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介绍新型煤化工绿色发展,促进技术行业发展,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行业最新动态,圈内专家互动。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现代煤化工。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学品生产国和第二大石化产品生产国,2015年石化化工行业总产值达11.8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8%。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华环保联合会石油石化环保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石油石化绿色发展高端论坛”上,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高工曲风臣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还将维持稳定增长。据权威预测,到“十三五”末,行业产值规模将达18万亿元人民币。
石化化工行业是水污染“大户”。随着我国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十三五”期间该行业将实施哪些水污染防治策略
废水排放强度下降趋势变缓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公布的数据显示,近10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废水排放强度逐年下降。2014年其万元产值废水排放强度2.9吨/万元,较2001年的37吨/万元下降92%。2020年,预计其废水排放强度降至1.8—2吨/万元。
曲风臣说,从2010年以来,行业废水排放强度下降速度趋缓,主要是废水处理成本越来越高所致。从处理发展进程看,2000年前主要是通过管理和一级物化处理方式降低废水排放,该阶段成本最低,效果最为显著;2001—2010年主要采用“二级生化+深度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成本一定程度提高,减排效果也明显;2011年后,随着污水处理深度不断增加,需采用投资和运行成本均较高的处理技术,如零排放技术,部分企业已不能承受。
“水处理成本和行业可接受水平有个临界点,我们称之为边际成本,现已到了边际成本时代。随着人均GDP增加、技术水平进步及对环保的重视,行业万元产值废水排放强度逐年下降。”曲风臣说,但行业快速发展,废水排放总量居高,年排放量达40亿吨,占工业行业年排放总量的10%。
化工园区治污系统优化将成热点
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各级各类化工园区约850个,石化化工行业“园区化率”达50%以上。2010年中华环保联合会调查了全国8个省的18家工业园区,调查样本中的13个工业园区涉嫌污水直排江湖;2个国家级与7个省级工业园区100%有水污染问题。
曲风臣说,化工园区已成水污染重灾区。因此,在“十三五”,化工园区污水治理系统集成与优化将成为投资热点。
据介绍,化工园区污水治理系统集成与优化首先是“安全稳定”,“十三五”污水处理厂等设计中选用成熟稳定的多级处理工艺、安全可靠高效的设备材料,并配备智能监控系统,完善的应急处理措施等;其次是“适用性强”,污水处理厂设计走在前面,结合污水纳管指标限制要求、一企一管的进水形式、配备进水在线监控系统。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实行精细化管理
曲风臣说,化工石化行业排放的污废水,水质构成复杂,不同企业间排放污水水质差异较大,且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具有生物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呈现出“一杂两高一难”,即组分复杂、高浓度、高生物毒性、难生物降解的水质特点。
在“十三五”期间,不但应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引进国外专业水处理公司,充分发挥其技术、管理优势;还需将污染物由重点控制到全面控制,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实行“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精细化管理。
最新日程以及专家安排
2016年12月7日--9日关于召开“煤气化/煤焦化高污染废水预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专题研讨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十三五”是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关键期。煤化工产业不仅肩负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更承担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任。但同时,随着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煤化工项目的建设与运行,将面临着更加严厉的环保监管和处罚。
煤气化、煤焦化高污染物废水的处理极其困难,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深入探讨和解决这一关键技术问题,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定于2016年12月7日至9日在广州举办“煤气化/煤焦化高污染废水预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专题研讨会”。
会议内容及专家:
1、煤化工高污染物废水中毒性污染物全生命周期分析;
报告人: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2、酚氨回收技术在煤化工行业应用的前景及分析
报告人:环保部评估中心石化部刘志学主任助理
3、煤转化废水处理、回用及无害化处理全过程技术集成工艺分析
报告人:哈尔滨工业大学,韩洪军教授
4、煤气化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技术的工业实践与思考
报告人:华南理工大学过程系统工程学科带头人,钱宇教授
5、新型格栅填料在煤化工含酚废水萃取塔中的性能与应用
报告人: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副主任,王玉军教授
6、煤气化高浓度酚氨废水强化回收技术
报告人:中科院过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宁朋歌博士
7、低阶煤煤干馏过程煤组分转化和产物分析研究
报告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跃副教授,
8、焦化废水处理技术方案与工程案例分析
报告人:中钢集团鞍山热能院
9、电化学除油除浊技术在煤化工废水中的应用分析
报告人:北京京润新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肖东总经理
10、络合萃取技术及设备应用于煤气化废水的适用性
报告人:宜兴市伟成环保有限公司,吴亚军副总经理
11、高效萃取剂开发及酚氨回收强化新工艺研究
报告人:华南理工大学副研究员,杨思宇研究生导师
12、酚氨回收典型案例分析及现场对话交流
报告人:新疆龙宇40亿煤制气公司王秋生副总经理
大唐克旗煤制气公司
----更多精彩报告,正在确认中!!!
