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了,粉短T、牛仔裤的何金虎大步走过来。名牌运动鞋、紧贴头皮的发型看起来挺潮,皮肤黝黑,身材挺拔,一口四川方言。
何金虎很善于跟人拉近距离,也不放过推销自我的机会,“你莫要看我长得五大三粗,穿针引线缝包包,你们女娃儿可能还缝不过哦。”作为红谷贵州区的掌舵人,何金虎不仅懂得经营之道,还将“老板下基层”的风采发挥得淋漓尽致:做得了木匠,舞得动装修,穿得了绣花针,带得动队伍。
●帮朋友“看场子”,买《第一桶金》研究赚钱门道
何金虎是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的老家在四川南充一个小山村,童年家境的窘迫,并没有对何金虎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太多负面影响,他看到的是父亲的勤劳,母亲的善良,以及他们对家的付出,为改变环境的不懈努力。
1994年,何金虎初中毕业,拿着妈妈东拼西凑凑足的2000元钱,16岁的何金虎来到绵阳一所职校保安班。昆明一家公司来学校招保安,“因为身体好”,何金虎被选中。连续6年努力的工作,何金虎“不负众望”升职当上保安队长,同时还俘获公司小伙伴刘凤霞的芳心。
为了给自己增加留在城市的资本,何金虎开始大量阅读,一下班,他就一头扎进书海。
岂料,公司发生变故,两人双双失业。妻子刘凤霞很快在另一家餐厅找到工作,而不肯“将就”的何金虎则成了待业青年,整日在昆明街头闲游,偶帮朋友“看场子”,还买过《第一桶金》研究赚钱门道。
●给别人打工,不如甩开膀膀自己干
眼看海鲜酒楼的生意蒸蒸日上,偏偏又遇“非典”,他看着空荡荡的餐厅,天天借酒消愁。就在这时,认识同是做餐饮生意,一样很郁闷的孔凡明,并结识到红谷的创始人邓申伟。
何金虎自我评估一下,一个人肯定拿不下这么大的“盘子”,饼得分着吃,才会有钱赚。他拉孔凡明和另一个叫张涛的年轻人入伙,哥仨经过商量,决定“要玩就来把大的”,开一家店“试水”没意思,他们直接和邓总签署一个省的总代理权,这个省就是贵州。
●成功秘诀:专心只做一件事
2004年,怀揣着梦想的三个年轻合伙人来到贵州贵阳。几经周折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下,2004年3月28日,贵阳四家红谷专卖店同时开张,一个店一个月收入四五万,面对这样骄人的成绩,他终于松口气。
“其实,红谷在贵阳一直发展得比较顺利,一来价格不算太贵,二来款式也好看,很容易得到中青年人群的青睐。”随着贵阳地区的发展势头良好,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到商机,愿意加盟。经过10年的发展,红谷在贵州省8个市州、60多个县开设140多家专卖店,有近600名员工,年销售额2亿元。
可何金虎仍然是一刻不敢松懈,他说危机一直是在潜伏,关键是你得有一双“火眼金睛”看得见,避得开。
“只专心做一件事”是何金虎成功的法宝,他说皮具生意成功后,有来自矿产、房地产的诱惑上门,都抵挡回去。“我一天花8小时想怎么卖包,可以把包卖得好。如果我一天花2小时想卖包,2小时想卖房子,2小时想卖煤,结果什么都不会搞得好,也搞不赢只干一行的人。”
“所以说人呐,别贪心,简单点好。”从当初怀揣2000闯天下,到现在的红谷贵州区掌舵人、南充商会执行会长,他已经很满足。
营业执照:520000000029527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40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