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有句谚语,叫“学一门新语言,获得一个新灵魂”。在众多解读中,有一层的含义是指:一门语言中的词汇、语态的存在本身就会影响人们的思考方式。因此通过学习不同语言中的新词汇,你可以收获过去不曾有过的新视角。
又比如,在好多年前的杂志中我们曾介绍过,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形容雪的字眼异常丰富,有“地上的雪”(Aput)、“正飘下的雪”(Qana)、“堆积的雪”(Piasirpoq)、“雪堆”(Qimuqsuq)等等,爱斯基摩人比其他民族更容易感知到世界上有那么多状态的雪,语言既是原因,也是结果。
事实上,一门语言本身也是动态发展的。网络上三不五时就有那么多新词出现。新词背后,往往又附带一个热议的社会话题。
站在2020年的终点回望这一年,新鲜词汇的出现也依旧频繁。
1
社会议题类
不论是历史的进程还是个人的成长,
今年我们都有几多感慨
新冠
内循环
内循环是中国政府今年提出的新的经济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拉动内需的同时,做好国内的生产技术和产业供应链,避免受制于人。对于实体经济的各行各业来说,在这因疫情显得充满紧张感的一年里,内循环和双循环基调犹如一剂强心针。
202ONE东京奥运会
由于新冠疫情,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延期到2021年了。日本为做这个决定犹豫了好几个月。后来大家多少也能理解,延期意味着之前准备的所有物料设计通通要重新来过,损失惊人。后来,美国奥运会转播商NBC出了个巧妙的主意,把2021改成202ONE,保留了2020的大部分外观,机智地减少了设计改动幅度。11月16日,日本新首相菅义伟宣布2021年东京奥运会如期举行。希望那时人类已经战胜疫情,能快乐地共襄体育盛会。
杭州楼市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句话用来形容年末的杭州楼市再合适不过。蚂蚁IPO定价之后,“员工每个人都能在杭州买一套超过280平方米的豪宅”的说法出现,杭州房价蹭蹭地涨。此后IPO的推迟则给杭州楼市兜头浇下一盆冷水,“一夜暴涨80万”的楼市就此蔫了。
系统
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成为人上人。”一夜之间,“社畜”换了身马甲,开始自称“打工人”,成为一种更温和的自嘲。在各种打工人语录里,幽默的句子看似是正能量的激励,实则是面对现实的无奈,这也算是对职场压力的一种集体释放。
云毕业
内卷
2020年,内卷可谓无处不在,无论是外卖小哥还是大厂程序员都将“太卷了”挂在嘴边,教育、医疗、职场、婚恋……万物皆可内卷化。内卷本是形容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的人类学术语,现在引申为竞争的白热化。为什么都要挤在一条道上竞争?背后其实是无奈的现实: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太单一了,大多数人(划重点)没有别的退路可言。
小镇做题家
月经贫困
卫生巾是女性必需品,但不是人人都用得起。“月经贫困”已成为国际性话题,部分女性受限于经济能力,还有一部分人囿于耻谈生理期等社会禁忌。许多女性没有窘迫到用不起的程度,但大多数时候只是因为无法选择而被迫承受,对她们来说,“卫生巾自由”仍是奢侈品。
PUA
PUA是个老话题了,今年被旧事重提是因为火箭少女101成员Yamy与其公司的纠纷。PUA的全称是“Pick-upArtist”,以前是指用自我包装和社交技巧吸引女性,以达到控制的目的。在职场中,它被部分领导实践为通过羞辱、打压自尊使人怀疑自己的方式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Yamy事件之后,网友纷纷类比自己的职场经历,发现“职场PUA”异常普遍。
离婚冷静期
2
消费风向类
买,依旧是生活的主旋律,
也同样是生活新鲜感的构成主体
地摊经济
相比那些需要经年累月实践的大政方针,“地摊经济”更像是疫情之后的特殊手段,产生了一种“短暂又辉煌”的热度。今年开春疫情稍有控制但就业形势不甚明朗的情况下,去摆地摊成为一个对许多人来说可行的创收选择,甚至被称为“中国的生机”。但如果这样的生机建立在影响市容市貌、卫生条件得不到保证的乱象之上,“地摊经济”渐渐销声匿迹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选择保留还是取消地摊考验的是各地政府的管理与平衡之道。
尾款人
“打工人”的出现使“××人”这一说法延伸到各个领域,临近双11,“尾款人”应运而生。“定金+尾款”的网购方式带给大家的是节前节后“天上地下”的落差感,“付定金的时候有多意气风发,给尾款时就有多心灰意冷。”当你在为尾款而苦恼的时候,是否后悔被李佳琦的钟声给敲醒呢?
