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门前,眺望的家长旁若无人的抽烟
90米远
在“学校”附近搜索“烟酒店”在百度地图中以“小学”为中心搜索附近,周边100米内有售烟店铺的比比皆是——
“史上最严控烟条例”在儿童节正式生效,更提醒社会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无烟的健康环境。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我们沿着一个孩子的日常生活轨迹捕捉烟雾,看看新控烟条例实施后,哪些问题可能会得到立竿见影的解决,哪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禁烟前5月29日
11:15北京市少年宫门前
洋洋今天参加儿童节活动。少年宫门外的马路两侧停满了送小朋友们来参加活动的大巴车,在这之前的一个多小时里,隔不了几分钟,就会有挂着证件或拎着相机的“叔叔”躲出来过烟瘾,加上经过或停留的路人,先后有超过10人次在这里抽烟,少年宫大门两侧的垃圾箱俨然成了大家的临时“烟灰缸”——由此可见,少年宫内的禁烟规定得到了严格执行。不过,到了这个钟点,个别提前来接孩子的烟民家长也忍不住了,叼着烟隔门张望,浑然不在意身边有小朋友经过。看到记者拍的照片,洋洋妈表示,这次是集体活动,没有多少来接孩子的家长,平时她自己接送洋洋的时候,附近抽烟的人更多。根据新控烟条例,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儿童福利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室外区域禁止吸烟——但是,被“禁烟令”赶出来的大人们很可能会聚在一栏之隔的人行道上,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目送小朋友们进出。
15:00学校门外的胡同
洋洋的学校在东城区的一条胡同里,在校门口等着接儿子的洋洋妈时时会被烟味呛到。不过十多分钟,她碰上的抽烟人就有两个。如果说爸爸们还比较自觉,只是在等待的时候抽烟,爷爷们对这个问题就更不在意了。“经常能看到有爷爷一边拉着孩子走,一边抽,自己家的孩子都无所谓,别人家的就更不管了。”洋洋妈感慨。新控烟条例规定,室外排队时不得抽烟,那么,这种不太整齐的等候“阵型”算排队吗?
16:30儿研所门外
5月30日
15:00商业楼里的英语课外班
每个周末,洋洋都要到离家不远的一栋三层商业楼上英语课外班。洋洋和小朋友们在三楼上课,楼里的烟民常常聚在一楼的侧门外抽烟——其中,也有陪孩子来上课的家长。每回下课回家,洋洋和妈妈都要被“熏陶”一次。而且这栋楼周围抽烟的人格外多,据洋洋妈观察,原因之一是二楼的网校有不少中学生来补课,“好多学生在那儿抽,味儿特别重。”
19:00北京南站露天扶梯
在月台的露天扶梯上,每次坐火车都担心的事情又发生了。
因为高铁全程禁烟,不少乘车的烟民都会赶在上车之前再过一次瘾。去天津看爷爷奶奶的洋洋母子,眼睁睁看着前头一位乘客点燃了香烟,“这种时候最难受,平时在路上你还可以绕开他,扶梯上人一个挨一个,躲都没处躲。”洋洋妈摇头,这一次,洋洋也忍不住了,严肃地跟妈妈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就为了他一个人舒服,所有人都得跟着闻味儿。”根据新控烟条例,凡是“有顶”的公共场所都要禁烟,洋洋妈希望以后在月台上也别再闻烟味儿了。
禁烟后6月1日
7:00
28路公交车站
28路公交车潘家园桥站,是离洋洋家最近的公交站,也是洋洋和妈妈出门最常用的车站。一大早正等着车,洋洋妈突然警觉起来,回过头,果然有一阵白烟带着呛人的味道从近旁的一个男乘客嘴边直飘过来。很快,洋洋也有了感觉,母子俩默契地拉着手绕过了这位乘客。在洋洋母子的印象里,这样的事每个星期都会发生。根据新控烟条例,室外排队时不得抽烟,洋洋妈盼着今后再等车的时候,协管大家排队的大爷大妈见了这样的事,能开口制止。作为一年级小学生,洋洋今天要跟着老师和同学到市少年宫参加活动,洋洋妈向记者建议:“你去少年宫看看吧,好多接孩子的家长都在门口抽烟。”
试验
未成年人的一手烟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禁止烟草制品销售者从事下列行为:(一)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
(二)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及其周边100米内销售烟草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