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舒城职业学校

2.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6-18-01-07)

1.机床操作工

2.机械产品检测工

3.数控机床的组装和售后服务

4.机械生产管理员、技术员

1.数控车工中级

2.数控铣工中级

3.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选考

4.高级电工PLC推荐

(二)升学

1.通过3+2方式升入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数控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适应机械制造业发展需要,熟练掌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从事数控加工工艺制定,数控加工程序编制与调试,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系统加工类参数调整,数控机床维护等岗位工作,达到数控技术应用中级工技能水平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基本素养(职业道德、通用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1.基本素养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文体特长或爱好。

2.专业知识

(1)掌握从事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并且达到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的水平。学习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语文、数学、历史、物理、普通话、礼仪、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

(2)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3)掌握企业数控加工的生产过程与生产管理;

(4)掌握数控设备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基本知识;

3.专业技能

(1)具有识读与绘制机械零件图、使用CAD软件绘制机械图纸的能力;

(2)具备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具有严格按照工艺文件进行生产的科学态度;

(3)具有普通车床与铣床操作技能;

(4)具有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编辑能力;

(5)具有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对数控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有所了解;

(6)具有解决数控加工中的一般技术问题能力;

(7)具有零件检测能力;

(8)初步具备使用CAD/CAM软件进行数控编程的能力,对数控新技术、新工艺有所了解;

(9)具备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知识及技能;

(10)能完成中等难度零件数控加工。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理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其优越性;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教学实践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探讨式和体验性学习,注重多样化考核评价。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开展角色扮演、社会调查、人物访谈等活动,可选取典型案例开展座谈、讨论等,实行探讨式和体验性学习。注重多样化考核评价。

3

哲学与人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懂得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懂得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理解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明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教学中,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注重探讨式和案例式教学,注重多样化考核评价。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修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舍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茏、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掌握道德有法的关系,道德特点和作用,体认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理解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理解职业道德3抿进社会发展和个人岗位成才的必要性;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内涵,理解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意义;认识职业礼仪対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掌握加强职业道需修养的基本方法;懂得法治的科学内涵,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成,建殳法治中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要求;禿法的地位,实行禿制的意义,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关系;対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等有基本知识。

教学中,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探讨式和体雖性学习,注重多样化考核评价。

5

劳动教育

本课程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深刻理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价值,了解参加校园劳动、家庭劳动的意义,了解掌握职业技能的意义,积极参加劳动锻炼。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强化实践性和体验性学习,注重多样化考核评价。

18

6

语文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提升语言认知与积累、表达与交流,具备适应学习与生活需要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和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和文字写作素养。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语感与语言习得、中外文学作品选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古代诗文选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等。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要求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198

7

数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创新意识。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直线与圆的方程等。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过程性评价不低于60%。

234

8

英语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中职英语词汇、听力、口语、阅读、语法、写作等。教学要求: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学生在课内外利用英语进行口语、书面交流锻炼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

9

体育与健康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1基础模块:基础素质训练(一般体能、专项体能、职业体能、健康教育)。2拓展模块:田径、健身操、武术、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气排球等运动项目。本课程教学要求:通过身体素质练习,专项训练,游戏练习,体质测量,教学比赛,对抗训练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心理品质。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80

10

信息技术

108

11

历史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和优秀文化成果;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职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2

12

创新创业教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力。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1.创新创业的概念含义;2.创新创业对于人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3.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4.创新创业的政策宣讲。本课程要求:采用网课、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方式结合的课程形式,其中网课10学时,专题讲座2学时,社会实践活动4学时。

13

职业礼仪

以职业素养为本位,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导避守礼仪规范的重要性,掌握一般的社交礼仪规范。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在礼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哩解、宽容、谦逊、诫恳的待人态度,有人为善、庄重大方、谈吐文雅、讲究礼貌的行为举止。培养学生的集依主义意识,集体主义荣辱观,将个人形象与集体形象的塑造紧密结舍起来。

本课程教学内容:礼仪的概述;个人形象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公共礼仪;通联礼仪;职场礼仪;家庭礼仪;餐饮礼仪;步外礼仪等。