时间:2016年12月7日-9日,7日下午报到。
地点:广东省广州市东方国际饭店
(乘车路线):
自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新机场):乘坐地铁三号线(机场南-体育西线)到地铁林和西站A出入口转乘804路到白云区医院站1下车,往前走约100米到东方国际饭店;机场打车150元左右即到酒店。自广州火车东站:乘坐808路、884路、804路、841路、高峰快线34、高峰快线49到白云区医院站1下车,往前坐约100米到东方国际饭店;直接打车10元即到酒店。
自广州火车南站:乘坐地铁二号线到地铁海珠广场站转乘地铁六号线到地铁天平架站A出入口下车,转乘51路、51路A到白云区医院站2下,过马路往右走约300米到东方国际饭店;直接打车80元即到酒店。)。
二、会议主要内容:
3、新型高效低损耗萃取剂及低成本回收技术研发;
4、煤气化高浓度酚氨废水强化回收工艺开发与分析;
5、煤气化酚氨废水回收工艺流程优化和能量集成关键技术;
6、煤化工废水中强毒性有机物强化脱除技术;
7、焦化废水(高氨氮、高氰、硫化物)处理技术方案分析;
8、高含油、高粉尘焦化废水处理药剂开发与应用;
9、半焦/兰炭含酚废水的络合萃取及工艺研究;
10、酚氨回收装置塔内件高效抗堵技术开发与应用;
11、高效高通精馏塔内件设计及实践应用;
12、高效萃取填料的应用及开发;
13、油酚协同萃取回收集成工艺;
14、典型焦化企业废水处理工艺及案例分析;
15、义马、哈气化、大唐、广汇等运行企业酚氨回收运行案例分析;
16、煤转化废水处理、回用及资源化处理全过程技术集成工艺分析。
三、会议其它事宜
1、会议收取会务费3200元/人,12月5日前汇款3000元/人,住宿及交通费用自理。办理汇款3200元的代表赠送价值1680元的《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发展报告》。
3、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振宇
电话:010-56015507
参会回执表
填表日期:2016年月日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参加人员
姓名
性别
职务
住房预订
大床单间间,标间间,标间合住□,不需住宿□
预定起止日期:12月日—12月日,共天
注意事项
如需增值税专用发票,请务必于2016年12月5日前将会务费电汇至北京泛地能源咨询中心,并将开票信息发至会务组,报到时领取发票。现场缴费发票需会后一周开具邮寄。
汇款账号
户名:北京泛地能源咨询中心
开户行:工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账号:0200203009200000432
赞助及宣传方案
协办单位:120000元
1.在会议背板、论文集、邀请函及代表证等显示协办单位及单位名称;
2.单位领导开幕致辞及主席台或第一排嘉宾席就坐;
4.提供场内展示面积8平米,会场展板1块,展示洽谈桌1张;
5.安排重点企业接洽和重点媒体会前会后重点宣传;
6.会议第一天上午入场前和茶歇期间播放企业宣传;
7.参会名额自定(含餐费、资料费,住宿费用需自理)
支持单位:80000元
1.在会议背板、论文集等显示单位名称,单位领导嘉宾席就坐
3.提供会场内展示面积4平米,会场展板1块,展示洽谈桌1张;
4.会议场前和茶歇期间播放企业宣传品
5.参会名额5人(含餐费、资料费,住宿费用需自理)
晚宴:50000元
1.获得晚宴冠名权,单位领导晚宴致辞及嘉宾席就坐;
3.提供展示面积4平米,会场展板1块,展示洽谈桌1张;
4.参会名额3人(含餐费、资料费,住宿费用需自理)
茶歇:30000元
2.提供展示面积4平米,会场展板1块,展示洽谈桌1张;
3.参会名额3人(含餐费、资料费,住宿费用需自理)
其它宣传
项目
会议发言
会场展板
增值服务
价格
18000元
10000元
5000元
15000元
服务内容
1、发言25分钟
2、含2人会务费
1、展台、展板
2、含1人参会费用
2、刊登、企业简介
1、展台、展板)
2、含3人参会费用
《中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报告》(2016版)正式出版发售,现在预定优惠多多!!!
订购日期:
订购单位
邮寄地址
手机
名称
单价
数量
金额
《煤化工水处理技术发展报告》(2015版)
1680元/册
《中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报告》(2016版)》
《中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报告》(2015版)》
《褐煤提质及深加工技术发展报告》(2014版)》
《中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报告》(2013版)》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月刊)
15元/期,
全年180元
合计金额
大写:万仟佰拾元
以上价格均含邮递费用
发票名称
服务费□资料费□咨询费□
《中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报告》(2016版)正式出版发售!
迄今,《中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报告》已连续编制出版4个年度,每年一版。每版均上百万字。已成为煤炭深加工行业一份较为科学、实用的大型综合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集6大行业专家的智慧,内容设计按照了全产业链的原则、涵盖煤资源(包括资源分布、煤种及适应性等)、煤炭深加工技术、煤化工主要产品及煤基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市场、经济、环保、节能等各个方面。
内容包含:综述篇、洗选加工篇、深加工技术篇、产品市场篇、煤电化热篇、副产物综合利用篇、示范及典型项目篇、拟在建项目篇、技术经济篇、煤化工环保篇、分质分级利用篇、散煤治理和洁净型煤推广篇、文件汇编篇等。每一篇章的编制,均应本着客观、严谨的学术态度,力求《报告》可读、可用。
现2016版正式出版发售,首发价格1680元!
