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条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还有疑问?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刑法罪名

本条是关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为杜绝在查禁犯罪活动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的犯罪活动,本条规定,上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为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条适用中的“情节严重”主要是指由于行为人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行为,使众多的犯罪分子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或者使罪行较重的犯罪分子逃避刑事追诉,以及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形等。

一、概念及其构成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

本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犯罪分子,其中包括犯罪之后,潜逃在外,尚未抓获的犯罪分子,也包括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的犯罪分子。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

行为人实施上述行为必须是利用其查禁犯罪活动的职责便利,不论行为的结果如何,只要行为人利用其查禁犯罪活动的职责便利条件,实施了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情节是否严重,只是量刑轻重问题。

根据2006年7月2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2.向犯罪分子提供钱物、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隐藏处所等便利条件的;

3.向犯罪分子泄漏案情的;

4.帮助、示意犯罪分子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翻供的;

5.其他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能是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上述人员不能构成本罪主体。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指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此外,各级党委、政府机关中主管查禁犯罪活动的人员也包括在内。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要求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才能构成。行为人明知其为犯罪分子处于查禁之列,仍然向其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目的在于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至于行为人主观上出于何种动机,是出于侧隐之心还是基于亲朋关系等,在此不问。如果不知是犯罪分子,无意透露消息提供便利的,不构成本罪。但是一旦发现是犯罪分子仍然为其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其逃避处罚的,则应以本罪论处。

一、本罪是行为犯

二、划清本罪与其他犯罪共犯的界限

三、划清本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界限

司法工作人员在查禁犯罪活动中,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采取伪造、隐匿毁弃证据的方法掩盖犯罪事实,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的,不构成本罪,构成徇私枉法罪。

四、划清本罪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界限

从主观目的看,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也是为了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但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只能是行政执法人员,而本罪的主体是特定的司法工作人员。

(2)行为方式不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主要以不作为方式表现,本罪则表现为作为处罪。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起施行高检发释字〔2006〕2号)

一、渎职犯罪案件

(三十三)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第四百一十七条)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司法及公安、国家安全、海关、税务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三、附则

(一)本规定中每个罪案名称后所注明的法律条款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条款。

(二)本规定所称“以上”包括本数;有关犯罪数额“不满”,是指已达到该数额百分之八十以上的。

(三)本规定中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乡(镇)以上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四)本规定中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虽然有债权存在,但已无法实现债权的,可以认定为已经造成了经济损失:(1)债务人已经法定程序被宣告破产,且无法清偿债务;(2)债务人潜逃,去向不明;(3)因行为人责任,致使超过诉讼时效;(4)有证据证明债权无法实现的其他情况。

(五)本规定中的“徇私舞弊”,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徇私情、私利,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行为。

(六)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规定发布前有关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和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与本规定有重复或者不一致的,适用本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年9月16日起施行高检发释字1999-2号)

二、渎职犯罪案件

(三十一)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第417条)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司法及公安、国家安全、海关、税务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

2.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提供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隐藏处所等便利条件的;

3.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漏案情,帮助、指示其隐匿、毁灭、伪造证据及串供、翻供的;

4.其他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

四、附则

(二)本规定中有关犯罪数额“不满”,是指接近该数额且已达到该数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三)本规定中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能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

(五)本规定中有关贿赂罪案中的“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以及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

(七)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规定发布前有关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立案标准,与本规定有重复或者不一致的,适用本规定。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是指向性质严重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集团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多次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或者因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造成严重后果的等。

为加强人民检察院与质检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及时查处和预防涉及质检部门工作人员的渎职等职务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提出以下意见:

一、各级人民检察院与各级质检部门建立惩治与预防渎职等职务犯罪联席会议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侦查工作的副检察长、渎职侵权检察厅、反贪污贿赂总局和职务犯罪预防厅的负责同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分管领导同志、法规司、通关业务司、执法督查司、驻总局监察局负责同志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席会议成员。双方各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的联系和筹办联席会议事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质检部门都要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

二、联席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例会,由人民检察院和质检部门轮流主持。遇有需要及时研究和协调的事项,经一方提议可随时召开。人民检察院和质检部门日常工作中如需沟通情况、讨论问题、协调案件,经协商可及时召开工作层面的联系会议。

