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酒业协会与四川省酒业中心今日正式授牌,对川酒来说意味着什么?
文|黄雅婷
5月31日,四川省酒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四川省酒业协会成立大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酒业协会(下称“四川酒协”)、四川省酒业中心正式授牌,建立起川酒“一会一中心”的新架构、新平台。
据悉,该协会由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舍得、水井坊等八家领军企业联合发起,并得到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四川省酿酒协会、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的支持与参与。政府行政资源、事业公益性平台、行业协会、全产业链企业“四位一体”,共聚力量,推动川酒高质量发展。
01深转型,聚合力
“一会一中心”开启川酒发展新时代
当前,白酒行业进入新一轮深度调整期,行业“内卷”加剧的表现之一就是产区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凝聚行业发展合力,抱团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现实所需。
基于此,四川白酒行业围绕“形成行业发展合力”这一具体目标,在多方支持下,搭建起服务川酒发展“一会一中心”的服务平台,为川酒产区凝心聚力、抱团发展提供全力支持与保障。
据了解,五粮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当选会长;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省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焦伟侠,四川省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勇,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乔愚,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俊林,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蒲吉洲,水井坊首席公共关系事务官洪宗华,四川酒业茶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景元,四川省酿酒协会第四届白酒专家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杨官荣,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理事长兼党支部书记张建平当选副会长,曹勇兼任秘书长。
▲五粮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
一是坚定不移履行行业协会责任,不断推动资源整合,配合行业主管部门重点开展品牌宣传、市场拓展、人才培育,充分回应政府所愿、企业所盼;二是坚定不移促进行业自律,帮助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资源共享;三是坚定不移推动川酒发展,未来川酒协会将实实在在当好代言人,共同描绘川酒的新时代。
“要切实推动把川酒的产业优势转换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贡献”,曾从钦如是说。
实际上,在经济贡献方面,2023年四川白酒产业已有不俗的表现。
会议透露,十年期间,四川省全省白酒制造业营业收入从2013年1791.2亿元到2023年突破3000亿大关,达到3009亿元,增幅约68%;利润总额从2013年246.7亿元到2023年的734.9亿元,增幅约195%;拥有全国70%以上的浓香产能,20%的酱香产能,贡献了全省工业33.1%的利润总额。
亮眼的成绩背后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战略引领与战术布局。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白酒产业,先后提出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实施食品轻纺产业提质倍增,推动白酒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聚焦重点产区、重点企业,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做强“川酒”品牌加快“智改数转”、促进国际化发展,推动“川酒+”传统文化、川菜川茶旅游资源等深度融合。
此次“一会一中心”的成立,更是四川省顶层设计的一次高瞻远瞩,将川酒的规范化发展、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产区的高质量发展合力推上新的发展台阶,势必能够推动实现川酒“纵向链接上下游、横向整合产供销”的竞合发展局面,从更高水平引领四川酒业的跨越式发展,开启川酒发展新时代。
02多产区,齐发力
百花齐放共创川酒新业态
近年来,川酒产业梯队建设持续完善,结构布局持续优化,产业链建设不断拓展。形成了以宜宾、泸州为代表的两个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以德阳、遂宁、成都、古蔺经开区为代表的优势白酒产区。
此次大会上,各产区代表分别结合各自产区特点及发展优势,为川酒产区建设出谋划策。
宜宾作为川酒最大的产区,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向着3000亿元的营业收入目标迈进。对此,宜宾产区代表——宜宾市常委、常务副市长薛庆表示,宜宾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支持宜宾建设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战略部署,面向未来,一是更加注重凝聚产区发展合力;二是更加注重完善产区产业生态;三是更加注重扩大产区文化影响;以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为重点,培育新型消费族群,突出高端市场,完善产品体系,优化产业布局。
作为全球唯一“浓酱双优”产区的泸州产区,已获得了全国首个“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的称号,是产区建设的标杆模范。针对泸州市酒业产业生态打造,泸州市委副书记何洪波提出目标:力争到2027年,全市酒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培育500亿级企业2户、300亿级企业1户、100亿级企业3-5户。
▲泸州市委副书记何洪波
而对于以德阳为代表的产区而言,深度挖掘本土文化,打造小而美的酒庄、酒镇,充分发展特色酒旅则成为重要的布局选择。
德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廖凯提出打造酒旅融合示范区的目标,并对德阳市酒文旅融合发展情况做出五点总结:一是以酿酒遗址“天益老号”改造升级为代表的酿酒文物活化;二是六大产区聚焦四川“三九大”旅游环线建设,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产业”的多种融合模式;三是以文化底蕴为基,举办美酒封藏节、民俗打酒节、诗酒文化论坛等活动;四是依托德阳的文化IP,推出“剑南春青铜纪”等创产品;五是引导酒企以“工业+旅游”培植品牌文化,鼓励企业加大资金打造特色酒庄、酒馆、厂区。
遂宁市委常委,射洪市委书记谭晓政针对川东北产区情况指出,去年,遂宁联合绵阳、巴中、达州等六市共同成立川东北产区,填补了川酒产区的空白。谭晓政进一步表示,将以本次会议为新的契机,以加快建设全国优势白酒产区为目标,践行生态酿酒的理念,全力支持沱牌、舍得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酒庄、酒厂、酒镇,建设美美与共的川东北酒文旅目的地。
▲遂宁市委常委,射洪市委书记谭晓政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杜进表示,近年来成都在优化产业顶层设计、强化补链招引促建、开拓创新协同发展、推进酒、旅、展融合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未来,成都市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培育壮大白酒新质生产力,持续建设品质创新开放多元融合的美酒产区,为川酒高质量发展贡献成都力量。持续聚焦城市赋能,协同联动发展;聚焦创新赋能,加快转型升级;聚焦文化赋能,打造白酒文化IP。