赠送——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全年杂志1套
目录
一、综述篇
“十三五”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建议
1“十二五”国内煤炭行业回顾
1.1“十二五”取得的成绩
1.2存在的问题
2“十三五”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1发展机遇
2.2面临的挑战
2.3发展趋势
3“十三五”煤炭行业发展方向与应对
3.1发展思路
3.2发展原则
3.3主要任务
4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进展及展望
5建议
5.1向整合兼并重组方向调整
5.2向上下游特别是煤—电一体化的方向调整
5.3向煤炭清洁化利用和深度加工转化调整
“十二五”我国现代煤化工项目(含示范项目)建设回顾及“十三五”重点发展建议
1“十二五”煤化工发展回顾
1.1煤制油产业
1.1.1已投产煤制油示范工程运行概况
1.1.2拟在建煤制油工程概况
1.1.3甲醇制汽油项目概况
1.2煤制天然气产业
1.2.1部分煤制天然气企业投产运营概况
1.2.2部分煤制天然气企业示范工程建设概况
1.3煤制烯烃产业
1.3.1部分煤制烯烃企业生产运营概况
1.3.2部分煤制烯烃企业示范工程建设概况
2“十二五”我国现代煤化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煤化工布局问题
2.2水资源瓶颈制约问题
2.3产品同质化问题
2.4环保三废排放及综合利用问题
3“十三五”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重点建议
3.1扎实做好已投产的示范工程达标达产
3.2适时推进升级示范工程的有序建设
3.2.1煤炭直接液化
3.2.2煤炭间接液化
3.2.3煤制天然气
3.2.4煤制烯烃
3.2.5煤制乙二醇
3.3大力提升装备国产化能力
3.4大力提高清洁生产和碳利用水平
3.5加快完善标准化工作体系
“十三五”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升级与技术突破重点
1统筹推进煤炭清洁转化技术升级
2完善清洁能源产品技术升级
3推进大型洁净煤气化技术升级
4提升大型气体净化技术降低,能耗、消耗
5开发大型甲醇合成工艺,突破大型装备制造瓶颈
6开发耦合集成技术,不断优化工艺参数
7开发低阶煤分级分质低温热解技术
8开发提升煤焦油精炼与制备技术
9加大环保排放控制技术创新力度,突破核心工艺技术要有突破
我国焦化行转型升级进展综述及发展建议
1中国炼焦行业发展特点
1.1炼焦业焦化产品产量巨大,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化转化产业
1.2中国钢铁工业对焦炭需求出现了不可逆转的下降
1.3焦炭产能向西中部富煤地区和钢铁生产发达省区转移加剧
1.4产能过剩显现,行业竞争惨烈,产能结构调整和布局调查步伐加快
1.5企业大型化发展加快
1.6“行业准入”使炼焦行业技术进步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
1.7炼焦行业科技进步取得新突破
1.7.1炼焦煤气资源化利用是对世界炼焦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1.7.2煤焦油、焦化苯加工技术发展加快
1.8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
1.9增产不增效,焦化企业效益持续分化
2炼焦行业由传统煤化工向为现代煤化工提供优质碳源转变
2.1做好为钢铁生产服务,拓展为现代煤化工提供优质“碳源”和社会民用清洁焦的新发展空间
2.1.1炼焦企业必须全力为炼铁生产服务
2.1.2加强褐煤长烟煤等低阶煤种利用,为化工生产提供优质廉价碳质原料
2.1.3生产全清洁民用焦,拓展行业发展空间
2.2焦炉煤气资源化开发已成为炼焦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2.1中国现阶段炼焦煤气利用主要形式与特点
2.2.2对焦炉气生产天然气的建议
2.3煤焦油的出路在于产品“独特精”和煤沥青拓展使用
2.3.1中国煤焦油加工的主要企业与产品
2.3.3煤沥青的出路仍然是必须破解的难题
2.4焦化苯精制要注重产业链建设
2.5实现绿色转型,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
3结束语
“十二五”我国甲醇及甲醇产业链行业发展回顾与前景展望
1甲醇行业发展现状
1.1主要成绩
1.1.1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1.1.2大型化、集约化成绩显著
1.1.3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1.1.4产业布局更加优化
1.1.5生产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
1.1.6国产甲醇市场主体地位日益巩固
1.1.7下游产品开发取得可喜进展
1.1.8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1.2主要问题
2甲醇行业进出口现状
3甲醇消费现状和下游需求途径进展
3.1甲醇消费现状
3.2甲醇能源途径
3.2.1甲醇制汽油(MTG)
3.2.2甲醇掺烧汽油(M15,M85,M100)
3.2.3二甲醚
3.2.4聚氧醚
3.2.5甲醇工业燃料
3.2.6甲醇船用燃料
3.3甲醇有机原料途径
3.3.1甲醇(煤)制烯烃
3.3.2醋酸
3.3.3甲醛
3.3.4MTBE
4甲醇价格情况
5我国甲醇发展前景展望
我国煤基精细化学品应用领域探索
1煤基精细化学品概述
2重点煤基化学品应用领域
2.1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
2.2丙丁共聚聚丙烯树脂
2.3聚丁烯
2.42-丙基庚醇
2.5异壬醇
2.6三羟甲基丙烷
2.7季戊四醇
2.8新戊二醇