本课程教学要求:为了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有裁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星,可使用情境教学、项目化教学、角色扮演、案例、实践教学法等多样性敦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理论必须够用的基础上,大星进行实践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变成实际的技能,让学生做中学、做中教,切实提高学生素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和内心职业信念的形成,为学生走上社会、走尙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14

艺术

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艺术鉴赏与实践等活动,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等艺术核心素养。

15

中职生职业素养

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创业与就业要求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企业、行业需要的舍格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等职业通用能力,更好服务于社会,达成职业理想。

16

大别山红色文化读本

本课程主要围绕本土革命经典案例,通过歌曲、故事、观看影片等及书本中红色地方知识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爰国主义情怀,了解和掌握本地方民族文化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黛陶,通过対革命历史事件的学习,思想倾尙、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革命的艰辛,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该课程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通过対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提纲挈领的通俗介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采,増强其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我感。

通过该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対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値观起到积极作用。

法律基础知识

通过该课程学习提升学生整体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真正懂法、守法和用法,自觉维护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以及自身的舍法权益,逐步成为符舍社会主义法台社会要求的舍格公民。

19

工匠精神读本

从工匠精神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吿,到国家规划和十九大报吿中对工匠精神的一再强调,表明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导尙精益求精、认真负责、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工匠精神。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深刻认识匠精神的社会价值和素质教育导尙,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动手能力、专注力和毅力、耐力,具有很强的感化作用。

20

中国书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性趣,以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实际书写能力、提高学生的综舍人文素质为目标,教学中以理论结舍实践而重实的原则进行,力求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性质、特点;了解书法历史概况;了雑主要书体的艺术特点和书写技法;掌握书法美学的基础理论,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培养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书法审美水平。

21

国防教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军事知识与军事技能;増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爰国主义、集依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观念;提高组织纪律性。

主要教学内容:1.集中训练:《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育训练;单兵基本战术训练;战地救护反自救。2,知识讲座:我国国防政策与法规;中国人民解勲军的性质、宗旨和光荣传统;现代军事科技与高技术战争。

要求由学校和具备军训資质的单位共同组织实施;集中训练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8学时;示范教学,集中训练,循序渐进。

1周

(二)核心专业(技能)课程

机械制图

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形成由图形想象物体、以图形表现物体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规范的制图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获取、处理和表达技术信息,并能适应制图技术和标准变化的需要;通过制图实践培养制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学习内容: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基础、机械制图。

教学要求: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不少于72学时。

(2)综合实践模块是本课程的综合应用部分,以测绘教学为主。

(3)选学模块是由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的实际需要自主确定的选择性内容。

144

机械基础

使学生具备对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会判断直杆的基本变形;具备机械工程常用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的基本知识,会正确选用材料;熟悉常用机构的结构和特性,掌握主要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初步掌握其选用的方法;了解机械零件几何精度的国家标准,理解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标注的标注;了解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的原理、特点及应用,会正确使用常用气压和液压元件,并会搭建简单常用回路;能够分析和处理一般机械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具备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

学习内容:

杆件的静力分析、直杆的基本变形、工程材料、连接、机构、机械传动、支承零部件、机械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不少于64学时。

(2)综合实践模块是以典型机械拆装、调试和分析为主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

92

autocad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本专业技能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使学生初步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产品辅助设计和制造的技术与方案,为后续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的目的。

本课程主要讲授AutoCAD的基本知识,绘图命令,图形编辑,绘图工具、图形显示控制和图形几何参数显示,图层的使用、管理、特性修改及属性匹配,文本注写及图案填充,尺寸标注,以及块的使用、三维图形的编辑标注等。

考核方式:过程考评+期末考评

(1)掌握AutoCAD软件的常用工具使用知识;掌握绘图环境的设置;掌握尺寸标注的格式设置和常用尺寸标注知识;掌握图层和图形特性管理知识;掌握技术要求的标注知识;掌握图形输出和打印知识。

