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体平稳投资需求减弱统计分析

2014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攻坚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好转,我区经济也呈现出向好的态势,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平稳,工业实力增强,消费保持平稳,财税增长较快,出口形势回升。

一、总体情况

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初步核算,一季度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3.98亿元,同比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57.86亿元,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08亿元,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1.32亿元,增长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64亿元,增长25.8%;税收总收入147.24亿元,增长20.8%;出口总额66.27亿美元,增长9.1%(详见下表)。

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指标名称

计算

单位

3月

1至3月累计

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

1、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

413.98

8.0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94.13

257.86

9.5

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35.64

81.32

1.7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5.08

8.5

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9.67

54.64

25.8

6、税收总收入

25.39

147.24

20.8

7、出口总额

亿美元

22.73

66.27

9.1

从区域对比情况来看,我区率先实现较快增长,总量与增速保持在全市十区中的优先位置。在七个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区大部分指标名列前茅,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与增速均第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总量与增速均第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仍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第一增速第二,出口总额总量第四增速第二。

从产业结构情况来看,一季度我区三次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三次产业比例由去年同期的0.01:62.47:37.52调整为0.01:61.63:38.36,“十二五”以来,第三产业首次突破38%,较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进一步优化提升了我区GDP结构的合理性。

2014年一季度与2013年一季度三产结构图

二、生产与供给特点

(一)工业实力不断壮大,支柱行业拉动强劲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93.58亿元,增长8.7%;实现增加值257.86亿元,增长9.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整体工业经济运行较好。

规上企业增加迅速,壮大我区工业实力。一季度,我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75个,同比增加278个,增长了27.8%,企业数量增长迅速,同时由于我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转,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壮大了我区工业实力。

百强企业增长较快,整体生产经营良好。一季度,我区工业产值前100名企业实现总产值601.76亿元,增长13.3%,比区平均水平高4.6个百分点。百强企业中,62家企业产值实现正增长,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有81家。百强企业核查情况反馈显示,今年市场需求好于去年,且不少企业扩大规模、增加设备、推出新品,因而同比增长较快。

各个行业运行良好,支柱行业带动力强。一季度,我区30个工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11个行业增长达两位数,奠定了工业增长的态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作为龙头老大,实现产值532.39亿元,同比增长11.7%,占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67.1%,是我区工业的支柱行业,有力带动了我区工业平稳增长。

一季度部分工业行业产值情况表

行业名称

一季度累计(亿元)

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

比重(%)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532.39

11.7

67.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56.40

0.7

7.1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40.37

25.2

5.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2.96

-1.0

2.9

金属制品业

17.32

0.8

2.2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7.08

-2.1

专用设备制造业

15.40

34.8

1.9

通用设备制造业

13.23

4.7

家具制造业

11.96

1.5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9.17

-4.6

1.2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8.41

6.7

1.1

(二)建筑业稳中有升,竞争力不断提高

一季度,我区共有建筑业企业60家,实现产值7.41亿元,增长18.9%,签订合同额45.46亿元,增长34.1%。从产值构成来看,建筑工程是建筑业的主要形式,占总产值的比例达65.3%,其次是安装工程,占29.7%、其他产值占5.0%。从区域分布来看,本市各区是主要建筑业阵地,但近年来,我区建筑业企业到外省投资的进程不断加快,一季度,建筑业企业在外省完成产值1.38亿元。

(注:建筑业统计范围是辖区内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独立核算单位(包括没有工作量的单)。)

(三)服务业发展良好,交易场成长迅速

一季度,我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8.79亿元,增长7.2%,占比达38.36%,较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从行业分布看,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最多,达68.13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9%,金融业增长最快,达14.6%,是第三产业平均水平高的2倍多。从其他服务业20强看,1-2月我区排名前20的其他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增长2.7%,有6家营业收入超亿元,14家企业实现正增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区几个大型的商品交易市场,近年来成长迅速,创造了巨大价值。1-2月,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深圳)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过五千万,深圳市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管理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超过三千万,充分发挥了商品集散、流通枢纽的作用。

三、消费与需求特点

(一)消费市场保持平稳

一季度,我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08亿元,增长8.5%,比去年同期略低0.5个百分点,在全市十区中,总量第五增速第一,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

一季度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商品销售情况表

项目名称

计算单位

1-3月累计

比上年同期增长(%)

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商品销售总额

万元

827965

12.5

在总额中:

食品饮料烟酒类

159290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47167

7.9

日用品类

11691

11.2

家电和音响器材类

19272

16.8

石油及制品类

56835

-9.0

汽车类

169818

41.0

热点消费区域频现,旅游收入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区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各街道使出种种绝招吸引消费者,如中心城大型城市综合体涌现,大运场馆各项赛事成功举办,大芬油画村、珠宝产业园、丝绸文化园不仅是产业基地,更是旅游基地。同时,政府部门不断开拓创新,宣传推广,推出了“龙岗十景”、“微游龙岗”、艺术季等一系列旅游消费指南,引人入胜。一季度,我区共接待旅游者185.35万人次,增长7.4%,旅游业总收入12.45亿元,增长11.7%,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达到61%,突破去年全年50%左右的出租率。

