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一项重要的工作便是盘点了。怎样才能得到一份可信的盘点结果呢?此文是一套完整的商品盘点实战作业流程。
一、盘点前工作
1、盘点目的
盘点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控制存货,以指导日常经营业务;
二是掌握损益,以便真实地把握经营绩效,并尽早采取防漏措施。
2、盘点原则
为了确保商品盘点的效率,应坚持三个原则:
(1)售价盘点原则,即以商品的零售价作为盘点的基础,库存商品以零售价金额控制,通过盘点确定一定时期内的商品溢损和零售差错。
(2)即时盘点原则,即在营业中随时进行盘点,“停止营业”以及“月未盘点”并不一定才是“正确”的盘点,超市(尤其是便利商店)可以在“营业中盘点”,且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
(3)自动盘点原则,即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辅助盘点作业,如利用掌上型终端机可一次完成订货与盘点作业,也可利用收银机和扫描器来完成盘点作业。
3、盘点作业流程
一是做好盘点基础工作;二是做好盘点前准备工作;三是盘点中作业;四是盘点后处理。
4、盘点基础工作
盘点基础工作包括:盘点方法、账务处理、盘点组织、盘点配置图等内容。
(1)盘点方法
盘点方法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划分:
①以账或物来区别,可分为账面存货盘点和实际存货盘点。账面存货盘点是指根据数据资料,计算出商品存货的方法;实际存货盘点是针对未销售的库存商品,进行实地的清点统计,清点时只记录零售价即可。
(2)账务处理
超市与便利商店由于商品种类繁多,各类商品的实际成本计算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一般采用“零售价法”来进行账面盘点。其计算公式:
账面金额=上期库存零售额+本期进货零售额-本期销售金额+本期调整变价金额
(3)盘点组织
盘点工作一般都由门店自行负责,总部则予以指导和监督。但随着连锁规模的扩大,盘点工作也需要专业化,即由专职的盘点小组来进行盘点。
(4)盘点配置图
门店开业前所设计的卖场商品配置图和仓库存货配置图可作为盘点之用。但在盘点时还应另外制作一张配置图,应包括卖场的设施(冷冻冷藏柜、货架、大陈列区等)、后场的仓库区、冷冻冷藏库等,凡商品储存或陈列之处均要标明位置,以便分区负责实施盘点作业。
办法是:确定存货及商品陈列位置;根据存货位置编制盘点配置图;对每一个区位进行编号;将编号做成贴纸,粘贴于陈列架的右上角。
做好上述工作后,就可以详细地分配责任区域,以便使盘点人员确实了解工作范围,并控制盘点进度。
(5)奖惩规定
商品盘点的结果一般都是盘损,即实际值小于账面值,但只要盘损在合理范围内应视为正常。商品盘损的多寡,可表现出店内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及责任感,所以有必要对表现优异者予以奖励,对表现较差者予以处罚。
一般的做法是事先确定一个盘损率{盘损金额÷(期初库存+本期进货)},当实际盘损率超过标准盘损时,商场各类人员都要负责赔偿;反之予以奖励。
5、盘点准备
盘点前除应把握由公司总部所确立的盘点基础工作规范外,还必须做好盘点前的准备工作,以利盘点作业顺利进行。盘点准备工作包括:
(1)人员准备
由于盘点作业必须动用大批人力,通常盘点当日应停止任何休假,并于一周前安排好出勤计划。
(2)环境整理
环境整理工作一般应在盘点前一日做好,包括:检查商场各个区位的商品陈列及仓库存货的位置和编号是否与盘点配置图一致;整理货架上的商品;清除不良品,并装箱标示和作账面记录;清除卖场及作业场死角;将各项设备、备品及工具存放整齐。
(3)准备好盘点工具
若使用盘点机盘点,须先检查盘点机是否可正常操作;如采用人员填写方式,则须准备盘点表及红、蓝色圆珠笔。
(4)告之顾客
盘点若在营业中进行,可通过广播来告之顾客;若采用停业盘点,则最好在三天前以广播及公告方式通知顾客。
(5)盘点前指导
盘点前一日最好对盘点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如盘点要求、盘点常犯错误及异常情况的处理办法等。
6、盘点工作分派
在进行盘点工作时,商品管理人员不宜自行盘点,但由于品项繁多、差异性大,不熟识商品的人员进行盘点难免会出现差错,所以在初盘时,最好还是由管理该类商品的从业人员来盘点,然后再由后勤人员及部门主管进行交叉的复盘及抽盘工作。
7、单据整理
为了尽快获得盘点结果(盘损或盘盈),盘点前应将进货单据、进货退回单据、变价单据、销货单据、报废品单据、赠品单据、移库商品单据及前期盘点单据等整理好。
二、盘点中作业
盘点中作业可分为三种,即初点作业、复点作业和抽点作业。
(1)初点作业应注意:
先点仓库、冷冻库、冷藏库,后点卖场;若在营业中盘点,卖场内先盘点购买频率较低且售价较低的商品;盘点货架或冷冻、冷藏柜时,要依序由左而右,由上而下进行盘点;每一台货架或冷冻、冷藏柜都应视为一个独立的盘点单元,使用单独的盘点表,以利按盘点配置图进行统计整理。
最好两人一组进行盘点,一人点,一人记;盘点单上的数据应填写清楚,以免混淆;不同特性商品的盘点应注意计量单位的不同;盘点时应顺便观察商品的有效期,过期商品应随即取下,并作记录。若在营业中盘点,应注意不可高声谈论,或阻碍顾客通行;店长要掌握盘点进度;做好收银机处理工作。
(2)复点作业应注意:
(3)抽点作业应注意:
抽盘办法可参照复盘办法。抽盘的商品可选择卖场内死角,或不易清点的商品,或单价高、金额大的商品;对初盘与复盘差异较大的商品要加以实地确认。
三、盘存差异造成的原因
1、因顾客及员工自身素质引起的外盗、内盗导致的商品数量差异;
2、因盘点人员的疏忽或业务水平不足导致的数量差异;
3、因仓库配发商品重量与门店实到重量不符导致的数量差异(如:米、瓜子、饼干等称重商品);
4、因系统单据处理不及时导致的数量差异(含调拨单据、配送单据、退货单据等等…)
5、因商品信息不同步导致的数量差异(如促销条码、新品建档、自制条码、促销信息等等)
四、数据分析方法
1、当次盘点差异数据对比法
把本次盘点所有盈亏数据全部导出排序,进行盘盈与盘亏数量对比,查找有没有盈亏数量正好相近及盘点单品相似。
目的:分析本次盘点相似单品有没有混盘。若经过复核并确定盘点数据无误后分析是否是混淆销售、混淆验收因素导致。
2、历史数据对比法:
把上次盘点所有盈亏数据导出,与本次的盘点数据进行对比。
目的:分析是否是因上次盘点数据不准导致本次盘点出现盈亏。(上次盘点数据不准的状况有商品整理不到位漏盘、多盘、混盘,混盘的状况很容易反映出本次盘点相似单品出现一盈一亏)若上次与本次数据相抵后还有比较大的差异,再考虑分析其它存在的原因。
3、排查因素法
查看整件与单支盈亏数据。核对一品多码、一品不同条码不同商品编号、商品资料与商品实物条码。
目的:找出整拆零售数据;找出因品名、条码商品资料问题而导致盘点差异。
4、数据差异问询法
商品部主管对商品进销存环节、经营、商品做过活动等情况比较清楚,有可能知道盘点数据差异的原因。
目的:让商品部主管直接说出其知道的差异原因。
5、自查加询问法
导出三级帐数据,快速查看明显异常的数据。同时询问商品部主管,重点强调其中异常的数量、日期、单据号。
目的:帮助商品部主管回忆其经营环节出现的异常数据,有可能回忆起并最终引导出了盘点差异的原因。
6、查看三级帐数据法
先看汇总的验收单数据、配送单数据、再看正常销售出库、退货出库数据。对比进与销数据差异最大的集合点的具体单据、具体日期,查看其明细。其次,要寻找其中“0”进价、批次单、团购单、空收空退单、调价单、领用单、门店和商品行政部调库存单据、盘长盘短单、清转场、代转购、联营转自营等单据。
目的:查找进销存中所有单据类型里有可能出现盘点差异的数据。
7、查看未审核未转正单据法
目的:查找是否因单据未审核未转正而导致盘点差异。
8、查看系列商品单据法
对数据敏感并记住,容易找出重复录单的数据。
目的:查找重复录单数据导致的盘点差异。
9、系统部类录入核查法
目的:找出是否因单据录错问题导致盘点差异。
10、单品推断法
根据每种不同的商品的不同特性(如奶粉容易被盗、日杂及针纺部分商品容易掉包销售、牛奶整拆零售等)进行推断。
目的:分析出该商品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根源,再根据各种手段和途径找出差异的真正原因。
五、解决方法
1、因盗窃引起的数量差异
不管是内盗还是外盗,我认为都与门店员工防损意识不强、责任心不足有关系,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门店是我家、门店的商品就是我的财产、丢了商品就意味着丢了自己的钱。将这些观点和理念深刻植入员工大脑,并且体现在员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里,发动全员防损,盗窃事件就会得到有效遏制。
内盗解决方法:
坚持员工及家属购物交叉买单的原则,坚持下班自觉出示购物小票的原则,坚持门店间调拨单据双人双签原则,坚持门店商品出入卖场必须有记录原则,坚持发现内盗十倍赔偿并通报原则。
外盗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门店员工加强导购防损职能,热情服务,柜组之间要呼应交接,在客流不大的情况下,尽量帮顾客把商品送到收银台,做好顾客进店消费的每一个流程和细节:
顾客进店→三米微笑→寄存→询问需求→转交区域负责人→引导消费→关联销售→转交下一区域负责人→购物完毕→转交收银台→交代特殊事项→结账扫单→三唱一单→取寄存物品→欢送顾客
2、因盘点人员的疏忽或业务水平不足导致的数量差异
加强盘存组人员的心态学习和纪律监管,以为门店服务的姿态盘存,加强责任心,深刻明白我的疏忽会给别人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的道理,加强业务学习,弄清商品的包装规格和条码类型,责任到位,细化到岗,考核到人,盘点误差率直接计入该负责人日常工作考核。
