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中金公司撤回一家过会IPO上市申请!2家头部券商联合保荐!

2024-10-29因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二条,本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深圳证券交易所文件

深证上审〔2024〕278号

关于终止对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

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于2021年5月12日依法受理了你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并依法依规进行了审核。

日前,你公司向本所提交了《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保荐人向本所提交了《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销保荐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销保荐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2024年修订)》第六十二条的有关规定,本所决定终止对你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深圳证券交易所

2024年10月29日

抄送: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中心2024年10月29日印发

本次发行的有关中介机构如下:

联席保荐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主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人律师: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

审计机构(验资机构):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罕见!为了IPO企业自创了《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里没有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分类!

行业分类: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规定,公司所处行业属于“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之“72商务服务业”项下“7224供应链管理服务

发行人业务符合产业政策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情况

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B/T4754-2017)关于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定义,发行人所处行业属于“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之“72商务服务业”项下“7224供应链管理服务”。

2019年,国务院发改委修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明确现代物流业属于鼓励类产业,亦将“现代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纳入现代物流业这鼓励类产业的范畴。

现代物流业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发行人在业务开展中广泛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其业务模式与现代物流业的核心特征相符合,因此发行人所从事的供应链管理服务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导向。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

2023年第34次审议会议

结果公告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3年第34次审议会议于2023年5月25日召开,现将会议审议情况公告如下:

一、审议结果

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二、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

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关联交易问题。根据发行人申报材料,报告期内发行人来自关联方海尔系客户、阿里系客户的毛利合计占比分别为62.84%、63.05%、60.44%;海尔系客户毛利率分别为10.50%、10.66%、10.62%,阿里系客户毛利率分别为11.34%、10.97%、8.82%;关联方客户毛利率与业务规模较大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差异较大。

2.信息系统专项核查问题。根据发行人申报材料,发行人主要通过云顺通APP、顺智通APP及到家APP开展线上运营业务。

三、需进一步落实事项

请发行人:(1)结合与第三方同类业务的交易定价情况、关联方与第三方同类业务的交易定价情况,分析说明并披露上述关联交易的公允性;(2)说明日常经营活动是否高度依赖信息系统,结合信息系统专项核查情况说明发行人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维管理是否独立于海尔集团。同时,请保荐人发表明确意见。

上市审核委员会

2023年5月25日

发行人名称: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00年1月19日

注册资本:59.056.4461万元

法定代表人:于贞超

注册地址及主要生产经营地:青岛崂山区海尔工业园内

控股股东:日日顺(上海)投资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海尔集团公司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

日日顺股份是中国领先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及场景物流服务提供商。经过多年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发展,公司依托数字化的运营管理能力连接仓储资源、运力资源以及服务网点等物流基础设施及服务资源,搭建了覆盖全国、送装同步、到村入户的稀缺物流服务网络在此基础上,公司形成了从采购、工厂制造到终端消费者的全流程、多场景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能力,可根据众多企业客户在采购、生产制造、消费流通、用户服务等环节对于供应链管理及物流服务的需求,通过对供应链方案设计及配套信息系统服务方案迭代优化、订单管理、报关商检、运力服务、仓储网络布局、仓储管理服务、末端用户配送及安装、逆向物流等多项服务进行整合,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并依托空运、海运、铁路及多式联运在内的运输方式满足客户对于跨境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服务的需求。此外,公司在向终端消费者交付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互动及沟通进一步挖掘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协同合作方为用户提供覆盖居家、健身、出行等众多场景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持续满足用户不断迭代的体验需求。

发行人板块定位情况

发行人自2000年成立起便专注于为产业客户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至今已经深耕供应链管理服务领域超过二十年,积累了深厚的供应链管理行业经验。发行人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供应链管理服务,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化设施提升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作业水平及运营效率,并获得多项供应链及物流行业奖项殊荣;发行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拓展创新产品和服务内容,并依托于完善的定期评价及反馈机制实现产品及服务的持续迭代优化。发行人拥有及应用的技术在业内具备先进性,发行人在服务提供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体请参见本招股说明书“第五节业务与技术”之“三、发行人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及竞争地位”之“(九)发行创新、创造、创意特征”。

(二)发行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业绩呈增长态势,所处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具有成长性

1、发行人所处的端到端供应链管理服务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据罗戈研究的报告,2020年中国端到端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市场规樸约1.79万亿,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约7%。随着经济双循环发展、数字经济持续渗透等带来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市场需求提升,预计2020年至2025年中国端到端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市场复合增长率将上升至11.%,至2025年,市场规模约3.14万亿。中国端到端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市场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及发展前景。