三、联席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相互通报涉及质检部门工作人员违法犯罪的形势,分析新情况、新问题;通报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情况;研究解决协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研究阶段性工作重点、措施等。工作层面的联系会议主要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重要案件的查处工作。

四、各级人民检察院查办质检部门工作人员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的个案情况应及时向同级质检部门进行通报。同时,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积极探索建立“网上衔接,信息共享”机制,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

五、县级以上质检部门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触犯刑法有关规定、涉嫌渎职等职务犯罪及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或线索,应当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发现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渎职等职务犯罪线索的,应当向同级人民检察院举报。

六、质检部门向人民检察院移送的案件或者案件线索,主要是指涉及以下罪名的案件:

(一)刑法第九章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包括:

1.滥用职权罪(刑法第397条);

2.玩忽职守罪(刑法第397条);

3.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刑法第402条);

4.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刑法第409条);

5.商检徇私舞弊罪(刑法第412条);

6.商检失职罪(刑法第412条);

7.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刑法第413条);

8.动植物检疫失职罪(刑法第413条);

9.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刑法第414条);

10.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刑法第417条)。

(二)刑法第八章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犯罪,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犯罪。

七、质检部门向人民检察院移送的案件或者案件线索,包括以下材料:

(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

(二)举报材料;

(三)违法行为调查报告;

(四)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

(五)有关文书资料和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

(六)音像资料;

(七)其他应当移送的证明资料。

人民检察院可以要求移送案件的质检部门补充上述材料和证据。

八、人民检察院对质检部门移送的案件或者案件线索,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或者初查,决定是否立案。对决定立案的,应当及时将立案情况通报移送单位;对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不立案通知书,写明不立案的原因和法律依据,送达移送案件的质检部门,并退还有关材料。

九、质检部门对人民检察院不立案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不立案通知书后五日内要求做出不立案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复议。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要求复议意见书后七日内做出复议决定。

质检部门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提请复核意见书后十五日内做出复核决定。对于原不立案决定错误的,应当及时纠正,并通知做出不立案决定的下级人民检察院执行。

十、人民检察院不予立案,或者在立案后经侦查做出撤销或者不起诉决定的案件,认为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应当提出检察建议连同有关材料一起移送相应质检部门的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并通知移送案件的质检部门。

十一、各级人民检察院受理涉及质检部门工作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的举报后,经审查或者初查,排除犯罪嫌疑,但涉及违纪问题的,应当及时按干部管理权限向相应的质检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移送。

十四、各级质检部门举行重大执法检查活动,可以邀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开展重大违法案件的调查工作,也可以邀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参加检查、调查工作的检察人员在检查组或调查组的统一安排下了解被查事项的情况,可以查阅、复制、调取有关资料,对发现的违法事实以及适用法律问题发表意见,但不得干预或者代替检查组或调查组的工作。

十六、本意见自印发之日实施。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各级质检部门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当及时协商解决,必要时向各自上级机关反映。

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讨论了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的适用问题,解释如下:

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为加强办案工作指导,加强渎职侵权案件管理工作,高检院根据修订刑法和《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制定了《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已于2001年7月20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九十二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施行过程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高检院。

根据《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和其他有关规定,对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规定如下:

三十一、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

(一)重大案件

1.三次或者使三名以上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

2.帮助重大刑事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

(二)特大案件

1.五次或者使五名以上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

2.帮助二名以上重大刑事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

六、关于不解救或者阻碍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等渎职犯罪

对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行解救职责,或者袒护、纵容甚至支持买卖妇女、儿童,为买卖妇女、儿童人员通风报信,或者以其他方法阻碍解救工作的,要依法处理:

(四)有查禁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构成犯罪的,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移送人民检察院追究刑事责任。

现将《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分别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依法严厉打击盗窃、抢劫机动车犯罪活动,堵塞盗窃、抢劫机动车犯罪分子的销赃渠道,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的合法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十、公安人员对盗窃、抢劫的机动车辆,非法提供机动车牌证或者为其取得机动车牌证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依照《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条规定处罚。