2.9费托合成精细产品
2.10氧化法环氧丙烷
2.11聚醚多元醇
2.12甲基丙烯酸甲酯
2.13丙烯腈
2.14联合尼龙产品
2.15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2.16乙丙橡胶
2.17顺丁橡胶
2.18丁二烯(氧化法)
2.19微藻制油
2.20CO2高效转化制甲烷
2.21CO2生产柴油
2.22CO2制降解塑料
2.23CO2制甲醇
2.24CO2制PC技术(非光技术)
2.25CO2制聚酯多元醇技术
现代煤化工发展面临的环保形势和要求
1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总要求
2国家对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的环保要求
2.1规划布局
2.2项目选址
2.3厂址比选
3现代煤化工项目污染防治
3.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3.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3.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3.4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3.5噪声治理措施
3.6清洁生产
4环境风险防控
4.1工程安全措施
4.2水污染风险防控措施
4.3大气风险防控措施
4.4风险应急预案要求
5防护距离的设置
6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7公众参与
8全过程环境管理
9碳排放情况
10结束语
利用资本运作的财务协同效应推进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建设
1资本运作的财务协同效应
1.1横向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
1.1.1生产、管理的规模经济
1.1.2营销经济性与研发经济性
1.1.3资产与资金规模经济
1.2纵向并购的财务效应
1.2.1原料供应上的优势
1.2.2销售经营优势
1.2.3减少交易成本
1.2.4有利于企业再造价值链
1.3混合并购财务效应
1.3.1自由现金流量的充分利用
1.3.2关联混合并购
1.3.3多向性多样化混合并购
1.4三种并购均具有的财务效应
1.4.1避税效应
1.4.2减少资本需求量
1.4.3预期效应分析
1.5财务协同效应的前提条件
2资本运作的案例
3煤化工项目的特点与组织实施建议
3.1煤化工项目的特点
3.1.1技术方面
3.1.2资源方面
3.1.3资金方面
3.1.4管理方面
3.1.5营销方面
3.1.6产业协同方面
3.2组织实施建议
3.2.1股份化
3.2.2股东方应有的素质
3.2.3煤化工项目实现与条件
4结束语
当前油价下的煤化工经济性分析
1测算条件及方法
1.1测算方法选取与说明
1.2总体测算条件
1.3具体测算条件
1.3.1煤制烯烃
1.3.2煤制天然气
1.3.3煤制油
1.3.4煤制乙二醇
1.3.5煤制化肥(尿素)
1.3.6焦煤制乙醇
1.3.7焦粉气化制甲醇
1.3.8粉煤提质
2财务测算结果与经济性分析
2.1煤制烯烃
2.2煤制天然气
2.3煤制油
2.4煤制乙二醇
2.5煤制化肥
2.6焦煤制乙醇
2.7焦粉气化制甲醇
2.8粉煤提质
3竞争力与风险分析
3.1竞争力分析
3.1.1煤制烯烃
3.1.2煤制天然气
3.1.3煤制油
3.1.4煤制乙二醇
3.1.5煤制化肥(尿素)
3.1.6粉煤提质与煤焦利用
3.2风险分析
3.2.1煤制烯烃
3.2.2煤制天然气
3.2.3煤制油
3.2.4煤制乙二醇
3.2.5煤制化肥(尿素)
3.2.6粉煤提质与煤焦利用
4影响因素和实现条件
4.1影响财务效益的因素
4.1.1政策因素
4.1.2技术因素
4.1.3区域因素
4.1.4碳减排
4.1.5生态环境
4.1.6投资者实力
4.2财务实现的条件
5结束语
现代煤化工碳排放形势和碳利用技术进展分析
1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碳排放形势
2现代煤化工主要节能措施
2.1工艺技术节能
2.1.1煤气化节能
2.1.2变换节能
2.1.3净化节能
2.1.4合成节能
2.1.5空分节能
2.1.6大型机组驱动节能
2.1.7工艺余热优化节能
2.2设备节能
2.3自动控制节能
2.4全厂热能综合利用
2.5工厂总图布置节能
2.6其它工程性节能措施
3现代煤化工二氧化碳利用途径分析
3.1二氧化碳驱油
3.2碳汇林
4现代煤化工响应碳交易的策略分析
4.1碳交易基本规则
4.2现代煤化工对碳交易的应对策略
二、分质分级利用篇
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全产业链路径探析
1概述
2热解基本原理
3低温热解参数选择
3.1煤热解温度
3.2煤粒度及热解炉型
3.3热解产品
3.3.1热解目标产品选择确定热解工艺
3.3.2低阶煤热解的发展趋势
4低温热解现状分析
4.1长周期稳定性
4.2高温油气/粉尘分离难
4.3热解废水处理难
4.3.1难降解废水
4.3.2焦化热解废水
4.3.3低温热解废水
4.4大型化及一体化
4.5焦油精制高附加值产品
4.5.1大型化热解焦油精制
4.5.2焦油深加工发展
4.5.3高附加值化学品制取
5低温热解全产业链路径
褐煤干燥成型及水分回收利用技术综述
1褐煤概述
2褐煤干燥技术及应用情况
2.1蒸发脱水工艺
2.1.1滚筒式烟气直接加热工艺
2.1.2管式蒸汽间接干燥工艺
2.1.3流化床蒸汽干燥工艺
2,1.4蒸汽空气联合干燥工艺
2.1.5管式气流床烟气直接干燥工艺
2.1.6床混式干燥工艺(BMD)
2.1.7带式干燥工艺
2.18振动流混流干燥工艺
2.2非蒸发脱水工艺
2.2.1热水干燥工艺
2.2.2热压脱水工艺(MTE)
2.2.3D-K干燥工艺
2.2.4UBC热油干燥工艺
2.2.5K燃料(K-Fuel)干燥工艺
2.2.6冷干(Colddry)干燥工艺
2.2.7液化二甲醚(DME)固体干燥工艺
3褐煤成型技术
3.1褐煤成型机理研究