2、发行人在国内供应链管理服务市场拥有领先行业地位

公司自2000年成立起便专注于为产业客户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至今已经深耕供应链管理服务领域超过二十年,积累了深厚的供应链管理行业经验和深刻理解。经过多年的持续创新和业务拓展,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领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根据罗戈研究的报告,按照2020年的收入,公司已经发展为中国第三大端到端供应链管理服务商。此外,公司也是当前市场上少有的具备覆盖采购、生产制造、线上线下流通渠道、跨境及末端用户场景服务的端到端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的企业。

3、发行人业务具备可持续的增长潜力

公司凭借领先的行业地位、全流程服务能力、覆盖全国、送装一体、到村入户的稀缺物流网络,以及以数字化为基础的精益化管理能力,以开放且复杂的消费供应链为主场景,通过向包括家电、电商平台、家居、健身、出行、冷链生鲜、快消、汽车、3c电子、新能源在内的众多行业的客户提供贴近行业需求的定制化供应链服务及解决方案,积累了包括海尔、创维、天猫、宜家、科勒、奔驰、亿健、小牛、沃尔玛、统等众多品牌客户,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基于在消费供应链服务的领先优势,公司不断丰富现有的供应链产品及服务,向供应链前端生产制造进行业务拓展,并战略性布局国际物流网络及资源,满足不同客群、不同场景对于供应链管理服务的需求;此外,公司也开展包括网络货运业务、生态创新业务,大力推动“互联网+”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有力支持供应链业务的发展。2020年度、2021年度以及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0.36亿元、171.63亿元以及168.47亿元,2020年度至2022年度实现了9.56%的复合增长率,其中收入主要来自于供应链管理服务收入的贡献;2020年度、2021年度以及2022年度,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收入分别为10965亿元、125.00亿元以及126.52亿元,对应的2020年度至2022年度收入复合增长率为7.42%。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服务选代创新能力、成功的新业务拓展经验为公司保持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因此公司业务具备创新能力及较强的增长潜力,属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中报及推荐暂行规定》具备成长性的创新创业企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关于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定义,发行人结合公司自身业务内容及特点,并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的行业分类情况以及行业内评价体系,将所处行业认定为“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之“72商务服务业”项下“7224供应链管理服务”。发行人不属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2年修订)》第五条规定的原则上不支持其申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或禁止类行业,不存在主要依赖国家限制产业开展业务的情况。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2012年修订)

本《指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1年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同时废止。

1.4市场机构基于投资分析目的所使用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可参照《指引》规定的行业类别,但非强制适用。

2.分类原则与方法

2.1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等财务数据为主要分类标准和依据,所采用财务数据为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已公开披露的合并报表数据。

2.2当上市公司某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则将其划入该业务相对应的行业。

2.3当上市公司没有一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但某类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均在所有业务中最高,而且均占到公司总收入和总利润的30%以上(包含本数),则该公司归属该业务对应的行业类别。

2.4不能按照上述分类方法确定行业归属的,由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专家委员会根据公司实际经营状况判断公司行业归属;归属不明确的,划为综合类。

3.编码方法

3.1本《指引》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将上市公司的经济活动分为门类、大类两级。与此对应,门类代码用一位拉丁字母表示,即用字母A、B、C……依次代表不同门类;大类代码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从01开始按顺序依次编码。

4.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4.3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建立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由有关部委、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和证券经营机构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就上市公司行业分类制度的修订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据专业判断,确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

5.沟通反馈机制

5.1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应当建立与上市公司的日常沟通机制,就行业类别划分及变更情况征求上市公司意见;上市公司提出不同意见的,应提请专家委员会讨论作出最终判断。

6.行业分类流程

6.1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按季度进行。每年3月20日、6月10日、9月20日和12月20日为当季行业分类工作起始日;原则上应于季度末完成当季上市公司行业分类工作。

6.2行业分类包括初次分类和定期调整。

6.2.1初次分类是对新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依据公司《招股说明书》进行。公司上市首日在每季度行业分类工作起始日(不含当日)之前的,纳入当季行业分类;上市首日在行业分类工作起始日至季末之间的,转入下一季度进行行业分类。