3、因仓库配发商品重量与门店实到重量不符导致的数量差异
仓库人员在商品采购归库的时候,对于批量入库的商品,严格按照入库数量的1/10的比例进行抽检。商品入库输单原则上按实重入库而不是按照进货原始单据入库,从源头上控制供货商的低价假象及门店实到重量存在差异的情况。门店员工在收货过程中发现称重商品差异较大,应立即沟通仓库,并做好书面登记,此类情况并入信息反馈表处理。
4、因系统单据处理不及时导致的数量差异
每次盘存结果出来,盘存差异数量最大的就是因单据处理滞后引起的,这个情况将直接加大盘存组对账工作量、引起门店人员心理恐慌并且加大找货难度,导致盘存后期人员服务消极,其负面影响极大,建议改进方法如下:
1)仓库到货引起的差异
商品配送中心在给门店配发商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工作流程按部就班和两次复核的原则,确保出库数量与单据一致。
经核实因仓库分货工作导致的单据与数量不一致的情况,首先仓库有义务找出原因并跟进解决,其次门店要不折不扣如实做好登记,并计入该单执行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考核。若仓库出库数量准确,在运输途中下货误差导致的数量差异,物流配送人员有义务找回差货并归还门店,若不能找回,其损失由本次配送人员自行承担。
门店在验收整件商品及高质商品时,应在摄像头下进行,以备差异查证。门店如果发现多货并有意不上报,核实后按品行不端处理。
2)门店间调拨/退货差异
门店调货或退货时,调拨单黄联必须随货同行,调拨商品必须完整封箱打包,并在外包装上明确标注调货门店、收货门店、调货总件数、本件序号。如果无单据或整件未封箱封口(零散现象)的商品,运输人员可以拒绝带货;收货门店在验收时发现不完整包装或无单据包装,允许拒收。
3)单据处理及跟进
红联单据没有及时送到办公室或者仓库
送单人员没有如数将单据交给打单人员
打单人员没有全部将手工单据处理成系统单据
解决方法:
门店及打单人员必须有单据出入明细台账
送单人员在门店取走单据红联的时候,必须在单据台账登记本上明确登记取单日期、取单人姓名、单据总数、单据号
打单人员在处理门店调拨单据或退货单据时,在系统单据备注上要明确备注手工单据单据号,以备门店查询
门店人员在单据离店一周内需主动查询是否已经系统处理,若未处理要找到原因并积极跟进。如果是送单人员未送到要承诺何时交单,如果是打单人员未处理,要向门店承诺最迟打单日期。
门店人员跟进系统单据,确认已处理后要在原始单据上标注已处理,未处理的要及时沟通处理。
5、因商品信息不同步导致的数量差异
商品信息不同步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
1)同种商品汰旧出新(如好男人、老村长、营养快线),门店新品已铺货,但信息部还未建档。这种情况现在一般都是先扫老条码销售,后期跟进信息。建议未建档商品不进卖场销售。
2)同种商品,几次到货条码价格不相同(如散称饼干),建议业务采购商品、仓库归纳商品时保证商品信息一致性,如果调价,尽量不变换条码
3)做促销活动时,采购提供的促销条码和实际到货商品条码不一致(如促销苹果:88125、88130;椪柑和芦柑),或者有国际条码,但是在我们系统中必须做自制条码处理销售的情况(如大宝、针织品、甩卖品)。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误导员工在销售过程中高价低卖。
4)促销活动的买一送一信息:促销活动时做的买一送一商品(如:娃哈哈橘片爽、雕牌洗衣液、供货商临期处理的商品),有的供货商是入了实际库存的,有的供货商是没入实际库存的,是按照实际金额入库的;这种情况在做活动的时候,因为沟通环节不通畅,导致有的该扫的只做了签单让利处理,有的该签单的却做了扫单减库存处理。并且在活动结束后,此类商品门店是恢复单件销售还是继续买一送一销售?
6、盘点后处理
(1)资料整理。将盘点表全部收回,检查是否有签名,并加以汇总。
(2)计算盘点结果。在营业中应考虑盘点中所出售的商品金额。
(3)根据盘点结果实施奖惩措施。
(4)根据盘点结果找出问题点,并提出改善对策。
(5)做好盘点的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工作。
六、其他盘点
盘点工作除了商品外,还包括:
(1)用品(备品)盘点。在进行商品盘点时可顺便对保鲜膜、标签纸、购物袋、饮料用纸杯等用品进行盘点。
(2)设备盘点。对设备应建立财产卡来进行管理,并每半年实地盘点一次,以了解各项设备的使用状况。
(3)人员盘点。要根据标准的人员编制及绩效考核表,每季对人力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清点。
(4)现金盘点。出纳人员应对门店的现金每天盘点一次,店长或会计主管每周至少抽查一次。
七、总结
1、门店员工加强防损意识,减少盗窃发生
3、门店调拨、收货做好单据管理,如遇特殊情况要有书面记录并跟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