3.2褐煤成型条件研究
3.3褐煤成型粘结剂
3.4褐煤成型机的应用
4褐煤干燥水分回收利用技术
4.1褐煤干燥水分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4.2褐煤干燥水分回收利用的影响因素
中低温煤焦油加工技术进展与最新发展动态
1技术现状
2应用状况
2.1投建及在建焦油加工项目
2.2产业化示范项目
2.3经济效益分析
3存在问题
4发展动向
6最新动态
低阶煤干燥技术进展与应用概况
1.1德国泽玛格(Zemag)回转管式干燥技术
1.2德国RWE蒸汽流化床干燥技术
1.3热压脱水工艺(MTE工艺)
1.4床混式干燥工艺(BMD)
1.5振动混流干燥技术
1.6多回程滚筒干燥技术
1.7澳大利亚怀特能源有限公司BCB技术
1.8中国神华HPU技术和低变质烟煤混流干燥技术
1.9蒸汽空气联合干燥工艺
1.10液化二甲醚固体脱水法
1.11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内加热流化床过热蒸汽干燥工艺
1.12管式间接干燥工艺技术
2.1概况
2.2建设地点】
2.3规模及产品方案
2.4技术工程内容
2.5投资规模
5小结
低阶煤提质技术进展与应用概况
1.1国外技术状况
1.1.1内热式气体热载体法
1.1.2内热式固体热载体法
1.1.3Encoal公司的LFC工艺
1.1.4ETCH粉煤干馏多联产工艺
1.2国内技术状况
1.2.1SJ型干馏炉
1.2.2北京柯林斯达褐煤干燥改性提质技术和兰炭技术
1.2.3DG法煤热解技术
1.2.4浙江大学循环流化床热—电—气—焦油多联产工艺
1.2.5直立炉褐煤干馏技术
1.2.6天成油电公司褐煤低温热解技术
1.2.7国电富通的低温热解技术
1.2.8北京蓝天三联产技术
1.2.9大唐华银LCC技术
1.2.10中科院煤拔头技术
1.2.11多段回转炉热解技术
2.2建设地点
2.3产品方案
2.4技术路线及工程内容
三、散煤治理和洁净型煤推广篇
1民用煤燃烧及污染物排放概况
2民用煤质量控制和优质煤替代
3.1政策法规
3.2地方标准
4民用煤质量国家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4.1民用煤国家标准是商品煤质量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2民用煤国家标准的编制原则
4.3民用煤国家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我国(含京津冀)民用散煤治理现状及政策性建议
2民用散煤治理
2.1政府治理措施
2.2民用散煤质量标准
3民用洁净型煤生产
4民用炉具
5清洁能源
6存在的问题
7建议
7.1加强煤炭质量监管
7.2建立民用煤统配平台
7.3维持财政补贴政策
7.4型煤产业清洁化生产
洁净型煤技术在散煤燃烧治理发挥的作用及建议
1洁净型煤的优势
2洁净型煤的生产情况
2.1陕北神木
2.2河北
2.3甘肃
2.4宁夏
3洁净型煤推广效果
4洁净型煤推广存在的问题
4.1洁净型煤成本高、价格贵,生产企业和用户负担均较重
4.2洁净型煤生产技术存在不足,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4.3洁净型煤供应能力不足
4.4洁净型煤与炉具配套性较差
4.5缺乏洁净型煤降低排放、降低成本的标准
4.6洁净型煤优势的宣传力度不够
5对我国洁净型煤推广的建议
5.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政策支持力度
5.2健全补贴机制,确保补贴落实到位
5.3加大生产洁净型煤系列技术的研发,推广配套节能环保炉具
5.4延长生产季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5加强专业协会的专业指导作用,确保洁净煤质量和推广任务的完成
世界散煤治理经验及对我国散煤治理的启示
1世界散煤治理经验
1.1英国
1.2日本
1.3德国
2我国散煤治理现状
2.1北京市减煤换煤政策
2.2河北省确保优质煤源配送
2.3天津市实现洁净煤全替代
2.4太原市推进民用洁净焦炭应用
3对我国散煤治理的启示
我国散煤洁净燃烧技术简述与建议
1洁净型煤概况
2洁净型煤核心技术
2.1普通民用洁净型煤技术
2.2特有民用型煤技术——半焦型煤
2.3半焦型煤的使用情况分析
3建议
兰炭减霾优势分析
1兰炭产业发展情况
1.1兰炭特性
1.2兰炭产业发展现状
1.3兰炭生产技术
2兰炭减霾优势分析
2.1兰炭替代民用及直接分散用煤的减霾效果(以榆林兰炭为例)
2.2兰炭在炼铁领域的减霾效果
2.3兰炭在建材行业的减霾效果
2.4兰炭在电煤掺烧领域的减霾效果
四、深加工技术篇
煤气化技术与应用最新发展动态
1我国引进国外煤气化技术概况
1.1引进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
1.1.1鲁奇(Lurgi)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
1.1.2BGL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
1.2引进流化床气化技术
1.2.1U-gas流化床气化技术
1.2.2TRIG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
1.3引进气流床气化技术
1.3.1壳牌(Shell)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SCGP)
1.3.2GSP干粉加压气化技术
1.3.3科林粉煤气化(CCG)技术
1.3.4GE水煤浆气化技术
1.3.5E-GAS水煤浆气化技术
2国内开发煤气化技术概况
2.1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
2.1.1碎煤加压气化技术
2.1.2云煤炉(YM)煤气化技术
2.2ICC灰熔聚气化技术
2.3气流床气化技术
2.3.1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
2.3.2航天炉(HT-L)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2.3.3多元料浆气化技术(MCSG)