6.3行业分类的初评、沟通、确认和结果公布。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在行业分类工作起始日当日召开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专家委员会会议,形成行业分类初评结果;从起始日开始(不含当日),7日内完成与上市公司沟通工作,并形成由专家委员会确认的分类结果;从起始日开始(不含当日)第8日将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最终结果报送中国证监会。

中国证监会于每季度末公布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

遇节假日或重大事项,上市公司行业分类工作进程可相应后延。

7.分类结构与代码

代码

类别名称

说明

门类

大类

A

农、林、牧、渔业

本门类包括01~05大类

01

农业

指对各种农作物的种植

02

林业

03

04

05

畜牧业

渔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

指为了获得各种畜禽产品而从事的动物饲养、捕捉活动

B

采矿业

本门类包括06~12大类,采矿业指对固体(如煤和矿物)、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产生的矿物的采掘;包括地下或地上采掘、矿井的运行,以及一般在矿址或矿址附近从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辅助性工作,例如碾磨、选矿和处理,均属本类活动;还包括使原料得以销售所需的准备工作;不包括水的蓄集、净化和分配,以及地质勘查、建筑工程活动

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指对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不包括煤制品的生产和煤炭勘探活动

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指在陆地或海洋,对天然原油、液态或气态天然气的开采,对煤矿瓦斯气(煤层气)的开采;为运输目的所进行的天然气液化和从天然气田气体中生产液化烃的活动,还包括对含沥青的页岩或油母页岩矿的开采,以及对焦油沙矿进行的同类作业

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指对常用有色金属矿、贵金属矿,以及稀有稀土金属矿的开采、选矿活动

10

非金属矿采选业

11

开采辅助活动

指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开采提供的服务

12

其他采矿业

C

制造业

本门类包括13~43大类,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作;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

建筑物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应视为制造,但在建筑预制品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桥梁、仓库设备、铁路与高架公路、升降机与电梯、管道设备、喷水设备、暖气设备、通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照明与安装电线等组装活动,以及建筑物的装置,均列为建筑活动

本门类包括机电产品的再制造,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的产品达到与原有新产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

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

14

食品制造业

15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6

烟草制品业

17

纺织业

18

纺织服装、服饰业

1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20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

家具制造业

指用木材、金属、塑料、竹、藤等材料制作的,具有坐卧、凭倚、储藏、间隔等功能,可用于住宅、旅馆、办公室、学校、餐馆、医院、剧场、公园、船舰、飞机、机动车等任何场所的各种家具的制造

22

造纸和纸制品业

23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24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5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7

医药制造业

28

化学纤维制造业

2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3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3

金属制品业

34

通用设备制造业

35

专用设备制造业

36

汽车制造业

3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3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0

仪器仪表制造业

41

其他制造业

42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指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

43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本门类包括44~46大类

4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本门类包括47~50大类

47

房屋建筑业

48

土木工程建筑业

指土木工程主体的施工活动;不包括施工前的工程准备活动

49

建筑安装业

指建筑物主体工程竣工后,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的安装活动,以及施工中的线路敷设和管道安装活动;不包括工程收尾的装饰,如对墙面、地板、天花板、门窗等处理活动

50

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F

批发和零售业

本门类包括51和52大类,指商品在流通环节中的批发活动和零售活动

51

批发业

指向其他批发或零售单位(含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批量销售生活用品、生产资料的活动,以及从事进出口贸易和贸易经纪与代理的活动,包括拥有货物所有权,并以本单位(公司)的名义进行交易活动,也包括不拥有货物的所有权,收取佣金的商品代理、商品代售活动;本类还包括各类商品批发市场中固定摊位的批发活动,以及以销售为目的的收购活动

52

零售业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本门类包括53~60大类

53

铁路运输业

54

道路运输业

55

水上运输业

56

航空运输业

57

管道运输业

58

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

59

仓储业

指专门从事货物仓储、货物运输中转仓储,以及以仓储为主的货物送配活动,还包括以仓储为目的的收购活动

60

邮政业

H

住宿和餐饮业

本门类包括61和62大类

61

住宿业

指为旅行者提供短期留宿场所的活动,有些单位只提供住宿,也有些单位提供住宿、饮食、商务、娱乐一体的服务,本类不包括主要按月或按年长期出租房屋住所的活动

62

餐饮业

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本门类包括63~65大类

63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64

6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指对信息传输、信息制作、信息提供和信息接收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问题或技术需求所提供的服务

