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3·15”落幕,食品仍是重灾区。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大批问题企业,涉及食品安全、虚假宣传者众,其中标榜功效神奇的天价白酒听花酒一经曝光迅速成为舆论焦点。截至目前,听花酒所在地的市场监管局已经介入,听花酒也作出致歉和回应。
钛媒体APP注意到,高利润驱动下,白酒市场假货横行,动辄上千元的名酒在以假乱真的骗局里可谓暴利。随着监管的加强,白酒“打假”已有成效,但以直播间为典型的新兴电商平台的兴起,又为“假酒”提供了“温床”。
白酒虚假宣传何时休
据央视披露,听花酒涉多项违法行为,其中涉及所谓国际专利未被认定、“高科技”凉味剂为常见薄荷提取物等。
(截图自剑南春官微)
实际上,剑南春所谓的“销售前三”其实是用核心单品水晶剑的销售收入排名替代剑南春进行宣传。在业内看来,这种行为是虚假宣传,会对消费者形成误导。
名酒成制假贩假重灾区
3月初,陕西西安一女士买茅台验真伪被人身威胁事件冲上微博热搜,关于名酒假酒乱象也再度掀起市场热议。
钛媒体APP在网上随意检索“假酒案”,各地涉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资金的“特大假酒案”比比皆是。
例如,2023年1月,山东枣庄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制售“内供”假酒案,查扣标有“内供”字样、假冒知名品牌的假酒等2000余瓶,制假包材75万余件,全案案值1.3亿元。同年12月,上海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制售“军供”“专供”假酒案,打掉9个生产、销售假酒犯罪团伙,查扣假酒1.2万余瓶,全案案值1.4亿元;今年2月,内蒙古鄂尔多斯警方历经5个多月,成功侦破一起特大制售假酒案,涉及了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习酒、郎酒、国台等知名白酒品牌,涉案价值2200余万元。
过往案例显示,如今制售假名酒的黑色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犯罪分子往往是通过收购酒瓶包材、伪造防伪标识来假冒名酒,灌入的酒体由各类基酒勾兑而成,成本非常低,但利润非常高。
如此一来,“打假”也就成了令酒企最头痛的问题。目前各大酒企均在强化防伪技术,维护市场秩序。
以贵州茅台为例,2023年,公司披露“企业组建100余人专职维权队伍常驻各地开展市场维权工作,每年用于防伪应用及市场维权费用近4亿元。”此外,贵州茅台还建设了茅台维权业务平台APP,通过对接茅台大数据维权中心,反馈打假线索至警企协作平台。
然而,在监管部门和酒企的“高压”之下,假名酒仍然在市场广泛流通。3月15日,贵州茅台官微发布茅台最新防伪鉴别攻略,其中对购买茅台渠道、如何识别产区真伪、消费者在哪里可以鉴定产品真伪、买到假酒如何处理等作了详细介绍。
茅台方面表示,“若消费者发现茅台经销商或供应商制售假冒产品,经查证属实,可一次性获得10万元奖励,举报经销商或供应商存在其他侵权行为的,经查证属实,视侵权情节也可获得10万元以内的奖励。此外,消费者提供的线索被查实的,有效线索按500元/条标准给予奖励。”
直播卖酒套路深似海
据“人民投诉”公布的最新3·15消费维权数据报告显示,“直播间”是2023年度维权高频词之一,投诉内容涉及营销内容低俗、虚假比价、流量造假,售后保障难等。
报告披露了投诉问题按性质分类的占比情况,其中,合同占比30.06%、安全17.5%、质量15.02%、虚假宣传10.22%、价格8.01%、售后6.5%、假冒3.91%。
数据足以表明,直播带货引发的消费维权问题十分普遍。如今,直播间也成了假酒流通的核心渠道之一。例如,2023年东海县公安局破获一起通过抖音直播销售假冒贵州茅台的案件,涉案价值高达3000万余元。此外,湖北警方也曾侦破一起2.1亿元茅台假酒案,该案犯罪嫌疑人开设7家淘宝网店,以真瓶装假酒,并以正品价格售卖。
钛媒体APP注意到,除名酒频频出现假冒伪劣外,近年来大批打名酒擦边球的低价白酒在直播间走红,更诞生了直播专供酒。
钛媒体APP发现,目前不少直播间利用名酒引流,主播们在直播间卖力高喊“原酒厂特供特制”“产自茅台镇”“原厂原箱”“价格不要三位数,只要两位数”等口号,但对于背后真正的品牌厂商含糊其辞,混淆概念,故意引导消费者冲动下单。
还有一类直播间,标榜“年份酒”“直播间专享”,价格低至几十,甚至几元。钛媒体APP曾草根调研直播卖酒,得知这类低价白酒大多是堆积在渠道的库存,经销商利用直播间低价甩货。
此外,也有不少的酒商专门寻找各地小酒厂或有一定知名度的酒厂生产贴牌酒,专门生产符合直播趋势的白酒。据行业人士透露,“这类直播开发产品在线下基本看不见身影,但直播销售的毛利非常可观。”
飞瓜数据《2023抖音平台酒类行业报告》显示,2023年,抖音酒类在售商品数达41.6万,占全平台在售商品总数的0.107%。2023年,抖音酒类直播场次超207.1万次。其中,白酒在抖音平台的销售额占比高达81.44%,销量与销售额增速分别为99.78%、82.42%。
随着白酒在电商领域的占比不断走高,以直播间为代表的线上渠道已经成为白酒走量的主战场之一。不过,在业内看来,短视频时代,发生在各行业的“赛博诈骗”屡禁不止,对白酒来说,“打假”之路可谓任重道远。(作者|杨欢)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