(2)提高对信息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应用的重要性的认识;培养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提高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提高工作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

64

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技术测量工具、拆卸工具等能力;具有正确使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等手册的能力;具有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构思的初步能力;具有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通过测绘减速器全套图纸,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并熟练掌握CAD软件的应用能力。

主要内容:

测绘工具的使用;典型零件的三维建模;典型零件图的绘制;典型零件的草图绘制;典型零件质检报告的书写;常见零件的创新设计;三维装配与二维装配图的绘制;齿轮螺旋机构的测绘。

(1)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实践课程,它集机械工程图样绘制的原理和方法、CAD绘制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为一体,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绘图机能打下必要的基础。

(2)通过机械零件测绘,熟悉零件视图的相互关系,增强识图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和思维分析能力,熟悉地掌握CAD测绘实际技能,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从事业务范围内的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80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完成基本制造理论的学习,数控车床操作技能的训练等任务,形成特定的非终端课程培养目标,使学生能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技能,规范地按照工艺文件独立完成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并通过对零件的质量检测进行加工调整,使学生具备数控车床加工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地学习和工作,具有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

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数控车床的结构、编程基础、操作面板及控制面板,数控车削工艺设计,数控车床的操作,FANUC0i系统的编程指令和典型实训课题。轴套类零件的工艺分析、编程、加工、测量融为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是数控技术应用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力求讲清基本概念,分析准确,减少数理论证,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数控车床的现状与发展趋向,为继续学习更先进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数控车床加工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控铣床编程与

操作

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完成基本制造理论的学习,数控铣床操作技能的训练等任务,形成特定的非终端课程培养目标,使学生能掌握数控铣床的操作技能,规范地按照工艺文件独立完成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并通过对零件的质量检测进行加工调整,使学生具备数控铣床加工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地学习和工作,具有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

数控铣床的日常维护,数控铣床的结构、编程基础、操作面板及控制面板,数控铣削工艺设计,数控铣床的操作,FANUC0i系统的编程指令和典型实训课题。零件的工艺分析、编程、加工、测量融为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是数控技术应用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力求讲清基本概念,分析准确,减少数理论证,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数控铣床的现状与发展趋向,为继续学习更先进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数控铣床加工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金工实训

了解常用机械加工方法及车床、铣床、刨床、钻床、磨床的加工过程,切削原理理与刀具结构,刀具的主要角度,了解车床、铣床的主要结构与传动方法;进行车、刨、铣、钻等机加工工种和钳工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训练,比较熟练地掌握车工钳工的操作,能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要求;初步掌握其它工种的基本操作要领。并通过对一种或两种典型机械的拆装,了解机构的实际构成、工种原理、零件的结构要素,从而加深对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课程内容的认识,并掌握机械拆装的要领和方法。

按技能鉴定中心考证要求对学生进行普通车工、铣工、磨工等操作的中等技能培训,组织学生参加中级考试。

数控加工实训

数控车削加工实训

通过对零件进行机床加工工艺分析和工艺制定,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及调试加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控加工原理,数控机床工作原理和数控加工技术,并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初步具有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和调试加工能力。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实训

通过实例加工,熟悉数控铣床结构及操作方法,掌握数控铣削加工的工艺过程,加工原理,初步具有数控铣削加工的程序编制和调试加工能力。

按技能鉴定中心考证要求对学生进行数控车削、铣削、加工中心等中等技能培训,组织学生参加中级考试。

(三)课程设置特色

2.专业课程分为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程三大模块,专业选修根据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及天赋、学生专业发展的规划、兴趣爱好等选择。专业课选修课(三选一或三选二)由三个方向组成,每个方向均配置13学分,234学时。学生专业基础及操作能力较弱的可只选择方向1,操作能力较强的可以选择方向1+方向3,专业基础好、操作能力强的同学可选择方向2+方向3。

实践课程是学生在专业选修后,根据选修内容的方向参加对应的技能鉴定考证,以及岗前实践和岗位实习。

3.公共实践课程是一项具有专业特点的实践性教学,也是学生获得教育实践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良好职业认同感,培养与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由《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劳动服务周》《毕业教育》组成,占18学分,需要2新学时