J

金融业

本门类包括66~69大类

66

货币金融服务

67

资本市场服务

68

保险业

69

其他金融业

K

房地产业

本门类包括70大类

70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本门类包括71和72大类

71

租赁业

72

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本门类包括73~75大类

73

研究和试验发展

指为了增加知识(包括有关自然、工程、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应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该活动仅限于对新发现、新理论的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研究与试验发展,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

74

专业技术服务业

75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本门类包括76~78大类

76

水利管理业

77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78

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本门类包括79~81大类

79

居民服务业

80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81

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本门类包括82大类

82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本门类包括83和84大类

83

卫生

84

社会工作

指提供慈善、救助、福利、护理、帮助等社会工作的活动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本门类包括85~89大类

85

新闻和出版业

86

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

指对广播、电视、电影、影视录音内容的制作、编导、主持、播出、放映等活动;不包括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活动

THE END
1.国家烟草专卖局张建民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 韩占武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宫成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陆捷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概况信息 全国烟草行业实行以烟草专卖制度为基础,以“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为运行机制,以“一套机构、两块牌http://www.tobacco.gov.cn/
2.烟草公司是什么性质的单位?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烟草公司是中央直属企业。烟草公司通常指的是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全国性的农工商贸一体化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受国家烟草专卖局领导,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法规、法令、方针政策,按照国家计划,对所属企业的生产、供应、销售、进出口业务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实行集中统一https://zq-mobile.zhaopin.com/zpdOutputQuestionForXZH/6893623
3.深度解析,卖烟注册公司流程及所需营业执照类型一览1、从事烟草经营,必须依法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虽然烟草行业不允许公司形式直接经营销售,但您仍可以注册一家公司,通过合法途径申请烟草专卖许可证,具体流程如下:首先至当地工商局提交公司名称登记和审查申请,名称预核通过后,办理营业执照,在提交名称登记时,需准备好注册资本,并在银行开设临时账户存入资金,随后,聘请会计事务http://js-vhold.com/075849c13D6D.html
4.烟草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卷烟制品业进出口中国烟第一节 中国烟草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烟草制品业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1、卷烟产量及其增速分析 2、卷烟销量及集中度分析 3、烟草制品业卷烟价格分析 二、烟草制品业进出口情况分析 1、烟草制品业进口市场分析 2、烟草制品业出口市场分析 三、烟草制品业的投资情况分析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VAQA8D05566YYU.html
5.每日一学烟草行业税收检查指南天天税讯!中国烟草行业现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全国烟草行业“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2006年起,我省烟草商业系统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省级烟草商业公司现已全面退出卷烟经营业务,只对全省烟草系统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承担保值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594976.html
6.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制造业包括哪些行业?中国制造业500强名单→强大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那么我国有哪些优秀的制造业公司?据悉,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每年都会根据企业年度营业收入,评选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旨在引导我国企业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具体申报制造业企业500强的条件是什么?制造业包括哪些行业?本文带来制造业五百强企业认定标准、https://www.maigoo.com/news/673015.html
7.世卫组织称电子烟有毒真相调查,毒性排名:香烟>IQOS>Juul所以我们特别要说明的是,目前国内电子烟创业者们所做的项目都是电子尼古丁输送系统类电子烟,也就是类似Juul模式,目前在国内属于监管空白领域,而IQOS模式的项目在国内只能做设备无法做烟弹,这类烟弹属于烟草专卖管控,用户应该对这两个产品类别有最基本的认识。 http://www.bianews.com/news/details?id=40911
8.烟草行业管理培训师课程—烟草公司服务品牌建立与体系整合本课程是针对烟草商业企业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如何在“卷烟上水平”的行业背景下转变发展模式,增强竞争力,提高烟草商业企业服务水平及塑造服务品牌而专门研发设计。 通过对“卷烟上水平”的目标、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以及五个方面的实施意见,十一个具体配套政策措施等文件的解读,结合烟草行业运营模式与国际先进企业管理http://www.hke123.com/nxkc/Detail_2828.html
9.全球15家大型烟草公司中,大多数都未能采取推进减少烟草危害的措施“第一份《烟草转型指数》着重揭示的一项事实是,烟草行业尚处于漫长改革征程的起点。只有所有烟草公司逐步淘汰他们的可燃香烟业务时,我们才算迎来真正的进步。要实现这一点,政府需要落实更明智的法规来支持烟草转型,世卫组织也应积极支持减少烟草危害。类似联盟呼吁禁止在中低收入国家/地区销售电子烟和加热型烟草产品的禁https://blog.csdn.net/qadnmcrfxcn6c6h6661/article/details/10874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