物价涨幅可控,衣食住仍攀升。一季度,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3.1%,比去年同期增加0.4个百分点,仍处在温和可控的区间,其中1月份由于新春佳节与去年错开,涨幅同比达3.3%。分类别来看,衣食住行中,仅交通和通讯类有所下降,达0.7%,衣着类上涨幅度最大,同比上涨6.1%,其次是食品类上涨4.2%,居住类上涨3.4%。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分类别涨跌幅

(二)固定资产低速增长,街道分布趋于平衡

投资总体增速放缓,非房项目影响较大。一季度,我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1.32亿元,增长1.7%,比去年同期下降8个百分点,在经历了1-2月的高速增长之后,骤然下滑,进入低速增长的区间。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增长13.9%,但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93.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房地产项目下降12.0%,虽较去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因所占比重达到40.8%,导致整体呈低速增长态势。

2013年-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图

街道投资有增有降,分布更加趋于平衡。一季度,我区八个街道固定资产投资涨跌各半,平湖、布吉、坂田、坪地正增长,其中坂田街道在星河雅宝高科创新园、嘉御豪园、佳兆业中央广场、天安云谷产业园一期四个大项目的带动下增长达105.7%,仅四个项目共完成11.5亿元;负增长的街道则有横岗、龙岗、龙城、南湾(降幅最大,为-41.7%)。而从街道分布情况来看,一季度比重最小的坪地街道为6.8%,与比重最大的坂田街道相比差距为11.8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此差距为14.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各街道投资比重在6%-19%之间,结构更趋合理(详见下图)。

一季度各街道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图

行业投资较集中,房地产业贡献大。一季度,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布在11个行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占总投资比重达63.9%,比去年同期提高11.1个百分点。其他占比较大的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15.0%,但较去年下降6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一些大型交通基础建设相继完工造成;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一季度投资比重达10.8%,比去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体现我区投资越发注重后续产业效益。

一季度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行业分类

项目数(个)

投资额(亿元)

占投资总额比重(%)

合计

303

100.00

制造业

53

8.74

10.75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

5.09

6.2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4

12.18

14.9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4

0.11

0.14

批发和零售业

0.44

0.54

房地产业

117

51.99

63.9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0.65

0.8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6

1.14

1.40

教育

8

0.50

0.61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行业

3

0.37

0.45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三)外贸形势缓慢回升,出口需求逐步恢复

一季度,我区实现出口总额66.27亿美元,增长9.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1.4个百分点,在全市十区中总量第四,增速第二,其中1-2月更是达到两位数增长。在各种贸易形式中,一般贸易与其他贸易均有大幅回升,其他贸易更是增长108.0%,带动出口总额较快增长。

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17.17亿元,同比增长13.2%,占销售产值的52.8%,比内销产值高5.6个百分点。我区3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有出口业务,一季度这些行业中有15个行业出口交货实现增长,出口形势正在恢复。其中出口最多的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一季度该行业出口交货值288.46亿元,增长16.9%;增长最快的是化学纤维制造业,达81.4%。

四、质量与效益特点

(一)经济效益方面,利润增、效率升,集约度提高

从企业角度,一季度,我区企业利润有所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74亿元,增长近9倍,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0.33亿元,增长21.1%;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均生产率为16.73万元,增长15.6%;建筑业企业产值利润率达4.45%,提高0.08个百分点。

从GDP角度,一季度,我区地均生产总值1.07亿元/平方公里,增加0.07亿元/平方公里,排在全市十区中的第六位,与面积相当的宝安区相比,高0.05亿元/平方公里,GDP集约度不断提升。

(二)社会效益方面,财税双增长,支出重民生

税收与财政收入增长超两位数。一季度,我区实现税收总额147.24亿元,增长20.8%;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64亿元,增长25.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5.3个百分点。税收总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一季度,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97.0%。

一季度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情况图

(三)环境效益方面,能耗下降,环境优化

一季度,我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16.94吨,下降13.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为666.72千瓦时,下降5.2%,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五、存在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动力减弱

一季度我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7%,比去年同期降低8个百分点。一季度共有项目303个,其中新增项目11个,项目总数和新增项目分别较去年减少94个和16个,且新增项目完成投资比去年减少4.13亿元,投资动力减弱。从重大项目来看,今年共49个重大项目,无新增项目,均为续建项目,一季度共完成投资26.27亿元,目前仍有19个项目处于前期阶段,未开工统计。从政府项目来看,现存119个项目,今年新开工仅7个,其余均为续建项目,一季度完成投资3.37亿,新增项目缺乏,仅靠续建项目支撑,动力不足。从跨区项目看,去年同期我区跨区项目完成4.24亿元,而今年我区一季度完成投资只有1.17亿元,同比下降72.4%,其中3月单月完成投资为0,今年我区跨区项目相比去年减少5个,只有3个项目在续建,无新增项目。