2.3.4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两段炉)
2.3.5水煤浆水冷壁气化技术(清华炉)
2.3.6单喷嘴冷壁式粉煤气化技术(SE东方炉)
2.3.7宁煤炉气化技术(宁煤炉)
2.4国内自主开发煤气化技术应用状况
2.5国内自主开发煤气化技术的工艺比较
3各类煤气化技术在我国的运行现状
3.1固定床气化技术运行现状
3.2流化床气化技术运行现状
3.3气流床气化技术运行现状
3.3.1水煤浆气化技术运行现状
3.3.2干煤粉气化技术运行现状
4对改进、提升煤气化技术水平的建议
煤液化技术进展与最新发展动态
2煤直接液化
3煤间接液化
4应用状况
5存在问题
6发展动向
煤制天然气技术与应用最发展动态
2甲烷化技术
2.1国外甲烷化技术
2.1.1Tops0e(拓普索)TREMP甲烷化
2.1.2英国Davy(戴维)CRG甲烷化工艺
2.1.3德国Lurgi公司(鲁奇)甲烷化工艺
2.2国内甲烷化技术
2.2.1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2.2西南化工研究院
2.2.3华福联合体甲烷化技术
3煤制天然气水处理技术方案
3.1煤制天然气工厂废水种类及特性
3.2煤制天然气工厂废水处理装置功能设置
3.2.1废水处理站
3.2.2回用水处理站
3.2.3浓水反渗透装置
3.2.4高浓度盐水蒸发装置
4煤制天然气项目主要指标
4.1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技术指标要求
4.2煤制天然气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计算
4.2.1计算范围
4.2.2计算方法
4.3主要技术指标计算结果
4.4不同流程方案煤制天然气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分析
4.4.1能效
4.4.2煤耗
4.4.3水耗
甲醇制汽油技术进展与应用概况
1甲醇制汽油技术现状
1.1Mobil的MTG技术
1.2中科院山西煤化所MTG技术
1.3中石化炼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埃克森美孚新一代流化床甲醇制汽油技术
1.4云南煤化集团公司一步法制甲醇汽油技术
2.2规模及产品方案
2.3技术路线
2.4工程内容
5最新发展动态
甲醇制烯烃技术进展与应用概况
1.1UOP公司MTO技术
1.2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
1.3中国石化S-MTO技术
1.4Lurgi公司MTP技术
1.5中国化学/清华大学FMTP技术
1.6惠生工程专有分离技术
4.1优化系统设计
4.2提高操作压力
4.3优化烯烃分离流程
4.4加强C4综合利用
煤制芳烃技术进展与最新发展动态
1.1煤基合成气直接制芳烃技术
1.2甲醇制芳烃技术
1.2.1甲醇芳构化
1.2.2甲苯甲基化技术
3甲醇制芳烃的经济性
4问题与动向
煤制乙醇技术进展与最新发展动态
1.1合成气生物法制乙醇
1.2合成气经醋酸加氢及醋酸酯加氢制乙醇
3问题与动向
4最新动态
煤制乙二醇技术进展与最新发展动态
1.1直接合成法
1.2间接合成法
1.2.1草酸酯合成法
1.2.2伊士曼/戴维甲醛氢甲酰化法
1.2.3WHB煤制聚合级乙二醇新技术
1.2.4高化学集团CTEG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
3.1技术
3.2运输及物流
3.3与中东产品的竞争
5最新动态
甲烷化技术进展与应用概况
1甲烷化技术现状
1.1国外甲烷化技术现状
1.1.1鲁奇公司甲烷化技术
1.1.2Davy公司甲烷化技术(CRG)
1.1.3拓普索循环节能甲烷化工艺(TREMPTM)
1.1.4美国巨点能源公司直接甲烷化技术
1.2国内甲烷化技术现状
1.2.1中科院大化所技术现状
1.2.2西北化工研究院技术现状
1.2.3新奥甲烷化技术
1.2.4西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
1.2.5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技术
1.2.6大唐国际化工技术甲烷化专利技术
2.1美国太平原煤制天然气项目
2.1.1概况
2.1.2规模及产品方案
2.1.3工艺技术路线
2.2大唐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
2.2.1概况
2.2.2建设地点
2.2.3规模及产品方案
2.2.4技术方案
2.2.5投资规模
5甲烷化技术最新动态
5.1苏新能源和丰有限公司40亿m3/a煤制天然气项目
5.2内蒙古北控京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40亿m3/a煤制天然气项目
5.3山西大同低变质烟煤清洁利用示范项目
五、煤化工环保篇
煤化工装置挥发性有机物VOCs现状及防治措施
1煤化工VOCs污染排放源分析
2VOCs污染末端治理技术现状
2.1吸附技术
2.2焚烧与催化燃烧技术
2.3生物技术
2.4冷凝技术
2.5吸收技术
2.6光催化技术
2.7膜分离技术
3VOCs控制技术与要求
煤化工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
1矿井疏干水的综合利用
2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
2.1开式循环水节水措施
2.1.1提高浓缩倍数
2.1.2控制腐蚀结垢
2.1.3控制微生物生长
2.1.4采用适合的旁滤技术
2.2闭式循环水系统节水措施
2.2.1增湿型湿空冷器
2.2.2喷淋蒸发型空冷器
2.2.3表面蒸发空冷器
2.2.4干湿联合空冷器
3密闭式冷凝液的回收利用
4废水的分类收集和梯级利用
5废水近“零”排放技术
6煤化工节水技术发展展望
7小结
现代煤化工废水排放现状及深度处理技术方向
1高级氧化技术
1.1臭氧催化技术
1.2电解催化氧化技术
1.3湿式空气氧化
