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数人的印象中,生活中的温暖惬意总能和红茶联系到一起。自17世纪传到欧洲以来,红茶便活出了一副“社交王牌”的样子,喝红茶也逐渐成为世界千百饮品中极具生活仪式感的象征。英国有这样一句谚语:“当时钟敲响四下,世上一切瞬间为茶而停了。”
在如今,红茶不仅是国际上消费量最大的茶类,还利用“甜醇”的特色俘获了一众老茶客,更被赋予了多样化的魅力,无论是用作各类新式茶饮的茶底,还是搭配水果、干花甚至生姜,都让更多年轻人直呼“好喝”。
与茶性上清冽爽利的绿茶相比,红茶则更为成熟醇和,充满温暖气息。从中国出发的嫩芽,既征服了世界,又演变成为普通人冬日的“诱惑”。
从中国红茶的产地代表、制作方式与品种分类、品质特点以及冲泡方式与多样品饮四个维度,一起揭秘中国“红茶宇宙”。
中国的红茶家族阵容强大,福建有松烟香、桂圆汤的正山小种;安徽有蜜糖香里蕴藏苹果香的祁门工夫;云南有金毫显露,香气高长的滇红;广东有香高味浓,出口大户的英德红茶;在其余产茶省份还有日月潭红茶、川红、湖红和宜红等等。
在中国丰富多元的红茶宇宙中,从大宗调饮原料到家常日饮,再到小众高端品鉴,不同红茶间的品质、价格跨度都比较大。因此,总有一些或品质出色,或风味独特,或性价比高的红茶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国民红茶”。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品种、工艺“加持”下,香气口感各有特色,也呈现着多样的茶叶形态。
正山小种是红茶鼻祖武夷红茶的“正统传承”,因为制作时用当地特产的松枝燃烧后进行烘干,所以其成品带有松烟香和桂圆干香,品质独特。如今,为了契合更多消费者的口感,部分正山小种也取消掉烟熏工艺成为“无烟小种”。
而在正山小种工艺基础上,武夷山茶人选用了单芽的嫩叶,创新融合出了当代红茶的高端典范——金骏眉,打开了高端红茶的另一个视角。
红茶对香气格外讲究,作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的祁门工夫则是安徽红茶的一抹亮色。其香高味醇,在许多权威记载中,祁门香都被称为红茶香气的综合体。因此,庄晚芳先生所著的《中国名茶》中形容祁门香称,“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
在西南边陲云南,茶树资源相当优渥。如今普洱茶大行其道,滇红在云南依旧有着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它产地广泛,临沧、保山、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均有不少产量。滇红有着大树茶外形粗犷的特点,但香高味浓,风格朴实鲜明,在国内可谓独具一格。
“最爱喝茶”的广东有最容易被误认为是外国茶的英德红茶。它产自广东英德市,蔗甜兰韵中透着熟果的芬芳,道不尽岭南的茶韵。英德红茶品质优异,除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外,也与选用适制红茶的云南大叶种为主体,搭配高香的凤凰水仙品种进行杂交育种有关,从而奠定了“英红”香高味浓的物质基础。同时,英德红茶特别适宜与牛奶、糖等搭配制作调饮,因此在国外大受欢迎,曾为中国挣来大量外汇。
跨越海峡,在宝岛高山中,日月潭红茶熠熠生辉。因为其选用品种为台茶18号(红玉茶)。因此也有人直接称之为“红玉”,它诞生在南投日月潭地区,每一片茶叶都饱含林野芬芳气息,同时又有着独特而悠扬的薄荷香,且滋味醇厚,是台湾顶级红茶的代表。
中国的“红茶宇宙”广阔而多元,几乎每一个产茶省都有属于自己的代表红茶。这种多样性与红茶独特的制作技艺分割不开。
