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阿里入局,押注这个产业互联网“淘宝”

低代码已经处于爆发的前夜,因为巨头已经跑步入场。

1月7日,腾讯宣布正式启动“SaaS技术联盟”,这是去年10月29日腾讯对外发布的SaaS生态“千帆计划”的第三部分,其目的是要联合多家SaaS厂商共同建立一个技术中台。

整个“千帆计划”包括3个部分:首先是SaaS加速器,作用是找到大量比较有潜力的SaaS项目,通过培训、对接资源、投资等方式帮助后者发展;其次是SaaS臻选,作用是选出优质的SaaS项目,然后给予销售、商业化等层面的支持;最后也是最重要是SaaS技术联盟,目的是要和有志合作的SaaS厂商一块订立接口和技术标准,从而打破过去SaaS行业应用难集成、客户内部各系统之间数据难以互通的烟囱化难题。

其中SaaS技术联盟最具有想象空间,但也最难,而它的底层技术就是低代码(aPaaS和iPaaS),“iPaaS(集成平台即服务)能完成接口的统一,aPaaS(应用平台即服务)能沉淀大量行业know-how帮助开发者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腾讯云泛互联网产品方案中心总经理、SaaS生态技术负责人黄炳琪向虎嗅解释道。

阿里云也有类似动作,去年3月份在其举办的北京峰会上启动了阿里云SaaS加速器项目,并提出了被集成的战略,还把自己内部孵化的低代码项目宜搭推到了前台,其目的本质上和千帆计划相似,也是要“建联盟,创标准”。并且阿里还投资了奥哲,相当于在低代码赛道做了两手准备。

其实低代码2018年下半年已经在一级市场先火了起来,起因是创立于2002年的低代码开发公司OutSystems于去年6月获得了由KKR和高盛联合投资的3.6亿美元,投后估值超过10亿美元;紧接着8月份,低代码开发平台Mendix被西门子以7亿美元收购。

“近10年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推高了市场对开发人员的需求量,也推高了其工资水平,连美国公司也已经无法承受不同技术栈程序员组合的高人力成本。”在创立ClickPaaS之前,胡柏在Oracle从事技术研发和咨询工作,在美国IT业从业十几年之久,对美国IT业十分了解。

据胡柏透露,一个软件项目可能80%的预算都要花在开发环节,而更能体现软件价值的设计环节的预算却被不断挤压,这是全球IT业的一个困境。

更要命的是,随着产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加速到来,企业数字化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未来企业对软件的需求量会成倍增长。

一边是水涨船高的开发成本,另一边是即将井喷的软件需求,在供需错配的巨大压力下,近年“低代码”这个能降本增效开发软件的工具开始在欧美市场流行。谷歌、微软、AWS、Oracle等科技巨头近年来均已入局,纷纷发布了自己的低代码开发平台。

但在中国创生不久的低代码赛道仍蒙着一层神秘面纱,各路创业项目有做工具的、有做服务的、也有做平台生态的,打法不一,形态各异,非凡热闹的同时大家也在努力定义自我。

一、低代码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采访对象给的答案都不一样,毕竟,每家企业选择的目标客群、满足的市场需求、落地的产品形态、构建的商业模式等都大相径庭,也就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框定低代码。

“低代码行业还处于探索阶段,哪种模式或商业形态会是最优解目前还无法给出结论,但前景还是很看好。”高榕资本执行董事辛旺对虎嗅说道。

但好在技术这个维度,大家有相对统一的共识。从字面意思理解,低代码就是用很少的代码甚至不用代码就可以开发一个应用,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软件开发本质就是一个堆人的工作,其成本=人数*天数*人均工资,而低代码开发可以同时降低这三项指标,并且效率更高。

其实类似的技术很早就有。“RAD(RapidApplicationDevelop,即快速应用开发)算是低代码的原型,其逻辑是把过去开发的软件系统中的通用模块提取出来,然后通过复用的方式降低后续软件开发的代码编写量。”明道云创始人兼CEO任向晖对虎嗅进一步解释道,“只不过前者是本地化的工具,只能提供开发环境,供个人开发者独自开发使用;而后者是云上的平台,除了开发环境外还提供应用运行和部署的环境,支持多人协作式开发。”

