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时,什么行业还在赚钱?

说经济真的下行了,到底干啥才能赚点钱。还是先看看,美日经济萧条是个什么情况。注意啊,美日,万恶的资本主义。如果聊嗨了,说到其他主义,纯属胡言乱语。

大多数人,最耳熟的金融危机有两个。上世纪8、90年代的日本,2008年的美国。砖家们聊到这两次金融危机,M2、经济周期、PPI......一堆专业词汇能瞬间把你砸晕。其实没那么复杂,你只需要记住一句:金融危机就是债务危机。经济砖家们说了,这句话不严谨......您还是别说了,出门左拐吧。剩下的普通人,金融危机就是债务危机,好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金融危机”是个富贵命,不是你想危就能危的。金融危机的前提,是有一段“繁荣蓬勃的发展”。美国的繁荣不用介绍了。上世纪末的日本多有钱,很多人可能没什么概念,随便举一组例子:1988年,《商业周报》的世界公司排名,前30名里有22家是日本的;1991年,日本人均GDP是美国的1.2倍;SONY34亿刀(1986年的34亿刀哦)收购了好莱坞的哥伦比亚电影集团(发行了蜘蛛侠、功夫的那个);松下斥资61亿美元购买环球电影公司;三菱重工出资8.5亿美元,购买了“美利坚标志”之称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份。当时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全球都来日本投资,与此同时,日元还在升值。资产的价格相当于受到双重刺激,房价和股票坐火箭一样的往上涨。

你想,要是有天你穿越到日本黄金年代。经济好到赶超美国都不远了,本国房价和股票眼看着涨得没个头。你存了半辈子钱,买不买?傻子才不买,难道眼睁睁看着隔壁老王暴富?于是,繁荣之下,债务和储蓄纷纷用来买入资产。(哦对了,不用穿越到日本,这场景你估计也挺熟,只不过只有房价,没有股票。)反正大家都觉得房价股票会永远涨下去,银行发放了大量高风险的次级贷款。但银行业蔫坏啊,联合金融公司分散风险,把资产证券化。举个例子,正常情况下,A想开间小店,银行经过评估,只能借给他20万。等A开了店,绞尽脑汁做生意,赚钱还钱。但在泡沫时期,银行相信房价会一直涨。所以,银行愿意借100万让A买房,再把A的贷款,拆分成100份,做成每份1万元的高利率理财产品,卖给普通人分担风险。如果A的房子涨价了,皆大欢喜,A、银行和100位理财购买者全部赚到爽。如果房子卡在手里卖不出去,等于拿100万换了一堆板砖。A还不了钱,连带所有人都颗粒无收。一个人投机不可怕,就怕负债去投机,链条上的每一环都要倒霉。

正常情况下,借贷是用来发展生产力和投资的。借钱不可能白借,每笔债务是需要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来还债。而金融危机时期,大量的新债务并没有变成未来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投资,而是变成了房贷、地贷等资产。投机市场上累积了大量高风险债务,资产涨幅一个不给力,就会爆出海量坏帐,进而影响了整个信贷市场。所以说,金融危机就是债务危机,出来混,债务迟早要还的。那怎么判断郭嘉的整体债务,主要是合理的投资,还是高风险投机?全球头号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Ray提出了一个数据指标——债务/GDP。美国的债务/GDP比值在2008年前大幅上涨,金融危机后,从峰值的170%降到了150%。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日本,债务/GDP比也迎来飞升,之后就是还在持续的“失去的三十年”。

根据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过去5年债务/GDP比值增幅超过30%的郭嘉,有43个。其中38个郭嘉,都在之后的5年内爆发了金融危机,2个在10年内爆发了金融危机。有人问了,不还有3个幸存么?哦,那3个郭嘉在增长30%前,刚爆发金融危机不久。

按债务/GDP的指标来看,图左上角的绿色圆点是个最大的意外。正是我朝。因为还没爆发过危机的,就剩咱们了。

我们讲金融危机的本质,讲债务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什么?不是让你去当金融砖家的,也不是让你撸串儿的时候去吹牛批的。潮水来了,重要的不是找个好位置,傻了吧唧的观潮,而是想法子顺势当个弄潮人。任何一个赚钱周期,都要符合历史的进程。吹泡泡的时候,有产者鹤立鸡群;泡沫一旦不稳,我们要思考,郭嘉怎么应对,大型企业怎么应对,以及我要怎么应对(才能赚钱)。而郭嘉的应对又是一切的基调:历史上,面对泡沫,没有一个郭嘉不救市。1.救市第一阶段,先印钞放水。早在21世纪初,美国经历纳斯达克狂跌78%和911事件,就开启了一轮救市。主动印钞放水、下调利率,3年内利率从6.5%降到了1%。