0糖气泡水
××里的茅台
终于,我们不用再乏味地言必称“××里的爱马仕”来表达某物的Top级别。茅台的股价神话让它也晋升成了这样一个代名词,股市里会用“××里的茅台”表示这个品牌在所处行业占据龙头的位置。比如海天是“酱油茅台”,农夫山泉则被称作“水中茅台”。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JK制服
对熟悉小众文化圈子的读者来说,JK制服并不是一个新概念。JK取自日语中的假名读音,意为“女高中生”,JK制服即日本女高中生的校服。但今年JK制服在国内又火了一把:名为“温柔一刀”的格裙卖上热搜,火到以格子伞闻名的天堂伞也决定开始做制服生意。从国外的校服到国内的时装,又是一个“墙外开花墙内香”的案例。
3
影视综艺制造类
今年影视综艺亮点颇多,
出圈包袱也跟着井喷
姐姐
从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到电视剧《三十而已》,“姐学”无疑是今夏最火的一门学问。随着女性意识崛起,网友追着30岁左右的姐姐疯狂打call才是最新潮流。但热度过后“姐姐”的处境是真的变好了,还是被短暂消费了?至少,媒体上白幼瘦审美取向还未真正改变。
当然,走出综艺走入社会,女性对抗不公、暴力和性骚扰的互助氛围正越来越强。“姐姐来了”已成为一句能让人感受到力量的口号。
爬山
还记得今年夏天被张东升支配的恐惧吗?悬疑剧《隐秘的角落》里张东升带着不愿替其挽回婚姻的岳父母爬山,并将之推下山崖的剧情让爬山梗刷了屏,一道出圈的还有“你看我还有机会吗”,以及每次响起必有角色死亡的“送魂歌”《小白船》。从此,当朋友邀你一起爬山时请多多细品,可能你说的哪句话已经无意间得罪了他。
普通又自信
《脱口秀大会》上,选手杨笠发出灵魂拷问:“有些男人为什么明明看起来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这段吐槽一出,在场男士如坐针毡,在场女士爆灯支持。事情到这还没完,这个梗很快登上了微博热搜,有人提出质疑,杨笠你这是搞性别对立/女权主义/一定是个丑女吧。脱口秀本质上只是讲段子,但市场的反应值得玩味。
茶艺
今夏茶艺哪家强,《三十而已》林有有。当林有有舔着许幻山的冰淇淋上热搜时,什么喜塔腊·尔晴早已成浮云。有意思的是,有些人一边痛骂剧里的绿茶,反手又点开了新出的茶艺滤镜来个三连拍。看,人类的本质都是双标怪嘛。
发烂发臭
《小时代》里有一段名场面:顾里生日会上,南湘举着红酒杯骂道“我发自内心地祝愿她,从此以后,和我的人生一样,开始发烂发臭!”今年夏天,随着顾里34岁生日到来,微博上掀起了一股用南湘语录为顾里“庆生”的新型狂欢。当然,怎么看都不像衷心祝愿。今年《小时代》意外地又红了一把,除了发烂发臭的助推,大概也和郭敬明又上了《演员请就位》而演员们反复要演《小时代》有点关系。
《小时代》当年批驳一片,今年怎么又成了集体回忆被重新炒热?掐指一算,估计是当年看《小时代》的人恰好长大了吧。
端水
如果你长期混迹饭圈,好巧不巧还是个团粉,那“端水”一定是你的日常绝活。顾名思义,“端水”指的是一碗水端平,不论是对同一组合的不同成员,还是对同一部门的不同员工,同一家庭的不同成员,都要表现出相同的喜爱。每个身在江湖的人都懂,端水是门大学问。
想要成为rapstar吗
嘻哈年年有,今年特别热,《中国新说唱》《说唱新世代》等几个大热的说唱综艺扎堆上线让“rap”又迎来了一次热度高峰。《中国新说唱》里朴宰范的一句“想要成为rapstar吗”更是成为短视频平台出现频率极高的调侃语句。看见句子是不是就仿佛听见声音了呢?