凭借着独特的产区气候条件,古蔺成为全省唯一优质酱酒产区,近年来,古蔺举全县之力高质量建设赤水河左岸优质酱香酒谷。古蔺县政府党组成员、古蔺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学清表示,未来,古蔺将突出抓好一,规划引领,全力构建“产城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二,项目为王,全力打造“活力迸发、动能强劲”的实力园区;三,开放合作,合力构建“一谷四核、双茅并进”的发展格局;四,生态优先,全面推广“智能酿造+绿色生产”模式四个方面工作。
▲古蔺县政府党组成员、古蔺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学清
产区之内,行业之上,川酒领头企业已充分发挥创新引领的标杆作用,在数智酿造、生态酿酒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大会上,刘淼透露,泸州老窖的“智改数转”工作在营销和渠道改革、创新酿造技术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酒行业首家灌装速度最快、质量检测最严、智能化水平最高、技术创新最多的“灯塔工厂”正式运行。
▲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
刘淼进一步表示,泸州老窖将加快推进管理体系的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将全面提升泸州老窖管理数智化水平,为川酒企业治理能力提升先行先试。
作为“生态酿酒”概念的提出者,舍得酒业走在行业领先地位,蒲吉洲表示,目前舍得酒业已形成了生态酿酒成果体系,下一步,舍得酒业将依托自然禀赋,加快新质生产力建设,探索生态酿造新表达、新内涵,研究好白酒行业新情况、新变化、新趋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品牌故事。
▲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蒲吉洲
原酒作为浓香型白酒的灵魂,其价值举足轻重。对此,关于川酒集团原酒价值提升工作开展方面,曹勇提出“五个创新”:
一是坚持生产创新,以“原酒梦工厂”夯实产业基础;二坚持平台创新,以“平台、共享、互赢”实现产业赋能;三坚持渠道创新,以“五大中心”打造营销新模式;四坚持品牌创新,以“川酒原酒”品牌提升四川原酒影响力;五坚持技术创新,以强大技术天团打造“白酒芯片”。
不论是企业与产区、还是小产区与大产区之间,都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合与协同关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产区宏观的引领,产区的建设少不了企业的带头创新,唯有各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合作与交流,才能共同推动白酒产业的持续发展,齐心协力之下,才能促进川酒的百花齐放,美美与共。
03新起点,新征程
川酒未来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四川酒协的成立,必将为促进四川白酒产业的整合、引领产业升级、提升品牌价值等带来新的指引,那么在这样一个新的起点上,未来四川酒协及川酒发展的重点是什么?多位领导专家在此给出答案。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协会作为产业服务机构,必须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正确研判产业发展方向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
第一,明战略,知方向。要从战略意义的高度,展现四川酒业协会战略驱动的新定位。要清晰确定川酒发展战略,产能战略,产区建设战略,产业地位,品牌战略,产业链战略,文化战略等。
第二,提能力,强服务。首要是队伍整体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其次是业务协同发展能力建设,第三是资源整合能力建设。搭建酒类全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构建,构建品质规范管理体系、产业研究管理体系、原产地推广管理体系、市场拓展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资本运作管理体系的“川酒六大体系”。
第三,优产业,强品牌。做好川酒产业政策研究、行业战略咨询,实施产城融合、技术创新、市场推广、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等工作,打造川酒整体品牌,讲好川酒故事,推动川酒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推广。全面深化产业建设,持续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第四,活文化,赢未来。强力推动“科创+文创”双线创新,四川酒协应依托川酒酿造活态遗址,非遗传承大师,酿酒工匠等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利用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白酒学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在传承中创新,以创新促传承。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翟刚提出推动川酒高质量发展的六个重点: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翟刚
一是坚持品质优先,做强川酒质量根基,优化完善川酒标准体系;二突出文化内核,提升川酒品牌价值,深挖川酒内涵,讲好川酒在华夏文明赓续中的精彩故事,提升川酒文化表达体系;三着力提升川酒主体支撑,优化白酒产能,支持集群发展,推动六朵金花名酒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四是坚持科技赋能,引领川酒创新发展;五要深化产业融合,构建川酒+企业,支持川酒与川茶和川药开展深入融合;六要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世界级川酒景区。支持企业开发符合国际目标市场消费习惯、饮用文化的产品。
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二级巡视员谢立安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川酒核心工作,对此,他提出,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深刻认识把握新质生产力;二是强化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三是强化提质升级,智能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
▲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二级巡视员谢立安
同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监管层面的保驾护航。
对此,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晓宇表示,近年来川酒积极推动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从知识产权确权等方面发力,形成白酒产业知识产权和品牌一体保护格局。未来,将着力提升川酒品牌,严厉打击侵犯名优白酒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探索设立川酒知识产权一站式维权平台,同时开展绿色通道,帮助白酒企业等主体快速维权依法维权,助力川酒企业高质量发展。
可以看见,川酒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得益于政府部门、产业链企业、行业服务单位全方面、多层面的综合推动。四川酒协成立之下,川酒将更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推动四川产区的整体发展,促进白酒行业的高质量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