像SAP、Oracl、用友、金蝶等企业管理软件厂商,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开发大量企业管理软件,因此很早就开始开发自己的快速应用开发工具。

“金蝶BOS是我们早期开发的快速应用开发平台,只不过我们当时不叫‘低代码’。BOS把大量各领域的业务模型、通用功能模块等进行抽象和封装,开发人员就能在BOS上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快速构建应用,因为写代码的量相比之前少很多,因此他们就可以把精力更多投入到业务逻辑的设计与开发。”金蝶云苍穹平台生态部副总监张亚朋举例道。

OutSystems在2000年创立之初,其业务逻辑就是利用自己的“低代码”工具为企业做软件定制服务,性质上更接近现在的软件外包企业。但云计算出现和普及为其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因为“上云”后“低代码”既可以作为产品向更广泛的人群提供服务,也可以作为平台吸纳更多的开发者来提升供给端的丰富性和交付能力。

“移动互联网的深化发展创造了大量业务场景和数据通道,云计算的普及改变了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的基础架构,二者共同推动了企业对软件服务的需求量。”在创立奥哲之前徐平俊是金蝶的软件架构师,对中国软件行业的变迁非常熟悉。

徐平俊向虎嗅进一步拆解道,“过去的企业管理软件只能在PC上运行,如果企业有1000个人可能只有100个在办公室办公的人会使用;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全员都可以使用办公软件,甚至企业还希望供应商也使用自己的办公系统;如果到了物联网时代企业的IT系统可能还要接入设备的管理,因此企业对软件的需求量和承载要求会越来越高。”

为了应对爆发的软件需求量和企业对软件开发的敏捷化与个性化需求,“低代码”开发工具开始借助云批量化向客户提供服务,OutSystems也是凭借这股东风,在成立10年后于2012年才正式“起飞”。公开资料显示,在2012年到2017年的6年间,其年营收平均增速达41%,2018年的增速进一步提高到了66%,营收超1亿美元。

洞察到这个趋势后,2014年著名的技术和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正式提出了低代码概念,把低代码开发从一个辅助性工具推向了商业的前台。

其中把低代码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当属美国著名的SaaS厂商Salesforce,其创立之初只能提供通用版的CRMSaaS,因此只能服务中小企业客户,而且很难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定制要求。

为了能切入大企业客户市场,并规模化的提供定制化的交付服务,Salesforce2005年开始通过自建加收购的方式建立自己的PaaS平台。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搭建了自己的低代码开发支持平台Lightning,并在此基础上成立面向开发者的统一架构aPaaS平台Force.com。

有了Force.com后Salesforce就能吸引外部的开发者到自己的PaaS平台上提供定制开发服务、设计SaaS应用等,Salesforce建立的这个开发者生态极大提升了供给端的丰富性,可以满足各类客户的各种需求,其市值也一飞冲天达1400多亿美元。

而从金蝶BOS平台迭代出来的金蝶云苍穹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也是相似逻辑,其目前不仅用于自身的产品开发,也提供给渠道合作伙伴用于项目交付,还提供给用户让其自主解决个性化开发需求,更重要的是苍穹正在推动自身对外开放,从而引入更多ISV到苍穹开发三方应用以丰富苍穹的应用生态,其逻辑和Salesforce如出一辙,这样就既能覆盖中小企业市场,也能服务大企业客户。

回到低代码的技术层面,按APICloud创始人兼CEO刘鑫的话讲,一个合格的低代码平台必须具备3个要素:能通过拖拽的方式完成应用设计的可视化操作面板、能把设计语言转换成应用的“翻译器”、开发出来的应用要能一键实现多端(安卓、iOS、PC、web、小程序等)部署。

而这三种能力分别对应的是BPM(BusinessProcessModeling,即业务流程建模)、PaaS(主要是其中的aPaaS和iPaaS)、MADP(Mobileapplicationdevelopmentplatform,即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三种技术,因此过去在这三个领域创业的公司成为了当今低代码赛道最主要的参与者。