……

一、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概念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司法及公安、国家安全、海关、税务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

(一)关于犯罪主体的证据

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证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诉证据标准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单位性质

(1)机关、人民团体法人代码,国有资产登记表等

(3)其他证明犯罪对象系公共财物、国有财物或本单位财物的证明材料,如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的证明

2.证明是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证据

(2)职责证明:依法从事公务人员从事公务的法律依据,如有关单位出具的委派其从事公务或委托其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证明,包括任命书、推荐书、协议书、合同、批示、批复、会议记录等材料,规定从事公务活动范围的公司章程,实际履行职责情况的相应证据

3.证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个人身份的证据

(一)证明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公诉证据标准

证明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公诉证据有:

1.个人身份证据

(1)居民身份证、临时居住证、工作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以及边民证

(2)户口簿、微机户口卡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等

(3)个人履历表或入学、入伍、招工、招干等登记表

(4)医院出生证明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

(6)有关人员,(如亲属、邻居等)关于犯罪嫌疑、被告人情况的证言

通过以上证据证明:自然人的姓名,(曾用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居民身份证号码、民族、籍贯、出生地、职业、住所地等情况

2.前科证据

(1)刑事判决书、裁定书

(3)不起诉决定书

(4)行政处罚决定书

(5)其他证明材料

(二)收集、审查、判断自然人犯罪主体证据需要注意的问题

1.居民身份证、工作证等身份证明文件的核实对居民身份证、临时居住证、工作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以及边民证的真实性存在疑问,如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实情况的,可根据其他证据予以证明,现有证据无法证明的,应向证明身份文件上标明的原出具机关予以核实,原机关已撤销或者变更导致无法核实的,应向有权主管机关核查,经核查证明材料不真实的,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原用人单位调取证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真实姓名、住址无法查清的,应按其绰号或自报情况起诉,并在起诉书中注明,被告人自报姓名可能造成损害他人名誉、败坏道德风俗等不良影响的,可以对被告人进行编号并按编号制作起诉书,同时在起诉书中附具被告人的照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为公安机关提取的法定书证(户口簿、身份证等)所记载的个人情况不真实,但没有证据证明的,应以法定书证为准

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亲友通过伪造、变造身份证明以减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年龄的情况,可能影响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认定,对此要努力收集上述各项证据,由此判明其真实年龄,同时,要注意发现身份证明上是否有涂改的痕迹,必要时进行文证痕迹鉴定以甄别真伪

2.国籍的认定

审查起诉犯罪案件时,应当查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国籍,外国人的国籍,以其入境时的有效证件证明,对于没有护照的,可根据边民证认定其国籍,此外,根据有关国家有权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材料,(同时附有我国司法机关的《委托函》或者能够证明该证据取证合法的证明材料)也可以认定其国籍,国籍不明的,可商请我国出入境管理部门或者我国驻外使领馆予以协助查明,无法查明国籍的,以无国籍人论,无国籍人按外国人对待

3.刑事责任能力的确定

【2】证明“受委托从事公务人员”的公诉证据标准

实践中,对于特殊主体身份与职责不相符的情况,应当注意收集相应证据予以补足以证实行为人实际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而判断其对于主体的特殊身份认定是否构成影响

(二)关于本罪主观方面的证据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证实:

(2)共同犯罪的行为人之间犯意提起、犯意联络、分工及具体实施等情况。

2.证人证言。如逃避处罚的犯罪分子、请托人、举报人等知情人的证言。

3.物证、书证及鉴定意见。证实内容

(1)查禁犯罪的部署、措施、方方案、计划、会议记录、通知、通绯令、逮捕证、拘留证等,证实存在行为人明知帮助对象系犯罪分子;

(2)通话记录、传递的便条、电子邮件,接受的犯罪分子的现金、证券、实物及接受服务的单据、凭证等,证实行为人与被帮助对象联系情况;

(3)向犯罪分子提供的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钱物、证件、隐藏处所的实物、现场帮助、指示隐置、段灭、伪造证据及串供、翻供的证据等,证实行为人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打击的情况。

通过上述证据,证明行为人明知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行为,会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而希望或者放任这一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心态。

