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啤酒消费量全球第一,人均啤酒消费量达34.2升/年,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要喝掉57瓶酒,差不多是6天喝掉1瓶的节奏。炎热的夏季,啤酒配烧烤,更是广大消费者的首选佳肴。然而,啤酒的分类十分复杂,啤酒最基础的分类是按照酿造工艺区分的,分为上发酵(Ale爱尔)和下发酵(Lager拉格),两种技术的差别在于发酵的温度和酵母工作的位置。本文对啤酒的分类进行简单描述,便于消费者的日常区分。
麦芽烘烤后,麦麸、淀粉等物质会被部分脱水碳化颜色加深。不同程度的碳化会使麦芽带有不同的颜色。麦芽的颜色等级是根据19世纪英国人约瑟夫·威廉姆斯·罗伟邦发明的色谱定义方法,其单位为L。麦芽的颜色范围从1L到600L,一般的淡色麦芽颜色为2L,烤制的麦芽颜色可以达到600L。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酿造化学家协会制定了标准参考方法SRM,使用光谱仪来更加精确地测量啤酒的颜色。同时欧洲也设定了酿造标准EBC在罗伟邦的基础上,使用一个固定波长的光穿越盛有啤酒的固定厚度的槽,测量其吸光率所得。
14世纪起源于LwuvenTieneu,后来逐渐在欧洲流行。以小麦芽生产为主要原料的啤酒,酒液呈白色,清凉透明,酒花香气突出,泡沫持久,适合于各种场合饮用。
淡黄色啤酒:此种啤酒大多采用色泽极浅,溶解度不高的麦芽为原料,糖化周期短,因此啤酒色泽浅。其口味多属淡爽型,酒花香味浓郁。
金黄色啤酒:此种啤酒所采用的麦芽,溶解度较淡黄色啤酒略高,因此色泽呈金黄色,其产品商标上通常标注Gold一词,以便消费者辨认。口味醇和,酒花香味突出。
棕黄色啤酒:此类酒采用溶解度高的麦芽,烘烙麦芽温度较高,因此麦芽色泽深,酒液黄中带棕色,实际上已接近浓色啤酒。其口味较粗重、浓稠。
又叫浓色啤酒,酒液为咖啡色或黑褐色,原麦芽汁浓度10至20度,酒精含量在3.5%以上,其酒液突出麦芽香味和麦芽焦香味,口味比较醇厚,略带甜味,酒花的苦味不明显。黑啤酒的营养成份相当丰富,除含有一定量的低分子糖和氨基酸外,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H,维生素G等。其氨基酸含量比其它啤酒要高3至4倍。而且发热量很高,每100毫升黑啤酒的发热量大约为100千卡,享有“黑牛奶”的美誉。
生、熟啤酒在工艺上主要是除菌方式不同。国标定义的生啤酒是指不经巴氏灭菌或瞬时高温灭菌,而采用物理方法除菌,达到一定生物稳定性的啤酒。
纯生啤酒的生产不经高温杀菌,采用无菌膜过滤技术滤除酵母菌、杂菌,使啤酒避免了热损伤,保持了原有的新鲜口味。纯生啤酒与一般的生啤酒又有所区别,纯生啤酒是采用无菌膜过滤技术,滤除了酵母菌和杂菌,保质期可达180天;生啤酒虽然也未经高温杀菌,但它采用的是硅藻土过滤,只能滤掉酵母菌,杂菌不能被滤掉,因此其保质期一般在3-7天。大家常喝的扎啤就是一种普通的生啤酒,新鲜时口感清爽;一旦出现刷锅水味、酸味等,则表明已变质,不能饮用了。
经过杀菌处理后的啤酒,稳定性好,保质期可长达90天之以上,而且便于运输。但口感不如鲜啤酒,超过保质期后,酒体会老熟和氧化,并产生异昧、沉淀、变质的现象。熟啤酒均以瓶装或罐装形式出售。
啤酒浓度根据原麦汁浓度划分。制造啤酒的大麦芽和辅助原料大米等,经过麦芽淀粉酶和蛋白酶的作用,转化为麦芽糖类,以糖的含量来测定,如每公升麦芽汁含有120克糖类,就是12°。麦芽汁浓度越高,营养价值就越好,同时泡沫细腻持久,酒味醇厚柔和,保质量期也长。
原麦汁浓度在2.5%一9.0%之间,酒精含量0.8%——2.5%之间的属低浓度啤酒。儿童啤酒、无醇啤酒均属此类型。
原麦汁浓度在11%-l4%之间,酒精含量3.2%-4.2%之间的属中浓度啤酒。这类啤酒产量最大,最受消费者欢迎。淡色啤酒多属此类型。
原麦汁浓度在14%——20%之间,酒精含量4.2%——5.5%,少数酒精含量高达7.5%,这种啤酒均属高浓度啤酒。黑色啤酒即属此类型。这种啤酒生产周期长,含固形物较多,稳定性强,适宜贮存或远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