因为大家基因不同,在进行低代码创业的初期各自选择的切入角度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低代码赛道才会有零代码与低代码之分,表单驱动和模型驱动之别。

零代码和低代码很好区分,就是前者完全不用代码,后者仍需要写少量代码,前者可以提供给完全没有开发能力的管理者、业务人员、流程专家等使用,而后者仍然是面向开发人员提供服务。

而表单驱动和模型驱动“只是颗粒度的区别”,某位业内人士向虎嗅解释道,“企业级应用无非就是表单、报表、流程、逻辑等组成的,最底层是文本框、数字框、下拉菜单等功能组件,就像积木块一样,把这些组件进行功能设计就是表单,把表单进行流程设计就能形成应用(或者叫功能模型),如果把这些模型再进行设计组合就能搭建系统级应用。”

按这位业内人士的逻辑,低代码开发就像拼积木,有的是用积木块拼老虎、狮子,有的是直接提供拼好的老虎、狮子,让用户拼动物园,这就是所谓的表单驱动和模型驱动的区别。

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区分,奥哲的氚云、阿里云的宜搭、明道云等都属于零代码开发;APICloud、ClickPaaS、金蝶云的苍穹、奥哲的云枢等都属于低代码开发。

但进一步深入研究后虎嗅认为,低代码的价值并非单纯的工具,而是有希望成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淘宝”。

二、低代码: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电商

经过前文的介绍,给人的感觉低代码就是一个技术性的产品,和电商好像八竿子打不着,但虎嗅认为低代码最终的落地形态大概率会是一种电商式的平台。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虎嗅判断,低代码最终的商业模式、演化路径和竞争逻辑会和电商极其相似。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标准统一和网络协同,这两个关键词成就了淘宝,也将决定低代码的走向。

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对比低代码和电商。

1、双边分散的市场必定催生平台

马云曾在多个场合调侃,“淘宝不是做电商的,淘宝要做的是培养更多的亚马逊(或京东)。”在这个语境中,马云对电商的定义是通过互联网手段卖货,但淘宝不卖货而是帮别人卖货,这里的别人就是那些千千万万的中小卖家。

淘宝在成立之初有条铁律——自己不会有一个库存,即淘宝不会做自营。因为马云笃定要想满足所有消费者丰富的需求,必须靠无数卖家来把供给端做丰富,供需两端都分散的市场,做平台最有价值。

而做自营起家的亚马逊和京东,在不断扩品类以满足消费者极其长尾的需求过程中,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发展后期都采取了开放平台模式,引入大量三方卖家来做长尾供给。

此后但凡有做平台雄心的互联网创业者,在选择方向时都会先判断这个市场是否是双边分散的,美团、滴滴、今日头条、抖音、饿了么等不外如是。

低代码所在的市场,供给端和需求端也是极其分散和长尾的。

低代码满足的是企业快速开发和定制化开发的需求,根据美国的市场情况,胡柏认为中小企业就应该买标准化的SaaS,只有大企业才应该有个性化的开发需求,“低代码PaaS是量体裁衣,它是奢侈品。”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低代码在需求端面对的市场就不是分散市场,因为大企业毕竟是少数。

但中国市场的情况不同,据明道云创始人兼CEO任向晖介绍,中国一两百人规模的企业就已经普遍拥有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它们不满足于通用的SaaS,这也是中国IT产业信息技术服务板块占比高的原因。

“最早的低代码工具满足的是企业在软件开发方面降本增效的需求,但当前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低代码解决的是企业如何快速响应变化进行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迭代的难题。”徐平俊对虎嗅说道。

总之不管原因是什么,中国中小企业存在大量个性化的软件需求是事实,因此需求端的市场是非常离散的长尾市场。

然后是供给端。由于中国企业的需求太过个性化,导致中国的软件业多年来无法孵化非常通用的产品,长期以定制服务为主导,企业也就很离散,其中有专攻不同领域或行业的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和SaaS厂商、分布在各地的SI(系统集成商)及软件开发外包公司、还有大量拥有不同技能的个人开发者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供给端的市场格局。