正道的光
出自黄渤演唱的歌曲《正义之道》,这首歌在各种正能量视频中作为BGM出现,旋律和歌词都颇具洗脑功效,所以受到了广泛传播,“正道的光,照在了……”也成了常用句式。在某件事得到了正义的处理或是收获好的结果时,转发文案或者视频弹幕里总是铺满正道的光。
大威天龙
4
大厂创作类
只要我们还围着手机、网络打转,
就很难不被大厂左右
后浪
拍一拍
“网抑云”
5
民间众创新梗类
寥寥数字,
一段你懂我懂大家懂的故事跃然纸上
227
凡尔赛文学
网友小奶球从讲述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漫画《凡尔赛玫瑰》中找到灵感,创作出“凡尔赛文学”一词用来嘲讽在社交平台上状似低调的炫富者。“凡学”有三大要素: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问自答,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以不经意间露出“贵族生活”线索。而这一学派的走红还多亏了北京网友“蒙淇淇77”。
拼单名媛
法外狂徒张三
2020年,罗翔教授以他风趣又硬核的法考课在B站走红并出圈。就像数学课本的例子里总有一个一边放水一边排水、总是忘了东西来回跑的小明,罗翔老师也爱在课堂例子里用“张三”这个虚拟人物来举例。在罗老师的课中,张三抢过钱财、装过大仙、有看过小姑娘洗澡、酒驾还和交警对着干……做尽了刑法上不让做的事。因为张三犯案累累,而所犯案件又往往曲折离奇令人印象深刻,久而久之人送外号“法外狂徒张三”。
财富密码
财富密码是致富经吗?对,也不对。它不是巴菲特教你看懂财报类的硬知识,而是内容创作者可低成本暴力变现的创作主题,例如爱中国也被戏称为外国主播的财富密码。财富密码其实容易辨认掌握,但往往这又会造成内卷。有一阵子,吃播的财富密码严酷到了人人必吃鲱鱼罐头,而美食博主则是不做龙吟料理上不得台面。当然,这些密码最后都会因为创作者的同质化创作而失效。
赘婿
今年有两件事使得“赘婿”二字在十级冲浪选手中普及开来。其一是一套《龙王赘婿》的短视频连续剧在B站上热议,其二是郭麒麟确定拍摄网文《赘婿》改编的电视剧。
赘婿一词,据说可考至《史记》《汉书》一类的历史典籍中,指那些因家贫入赘为婿之人。随着一篇叫《赘婿》的网文走红,这一词汇随后演化成一种固定套路的故事。“赘婿”故事一般有这样的节奏:开头,男主作为入赘女婿,虽然任劳任怨对女主爱得深沉,但在女方家里从上到下受尽欺凌。但是突然,出现一个神秘男子跪在男主面前,毕恭毕敬地大喊“三年之期已到,有请龙王/王爷/总裁/老爷/掌门/宗师/神医……归位”。然后曾凌辱男主的人不是吓破胆就是遭报应。简单点说,赘婿就是一种先抑后扬的男性频道里的爽文套路。
脚艺人
你或许不知道“脚艺人”是什么梗,但应该在短视频平台上看过类似的视频:搭配着可以踩点的BGM,在每个节拍点“啪”地干练甩开腿,再用手捂住嘴巴顺势迎接下一次甩腿。这套动作源于一个叫“赵样帅”的抖音网红,因其土味特质被大批明星和素人竞相模仿,他们也因此被称为“脚艺人”。又是一类让人迷惑的精神小伙文化。