实践中,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除运用上述证据外,还应注意收集和审查行为人与犯罪分子关系、行为人与犯罪分子交往的客观证据,这在行为人不供述时尤其重要。

(三)关于本罪客观方面的证据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实

(2)泄露查禁犯活动的部Y、措施、人员等情况;

(3)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露案情的具体内容等;

(5)向犯罪分子提供钱物、交通工具、通通讯设备、隐藏处所等便利条件的情况;

(6)受帮助犯罪分子所涉嫌的犯罪事实、情节,与行为人关系,以及受到帮助后的去向,体貌特征等情况

2.证人证言。如逃避处罚的犯罪分子、请托人、举报人、目击证人、查禁犯罪活动的侦查人员、指挥人员、主管人员等的证言。证实内容同上。

3.物证、书证

(1)向犯罪分子提供的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钱物、证件的实物及照片;

(3)帮助、指示犯罪分子隐匿、毁灭、伪造的证据材料实物及照片

(4)证明受帮助犯罪分子犯罪事实真相的有关物证、书证;

(6)证明受帮助人是犯罪分子的通令、拘留证、逮捕证、会议记录、行动方案在押人员花名册、卷宗材料等。

4.鉴定意见

(1)犯罪分子逃跑、隐藏处所指纹、足迹、压痕、蹭痕等痕迹鉴定意见;

2)笔迹、印鉴、污损文件等文检鉴定意见。

5.助验、检查笔录:

(1)犯罪分子逃跑、藏匿现场及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现场的勘验、检查笔录及勘查图、照片;

(2)物证的验、检查笔录及勘查图、照片。

通过上述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了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

(四)关干本罪客体的证据

通过上述主、客观方面的证据,证明行为人的行为侵害了司法机关查处犯罪分子的正常活动。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本罪与窝藏、包庇罪,徇私枉法罪,私放在押人员罪等,在主客观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为了区别本罪与他罪或非罪,应注意对以下证据的收集、认定

1.必须证明行为人泄露的查禁情况是故意的,过失不构成本罪

2.必须证明行为人帮助的对象是犯罪分子。如果不是犯罪分子,或者行为人不知道是犯罪分子,不构成本罪。

3.必须证明行为人负有查禁的职责,如果不是利用职务便利实施,或者行为人帮助的不是其所查禁的犯罪分子,不构成本罪。

4.必须证明是发生在查禁犯罪过程中,一般是指案发之前的阶段,如果犯罪分子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发生在刑事诉讼进行期间受到侦查、起诉,审判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帮助的,不构成本罪。

各市(州、贵安新区)工商局,省局机关各处室(局、分局、总队),仁怀市、威宁县工商局:

《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程序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追诉标准汇编》已经2013年11月4日省局局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行政执法中违法失职人员可能涉及的犯罪

12.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1)追诉依据:刑法第417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高检发释字[2006]2号)

(2)追诉标准: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司法及公安、国家安全、海关、税务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刑事立案:

各检察分院、区县(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新胜院、区县(自治县)林业局: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林业局关于在查处和预防渎职等职务犯罪工作中加强联系和协作的意见》,加强重庆市检察机关和林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及时惩治和预防发生在林业领域的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进一步规范协作机制,形成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合力,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惩治与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制度。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市检察院”)主管侦查工作的副检察长、职务犯罪侦查局局长、职务犯罪侦查指挥中心办公室和职务犯罪预防处负责同志,重庆市林业局(以下简称“市林业局”)主管纪检监察和执法监督工作的局领导、政策法规处、监察室负责同志为市检察院和市林业局联席会议成员。双方确定市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指挥中心办公室和市林业局监察室为具体联络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的联系和筹办联席会议事务。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和本辖区林业部门应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

二、联席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例会,由检察机关和林业部门轮流主持。遇有需要及时研究和协调的事项,经一方提议可随时召开。检察机关和林业部门日常工作中如需沟通情况、讨论问题、协调案件,经协商可及时召开工作层面的联系会议。

三、联席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通报涉及林业的职务犯罪案件,分析新情况、新问题;通报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情况;研究解决协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研究阶段性工作重点、措施等。工作层面的联系会议主要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重要案件的查处工作。