而双边都分散的企业软件市场为什么此前一直没有出现平台?这是因为平台成立还需要满足另一个条件。

2、平台必须能订立标准大幅降低交易成本

电商前期只是一种手段,低代码目前也只是一个工具,但此二者都有一个隐藏的技能,即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会为整个行业订立统一标准。

商界流行一种说法,“四流企业做产品,三流企业卖技术,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定标准。”

电商在早期只是一个可以线上卖货的销售手段,谁都可以用。品牌商用电商做了自己品牌独立站,一些垂直品类的玩家做了垂直电商,淘宝则做了综合购物网站。它们的区别在于前二者只把电商当手段,顶多通过电商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比如互联网快时尚服装品牌凡客诚品),但淘宝则用电商订立了行业标准。

7天无理由退换货、第三方交易担保、假一赔十等原本都只是淘宝自己的平台规则,是为了消除买卖双方在电商初期的互不信任,但这些规则重塑了中国电商乃至商业的信用体系,最终成为了全行业的通用标准(甚至有些进入了电商法),极大降低了线上购物的交易成本。

在没有这些标准之前,商家不诚信才是当时的主流,顾客敢网购需要突破巨大的心理障碍,就连马云都说自己起初也不敢在淘宝买东西,因为他们那一代人不信任任何不能面对面完成的交易(但现实是眼见不一定为实,面对面交易人们也经常受骗)。

而低代码也有同样的机会,其潜在的最大价值就是有能力塑造企业软件市场的接口标准和技术标准,而这也是腾讯云千帆计划要做SaaS技术联盟的初衷。

其实针对企业软件这个市场,很早就有平台的商业模式,比如各大云厂商(阿里云、腾讯云等)和正在转型的传统软件巨头(用友、金蝶等)都有自己的云市场,不仅提供各类SaaS,也提供各种API和定制服务,但这类平台一直没有取得颠覆性的发展,根本原因是并没有解决供需双方交易成本高的问题——技术和接口标准不统一,软件之间难以集成,不能根本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通用的SaaS个性化定义能力不足,而纯代码的定制开发服务对中小企业而言风险和成本又都太高。

阿里云的云市场板块

通过氚云服务完客户后,李海发现低代码开发有两大好处:其一是开发成本低效率高,这个不用多解释;第二是用户可以参与进来,这极大降低了交付的难度,“过去做定制开发,虽然也做需求调研,但用户只能通过说的方式传达诉求,然后我们回来闷头开发,当到项目交付的时候用户往往会抱怨,‘这不是我想要的’,而低代码开发是用户和昆明迪蒙一块参与的,甚至很多时候是用户在主导,因此最终的成品往往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除了以上两点好处外,低代码最最重要的价值是可以在根儿上解决应用烟囱化的难题。“中国企业当前的痛点并非缺少应用,而是应用之间的开放性太差,彼此之间很难打通,企业部署的应用一多就容易形成数据孤岛,反而增加了企业数字化运营的难度。”任向晖对虎嗅说道。

现实中的场景是,企业往往会买A厂商的ERP,B厂商的CRM、C厂商的OA等,企业想要把CRM里的用户数据导到ERP时,由于两套应用接口不开放无法打通,因此企业只能用人工的方式把数据从CRM提取到Excel中,再手动录入ERP(说个题外话,这正是RPA最近火的原因)。

如果企业在低代码平台上做项目开发或购买SaaS,那么所有的应用底层的技术标准和接口标准就都是统一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完成多应用集成,从根儿上消解了IT系统烟囱化的难题。

“集装箱的出现,让一个高度自动化、低成本、低复杂性的全球货物运输系统成为可能,极大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其关键在于制定了运输的标准。”黄炳琪总结道,“通过iPaaS和aPaaS订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对SaaS行业而言将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其价值相当于集装箱之于全球贸易。”

3、补贴大战也不是不可能

电商和低代码都是双边网络效应的平台逻辑,平台一旦建成之后其壁垒非常之高,但想建起来的难度非常之大,因为供需两端需要同步起量,最终比拼的就是谁的飞轮先转起来。

因此虎嗅判断,未来低代码领域或有可能出现烧钱补贴的大战,依据主要来自2个方面:

1)巨头和资本跑步入场,加速市场走向成熟

2003年同样做平台模式的美国电商巨头eBay收购易趣网打入中国市场,2004年和2005阿里接连拿到软银和雅虎的超10亿美元投资并获得了中国雅虎的搜索业务,开始硬刚eBay。

双边网络效应的平台要想启动,最好的策略就是先撬动一边的用户入驻平台,然后吸引另一边用户也加入,历史经验表明补贴其中一边的用户是最直接有效的策略。

淘宝当初的策略就是让商家免费入驻,并且通过“高买低卖”流量的方式补贴卖家。有资料显示,在淘宝创立前几年,阿里每年会花9亿从外部购买流量注入淘宝平台,但每年从卖家那收回来的站内推广费只有2亿,等于说阿里每年要补贴卖家7亿。正是用了“免费+补贴”的策略,淘宝在2005年反超eBay易趣,拿到了67%的市场份额,而后者的市场份额则从2003年的90%跌倒了29%,并最终在2012年被“赶出”了中国市场。

由于淘宝满足的是全量用户的全量需求,一旦用户在淘宝上形成了购物习惯,淘宝就能在用户的后续生命周期中赚到源源不断的钱补偿之前的损失。后来的双边网络平台几乎都沿袭了这套逻辑,外卖和网约车领域甚至采取了双边都补贴的激进策略。

低代码领域目前的情况和2003年的电商市场极其相似。2018年下半年受到OutSystems高额融资的鼓舞,正把视线从toC领域转向toB领域的资本市场快速把目光聚焦到了国内的低代码赛道,紧接着一批“贴上”低代码标签的创业公司纷纷拿到了融资。

转过年来看到低代码平台价值的巨头们也开始火速布局,为此阿里云推出了SaaS加速器,腾讯云启动了“千帆计划”,本质都是希望建立一个SaaS联盟,然后订立统一的技术和接口标准,并推动各SaaS厂商把多年积累的行业know-how以能力模型的方式沉淀在自己建立的低代码平台上,从而启动一个低代码为地基的新型云应用市场。

如果这个平台能够建立,按阿里前总参谋长曾鸣的观点,这就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协同网络。

在供给端,不仅有提供SaaS产品和定制服务的厂商(类似电商的卖家),也有提供行业能力模型的开发者(类似淘宝平台上为卖家提供店铺装修、营销工具、数据服务、拍照修图等服务的三方服务商,目的都是为了让卖家专注于业务而不用操心其它非核心能力的杂事),它们也在彼此成就。

按曾鸣的逻辑,判定一个平台是否成功晋级为一个自生长的生态有一个关键的指标,就是看这个平台上会不会自我演化出一些新物种。淘宝早年的淘品牌、后来的网红店铺、以及当前爆火的直播卖货都是自生长的新物种。

低代码领域国内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如此成熟的平台,但Salesforce上已经有这类现象,像Veeva(医疗行业的CRM)和SteelBrick(报价软件)等非常成功的SaaS公司都是在其低代码平台上创生的。

正是看到了低代码有可能形成协同网络的平台价值,巨头们启动的SaaS联盟计划都给出了“投资+技术支持+流量与业务支持”的超级大礼包,就是希望通过这种间接补贴的方式吸引更多开发者入驻,先撬动供给端的市场。

其实在巨头之前,不少创业公司早已在“补贴”供给端。据刘鑫介绍,APICloud在2014年创立之初就致力于构建开发者生态,并给予开发者流量支持,以及帮助开发者技术变现,在这个生态体系中,APICloud并不赚取开发者的钱,截至目前其已经积累超80万开发者资源,并于2018年5月拿到复星领投的1亿人民币投资做弹药。