但是,放水救市,最多只能起到“缓刑”作用。

市面上的钞票更多了,也更容易借到钱了,大家接着靠债务投资,钱又全部流进了房产和股市,泡泡只能被吹得更大。如果01年美联储没有放水,经济危机可能会提前,但也就不会有08年那么严重了。另外,市场很容易对印钞放水产生钝性。第一针打下去跟兴奋剂一样,越往后就越不管用。比如大家更熟悉的,我朝2008年放水四万亿,效果斐然,房价一路大涨。等到14、15年连续6次降息放水,次年房价又涨了一轮。再往后,每年放水几千亿,已经不痛不痒了。2.放水不管用,救市进入第二阶段,这时汇率和资产“双高”,泡沫被吹到了顶点。比如1990年初,日本的生产总值只有美国的一半,股票总市值却超过了美国。再比如2015年我朝仅东北三省的工业产出就和整个俄罗斯差不多。你猜猜,如果中国的汇率和资产一直保持下去,再把资产全卖了换成美元,可以卖多少东西?可以买下全世界。早在2015年,中国整体新增M2(流通现金+企业居民存款),大概等于全世界除中国外所有郭嘉的总和,是美国的3.5倍。这还是低估版本的数据。

搜一下“限制资本外流”就知道,想在国外配置资产、投资,只会越来越难。b.降汇率,定向放水降息为了给各种企业兜底,刺激经济回到正轨,在历史的所有的金融危机中,郭嘉既要选择印钞放水,大搞投资,又要防止大水再次流进了房地产,也就是所谓的定向。钞票多了,对应的,汇率在可控范围内下降,是郭嘉希望看到的有利局面。而在资本外流管制的情况下,下降幅度远不会大到导致货币危机的地步。而且,越快降低利率和汇率的郭嘉,经济回归正轨的速度越快。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利率从5%降到0只用了一年,而日本用了整整六年。为什么?日本没顶住美国贸易战之后,签订了《广场协议》。按日本发言人的话说,“我们需要考虑国际贸易伙伴的利益”。日元从1985年开始一直在被迫升值,在金融危机最猛的时候,日元的汇率竟然还在往上涨,基本等于自杀。

所以说,日本金融危机不一定是《广场协议》导致的,但它确实耽误了救市。一块疤再小,放六年也要伤到骨头里了。以上,贸易战、定向放水、汇率下降、货币贬值,这些词,对最近的诸位而言,应该很熟悉了。c.房价下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历史上,当债务达到顶峰,无论郭嘉怎么救市,房价最终都会下跌。美国08年之前连续上调利率,算是主动戳破泡沫,房市大跌。日本金融危机后硬抗汇率,房价还是大跌。联想到我朝最近唱衰房地产的各路自媒体,是不是我们的房价真的要大跌了?又错。抛开债务问题到底有没有到顶不谈,房价下跌只是整体趋势,而已。是一手房跌还是二手房跌?到底跌多少?是北上广跌还是全国都跌?如果北上广涨了,三四线跌了,你说是涨了还是跌了?问房价会不会跌的人,其实是在问自己的房子会不会跌。你跟北上广的人说三四线房价要跌,没任何意义,反过来也是一样。这里花爷先按下不表,下一段咱们聊“赚钱”的时候,专门有一部分聊聊房子。

我们通常认为,金融危机了,终于他么的轮到富人倒霉了。不破产也要出血三升,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平衡,贫富差距会缩小。不是的。恰恰相反,美国金融危机后,收入分配更不平等。富人更富,穷人更穷,中产以下的财富全部都要缩水。数据显示,美国08年金融危机后,虽然一系列救市政策让人均GDP实现了增长,但收入中位数以下的人群,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则由13.7%跌到了12.5%。中产家庭的经济情况比1999年还要差。而顶端1%人群的财富占比,从07年的34%,涨到了37%,这3个百分点换算成美元,是个天文数字。

因为郭嘉在救市第一阶段大水漫灌之后,钱又流进了资产里,郭嘉吃了苦头。到了救市第二阶段,最重要的印钞放水,不再大水漫灌,而是定向灌溉,只刺激特定行业。而富人的眼光,往往比穷人更准。如果经济下行是黎明前的黄昏,那黄昏里还有什么行业能赚钱?金融危机后,美国一通政策刺激,王牌制造业却还是扶不起来,总产值比10年前降了2.9%。但到2017年,服务、养老、医疗、娱乐、教育连年高涨,成了发展势头最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前阵子,我朝刚刚推出了的《个人所得税抵扣意见稿》。大意是说,从19年开始,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租房、养老、房贷利息这6个领域,可以抵扣个税了。

