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炸裂、颠覆、重磅标题满天飞,焦虑情绪溢出的时代,可能正是这种「平平无奇」的视角,让用户觉得,AI是简单、有用、有趣的。
说多有创意,倒也不至于,90%的正常加10%的趣味。
Google通过群像,宣传了Gemini的能力,什么都能聊,语气像人类,懂多种语言,可以随时打断。愚蠢的、荒谬的、学术的、生活琐事里的问题,都可以问问它。
视频的40秒左右,一位女士问Gemini怎么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更专业,其实是想让AI帮自己婉拒周末的加班,两位同事在旁赞叹AI果然专业,既好笑也让打工人心有戚戚。
同时,演员们有生活,有情绪,他们不确定怎么使用AI时疑惑的表情,拉近了观众和AI的心理距离。
YouTube热评借此拉踩苹果,Gemini是伙伴,苹果AI没人情味。
基本都是一种风格,幽默,生活化,但不矫情,不居高临下。
一位合租的男性,让GeminiLive用类似游戏预告片的语气,劝打游戏的室友做家务。然而,室友不听,被Gemini逗笑,还拿同样的中二语气堵了回去,劝说以失败告终。
结局在意料之外,AI没帮上忙,但相比室友,它更拉好感。
Google也借此表达,AI是生活里的朋友,这在另一个视频中体现得更明显。
Gemini表示,它想好了一个谜底,大家提问,它来回答「是」或「否」。大家借自己的问题,发泄堵车的不满,气氛也活跃起来了。
一个人和AI聊天,可能显得很孤单,但一群人就不一样了,AI不是来破坏这个家,而是来加入这个家的。
类似的,如果你和伴侣为了一个问题争执不休,可以让Gemini做个裁判。
它会先说双方都有道理,这是AI们的典型风格,不给观点,就给信息。但如果你要追问它的意见,它也不会坚持中立。更有个性的AI,才更被人喜欢。
当然,你也可以问Gemini一些奇怪的问题——自由女神像如果是用巧克力做的,大概包含多少卡路里?橙子之所以叫橙子,是因为它是橙色的吗?
AI的普及有信息差,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们一样连夜追AI新闻。突破舒适圈使用新技术时,心里有些不确定也很正常。
为了追求平庸的正确,而让AI代写,这不仅是对偶像的不尊重,也让孩子失去了表达喜爱和锻炼写作能力的机会。
说好的,AI帮我们做枯燥无聊的工作,怎么需要我们捧出一颗真心的时候,也要AI代劳?
之前有一位读者给《连线》杂志写信,表达了相似的烦恼——我的艺术家朋友给我送了一幅AI绘画作为礼物,她努力传达概念了,包装得也很好,但我还是不开心。
当你怀疑这人怎么还没被辞退,转折来了,他用AppleIntelligence写邮件,让领导刮目相看。这是在嘲讽谁?是AI太聪明了,还是老板太傻了?
今年WWDC的时候,苹果的宣传也有些争议。为了展示iPhone的视觉智能,一位男性将手机对准了陌生人的小狗,让AI告诉自己这是什么品种。
然而,网友的反应是,你都弯下腰拍狗了,不可以直接问主人吗?好吧,权当苹果在照顾不喜欢和陌生人讲话的社恐。
更多愁善感一点,当AI改变了我们和iPhone交互的方式,是不是也改变了我们和他人交互的方式?
让AI离生活更近一点
比片子本身更恐怖的,是传统制作团队被代替的事实。YouTube热评写道:「你是一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聘请一些动画师。」可口可乐节约了成本,也失去了人类创造者的生活经验。
当故事和表达让位于技术,就很容易失去真实的情感和耐人寻味的部分,被认为是拿AI偷工减料。
抛却效率和生产力的指标,我们和AI的交流乐趣其实很纯粹——它们可以帮助我们。
它们是随时翻阅的、高情商的百科全书,回答你的疑惑,拓展你的思路,容纳你的脑洞。
它们不是来打断你和别人的交流的,它们也不会替代你和家人共处的时光。
除了工作上的事情,我也和ChatGPT聊过做菜、泡茶、历史的话题。甚至一次旅行的时候,我问过它,坐在飞机的左侧还是右侧,可以更好地看到日出。
围绕生活讲故事,放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尽管没有那么新奇和酷炫,但具体的,就是动人的,就是可以消弭恐惧的。
如果将技术的发展过程浓缩成一个历史的混剪,我们可以记住的,可能就是轻轻扫过的、转瞬即逝的、表达人类喜怒哀乐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