相信不少人会提出质疑,认为toB和toC逻辑不一样,B端用户对价格不敏感,对服务质量更敏感,因此对其补贴没有用。但现实并非如此。

2)toB的本质仍是toC,对B补贴也有用

阿里B2B业务的发展过程中,马云和阿里B2B前总裁卫哲有过一段经典对话,马云问卫哲“B2B的本质是什么?”卫哲一时语塞没能回答上来,马云解释道,“B2B的本质是businessconsumertobusinessconsumer,”也就是说toB的本质还是toC,平台最终服务的还是企业当中的个人用户。

无独有偶,在腾讯全面拥抱产业互联网的当下,马化腾也说过几乎同样的话,“不管toB还是toG,最终都是为C服务。”

“过去做应用部署都是和总部谈,总部定了再从上往下部署,但低代码更多是和企业的各部门谈,一个部门先用了再带动其它部门用,最后总部发现下面的一家子公司都用某公司的低代码平台,再在全集团推行。”在李海看来,低代码改变了企业软件行业的逻辑——不再是从上到下做摊派,而是自主寻找部门痛点,通过快速搭建,满足对上对下的信息化需求。

刘鑫也有类似的体验,他很多获客场景是这样的:某公司的业务部门有个新应用开发需求,于是找到IT部门,IT部门解决不了就在市面上找解决方案,然后找到APICloud后把他们对接给业务部门,最终由业务部门用手里的预算直接签单。

“我们的用户更极致,往往是某个公司的老板或者某个部门负责人在我们平台上注册,然后以C端用户的角色在我们平台上零代码构建应用,这些应用往往能解决他的一些管理流程等问题,有的用户会接连构建十几个应用,这些应用串起来对他而言几乎就是个企业管理系统了。”任向晖对虎嗅说道。

其实他们都传达了一种现象,即B端用户的需求最终都是通过C端用户传达出来的,而且很多时候其决策没有那么重,和个人决策很趋近。

但低代码平台要想能从一个一个的C端切入,以点带面拿下企业的大量订单的前提是低代码平台本身必须能尽量满足全量用户的全量需求。

电商与线下零售最大的一个区别是,前者借助互联网可以对全量用户完成覆盖,同时可以对供给做全量展示,而线下一个商超顶多能覆盖周边10公里的消费者,上架数万个SKU。

既然电商能完成全量用户覆盖和全量供给展示,就应该有雄心满足用户的全量需求,但电商早期“人货场”和“货场人”两套逻辑最终导出了截然不同的商业形态,也决定了各路玩家日后的成败利钝。

“货场人”逻辑下的品牌独立站和垂直电商没有顺应这个需求,用户只能在他们平台上买到某一品牌或某一品类等有限商品,于是用户用脚投票都投入了能一站式满足各类需求的综合电商的怀抱。低代码平台未来竞争的关键也在于此。

而经过多年的市场实践,中国的SaaS厂商普遍得出了一个结论,即服务中小企业客户赚不到钱,做企业服务必须瞄准大企业客户市场。

但企业会倒闭人并不会倒闭,他们还是要做新的生意、开新的公司、或进入新的公司。SaaS企业的困局在于,其提供的是某个行业的标准化产品,当人们转行时或者业务有一定变化时就没办法继续使用,但低代码像综合电商一样是有能力针对所有人的全量需求提供供给的。

在一个综合的低代码平台上,企业用户既可以买标准化的SaaS,也可以利用丰富的能力模型根据自身的需求个性化设计并开发应用,没有开发或设计能力的用户还可以发布需求寻找项目承接方,而不论选择了哪种产品或服务形态,用户得到的都是底层技术和接口统一的应用,可随时按需求自由集成或扩展。

因此如果能对价格更敏感的中小企业用户做补贴,就有机会把需求端的量拉起来,然后带动更多开发者加入平台。

并且如果低代码平台想切入梦寐以求的大企业客户市场,做大型应用的开发项目,也必须先把供给端的量做起来,否则如果平台上只有单摆浮搁的几个应用、业务模型和少量ISV,是无法满足大企业客户复杂的应用需求以及大量个性化的定制要求。

总结下来,先补贴供给端获得一定丰富程度的开发者,然后补贴需求端把需求拉起来,从而带动更多开发者加入,随着供给端的丰富程度进一步提升,平台就能服务更广谱的企业客户,最终搭建一个综合性的低代码平台(当然起步阶段对开发者和客群的挑选、补贴的时机和方式等肯定不会像写得这么简单,但那是具体策略方面的事情了,不影响整体的逻辑)。

现实是,虽然补贴需求端的事情还没有发生,但对企业用户提供免费产品的做法已经有企业开始尝试。任向晖向虎嗅透露,明道云会把一些能力模块以免费的形式在社区内推广,目前来看获客的效果还比较乐观。

三、低代码究竟是谁的机会?