1.养老医疗NBER上有一篇工作论文,作者通过处理1978年到2013年美国社保署的数据,评估了各个行业,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图片里系数波动越大,就越依赖市场行情。

所有行业里,只有教育和健康行业,是几乎完全不受经济环境影响的长青行业。特别在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好日子过习惯了,人更惜命了,医疗需求更旺盛了。不管有钱没钱,面对生老病死,谁也逃不掉。2007年以来,美国大部分行业的指标都在回落,但门诊服务的增长趋势,是一条直线笔直的往上涨。但是,把医疗当成理所应当的赚钱生意,就错了。美国的医疗支出巨大,常年上涨,政府早就不堪重负。2017年,美国医疗卫生支出已经飙升到3.2万亿,占GDP总量的18%。

对郭嘉来说,公共医疗根本不赚钱。美国医疗行业的增速,靠的是遍地开花的私立医院、医疗集团。而我朝,自有另一番国情在。众所周知,我朝的医保、医药质量、医疗服务环境都比较堪忧,这些年问题一直没解决,短期内也不会解决了。但印钞放水,货币贬值,普通人更看不起病了,难道大家就不用治病的?这一块,就是替代医学的市场了。遍地的莆田医院、专科医院、整容医院,明知道不靠谱,为什么还能一直开下去?军队医院的科室,为什么可以租给莆田系挂牌?无他,市场有需求罢了。郭嘉的第一需求是稳定,看贵点,效果差点,偶尔出点事故,都比没得看强。再说药,虽然至今没有任何一种中药或者中成药能通过FDA的审查,但吃不起进口药的老百姓,也得有药吃啊,造不出原研药的中国药厂,也得有钱赚啊。我朝近年来靠外交手腕,以一己之力向全世界大力输出中药,今年世界卫生组织也罕见的把中医纳入了《全球医学纲要》。可谓让中国药厂赚全世界的钱,让全世界人民,都有药可吃。简直造福地球。难怪韭菜之王李笑来说:不信中医药,不影响我买中医药的股票。

相比知识付费,学徒制更像是社群。老师收你的学费,提供更快的知识更新,更精准的经验传输,更有效率的资源连接。但老师最希望的,是你有能力成为利益共同体中的一员。而不是让老师给企业和个人上课、做咨询、做方案,永远单项输出,每笔生意都要累死。一个老师收100个高质量学徒,就是一股不小的市场力量。多个老师如果再绑定在一起,对市场的话语权,直接是普通教育机构的上百倍。学徒制培养利益团体+知识付费跑订单数量,金融、交易、房产、营销、开店......目前已经有不少人在垂直行业按这个模式在跑,以后也会有更多人套用这个模式。3.娱乐电影《追龙》里,还没坐上总探长的雷诺,在天台上跟猪油仔说:“现在那些小混混搞得乱七八糟,弄得他们也没钱赚,我们也赚不到钱。依我看,如果我来做主,搞得样样都有规有矩,到时候外面丰衣足食,我们也多赚点,你信不信?”

雷洛这一句多赚点,就是5个亿,比前不久冰冰的8.8个亿还差了点。冰冰被查,有人说电影娱乐业要凉了。比她还惨的是腾讯,游戏版号被限制,腾讯股价从480跌到250,几乎腰斩。电影和游戏的事,花爷不是内行。经济萧条下的“口红效应”,花爷倒是知道一二。据说早在1930年代,美国办公室的女打字员,因为经济大萧条被解雇了。下岗当天,她就到百货商店购买了两支心仪已久并且不算太贵的口红。后来就有个“口红效应”这个说法:经济低迷时,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理安慰和满足感的“廉价的小奢侈品”行业反而会逆势增长。