1.4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2膜分离技术
2.1高效反渗透
2.2正渗透
2.3震动膜
2.4碟管式反渗透膜
3蒸发结晶技术
3.1多效蒸发
3.2热力蒸汽再压缩蒸发
3.3机械蒸发
3.4结晶盐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4煤化工废水排放现状及存在问题
煤化工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1煤化工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水质特征
1.1煤气化废水
1.2煤液化废水水质特征
2煤化工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2.1预处理技术
2.1.1酚氨回收技术
2.1.2油类和悬浮物额去除
2.1.3氰根的去除
2.1.4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
2.2生化处理技术
2.2.1组合An/O工艺
2.2.2间歇多循环活性污泥工艺
2.2.3膨胀颗粒污泥床工艺
2.2.4高效生物反应器技术
2.3深度处理技术
2.3.1生化处理
2.3.2高级氧化技术
3小结
煤化工高浓盐水的处理技术与应用最新进展
1背景
1.1节约用水催生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工艺
1.2煤化工高浓盐水的水质特点
1.3环保部门对煤化工含盐废水处理要求越来越严
2国家对杂盐废物管理的标准和处理要求
2.1环保部对现代煤化工项目的环境准入要求
2.2“零排放”的杂盐处理问题产生与发展
3全过程控制煤化工高浓盐水中的有机物及盐含量技术措施
3.1预处理过程中的有机物控制技术措施
3.1.1废水酚回收技术
3.1.2废水氨回收技术
3.2生化处理过程控制技术
3.3深度处理采取的控制技术
3.3.1高级氧化法
3.3.2吸附法
3.3.3膜处理技术
3.4浓盐水处理中的控制技术
3.5蒸发结晶杂盐技术
3.5.1自然蒸发结晶
3.5.2机械蒸发+结晶
4机械压缩蒸发结晶技术的发展
4.1蒸发结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4.2机械压缩蒸发技术在国内的工程应用
4.2.1GE的RCC公司技术应用
4.2.2威立雅HPD技术
4.2.3AquaCHEM技术
5机械蒸汽再压缩降膜循环蒸发器技术
5.1工艺技术概况
5.1.1GE公司技术
5.1.2阿奎特公司技术
5.1.3威立雅公司技术
5.2设备结构特点
5.2.1蒸发器布水方式
5.2.2蒸发器除雾设计
5.2.3蒸发器再循环浓水管道设计
5.2.4结晶器结构设计特点
6国内在煤化工浓盐水浓缩和结晶方面的技术探索
6.1钝化络合吹脱屏蔽分离分部结晶制取单质盐技术
6.2高盐废水高级氧化、再浓缩、分盐、资源化工艺的解决方案
6.3高效盐浓缩电渗析器(SED)技术
6.4煤化工浓盐水制取氯化钠和盐硝的专有技术
7结束语
六、产品市场篇
甲醇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甲醇主要性质及用途
2甲醇供需现状
2.1世界甲醇供需现状
2.2中国甲醇供需现状
3甲醇供需预测
3.1世界甲醇供需预测
3.2中国
二甲醚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二甲醚主要性质及用途
2二甲醚供需现状
2.1世界二甲醚供需现状
2.2中国二甲醚供需现状
3二甲醚供需预测
3.1世界二甲醚供需预测
3.2中国二甲醚市场预测
醋酸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醋酸主要性质及用途
2醋酸供需现状
2.1世界醋酸供需现状
2.2中国醋酸供需现状
3醋酸供需预测
3.1世界醋酸供需预测
3.2中国醋酸供需预测
苯酚/丙酮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苯酚/丙酮主要性质及用途
2苯酚/丙酮供需现状
2.1世界苯酚/丙酮供需预测
2.2中国苯酚/丙酮供需现状
3苯酚/丙酮供需预测
3.1世界苯酚/丙酮供需预测
3.2中国苯酚/丙酮供需预测
丁/辛醇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丁/辛醇产品主要性质及用途
2丁/辛醇供需现状
2.1世界丁/辛醇供需现状
2.2中国丁/辛醇供需预测
3丁/辛醇供需预测
3.1世界丁/辛醇供需预测
3.2中国丁/辛醇供需预测
1,4-丁二醇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1,4-丁二醇主要性质及用途
21,4-丁二醇供需现状
2.1世界1,4-丁二醇供需现状
2.2中国1,4-丁二醇供需现状
31,4-丁二醇供需预测
3.1世界1,4-丁二醇供需预测
丙烯酸及酯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丙烯酸及酯主要性质及用途
2丙烯酸及酯供需现状
2.1世界丙烯酸及酯供需现状
2.2中国丙烯酸及酯供需现状
3丙烯酸及酯供需预测
3.1世界丙烯酸及酯供需预测
3.2中国丙烯酸及酯供需预测
聚氯乙烯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聚氯乙烯主要性质及用途
2聚氯乙烯供需现状
2.1世界聚氯乙烯供需现状
2.2中国距离乙烯供需现状
3聚氯乙烯供需预测
3.1世界聚氯乙烯供需预测
3.2中国聚氯乙烯供需预测
电石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电石主要性质及用途
2电石供需现状
3电石供需预测
合成氨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合成氨主要性质及用途
2合成氨供需现状
2.1世界合成氨供需现状
2.2中国合成氨供需现状
3合成氨供需预测
3.1世界合成氨供需预测
3.2中国合成氨供需预测
尿素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尿素主要性质及用途