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75%的应用程序将通过低代码平台完成开发,而工业与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软件IT业的产值达到6.3万亿元,以这两组数据来估算,低代码相当于面对一个GMV为4.5万亿的巨型市场。

但巨头已经入局,这是否表明低代码不是创业公司的机会?虎嗅Pro认为也不尽然。

一般一个赛道被证明有商业机会,巨头入局展开清场策略需求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需求端已经大范围觉醒,二是供给端的产业链已经成熟并到了收割期。

就像当年的在线电影票市场,发展到2014年的时候大量用户已经有了线上购票的习惯,同时全国性的电影票在线选座系统已经打通,因此腾讯的微票和阿里的淘票票入局清场,把当时像格瓦拉等腰尾部玩家要么收购要么挤出局。但虎嗅判断以上两个条件目前在低代码领域还都不满足。

首先是需求端的市场,大部分的传统企业还没有上云,而第一阶段上云的企业多是一些泛互联网的创新企业。

和美国市场不同,中国企业对公有云的需求以IaaS为主,这说明中国公有云用户主要采购的是服务器、数据库、带宽等基础资源,这非常符合互联网创新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需求,而不大量采购SaaS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有很强的开发能力。相反,美国公有云市场则以SaaS为主,说明其已经覆盖了大量传统企业,而传统企业更偏向采购应用服务。

把范围放大到整个云服务市场,中国和美国也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企业更接受私有云部署,但如果不是基于公有云,以低代码建立的企业应用平台就没有价值。

市场如斯,说明需求端远没有进入成熟阶段,用户的需求还没有被大量唤醒,而各云厂商手里也根本没有全量用户,又怎么展开清场策略。

而巨头们试图建立SaaS联盟拉升供给端的做法,虎嗅认为也存在不小的难度。“中国的SaaS企业本来活得就不太好,把应用做的封闭既有技术能力的原因,也有圈住用户的意图。”任向晖对虎嗅说道。

就像电商发展初期,淘宝是没办法吸引海尔、联想这种品牌商入驻的,因为平台的那点销量品牌商根本看不上,而且品牌商还试图建立自己的独立电商平台。因此淘宝只能从一些草根玩家切入,因为这类玩家本身就没有销路,更愿意到新平台上试一试。而事实证明草根玩家和淘宝才是能真正互相成就的,淘宝崛起的同时也带火了一批淘品牌,其中就包括刚刚上市的三只松鼠,和在服装领域成为经典案例的韩都衣舍等。

但也正是因为前期依靠草根玩家起的量,产品质量没法保障,因此直到上市前夕,淘宝还被大众舆论调侃为山寨假货聚集地。时至今日,后起之秀拼多多不也得按照这条路从头走一遍,联合草根卖家把市场做大,同时被众人骂是假货平台。

因此爱惜声誉的巨头们也就很难从零起步,带着草根ISV蹚浑水。而更大可能是,巨头们扶持一家低代码创业公司,让后者向前冲,自己来提供弹药(资金、技术、云资源等)。

但目前市场还很初期,各路创业者在低代码赛道刚刚起步,还没有杀出“冒头”的企业,就算巨头要押注也一时无法选择,因此所有的参与者眼下看都有机会。并且不管是巨头还是创业企业,目前都需要做一件苦逼的事,那就是教育市场,而这是一个快不了的笨功夫。