听说最亲密的六个朋友的平均收入,就是你的收入。最常看的八个公众号的平均质量,就是你的认知水平。你未来的可能性,都是你自己投票选出来的。

THE END
1.经济萧条的时候,有三个产业,依然很赚钱。日本当年就是例子,经济萧条的时候,有三个产业,依然很赚钱。日本当年就是例子。 经济大萧条是一个充满困难和不确定性的时期,但同时也会有一些行业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并获得巨大的商机。 第一,游戏、电影、占卜以及酒类等都是现实逃避产业的代表。在大萧条时期,正是这些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 https://3-v.net/zs-38-40-12482-yw.html
2.从严肃到快乐202402日本经济大萧条时期几个发展很好的产业 原创 小知a 从严肃到快乐 2024-02-25 11:20 江苏 日本经济萧条的时候,几个产业依然很赚钱,它们分别是: 1.现实逃避型产业在期间获得了很好发展,包括文化创意旅游行业、游戏动漫电影行业、占卜、酒吧、AV行业等,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即时逃避短暂的现实,获得短暂的精神愉悦。 https://xueqiu.com/1655400419/279689348
3.#日本经济大萧条后什么最赚钱#日本经济大来自庄家财经#日本经济大萧条后什么最赚钱# 日本经济大萧条后,以下一些行业相对表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1. 逃避现实产业:例如游戏、电影、情色相关、占卜、酒类等。当社会普遍对未来感到迷茫和缺乏希望时,人们倾向于通过这些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和寻求慰藉。2. 职业培训产业:在经济形势不佳时,人们对提升自我、增强竞争力的渴望更加https://weibo.com/1801396063/P4OPoerua
4.日本经济泡沫后什么行业发展最好行业动态?自从21世纪初,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之后,我们对日本的了解,似乎只剩下AV、争端、旅游,马桶盖,对日本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几乎停留在“泡沫”之前和对“泡沫”的教训总结。大家都在研究美国,对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关注,似乎还没有委内瑞拉和墨西哥更能吸引眼球。那么日本经济泡沫后什么行业发展最好呢?https://www.zcqtz.com/news/342145.html
5.日本房地产崩盘后,什么行业最赚钱好感慨~~马上2010了,10年没有贷款买房是最错误的事情,当初的不贷款卖房补窟窿,导致现在只能贷款买房,出现更大的窟窿~不知道房产走势到底是什么样子 日本房地产泡沫后什么产业最赚钱~ 截止2020年2月18日,日本房地产泡沫后移动互联网行业、家政中介行业、化妆品行业、金融分析师、医疗保健行业产业最赚钱。 https://www.da-quan.net/wa/deecda373.html
6.泡沫破裂的漫长萧条期,日本在消费什么??本文聚焦1990-2005年时期日本,是“平成”(1989-2019年)初期十五年,也刚好是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到资产价格见底的漫长萧条期。在“宽松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平成一代”呈现出什么样的精神风貌?物质之外,他们又在消费什么? ?社会面貌:经济增长停滞,人口步入负增长,社会向少子化、老龄化、单身化发展。1990-2005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98787
7.大河财立方大家知道,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初的股市房市泡沫破裂以后,陷入“失去的三十年”,什么原因?如何避免重蹈覆辙?“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认为,企业在资产价格膨胀或经济繁荣时期举债购买了很多资产,当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以后,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不变,但是资产端却严重缩水,即使企业生产经营恢复正常,也不得不用经营收入持续偿还https://www.dahecube.com/wap/article.html?artid=186719?chname=%E6%8E%A8%E8%8D%90
8.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光明日报乐可以给经济震荡中的人们一种精神的安顿、慰藉与希望。从文化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经济危机和萧条时期可以激发出更为丰富的内容灵感与形式创新,正如中国古人所谓“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考察美国、日本和韩国所经历的经济危机,不难看出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https://www.gmw.cn/01gmrb/2009-01/20/content_880417.htm
9.日本大萧条之后哪些行业崛起爱问知识人经济萧条,工作难找,让很多人精神压力开始增大,日本自杀率长期居高不下。人们在精神空虚对生活失去动力https://iask.sina.com.cn/b/newrafNjsnmqgF.html
10.战后日本经济史然而 1940年体制史观则认为,战争时期形成的国家总动员体制带来了战后经济复兴,战时成长起来的企业实现了战后的高速增长。 虽然1940年体制已经不再适应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它仍然企图苟延残喘,而这就是 20世纪 80年代日本产生泡沫经济的原因所在。 安倍晋三内阁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并非“摆脱战后体制”,而是对战争时期及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00475445/
11.转载:中国经济酷似日泡沫时代:股市上涨和楼价疯涨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吹起的这一个泡沫,是人类经济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在泡沫破裂后的15年间,日本都在为这个泡沫还债:经济萧条、政局动荡、犯罪率上升。 “1993年的时候,日本人用了22年的时间,终于使人均GDP从世界第18位,达到了世界第一;但到现在,又经过了14年时间,日本的人均GDP从第一回到了第18。”https://blog.csdn.net/peixinedu/article/details/1883601
12.日经指数历史走势是什么样股民学校90年代日本经济简介:日本经济自1991年3月起陷入泡沫经济崩溃萧条以来,就一直处于长期停滞的状态。到1999年,经过2次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1次没有景气感的景气复苏,日本经济的元气大伤,1990-1999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由430万亿日元增加到482万亿日元,10 年总共才增长了12.1%,只相当于高速增长时期1年的增长水平。从国https://stock.cngold.org/c/2017-09-22/c534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