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饮酒的礼仪

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种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人种属于纯蒙古人种,是黄色人种的代表民族,语言为蒙古语。在中国,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北、青海、河南、甘肃等省区。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

正史始见于《旧唐书·北狄传》,称“蒙兀室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蒙族历史悠久,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胸怀坦荡的民族,至今保持着一套特有的民族礼仪。

蒙古族好饮酒,男女喜饮奶酒;且有大碗喝酒的豪侠风度,“每饮必烂醉而后己”。“整羊席”是喜庆和待贵客的宴席。

饮酒有未饮先酹的礼数。“凡饮酒,先酹之,以祭天地。”

蒙族有客来必热情款待,宴饮必备各种酒,献上纯净的马奶酒和各种肉、乳食品。主人和客人必须畅饮,“男女杂坐,更相酬劝不禁”,“客饮若少留涓滴,则主人更不接盏,见人饮尽则喜”,“必大醉而罢”。他们认为,“客醉,则与我一心无异也”。来客后,不分主客,谁的辈分最高,谁坐在上席位置。客人不走,家中年轻媳妇不能休息,要在旁听候家长召唤,随时斟酒、添菜、续菜。

蒙古族接待客人讲究礼节,欢迎、欢送、献歌、献全羊或羊背等都按礼仪程序进行,程序中都要敬酒或吟诵。

一般敬酒礼仪如下:

敬酒者身着蒙族服装(头饰、蒙古袍、腰带、马靴),站到主人和主宾的对面,双手捧起哈达,左手端起斟满酒的银碗;献歌;歌声将结束时,走近主宾,低头、弯腰、双手举过头顶、示意敬酒;主宾接过银碗,退回原位;主宾不能饮酒的,要再唱劝酒歌或微笑表示谢意,以右手无名指沾酒,敬天(朝天)敬地(朝地)敬祖宗(沾一下自己的前额),施礼示敬或稍饮一点儿;主宾饮酒毕,敬酒者用敬酒时的动作接过银碗,表示谢意;向主宾敬酒完毕,按顺时针方向为下一位客人敬酒或按主人示意进行。

对尊贵的客人用“德吉拉”礼节:主人手持一瓶酒,酒瓶上糊酥油,先由上座客人用右手指蘸瓶口上的酥油抹在自己额头,客人再依次抹完;然后主人斟酒敬客。客人要一边饮酒,一边说吉祥话,或唱酒歌。

待客时主人经常要唱祝酒歌祝酒,一支歌客人要喝一杯酒,使之不能拒绝。蒙族认为让客人酒喝的足足的,才觉得自己心意尽到了,所以主人家从老到少轮流向客人敬酒,客人不喝下去,主人就要一直唱下去,直到客人喝下为止。

蒙族过小年时祭火,在灶前摆酒等供品;点一堆柴草,把黄油、白酒、牛羊肉等投入火堆表示祭祀;过年时要专摆酒肉祭祖。

蒙族农历八月举行马奶节,开幕时主持人首先向蒙医敬献马奶酒和礼品。赛马之后,众人向骑手们欢呼,敬献马奶酒。

蒙族婚礼时,至少举行三次宴会,婚礼主要在女家举行。喜日的前一天,新郎与伴郎、主婚人、亲友、歌手等一帮人到女家。女家邀请自己家的亲友来参加“求名宴”;晚间女家又设新娘离家前的“告别宴”,新郎、新娘、嫂子和姑娘们坐一席;到次日早晨,婚礼结束,宾客准备告辞,娘家在门口备酒席一桌,给每位客人敬“上马酒”三杯,客人干杯后方可启程。

蒙族人在结交知己朋友时,双方要共饮“结盟杯”酒,用装饰有彩绸的精美牛角嵌银杯,交臂把盏,一饮而尽,永结友好。

蒙族无论狩猎回来,还是放牧休息,牧民们燃起篝火,烧烤猎肉,和着悠扬的马头琴,举杯饮酒,豪歌劲舞。著名的蒙族《盅碗舞》多是在宴席之上酒酣兴浓之际由舞者(女子)即兴表演。舞者双手各捏一对酒盅,头顶一碗或数碗,舞蹈时头不摇,颈不晃,双手击打酒盅,甩腕挥臂,旋转舞蹈,刚柔相济,舒展流畅。

西蒙古各地独特酒俗

蒙古族将马奶酒称之为“策戈”,是牧民款待贵客的最佳冷饮,制作时将新鲜马奶装入生皮囊中,挂在向阳处,用一根特制的木棍每日搅拌数次,使马奶逐渐发酵变酸。当马奶变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时,即成马奶酒,常喝奶酒可治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

自从成吉思汗立国以后,蒙古族大量饮用汉族的粮食酒。如今马奶酒已经淡出,许多蒙古人则喜欢喝瓶装的酒。在蒙古人眼中酒是饮料的精华,敬酒是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每逢客人来到时,蒙古族人都要唱能传递友谊的祝酒歌,以此来劝酒助兴。

