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新消费日报7月10日讯(研究员梁又匀),2022年的新消费,资本市场对于它的热情正在快速消退。
万众瞩目的电商、食品零售、酒水饮料行业,“卷不动”了,快速扩张“放缓了”。目前还在“狂奔”的,只剩下不断有品牌跨界而来的咖啡,以及向国外“卷”的跨境电商业务。
此外,虽然虚拟娱乐/NFT“异军突起”,但本地生活领域中如剧本杀等线下体验项目明显减少,彩妆个护也在宅家的影响下默默走低。
总体而言,2022年新消费大类挑战依旧,但仍然还有潜在的机会。在资本“寒潮”之下,企业需“精耕细作”、用心经营才能继续保持前行。
2022上半年数据速览:468起融资事件
在各种突发因素影响下,大部分新消费品牌在2022上半年并不好过。最近两个月,更是传出“头部项目估值大幅缩水、新项目取消”,“知名投资机构裁撤消费组”,“餐饮品牌持续关店裁员”等消息。
相较于新消费品牌们2021年宣布走向全国的雄心壮志,2022年的他们更多在思考如何“留在牌桌上”。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新消费大类下共发生468起融资事件,包含电商零售、餐饮零售、本地生活、酒水饮料、虚拟娱乐、个护服饰、智能硬件、体育运动、文旅创意、宠物、医美等细分赛道。
该赛道内发生的最大一笔融资来自B2C化妆品电商品牌HARMAY话梅,其在年初获得了来自钟鼎资本、五岳资本、鸥翎投资、高瓴资本、黑蚁资本等机构的合计12亿元投资,顺利进入D轮。
此外,在电商获投项目中,专注于服务出海商家以及海外消费者的公司达23家,其中6家单次融资金额超亿元。为全球店家提供海外独立电商网站(独立站)SaaS平台的技术公司“店匠科技”(Shoplazza)于今年年初获投9亿元,参投机构包括软银愿景二期基金、红杉中国、前海母基金、磐晟资产以及老股东云九资本等。
尽管在2022上半年,国内各地疫情反复,线下经济持续走低,但仍有不少人正在“开店”路上。连锁餐饮投融资事件达29件,占比43%。新兴品类,如预制菜、健康膳食等也占了不少比重。
酒水饮料赛道上,咖啡创业在2022上半年增长迅速,高端精品咖啡品牌频频走入消费者的视野。目前,咖啡已与2021年大热的新茶饮、酒类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乳制品中,酸奶、植物奶存在感较强。
在本地生活领域,剧本杀等线下体验类项目、共享经济、社交分别占据该赛道获投的前三名,占比分别为23.33%、18.33%、13.33%。至于2021年颇为火热的潮玩,上半年仅发生3起融资。
融资规模分布上,据已披露的金额来看,单次融资规模上亿的项目仍然不少,总计达67起。其中,投在电商零售和智能硬件领域的比例达46.27%。
最后,在投资轮次分布上,天使轮、种子轮以及Pre-A轮等早期融资依旧占据了上半年的“半壁江山”,合计占比达51%。偏早期的A轮以及战略投资则分别占比20%、17%。
2022上半年新消费赛道趋势梳理
消费投资人陈明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最近投的项目,都是相对成熟的市场需求下的微小创新,可能不是很‘性感’,但却是相对稳定可见的增长和收益。”
同时,他也认为,中国消费市场的基本盘还在,每年还是会有三五个细分赛道的头部出现,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抓住这几个头部。
以下为新消费日报对于2022上半年新消费赛道趋势的梳理:
1、户外运动:小众、细分成趋势
户外运动是2022年消费风潮的一大亮点。随着收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出室外,在挑战自我的同时也寻求放松和娱乐。
受2022年初的北京冬季奥运会影响,此前一直以来较为小众的滑冰、滑雪运动成为“顶流”。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消费者纷纷开始学习和尝试室内外的冰雪运动,但相较于门槛较高、得天独厚的运动场地,运动装备和服饰的需求往往最先发酵。
上半年,不少国货运动品牌,如三夫户外、牧高笛、雪人股份、安踏等一度现明显上涨。一级市场上,关于滑雪装备的项目也不少,例如雪鸮科技、Moodlab等。
大热荒野合伙人时正南曾对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现阶段的2-3年内,很多人会变成初级玩家,多数用户愿意多次体验甚至想买户外产品。”不过真正的长期复购模式还需探索租赁模式。
2、预制菜:B端、C端跃跃欲试
就目前预制菜生产方向来看,面向B端,为企业、餐厅供货的项目仍然是预制菜市场的主流,占销售渠道的85%。但在今年,由于更适应网红营销模式、更适应外卖和网购,面向C端市场的预制菜产品迅速增加。
有投资人对此表示,目前还没有在全渠道发展都比较突出的品牌,从长远来看,只有深入到供应链上下游的品牌才能走得更远。
3、跨境电商:海外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年增长近10倍。
而2020年是中国跨境电商井喷式发展的元年,中国进口跨境电商规模达到0.57万亿元,同比增长520%。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98万亿元,增长15%。
其中出口1.44万亿元,增长24.5%,跨境电商成为拉动我国消费升级的重要新业态。
在国内电商流量增长见顶的当下,出海已经成为包括阿里、京东、腾讯在内不少国内头部企业战略重点。
上半年投融资数据显示,在单笔融资金额上亿的项目中,过半的项目均与电商服务、跨境电商有关。
随着国际物流的逐渐恢复,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海外购中国区负责人李岩川表示,目前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公司对2022年下半年充满信心。“整体来说,跨境电商这块蛋糕足够大。”
4、护肤:一级、二级市场齐增长
与此同时,贝泰妮旗下的薇诺娜、华熙生物旗下的润百颜均在上半年的618大促中表现出色。其中,主打专业护肤的薇诺娜在618活动期间GMV同比增长超150%。
相较于餐饮、电商等传统赛道,从招股书来看,美妆护肤品的毛利率依然可以“傲视群雄”。
但赛道的困境在于,业内大部分企业及品牌的产品研发能力较弱,不少更是仅依靠个别爆品支撑全公司营收,代工经济更是业内常态。品牌之间的产品门槛并不高,一般产品很难打出差异化竞争。
某美妆品牌创始人则表示,大品牌总存在无法满足到部分人群护肤需求的情况,比如产品的功效不够聚焦、溢价太高、满足不到细分人群,只要能在产品有效的前提下做好针对性升级,就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而这一情况,从主打专业、细分护肤产品的薇诺娜、敷尔佳以及巨子生物的业绩快速增长中也可以看出优势。
创投通:财联社及科创板日报旗下一级市场服务平台,于2022年4月份挂牌上海数据交易所。通过星矿数据、一级市场投融资数据、企业创新评测实验室、创新公司数据库、ESG数据库、拟上市公司早知道和行业投研等,为创新公司和创投机构提供从数据产品到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