(二)出口企业仍面临内外压力

今年一季度,我区出口形势有所恢复,世界经济形势均呈现向好趋势,人民币贬值也让出口企业稍松一口气,但各大经济体相继调整经济增长政策,企业自身需要转型升级,国际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元,我区出口企业仍面临从内到外的挑战与考验,一是成本高企与环境压力,我区出口企业以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为特点,目前劳动力成本、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仅以低廉价格来保证销售市场,利润不断被挤压,加上部分企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对环境形成较大压力,这类企业面临被清退的境地。根据区统计局组织的全区企业发展情况调查数据显示,龙岗区外贸企业利润率较低,2013年龙岗区进出口企业利润率预计为3.92%,非进出口企业利润率预计为6.37%。二是国际市场变化,目前全球经济正缓慢复苏,美国政府鼓励企业重返制造业,欧债危机尚未完全解决,我区两大贸易对象需求减弱,加上近年贸易保护主义强化,贸易壁垒增加,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亦加入国际竞争,导致我区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越发下降。

六、对策建议

(一)加强跟踪,加快引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发展

第一,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力度,提高项目开工率。重大项目对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建设力度,从项目审批、资金到位、开工建设到入库统计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确保项目及时开工、及时统计。

第二,以城市更新、保障房建设带动投资增长。城市更新与保障房建设均属于投资多、周期长的项目,能有效带动投资增长,城市更新前期拆迁赔偿费用较多,却无法在实际开工前纳入统计,因而必须加强政策宣讲,推进项目早日开工统计。

第三,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争取项目落地。既要引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尤其是跨区域的项目,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项目,有力提升我区硬件环境;也要引进产业投资项目,尤其是对经济发展贡献重大的产业,为我区经济增长积蓄能量。

(二)创新为本,内外兼顾,促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

首先,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技术与品牌优势。目前我区出口企业但总体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因而自主创新势在必行。一方面注重技术创新,加强研发设计,以价值而非成本为导向,创造高附加值的产品。另一方面注重品牌建设,开创自有品牌,从OEM向ODM、OBM蜕变,打开品牌市场,提升竞争力。

其次,开拓内外市场,国际化与本土化并重。随着市场要求提高,我区出口企业要实现华丽转身,既要主动适应国际市场各种变化,全面开拓国际市场,与国际接轨,有效避免贸易壁垒与贸易保护;同时注重本土市场拓展,依托国内广阔的市场,扩大内销,拉长加工产业链,逐步实现自主研发、自创品牌,从而把企业做大做强。

请将鼠标悬浮在对应栏目、标题或者右键选取正文,数字人即可翻译对应内容。

THE END
1.中国烟酒茶行业市场情况研究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pdf中国烟酒茶行业市场情况研究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pdf 21页VIP内容提供方: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博研咨询 大小:467.82 KB 字数:约1.5万字 发布时间:2024-12-14发布于北京 浏览人气: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213/5303303001012012.shtm
2.市场调研报告(通用19篇)市场调研报告2 一、我国汽车市场目前的规模 20xx年国内汽车销量575.82万辆,同比增长13.54%,轿车销量278.74万辆。表明中国轿车业对中国的汽车业有很大影响,轿车增长率虽有所降低,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仍然算是比较快的。 20xx年1—11月,国内轿车产销351.23万辆和341.17万辆,同比增长41.45%和38.52%。其中轿车销量前十位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667675.html
3.2024年一季度形势分析报告(精选8篇)(三)重化工业利润减速拖累工业利润增长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5万亿元,同比增速3.3%,增速比2013年回落8.9个百分点。其中,重化工业利润减速对整个工业利润增速降幅影响最大。测算显示,对利润降幅影响较大的行业有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上述3个行业分别下拉利润增速1.49个、1.2个、0.89个百分点。 (四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4673z27.html
4.国家统计局10位司局长撰文解读2021中国经济“年报”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恢复。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0%,两年平均增长5.3%。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7%,两年平均增长10.8%,比1—10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0%,两年平均增长3.9%,比1—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10个行业门类均实现盈利。 https://www.scnjw.com/.content/myarticle/myarticle/517d6af9-780b-11ec-9d99-04d9f5394155/
5.前三季度经济数据释放哪些信号?国家统计局10位司局长独家解读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工业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产能利用率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出口带动作用增强,企业利润增长较快,新动能支撑作用较强。 一、工业生产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产能利用率水平较高 工业生产继续恢复。1月份至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6.4%,增速与疫情前水平相当。分三大门类看,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1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