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活下去,诸多盐业巨头开始加速布局储能,以求尽快将盐穴储能打造成第二利润增长点。
12月3日晚间,苏盐井神(603299)官宣:拟投资约18.89亿元,建设储气库卤水制盐综合利用工程,将公司的盐及盐化工主业做大做强,并加快构建“盐+储能”产业新格局。
该工程由卤水净化项目和制盐项目2部分组成,建设规模为300万吨/年固体盐、液体盐150万方/年,建设工期为24个月。
项目实施后,苏盐井神盐化产品的产能将突破1000万吨大关。随着盐穴资源被逐渐榨干,将公司在张兴储气库项目一期(一阶段)建设上的技术迁移过来,搞一波升级,让废弃盐穴光速变身储气腔,配套建设一个超大规模的盐穴储能项目,可谓是钱途无限。
变废为宝
苏盐井神通过对闲置盐穴资源的“废物利用”尝到了甜头。
2024年8月20日,苏盐集团张兴储气库项目一期(二阶段)完成72小时注气排卤试运行,日注气能力瞬间跃升至100万立方米。
通过“低采高卖”的价差盈利模式,项目公司在天然气价格较低时购入天然气进行存储,在价格较高时出售以获取利润,过过手就能狠捞一笔。
预计到2026年,该项目的日注气量将达到500万立方米,每年的容量费和注采费都不是笔小数字。
且在我国建设储气设施项目,还有机会拿“补助”。张兴储气库项目被列为2022年国家能源局储气设施新开工重点项目后,就拿到了6.5亿元的国家新型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支持。
当然,盐穴储能不止天然气“中间商”一种,还有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典型案例包括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山东肥城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淮安2×30万千瓦盐穴压气储能发电项目等。
以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为例,该项目装机规模6万千瓦/30万千瓦时,即每小时最多能发电6万度,一个储能周期可存储电量30万度,相当于6万居民一天的用电量。
金坛盐穴储能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使用的盐穴并非由废弃盐穴改造而来,而是从一开始就经过科学规划的新盐穴。苏盐井神计划建设的储气库卤水制盐综合利用工程,可以借鉴其经验,结合最新的压缩空气储能设备和技术,实现新的突破。
与此同时,雪天盐业、江盐集团等盐业巨头也在积极探索将闲置盐穴转化为资源,但进度未知。
笔者看来,盐穴储能是条挣钱的路子,但不是谁都能挣到的。就像吴柳芳和管晨辰都拿过金牌,但一个按部就班未来就不会差,另一个活不下去搞直播还要被骂擦边。
世界领先
“我国盐穴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盐盐穴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谢卫炜这话真不是自吹自擂,2022年5月,我国金坛盐穴储能项目成功投运,利用盐穴存储压缩空气从理论变成了现实,我国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开始大步向前。
江盐集团集团与中储国能达成合作,推动百兆瓦级盐穴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快速落地;雪天盐业牵手中国电力和清华大学,设立合资公司,打造湖南省首个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苏盐集团携手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储国能,建设全球首个4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到了2024年,淮安座盐穴压气储能发电项目开工,利用96万立方米的盐穴资源,建设规模为2×3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非补燃式压气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全年储气量高达40.5亿标准立方米,预计发电约7.92亿千瓦时。
连破建设规模最大、机组参数最高、技术方案最优、单位千瓦造价最低4项国内记录,并在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发电领域,实现了机组参数、储能规模、转换效率3项世界领先。
一句话,在盐穴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领域,中国说第二,没谁敢说第一。
未来10-20年,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长时储能将成为全球储能产业的重大风口。伍德麦肯兹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长时储能的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150至400GW,装机规模将达到2300万千瓦,总投资将在2000亿至5000亿美元之间,占新型储能总规模的20%。
集环保、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技术成熟、大规模储能等于一体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作为长时储能的一种,即将迎来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