七、课程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活动周安排

表3-1教育教学活动按周分配表

学年

学期

课堂教学周

劳动服务周

社会实践周

毕业教育

技能鉴定

岗位实习

总教学周数

24

合计

90

124

(二)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附录1:教学总体安排表

(三)教学学时分配表

表3-2教学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门数

学时数

占总学时

百分比

理论

实践

舍计

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实践课程

23

1022

652

1674

42%

专业课程

22

347

1947

2294

58%

其中专业核心课

165

663

828

21%

理论环节总学时

1792

45.4%

实践环节总学时

2167

54.6%

选修课总学时

414

11%

教学总学时

3968

八、教学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具备准确的角色定位、良好的职业道德、广博的文化知识、宽厚的专业理论、全面的“双师型”能力和健全的身心素质。

按专业学生规模备齐教师,主干专业课程均有本校专职教师任教,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90%以上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100%以上专业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3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80%以上专职实习指导教师有高级技能证。

(二)教学设施

1.为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需要,该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室、理实一体化教室、钳工实训室、金工实训室、CAD/CAM及仿真机房、数控实训室、零部件测绘实训室、数控实训车间等必备设施。达到《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有关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

建设有较齐备的校内、外数控实训基地,信息化条件保障能力好。确保学生的学习、实训需要,以及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信息

学校选择以下省内、外制造类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校外实习基地提供数量充足的数控设备操作与编程、产品质量检验、数控设备管理、维护等岗位供学生实习。

学生通过课程在企业生产一线上岗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岗位技能,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正式就业打下基础。

(三)教学资源

依据“多能并重,学做一体,校企融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分析调研企业岗位需求和梳理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把企业生产要求与行业企业标准以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结合起来,确定课程学习领域;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学习情境和编写教材;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学、做一体的形式组织教学;把学校“双基训练”和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结合起来,既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方法能力的培养,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主线。

采取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梳理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工学结合实施教学、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生跟踪反馈。

1.教材选用

严格按规定选用教材。德育课统一使用教育部思政课规划教材,文化基础课统一使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教材由本学部专业教师,教研人员,行业专家等组成专业课教材选用小组,由部长任组长、教学副部长任副组长,组织领导小组健全专业教材选用制度,优先选用要按照教育部和行指委推荐的规划教材,结合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及学校教学实际,及时更新紧跟新技术发展的教材和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校本教材,并积极编写符合学校实训设备的校本教材和讲义。

2.图书文献

学校有100余万册纸质和电子图书,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包括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方面的期刊、文献,技术手册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学校建有学校网站,网站上上传有供教学使用的课件、微课、素材资源、练习题等可供线上学习的数字资源。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专业技能课程采取车间式教学模式。将学校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学习场所,将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生实践内容有机结合,采用“边教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不断强化的教、学、练,甚至让学生达到能够自主完成项目任务的目的。其他辅助模式有融合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行为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方法既要符合科学性,又要符合艺术性。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应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重心,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依托,形成既有综合性、通用性,又有实用性、针对性,并有先进性、艺术性,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主要有四步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练习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演示教学法、信息网络教学法等。

(五)学习评价

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期末集中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考评学生技能操作为主,兼顾理论基础知识。

1.课程考核与评价

(1)理论课程

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考核提倡以过程考核为主,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单元模块化,学习项目个性化,知行结合,鼓励创新。考核具体方式可采取研讨发言、成果展示、实践成果报告与统一考试结合的方法进行,做到教学评价客观。

(2)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的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期末集中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以能力为核心、兼顾知识与素质的评价原则,从知识(30%)、技能(60%)、态度(10%)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期末集中评价时有效地引入合作企业参与教学评价,探索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新途径,新举措。同时,通过信息化教学实训平台及信息化教学手段,多渠道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2.跟岗实习、顶岗实习考核与评价