THE END
1.宜兴市统计局“三加强”开展工业企业行业代码变更审核工作为更加科学界定企业行业类别、客观真实反映我市工业产业结构情况,根据上级相关工作要求,近期我局经济统计科对全市近一千五百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业代码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核实,及时布置并开展2023年年度工业企业行业代码变更审核工作。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在年定报培训过程中,我局针对工业企业行业代码认定作了专题培训https://www.yixing.gov.cn/doc/2024/02/23/1209889.shtml
2.科学网—工业企业行业类别代码工业企业行业类别代码 0600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610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 0620 褐煤的开采洗选 0690 其他煤炭采选 0700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710 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 0790 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关的服务 0800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810 铁矿采选 0890 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 090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910 常用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004-279061.html
3.粮食加工企业行业代码您好,粮食加工企业行业代码为1300,属于C类工业。粮食加工具体分类如下: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C制造业 13农副食品加工业 + 1310谷物磨制 + 1320饲料 + 133植物油 + 1340制糖 + 135屠宰及肉类 + 136水产品 + 1370蔬菜、水果和坚果 + 1390其它农副食品 食品工业包括粮食加工工业、油脂工业、制糖工业、https://wen.baidu.com/question/377214940285937964.html
4.工业企业数据库附件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1994版和2011版统一为2002版,包含目录和stata代码do文件。三个文件如所示 只包含制造业。可以用于工业企业数据库,只要按照修改按照do文件开头修改变量名,就可以直接运行do文件了。 注意:在这里,鉴于大部分企业GB/T2011年代码是2013年才采用的,所以将2012年所有企业视为,仍在采用GB/T2002年https://bbs.pinggu.org/jg/qikan_qikanku_7487614_1.html
5.行业新闻本届“2022 CEIA中国企业IT大奖”延续了历届客观、公正、专业的评选规则,通过整合2022年行业风向与市场的真实需求,针对协作通信类、信息安全类、大数据类、数据中心类、云计算综合类、云计算SaaS类、网络类、新兴技术类等九大领域进行了综合评选,为这些领域的技术与服务提供商搭建展现的舞台,为甲方用户引荐优秀的产品与http://wechat.vsharing.com/weixin/view/portalart.aspx?id=729698
6.最新企业所属行业类别分类及行业代码查询表最新企业所属行业类别、分类及行业代码查询表.pdf,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企业所属行业类别、分类及行业代码查询表 核心提示: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如何分类以及各行业代码查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4754-2 01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A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713/6120000152004211.shtm
7.铝制品属于什么行业问题一:铝制品加工属于几类工业的 机械加工行业 问题二:铝制品 铝型材挤压 铝框架属于哪个行业 型材待业 问题三:需要铝制品加工的行业有哪些 五金制品 铝业型材销售及深加工厂家 金属制造业、家用品制造亥、网架制造、网罩制造业 电子企业机构:金属玩具https://www.lishixinzhi.com/bb/171704.html
8.工业企业原始+合并数据+dofile+日志(Brandt处理1998step 220 将2012 从2010-2011-2012中提取出来,加入 step 230 将2012 从2011-2012-2013中提取出来,加入 生成非平衡面板数据文件 提取每年的样本数 将各年样本合并成面板数据 统一行业代码 工业企业最终的平衡面板数据 三、数据概览 四、获取数据 注:该数据为马克社区高级会员-附赠数据https://www.macrodatas.cn/article/1147466803
9.与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推动中国低代码行业腾讯云与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近日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于性能强大、安全且稳定的腾讯云平台与西门子领先的企业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Mendix,双方将合力打造综合性解决方案,携手推动低代码/零代码应用程序开发在中国的发展。 在此合作基础上,双方将携手推动包括泛互联网、制造、能源和金融等在内的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https://3w.huanqiu.com/a/758c63/41a8RRpuD3Z
10.企业所属行业类别分类及行业代码查询表C 制造业企业所属行业分类表所属行类。札恬地薄标熬矛阀添还助诛认阀镑测染向雷博踞 行业代码 行业名称 详细说明 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31 谷物磨制 132 饲料加工 133 植物油加工 1331 食用植物油加工; 1332 非食用植物油加工 134 制糖 135 屠宰及肉类加工 1351 畜禽屠宰; 1352 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 136 水https://m.360docs.net/doc/a7556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