若要在六大茶类中谈全球流行程度,红茶稳居第一。然而直到现在,依旧有人会认为绿茶与红茶的区别是用了不同的茶树品种。实际上,六大茶类的区别都在制作工艺上而不是茶树品种。在制茶工艺中,发酵程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有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的乌龙茶等等,而红茶,则属于全发酵的茶类。
通过发酵这个神奇的过程,粮食可以流出美酒,而茶叶可以产出花香、果香和木香。不同的发酵,让同一种材料也可产出千变万化的结果,舌头也因此大获裨益。红茶的发酵,不仅让香变得特殊,普遍带有一些熟透的水果的味道,或像苹果,或像橘子;也让大部分干茶呈现乌褐光泽,因此,红茶在国外被称为“BlackTea”,而“后到者”黑茶也只能叫做“DarkTea”了。
如今,不同地区的红茶制作大多都遵照同一套基本工艺流程。而它们通过略微调整部分工艺,产生了更多元、丰富的红茶种类。这些红茶在以往的官方分类中被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三类。
小种红茶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有着“过红锅(杀青)”的特殊工艺。主要产地为福建武夷山,又分为正山小种、烟小种。正山小种产于武夷山桐木关一带,毗邻地区采用小种红茶工艺的茶统称烟小种。
工夫红茶由小种红茶演化而来,因制作精细,所以称为“工夫”红茶。其初制阶段以萎凋、揉捻、发酵、烘干为主,精制阶段有毛筛、切断、风选、拣挑、补火、拼堆成色等工序。
红碎茶是国际茶叶市场中贸易量最大的产品,茶树鲜叶经萎凋、揉捻后用机器切成碎片,再经发酵、烘干制作而成,也称“红细茶”。红碎茶的茶汁浸出量大、速度快,适宜一次性冲泡后加奶、加糖调制饮用。
如今多元的红茶体系中呈现出了更多的红茶类别,如何辨别一杯红茶的好坏仍需要从香气滋味中去寻找。
醇厚是红茶的基调,而香气则是它的出彩点。中国红茶香气滋味万千,而近年来常能听到有人描述红茶的香气用“薯香(地瓜味)”一词,甚至认为薯香是优质红茶的品质特征,也有人对薯香极为反感。这究竟是好是坏,一杯好红茶应该有哪些品质呢?首先需要了解红茶的香气特征。
红茶工艺下,最基础的香气一般为甜香,要求干净、无杂味。而在红茶香气形成中,茶树的品种、气候、季节、土壤和栽培措施等以及制作方式的不同,都会对香气成分含量和组成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形成了不同品类各自的代表香型。
如福建正山小种具有独特的松烟香,而由正山小种影响而诞生的福建三大工夫红茶,又各自有着不同的代表香,政和工夫花香浓郁;坦洋工夫多果甜香;白琳工夫带毫香和蜜甜香。总的来说,红茶不同品类中,最具代表性的香型有果香、花香、蜜香、糖香、松烟香、草木香几种。
薯香的形成其实是在制作过程中,发酵度偏高的茶叶在烘焙温度过高时,茶叶内部物质产生焦糖化或美拉德反应,结合果香,形成类似烤红薯的香气。
其实薯香并不是衡量红茶好坏的绝对因素,一杯好茶需要的是寻找香气的丰富度与层次感。当然如果一款红茶只能喝到薯香,那么它很可能算不上一款好红茶。不妨试着多品饮几款红茶,去细细品味其中香气的不同,或许会更加了解喜爱红茶。
如今,中国茶正逐步融入年轻一代,而适合做调饮的红茶也是这群年轻人了解中国茶的便捷入口。红茶不仅普及面很广,也是包容性、适应性非常强的茶类。
从最初欧洲各国流行的“红茶加奶”开始,红茶便担当起“茶饮大融合”的任务。柠檬红茶果香怡人酸甜爽口、玫瑰红茶花香馥郁清甜醇和、生姜红茶暖胃驱寒,如果加上冰块,红茶甚至与雪碧、苏打水都能产生奇妙的反应。
如今,无论是原叶冲泡抑或是调饮,“红茶宇宙”中都有更丰富多样的选择。如见证红茶从“奢侈品”变成世界亿万人民每日饮用的袋泡茶,一袋一泡方便快捷;又如各类新式茶饮,林立城市各个角落,数分钟内便能品味红茶与牛奶、蜂蜜、柠檬等的“激情碰撞”;当然,传统红茶纯饮的魅力更是每个红茶爱好者的至臻追求。
中国红茶宇宙,温暖而又精致,包罗万象。千年丝路,红茶飘香,源于中国,传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