地域不同蒙古族敬酒的方式不同,有些地区的蒙古族人,是先敬酒,待您喝完之后,主人伴以劝酒歌再来敬您,而有些地区的蒙古人则是先唱民歌后敬酒,然后是边唱边敬。

在西蒙古,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色。仅敬酒仪式就各具特色,一般而言西蒙古的敬酒都是三杯。第一杯、第二杯抿一下就可以了,第三杯才是要喝的。

新疆地区的蒙古族在敬酒前,自己要喝一口。据说这个仪式源自成吉思汗,因为成吉思汗的父亲是被仇人用酒毒死的。所以为了表示主人的真诚,要先自己喝一点。

而青海的蒙古族在敬酒之前,往往要在酒瓶口上放一块酥油,让每个客人沾一点,这是为了表示对客人的热烈欢迎。因为在蒙古族的日常生活中,奶制品是最为珍贵的食物,也是为了表现主人的诚意。

虽然绝大部分西蒙古人都敬客人三杯酒,但在阿拉善巴音浩特这种习俗却有了改变,在那里敬酒却是两杯。乔旦德尔教授认为,阿拉善蒙古族是和硕特部固始汗弟弟的一个儿子的后裔,这些蒙古族同清朝皇室的关系非常密切,整个清代阿拉善的十位王爷都同清皇室联姻,他们这种习惯是满族的习俗。因为满族认为双数非常吉祥。

THE END
1.蒙古正宗马奶酒价格蒙古正宗马奶酒图片京东JD.COM是国内专业的网上购物商城,为您提供蒙古正宗马奶酒、蒙古正宗马奶酒价格、蒙古正宗马奶酒图片等相关信息.https://so.m.jd.com/chanpin/2630449.html
2.乌兰奶酒价格表(乌兰奶酒价格是多少钱)关于乌兰奶酒,相信对关注乌兰奶酒的人来说,是比较在意的话题。大家*关心的的一定是乌兰奶酒的价格问题啦!下面,食品招商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乌兰奶酒价格表。 以上就是小编从互联网为大家整理的乌兰奶酒价格表,大家在购买之前可以简单做个参考。https://www.spzs.com/jiage/211881.html
3.蒙古马奶酒乌兰奶酒内蒙古特产乳白色高档酒纯正低度正宗马奶酒邮乐(ULE.COM)提供蒙古马奶酒乌兰奶酒内蒙古特产乳白色高档酒纯正低度正宗马奶酒最新图片,全国价格最低,还有白酒导购以及聚奢玺图片大全、参数、评论、心得、技巧等信息,网购蒙古马奶酒乌兰奶酒内蒙古特产乳白色高档酒纯正低度正宗马奶酒上邮乐,放心又轻松。http://item.ule.com/tu/4612470-0-1.html
4.草原上的意外发现:马奶酒与奶酒白酒和黄酒体系之外,边疆地区存留着大量带浓厚地域特点的酒类,草原上的马奶酒和蒸馏奶酒就是如此。在当地人看来,这种酒“不算酒”,因为酒精度低;可是喝多了,一出蒙古包,还是会倒下。所以,奶酒和马奶酒都有另外一个名字——“见风倒”。 马奶酒这种古老的饮料,只有地道的蒙古姑娘能够畅饮,她们觉得马奶酒没有酒精https://www.lifeweek.com.cn/2013/0925/42598.shtml
5.草原上的意外发现:马奶酒与奶酒(组图)马奶酒奶酒草原白酒和黄酒体系之外,边疆地区存留着大量带浓厚地域特点的酒类,草原上的马奶酒和蒸馏奶酒就是如此。在当地人看来,这种酒“不算酒”,因为酒精度低;可是喝多了,一出蒙古包,还是会倒下。所以,奶酒和马奶酒都有另外一个名字——“见风倒”。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228/14/1630322_340768273.shtml
6.科尔沁草原一周要花多少钱,科尔沁草原七日绝佳攻略科尔沁草原一周要花多少钱,科尔沁草原七日绝佳攻略 内蒙的美食更不必多说了,烤全羊、手把肉、牛肉干、奶豆腐、烧麦、奶酪、哈达饼、马奶酒……等等等等,媛媛不仅推荐了物美价廉的小吃,还安排了几次特色餐,体验非常棒!阿涛的185 4802 7398(点击查看二维码) https://m.cncn.com/lxs/88787/n805628
7.蒙古族传统祭祀习俗蒙古族好饮酒,男女喜饮奶酒;且有大碗喝酒的豪侠风度,“每饮必烂醉而后己”。“整羊席”是喜庆和待贵客的宴席。 饮酒有未饮先酹的礼数。“凡饮酒,先酹之,以祭天地。” 蒙族有客来必热情款待,宴饮必备各种酒,献上纯净的马奶酒和各种肉、乳食品。主人和客人必须畅饮,“男女杂坐,更相酬劝不禁”,“客饮若少https://www.liuxue86.com/k_%E8%92%99%E5%8F%A4%E6%97%8F%E4%BC%A0%E7%BB%9F%E7%A5%AD%E7%A5%80%E4%B9%A0%E4%BF%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