2尿素供需现状
2.1世界尿素供需现状
2.2中国尿素供需现状
3尿素供需预测
3.1世界尿素供需预测
3.2中国尿素供需预测
汽油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汽油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2汽油供需现状
2.1世界汽油供需现状
2.2中国汽油供需现状
3汽油供需预测
3.1世界汽油供需预测
3.2中国汽油供需预测
4汽油价格分析
4.1世界汽油供需现状
4.2中国汽油市场价格分析
柴油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柴油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2柴油供需现状
2.1世界柴油供需现状
2.2中国柴油供需现状
3供需预测
3.1世界柴油供需预测
3.2中国柴油供需预测
4价格分析
4.1东南亚地区柴油价格分析
4.2中国柴油市场价格分析
液化石油气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2液化石油供需现状
2.1世界液化石油气供需现状
2.2中国液化石油气供需现状
3液化石油气供需预测
3.1世界液化石油气供需预
3.2中国液化石油气供需预测
乙烯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乙烯主要性质及用途
2乙烯供需现状
2.1世界乙烯供需现状
2.2中国乙烯供需现状
3乙烯供需预测
3.1世界乙烯供需预测
3.2中国乙烯供需预测
4乙烯价格分析
丙烯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丙烯主要性质及用途
2丙烯供需现状
2.1世界丙烯供需现状
2.2中国丙烯供需现状
3丙烯供需预测
3.1世界丙烯供需预测
3.2中国丙烯供需预测
4丙烯价格分析
4.1东北亚地区丙烯价格分析
4.2中国市场丙烯价格分析
聚乙烯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聚乙烯主要性质及用途
2聚乙烯供需现状
2.1世界聚乙烯供需现状
2.2中国聚乙烯供需现状
3聚乙烯供需预测
3.1世界聚乙烯供需预测
3.2中国聚乙烯供需预测
4聚乙烯价格分析
4.1东北亚地区聚乙烯价格分析
4.2国内市场聚乙烯价格分析
聚丙烯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聚丙烯主要性质及用途
2聚丙烯供需现状
2.1世界聚丙烯供需现状
2.2中国聚丙烯供需现状
3聚丙烯供需预测
3.1世界聚丙烯供需预测
3.2中国聚丙烯供需预测
4聚丙烯价格分析
4.1东北亚价格分析
4.2国内市场价格分析
乙二醇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乙二醇主要性质及用途
2乙二醇供需现状
2.1世界乙二醇供需现状
2.2中国乙二醇供需现状
3乙二醇供需预测
3.1世界乙二醇供需预测
3.2中国乙二醇供需预测
4.1进口价格分析
环氧丙烷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环氧丙烷主要性质及用途
2环氧丙烷供需现状
2.1世界环氧丙烷供需现状
2.2中国环氧丙烷供需现状
3环氧丙烷供需预测
3.1世界环氧丙烷供需预测
3.2中国环氧丙烷供需预测
4环氧丙烷价格分析
纯苯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纯苯主要性质及用途
2纯苯供需现状
2.1世界纯苯供需现状
2.2中国纯苯供需现状
3纯苯供需预测
3.1世界纯苯供需预测
3.2中国纯苯供需预测
4纯苯价格分析
对二甲苯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对二甲苯主要性质及用途
2对二甲苯供需现状
2.1世界对二甲苯供需现状
2.2中国对二甲苯供需现状
3对二甲苯供需预测
3.1世界对二甲苯供需预测
3.2中国对二甲苯供需预测
4对二甲苯价格分析
4.2国内对二甲苯市场价格分析
丙烯腈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丙烯腈主要性质及用途
2丙烯腈供需现状
2.1世界丙烯腈供需现状
2.2中国丙烯腈供需现状
3丙烯腈供需预测
3.1世界丙烯腈供需预测
3.2中国丙烯腈供需预测
4丙烯腈价格分析
4.1丙烯腈进口价格分析
4.2国内丙烯腈市场价格分析
己内酰胺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己内酰胺主要性质及用途
2己内酰胺供需现状
2.1世界己内酰胺供需现状
2.2中国己内酰胺供需现状
3己内酰胺供需预测
3.1世界己内酰胺供需预测
3.2中国己内酰胺供需预测
4己内酰胺价格分析
4.2国内己内酰胺市场价格分析
丁二烯橡胶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丁二烯橡胶主要性质及用途
2丁二烯橡胶供需现状
2.1世界丁二烯橡胶供需现状
2.2中国丁二烯橡胶供需现状
3丁二烯橡胶供需预测
3.1世界丁二烯橡胶供需预测
3.2中国丁二烯橡胶供需预测
4丁二烯橡胶价格分析
4.2国内丁二烯橡胶市场价格分析
丁苯橡胶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丁苯橡胶主要性质及用途
2丁苯橡胶供需现状
2.1世界丁苯橡胶供需现状
2.2中国丁苯橡胶供需现状
3丁苯橡胶供需预测
3.1世界丁苯橡胶供需预测
3.2中国丁苯橡胶供需预测
4丁苯橡胶价格分析
乙丙橡胶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1乙丙橡胶主要性质及用途
2乙丙橡胶供需现状
2.1世界乙丙橡胶供需现状
2.2中国乙丙橡胶供需现状
3乙丙橡胶供需预测
3.1世界乙丙橡胶供需预测
3.2中国乙丙橡胶供需预测
4乙丙橡胶价格分析
七、文件汇编篇
《关于推进煤炭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