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必须指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及班主任经常与企业指导教师和学生保持联系和沟通。考核与评价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成立校企共管机构,共同制定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共同实施评价与考核。建立顶岗实习期间的双导师制。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建立网络辅导平台,由专业教师与企业设计师共同指导,做到制度上有保证,管理上有措施。校外实习成绩的过程和结果考核分别通过实习表现和实习报告两部分完成,实习表现占总成绩的60%,实习报告占40%;实习表现包括出勤和工作表现,实行量化考核,其中,企业考核占40%,学校占20%;实习报告成绩的评定,企业占30%,学校占10%。

3.职业资格认证

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教育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实施方案,安排学生参加认证培训与考核,考核分为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要求学生考取车工、数控车(铣、加工中心)中级工证书和电工操作证。

(六)质量管理

学校建立有校长亲自主抓,形成主管校长、教务科、教学部、教研室层层负责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共同协作对本专业教学实施进行管理,保障实际教学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规划有效实施。专业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解决专业运行中问题,更新教育理念和技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钻研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为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保驾护航。学校教学督导办公室全方位监督监控人才培养方案规划与实施,确保教学质量的高水平实现。

学校制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学期授课计划、实践性教学管理等教学运行管理制度以及《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实施办法》、《专业带头人培养实施办法》、《骨干教师培养实施办法》、《教师进修培训实施办法》、《双师型教师培养与管理办法》等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教学质量。

九、毕业要求

通过3年的学习、实训实习,修满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为: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二)职业能力为:

1.行业通用能力

(1)识图能力;

(2)手工(钳工)加工能力;

(3)普通车床、铣床操作等加工能力。

2.职业能力为数控机床操作和加工能力:

具有编制和实施数控机床加工工艺的能力(中级);具有手工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中级);具有使用CAD/CAM软件进行零件自动编程及加工的能力;具有数控机床操作和加工的能力(中级),获得相应的证书,

十、服务本地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发挥学校教学优势,结合企业技术优势,开展校企联合,优势互补,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急需毕业生,在这一个大目标下,与企业合作,进行教学体系建设,改进教育教学内容,使之适应企业所需。

密切专业与本地行业和企业的关系,与安徽胜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安徽东超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精卓光显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志诚机电零部件公司、安徽刚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研究职业岗位能力项目以及标准,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十一、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特色

1.“市场导向”:我校建立专业改革与建设指导委员会,吸取设计、加工、企业管理等各方面专家在专业改革中的意见,考虑到学生择业或以后转岗的需要,考虑了教学模式本身的可操作性,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初、中级操作工及培养基本职业素养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并由此构建了独特的课程内容结构和教学体系,能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学校通过多年与有关企业密切合作,根据企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的共性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根据企业用人标准,科学地、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特别是今年来,舒城县成立非公党建产业链联盟以后,我校该专业作为为产业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更加明确了该专业的办学特色。

2.“宽基础,重应用”:以技能大赛为核验平台,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专业知识紧密联系培养目标,加强技能与核心技能能力提高。编制校本技能训练教材,分为钳工、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普通车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等模块。学生在校期间,不同学期段,举行对应模块的技能大赛,并作为市、省、国家级赛的预选。让每个学生具备至少3个模块的基本技能,以满足企业对学生专业基础的要求。三年级最后两学期,学生根据基础情况或实习企业需求情况,进行方向性技能培养,按照“师徒制”以老带新,侧重实用进行分流教学或实习安排。

十二、附录

附录2:编制依据

1.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的重要批示(2014年6月)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2018年9月)

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2019年3月)

4.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4月13日)

5.孙春兰副总理关于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讲话(2019年5月)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7.《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1月)

9.《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

11.《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

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10.12)

14.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

1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15.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

16.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通知(教育部(2020.02))

17.《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21)4号)

18.《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

19.《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20.中宣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号)

