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8.08湖南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饮料制造行业属于“制造业”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行业分类代码C15)。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饮料制造行业属于“制造业”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之“饮料制造”(行业分类代码C152)。
根据《饮料通则》(GB/T10789—2015),饮料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0.5%的制品,也可为饮料浓浆或固体形态。按原料和产品性状,饮料划分为包装饮用水、果蔬汁类及其饮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汽水)、特殊用途饮料、风味饮料、茶(类)饮料、咖啡(类)饮料、植物饮料、固体饮料,以及其他类饮料等11个类别,每一类别又包括若干种类。
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1)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统筹指导、提出政策、督促落实
2010年2月6日,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2013年3月14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保留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具体工作由国家食药监总局(职能现已整合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承担。
(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及综合协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下设食品安全协调司、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司、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等多个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
①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组织制定食品安全重大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组织指导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重要信息直报制度。承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
②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建立覆盖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并组织实施,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推动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的机制,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核查处置和风险预警、风险交流工作。组织实施特殊食品注册、备案和监督管理。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检查和评估食品安全风险,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4)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行业自律
全国性行业自律性组织包括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饮料工业协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于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全国食品工业的行业组织,其主要职责包括:协助政府在食品工业领域开展统筹、规划、协调工作,加强对食品工业企业的指导和服务,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标准化,推动科技发展与应用,约束行业行为,帮助企业成长,推动全民营养,发展公益事业,推动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名称
颁布单位
文号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国家市场监督管
理总局
总局令第24号
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19年修订)
国务院
国务院令第721号
2019年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总局令第1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8修正)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主席令第22号
201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
《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18年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食药监办食监三〔2018〕14号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年版)
总局公告2017年第166号
2017年
《关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若干规定》
总局公告2017年第39号
《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方案》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
食安办〔2017〕20
号
《关于贯彻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食药监食监一〔2017〕53号
《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国办发〔2016〕65
2016年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总局令第23号
《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
总局令第27号
《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
总局令第21号
《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试行)》
食药监食监二〔2015〕228号
2015年
《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召回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
食药监法〔2015〕227号
《食品召回管理办法》
总局令第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年修订)
主席令第7号
2014年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2009年修订)
国家质检总局
总局令第123号
200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主席令第49号
2006年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总局令第75号
(2)行业主要标准
行业标准名称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2763-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
国家卫计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GB1269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2761-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
国家卫计委
GB7101-2015
《饮料通则》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078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1488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GB2992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卫生部
GB28050-2011
2013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7718-2011
2012年
(3)行业主要政策
发布单位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16年3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制度,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强化源头治理,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施网格化监管,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和抽检监测覆盖面,实行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
2016年5月
《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40号)
要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并提出了“到2020年,消费品工业传统优势得到巩固提升,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三品”专项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产品和服务对消费升级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
2016年11月
《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三五”规划》
要不断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实用性;提高风险监测工作质量,提升监测科学性;夯实风险评估工作基础,保障风险评估权威性;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提高通报及时性;加强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防控食品安全引发的营养健康问题等。
2017年1月
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产业[2017]19号)
到2020年,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等。
2017年2月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
要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快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严格源头治理,严格过程监管,强化抽样检验,严厉处罚违法违规行为,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加快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加快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2017年5月
科技部
《“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农[2017]143号)
明确“十三五”时期食品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与目标,细化重点任务与措施,全面推进食品科技创新工作和产业化发展。
2019年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要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鼓励企业获得认证认可,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引导食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及配套设施,加强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打造有影响力的百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