四、市检察院应及时向市林业局通报市检察院及各检察分院查办林业系统的职务犯罪案件的个案情况,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应及时向辖区内同级林业部门通报本院查办林业系统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的个案情况。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所管辖因履行工作职责违法违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在作出党政纪处理之前,应及时向同级人民检察院通报。

六、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触犯刑法有关规定、涉嫌职务犯罪及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或线索,应当向同级检察机关移送;发现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线索的,应当向同级检察机关举报。

七、林业主管部门向检察机关移送的案件或案件线索,主要是指涉及以下罪名的案件:

(一)刑法第九章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包括:

1.滥用职权罪(刑法第397条);

2.玩忽职守罪(刑法第397条);

3.徇私枉法罪(刑法第399条);

4.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刑法第402条);

5.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刑法第407条);

6.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刑法第410条);

7.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刑法第417条)。

(二)刑法第八章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犯罪,刑法第四章规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犯罪。

九、林业主管部门对检察机关不立案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不立案通知书后五日内要求作出不立案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复议。检察机关应当在收到要求复议意见书后七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林业主管部门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五日内向上一级检察机关提请复核。上一级检察机关应当在收到提请复核意见书后十五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对于原不立案决定错误的,应当及时纠正,并通知作出不立案决定的下级检察机关执行。

十、检察机关不予立案,或者在立案后经侦查作出撤销或不起诉决定的案件,认为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应当提出检察建议连同有关材料一起移送相应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主管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并通知移送案件的林业主管部门。

十一、检察机关受理涉及林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的举报后,经审查或初查,排除犯罪嫌疑,但涉及违纪问题的,应当及时按干部管理权限向相应的林业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移送。

十三、检察机关查办涉林职务犯罪案件时,根据需要可以商请同级林业主管部门派员协助调查,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协助配合。

十四、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重大执法检查活动,或者督办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可以商请同级检察机关派员参加;开展重特大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调查工作,也可以商请同级检察机关派员参加。

十六、全市检察机关和林业主管部门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当及时协商解决,必要时向各自的上级机关反映。