21.《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安徽建设意见》

THE END
1.中国行业分类代码表,典的版深复答权DE版社会《中国行业分类代码表》典的版深复答权_DE版,是一部全面细致的行业分类工具书,以权威性、实用性为特点,为各类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准确、便捷的行业分类查询服务。 中国行业分类代码表:典的版深复答权_DE版——揭秘我国产业发展的密码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都取得了http://hnspacenet.com/post/49018.html
2.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都包含哪些行业?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共8个大类行业。 消费品制造业包括:农副食品、食品、酒饮料和精制茶、烟草、纺织业、纺织服装、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http://zwgk.jing-zhou.gov.cn/37197/112220243/t109220243124/553452.shtml
3.制造业行业代码,解码行业背后的秘密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代码编织的世界中,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还是线上购物的便捷,背后都有一套复杂的代码系统在支撑,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焦点是那些看似冷硬的制造业行业代码,这些代码不仅仅是数字的组合,它们是制造业的DNA,是行业发展的脉络,更是我们理解制造业的重要钥匙。 http://www.xbhjzglm.cn/rmgl/19972.html
4.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代码,科学分析解释定义LT77.65.56摘要: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代码LT77.65.56涵盖了一系列涉及机械设备制造的相关业务。这个行业代码代表了科学分析解释定义的应用领域,涉及设备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和市场应用等方面。该行业通过精密制造和科技创新,为机械http://juliangyuanshu.com/post/29888.html
5.重磅,详细,23最新!20012023上市公司税收负担上市日期、经营范围、主营业务、注册地址、注册资本、所在省份、所在地级市、行业名称、行业代码等39+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037918-1-1.html
6.现代制造业行业代码分类.pdf现代制造业行业代码分类 1.农业机械制造业 1.1.农业机械制造 1.2.渔业机械制造 1.3.农林牧渔机械配件制造 2.机械制造业 2.1.通用设备制造 2.2.专用设备制造 2.3.交通工具制造 2.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2.5.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2.6.仪器仪表制造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09/5041200302011343.shtm
7.新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对照表C 制造业 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31 谷物磨制 1311 稻谷加工 1310 谷物磨制 新增,将原1310分解 1312 小麦加工 1310 谷物磨制 新增,将原1310分解 1313 玉米加工 1310 谷物磨制 新增,将原1310分解 1314 杂粮加工 1310 谷物磨制 新增,将原1310分解 1319 其他谷物磨制 1310 谷物磨制 新增,将原1310分解 132 饲料http://www.liminba.com/a/211108/1019.html
8.行业代码查询系统——单位所属行业类型代码及名称表项目行业代码表 农、林、牧、渔、水利业 01 农业 03 林业 04 畜牧业 05 渔业 06 水利业 07 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 工业 采掘业 08 煤炭采选业 09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0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1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2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 13 采盐业 14 其他矿采http://www.tanpaifang.com/tanguwen/2020/0309/68723.html
9.HS2002编码与行业代码对照表制造业代码hs行业代码资源HS编码与制造业行业代码对照表,HS2002和HS2007两个版本对照表,其中行业代码与盛斌(2002)保持一致 GICS(全球行业分类标准) 浏览:40 3星 · 编辑精心推荐 全球行业分类系统(GICS)是由标准普尔(S&P)与摩根斯坦利公司(MSCI)于1999年8月联手推出的行业分类系统。该标准为全球金融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全球统一的经济板块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7375858/12387451
10.马来西亚ISO代码是多少?马来西亚英文名称国家代码对照表马来西亚英文名称国家代码对照表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制造业。马来西亚一直以来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但是很多外贸人找不到马来西亚iso代码,出海club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一篇短文,希望能帮到大家。https://www.chuhai-club.com/article/63869.html
11.宝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报告摘要但对比工业发达国家、对照制造强国、轴承强国的目标,我国轴承行业在产品质量、产业结构、研发能力、生产效率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轴承行业实现提质增效升级的任务目标依旧艰巨。十九大以后,振兴制造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是轴承行业面临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4301111338814.html
1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2019年修改版5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见表1。 表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 代码 类别名称 门类 大类 中类 小类 A 农、林、牧、渔业 01 农业 011 谷物种植 0111 稻谷种植 0112 小麦种植 0113 玉米种植 0119 其他谷物种植 012 豆类、油料和薯类种植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707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