弄弄子
“弄弄子”出自豆瓣“糊弄学”小组,这群人善于不露马脚地敷衍,并乐于向组员传授糊弄心得。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弄弄子”就精辟地总结出了“先肯定对的再否定错的”,这样的礼貌敷衍会显得内容比较丰富。如果有人向你抱怨,但你又不擅长/不想费脑筋安慰人,也可以试试“哎,这叫啥事儿啊,要是我,我也受不了”的句式。
6
流行语梗类
你别问它出处在何方,
说起来开心就完事儿了
爷青回、爷青结
爷青回,2020年B站年度弹幕。如今缩写似乎不再是英文的专利,在中国的互联网语境里中文句子也开始被各种缩写代替。“爷的青春结束了”“爷的青春回来了”就被缩写成“爷青结”和“爷青回”,往往用在某种带有“时代眼泪”性质的事物消失、改变或者被重新提起的情况下。科比去世,“爷的青春结束了”,《犬夜叉》后传开播,“爷的青春回来了”。至于这个“爷”则是由网红“带带大师兄”孙笑川带火的第一人称新表达。如今社交平台上放眼望去全是“爷”。
芜湖~起飞
叫嚣着“谐音梗要扣钱”的冲浪选手们事实上是谐音梗最广泛的受众,如果你以为芜湖只是安徽的一个地级市,那确实layback了,它被网友用来替代同音的语气词“呜呼”,往往为了表达一种欢快的情绪,一般后面还会后缀一段波浪线,所以今天你“芜湖~起飞”了吗?
抽华子
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中华牌香烟有了一个接地气的叫法—华子,“抽根华子”就是“抽一根中华烟”。这个梗来自抖音上的网红李会长(街溜子),除了溜达以外,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夹着一盒中华烟,遇见人就要给别人一根中华抽。
不讲武德
一句“不讲武德”让大家认识了马保国。这位69岁的“太极大师”说,他在和年轻人切磋武艺时,原想点到为止,不料却被偷袭。鼻青脸肿的马保国愤而录下小视频,指责年轻人不讲武德。这一套操作下来,马大师很快成了哔哩哔哩鬼畜区的“新宠”。和马保国一起名扬B站的,还有诸如“耗子尾汁”(好自为之)等因口音引发的谐音梗。
社死
脚趾抠出一座×××
现在的网友不仅自己尬点低,还容易犯替别人尴尬的毛病,尴尬到“脚趾抠地”已经不足以形容内心的窒息感。“抠出一座精绝古城”“抠出一座梦想豪宅”“抠到宇宙坍缩”……随着脑洞越开越大,脚底的挖掘工程也越做越恢弘。“脚趾抠出一座×××”已成为网络表达中形容尴尬的专属动作,形容词有多猖狂,尴尬就有多难藏。
小丑竟是我自己
自嘲永无止境,本以为“打工人”会为2020年的自嘲之风划下句点,谁能料到“小丑梗”成为一匹黑马杀入大众视野。影视剧里的小丑永远都涂抹着厚重的妆容,嘴上挂着一丝勉强的微笑,这模样像极了生活不如意还要强颜欢笑的自己,“小丑竟是我自己”也因此成了卑微二字的最新代替语。悄悄给女神点了一杯奶茶送到工位,却被她转手送给了男朋友,噢,小丑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