表”,经所执业医疗机构审核盖章后,以图片形式上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NzA4OTY5Nw==&mid=2247490235&idx=1&sn=21525ea0b446912909071467f671067d&chksm=f99c2a75ceeba3637d1e8b881bf302981d219c4a56177b626d60981e41405626aecb1782ceef&scene=27
3.2024年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第二十期学员招生通知医院新闻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通知,为进一步提升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能力,规范心内科介入医师诊疗操作,根据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以下简称“心血管项目”)工作安排,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现定于2024年12月开展心血管项目第二十期学员招生工作。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https://www.bjcyh.com.cn/Html/News/Articles/71372.html
4.继续教育第二期定向生研修活动圆满结业, 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2024-09-14 第二届中国神经外科医师诊疗能力大赛总决赛在北京举办2024-09-06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专项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会在上海举办2024-08-29 健康中国-基层卫生健康服务队伍能力建设项目山西省线上培训班暨线下研修活动顺利举办2024http://www.chinacpd.cn/htm/12254/index.html
5.心血管领域的专业提升:2024年介入诊疗培训招生全面开启!现在,由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办的2024年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即将迎来第二十期学员招生,这是一个提升个人技能、拓宽职业发展的绝佳机会。尤其是对于那些拥有3年及以上临床经验的内科及外科医师,该培训…https://m.sohu.com/a/835060123_121956423/
6.心血管降联盟CCHC2024 | 心血管健康大会营养&环境与心血管健康论坛:洞悉新业态,撬动心健康 2024-11-14 18:51 重磅发布!Circulation:Iberis?射频RDN系统治疗未受控制的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2024-11-13 18:55 报名邀请 | 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规范化系列培训第四期进阶培训班开始报名! https://www.163.com/dy/media/T1514964495767.html
7.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1.通过创新使用脑血管介入术后使用自制充气式股动脉止血装置改进的使用效果,观察患者的制动时间,医疗相关性皮肤损伤、是否可降低渗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及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缩短止血时间。 2.对于患者而言,价格实惠易于患者接受, 是否能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医疗成本。 https://www.chictr.org.cn/showproj.html?proj=254083
8.报名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四)已开展相关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县级医疗机构中,作为第一/二助手操作过相关技术的心内科医生。 五、报名流程及相关事项 1.电话联系孔清老师报名(13407732117,微信同号),经我院审核培训资质、预录取后,发放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录取通知书,按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培训流程在一附院官网登记报名,按进https://www.gxmuyfy.cn/notice/noticetzgg/29059.html
9.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招生简章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是首批4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之一。心脏中心早期即开展了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支架植入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先心导管介入封堵术等多项介入治疗技术。导管室拥有层流复合手术间、IABP、ECMO、IVUS、OCT、FFR、冠脉http://www.shangqiurcw.com/gaoxiao/zpview_50C0D9151841017F.shtml
10.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教程.pdf张澍2018年版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使用的系列培训教程的第一本。全书充分体现了系统性、规范性、实用性、简洁性,而且涵盖了心律失常介入技术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心电生理与导管消融、心脏起搏与除颤治疗的介入技术培训的全部内容。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培训及考试用书。 版权页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教程/张澍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710/8003007142005107.shtm
11.2025年广州卫生降系统校园招聘“优才计划“(12月4日华科同济学科齐全:专业学科73个,其中消化内科、老年病科和泌尿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病学为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普外科等19个专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广东省肿瘤介入诊治联合重点实验室,临床分子医学及分子诊断实验室;24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 https://wsm70.whu.edu.cn/info/1035/72593.htm
1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25年招聘培训选留制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900年由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创建于上海,1955年迁至武汉,经过12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英才名医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管理方法科学的集医疗、教学、科创、公共卫生和医院管理研究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管医http://m.100zp.com/view.php?aid=277003
13.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2025届秋招宣讲会在教学方面,医院是国家心血管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心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心血管病专科护理及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立了一套规范的心血管专科医生、护士教学培训体系。 新时代、新征程,医院将始终秉承“崇德,术精,仁爱,创新”的院训,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专业的医疗服务,努力建成人民满意、国际一https://m.yingjiesheng.com/xjh-005-801-585.html
14.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博士招聘217人公告通知公示近年来,获批国家心脑血管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省域重点疾病诊疗能力提升项目等各类重大建设项目,医院迈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阶段。在2018-2022年连续五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评A+,尤其是在2020年位列全国第19名,创江西历史https://www.gongkaoleida.com/article/2222864
15.降产业白皮书—医疗技术与器械篇行业观察易凯资本该文件正式拉开了高值耗材带量采购这一大潮的大幕,标志着医疗器械领域将迎来剧变。自此,心血管、骨科等高值耗材和IVD进入了“省市级带量采购试点+国家集采”的阶段(下文中“国家集采”简称“国采”)。 首轮国采“花落”冠脉支架,并于2020年11月5日正式在天津开标。不同于多个省份骨科器械带量采购的进口产品与http://ceccapitalgroup.com/index.php?a=shows&catid=5&id=574
16.分会圆满落幕:十八载步履不停,迈向天津市滨海新区心血管诊疗2024年6月13日-16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律与心电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天津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协办,天津市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承办的“2024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华夏医学心律失常与心电医学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心律失常与心电学新进展研讨会”于渤海之滨·天津https://www.drvoice.cn/v2/article/13611
17.组学术年会湖南省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质量控制工作会议顺利召开12月16-17日,2023年湖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委员会暨湖南省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心脏重症学组学术年会在长沙召开,同期召开了湖南省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质量控制工作会议,来自全国、湖南省内的500多名心血管专家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由大会主席、湖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https://www.xyeyy.com/2/18/content_77516.html
18.2024年河南省胸科医院招聘博士37人方案是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河南分中心、国家标准化心衰中心、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国家级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河南省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河南省纵隔镜诊疗中心,河南省结构性心脏https://m.jrzp.com/sydwzpDetails_75BB76943120965F.shtml
1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2025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在老年医学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防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先后承担了国家“973”、“863”计划项目;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按照北京市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进行网上报名 北京市考点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七、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1)初试:全国统一考试 https://www.bjhmoh.cn/wap/content.php?id=28260&cat_id=543
20.聊医管理内参试发行版第三期据介绍,郑州将依托郑州儿童医院、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打造中原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依托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打造区域性肝病诊疗中心;依托郑州人民医院打造区域性器官移植中心;依托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打造区域性心血管病诊疗中心;依托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打造区域性烧伤整形诊疗中心;依托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打造区域性老年医养中心等。https://lib.lchospital.cn/qitafuwu/liaoyineican-guanlilei/2017nian/2018-07-01/716.html
21.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25年医师/护士进修班招生通知来啦医院动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创建于1956年,是一家以感染性疾病、肝病为特色学科,集诊疗、研究、教学为一体的,中西医并重的综合性医学中心。医院拥有肝病内外科、中西医结合中心、肝移植、肿瘤微创治疗、免疫与生物治疗、感染与艾滋病等一批国内领先学科,拥有呼吸、心内https://www.bjyah.com/Html/News/Articles/4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