THE END
1.徐霞客的美篇大美玉溪(3)美篇第912024.11.30日随后逐步扩大。经过深加工“大重九”“三七牌”等品牌相继问世。滿足了抗日战争的需要也给云南财政提供了很大支持。当时由于云南处于抗日战争大后方,加上高原贫瘠的黄土地很适合种植烟草。云南烟草行业也就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现在云南共有十大隶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的企业而“红塔,红河”,两大公司搒上有名。红塔烟草https://www.meipian.cn/58vf1jtn
2.杞县特色云南如意:品味杞县风情,领略如意韵味云烟(如意)源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由昆明卷烟厂生产。云南是中国著名的烟草产地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的烟草具有独有的香气和口感。云烟(如意)正是在这类环境下诞生的,它继承了云南烟草的优良基因经过精心的制作工艺,最终成为一款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https://www.rzhr.com/baiqi/teawenhua/188187.html
3.什么烟在全国销量第一红双喜品牌的烟在全国销量第一。红双喜的时常主要在南方,时上海卷烟厂生产的一个著名的香烟品牌,被称为烟中的“销售之王”,红双喜牌香烟属于烤烟型传统优质产品,被列为“国家名优卷烟”、“上海市著名商标”。 烟草原产于美洲,在欧洲殖民者抵达美洲前,美洲土著民使用烟草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http://www.10tqw.com/news/view-3999989/
4.烟:"技术+管理"推动黔南定制化烟叶生产提质增效工业制造这背后,是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黔南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的携手共进,是四年磨一剑的技术创新与实践。工商双方立足黔南独特的生态环境,以创新求突破,精准施策,探索建立“三早一优N配套”(“三早”即适早播栽、适早打顶、适熟采收,以栽培出高素质鲜烟叶;“一优”即针对“三早”措施栽培https://www.tobaccochina.com/html/news/domestic/688498.shtml
5.越代5588正品免税香烟,ST尚品香烟,外烟代购一手货源卷烟江南玉溪苏烟:江苏苏烟从创牌伊始,就是作为全国的高档卷烟品牌,其目标消费群体锁定在“政界精英、商界高层、社会名人”等事业成功人士。 兰州:以飞天形象和敦煌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为理念,极富特色。兰州香烟是一个用品质说话的香烟,虽然说很多兰州香烟的价格不是很高,但是甘肃人不管贫富都喜欢兰州烟。很多兰州烟的焦油量含量都不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4QO16B0556AQYK.html
6.中国各省代表香烟有哪些中国各地香烟品牌大全中国各省代表香烟有哪些,抽烟的,或者了解烟草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几乎每个省份都有一款,或者多款知名香烟品牌,甚至有些地方是有名的烟草之乡,那么中国各省具有代表性的香烟品牌都有哪些呢?下面中国香烟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中国各地香烟品牌大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小伙伴有所帮助。 https://zhuanlan.zhihu.com/p/450976940
7.寒冬之下,有哪些还不错的国企?3.烟草+国家电网+中石油+铁路集团 3.1 烟草公司 烟草公司:分为各省烟草专卖局和各省中烟工业(卷烟厂),属于闷声发大财的代表,懂的都懂。 3.2电网 是个很大的话题,首选是输电卖电的国家电网、南方电网。 其次是发电的央企(煤电、水电、风电、核电、光伏): https://www.eet-china.com/mp/a193137.html
8.最值得加入的173家国企名单!3.烟草+国家电网+中石油+铁路集团 3.1 烟草公司 烟草公司:分为各省烟草专卖局和各省中烟工业(卷烟厂),属于闷声发大财的代表,懂的都懂。 3.2电网 是个很大的话题,首选是输电卖电的国家电网、南方电网。 其次是发电的央企(煤电、水电、风电、核电、光伏): https://blog.csdn.net/qq_42722197/article/details/136278339
9.中国各地著名香烟品牌大全全国各个省份的代表香烟有哪些→MAIGOO我国的香烟有很多,而且每个省份也出产了相应具有代表性的香烟。本文MAIGOO生活小编奖盘点全国各省代表烟,有北京的中南海烟、上海的红双喜、江苏的苏烟、甘肃的兰州卷烟、内蒙古的冬虫夏草香烟、天津的龙凤呈祥香烟等。以下是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各地著名香烟品牌大全 排排榜 关注榜 点赞榜 01 中南海https://www.maigoo.com/top/417870.html
10.盘点一下各省代表香烟#烟民看过来#秋天的第一条烟#中国烟草小小盘点猫 2387粉丝77视频 关注 盘点一下各省代表香烟 #烟民看过来 #秋天的第一条烟 #中国烟草 2037次播放2024-10-13发布 相关推荐 评论0打开App观看 02:46 女教官路遇歹徒抢劫主动出手,打的歹徒狼狈不堪追回包包归还失主 1901次播放前天19:36 01:30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抗日战争#淞沪会战#抗战https://m.ixigua.com/video/7425220403007586843
11.中国烟草总公司九、中国烟草总公司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烟草公司。各省级烟草公司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所辖区内分别设立地(市)、县级烟草公司。 6企业管理 编辑 管理制度 中国烟草总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设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若干人。总经理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工作,对总经理负责。总经理全面负责指挥公https://baike.sogou.com/v75323857.htm
12.《列宁全集》第三卷——第四章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下面是我们掌握的资料:关于60年代,有1864—1866年的资料(《军事统计汇编》1871年圣彼得堡版第4编,省长报告的资料);关于70年代,有农业司的整整10年的资料(《俄国工业历史统计概述》1883年圣彼得堡版第1卷);最后,关于19世纪80年代,有1883—1887年5年的资料(《俄罗斯帝国统计资料》第4卷),这5年可以代表整个80年代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cworks/03/007.htm
13.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中华全国总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 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 中华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 四川省总工会 绵阳市人民政府 财贸轻纺烟草工发〔2023〕18 号 关于举办 2023 年首届全国家政服务业 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的通知 各省(区,市)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家庭服务业协会,总工会权 益保障部,女职工部: 根据《https://www.zzgh.org/download/byField?contentId=42395&field=accessory
14.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闻仪器信息网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题为您整合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话题讨论。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huti/n-177158/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