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的故事有哪些

蜀道之难“走”出几个古蜀国成语,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华西都市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成语中的四川

从古至今,四川这片神奇土地上,无数的文人墨客、皇帝嫔妃、英雄才子、诗人隐士往来穿梭,“蜀地”这个特定的历史地理名词也因此被灌注了太多的人文内涵。许多与四川有关的成语也打上深深的历史文化烙印。日前,著名语言文字专家张昌余教授在谈到与四川有关的成语时指出,仅李白《蜀道难》里那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衍生出的成语故事,都跟古蜀国有关。

【成语释义】杜鹃啼血(子规啼血):传说杜鹃鸟鸣叫时,嘴里会流出血来,描述杜鹃叫声的悲切。常形容哀痛之极。

在《蜀道难》中,李白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对一个川人来说,子规的啼叫声会让人想起家乡,想起蜀地。在李白的另一首诗《宣城见杜鹃花》中写道“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张昌余说,子规、杜鹃与蜀地的渊源,还得从古蜀国的两位帝王的传说说起。这两位就是望帝杜宇和丛帝开明氏鳖灵。杜宇做蜀王期间,积极发展农业,教蜀民甚至巴民农耕的技巧,使得百姓丰衣足食。开明氏是望帝的丞相,传说中,开明氏叫鳖灵,原本住在长江边的荆楚地区。有一天不小心跌进河里死了,他的遗体逆流而上,到了蜀地,一直到达蜀国的都城——郫邑。更奇怪的是,到了蜀地以后,他还复活了。杜宇听说有这样一件神奇的事,就派人把鳖灵找来相见。两人很是投机,望帝让鳖灵做了丞相。

张昌余说,这个故事最早被记载在《蜀王本纪》里,但是李白这么一用,“子规啼血”的知名度和传颂度都变得更广。此外,在白居易、李商隐的诗中,“杜鹃啼血”也常常被使用。

【成语释义】五丁开山:关于古蜀国五位大力士的传说,武术上的一种掌法。现多用于艰难开拓创业。

有一天,蜀王在褒谷狩猎时,遇见了秦惠文王,蜀王送了一些金银给秦王,没想到这些金银在秦王的手上变成了泥土,秦惠文王很是生气,然而身边的大臣却很高兴,向他祝贺说这是天意,说明他将得到蜀国的土地。秦国意欲出兵伐蜀,却不知道通往蜀地的道路,秦岭高险,不知道路怎么办?

于是秦国想出了计策,“这里又有两个说法,”张昌余说,“一个说法是秦国使了金牛计,还有一个说法是秦国使了美人计。”金牛计就是今天金牛道的由来。秦人做了五头石牛,把金子放在石牛的尾巴下面,告诉蜀人说,这石牛能拉出金子来。为了把石牛顺利运回蜀国,蜀王派了五位力士开山成道。然而拉回来的石牛并不能便金,这条为接金牛而开的道路反而成了蜀国的灭国之路。

美人计一说是因为蜀王爱美人,秦王投其所好,送了几位美人给蜀王,为了接回美女,蜀王派出五位力士,五位力士为了接回美人,一边走一边开路。然而接回美人走到梓潼时,他们见到了一条大蛇正在往洞里钻。五位力士就去抓蛇的尾巴,结果蛇没抓到,山垮了,五位力士和五位美女都被压在山下。这也是“地崩山摧壮士死”这一句的由来。

【成语释义】六龙回日:传说太阳神驾着六龙车,羲和赶着车,在空中行走,他们走到高山顶峰跟前,也要迂回而过,形容山势高峻。

张昌余说,“六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指太阳神。西方的神话中,太阳神是阿波罗,驾着4匹马拉的金马车,而在中国,太阳神叫羲和,是一名女神,驾的车是由六条龙拉的。”传说中,羲和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住在东方,轮流在天上值日,羲和也就是儿子们的“车夫”。而六龙回日,是指羲和驾着车在天空中行走的时候,遇到了高山,直接走不过去,必须要迂回绕过。李白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蜀道上的山峰已经高峻到了要让太阳神的车绕道的地步,可想而知这崇山峻岭间的路途有多艰险。所以才会“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茜

《蜀道难》是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代表作,李白的读者都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喟印象深刻,而其中写剑阁的诗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生成了一句被广泛应用的成语。

李白的《蜀道难》颇有些“仙气”,这些仙气的出现与他融入了古代蜀国的传说有关,这些传说被四川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证实。

据唐代孟棨《本事诗》的记载,由于这首诗的写作和传播,李白赢得了“谪仙人”的称号。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又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数四,号为“谪仙人”。白酷好酒,知章因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贺知章初读李白的《蜀道难》,一遍没读完,就多次啧啧称赞,说李白简直是天人神仙被贬谪到了人间,竟然能写出这样的带仙气的作品。贺老先生首次拜访李白,没打算请李白喝酒,出门没带钱,读了《蜀道难》,觉得必须和李白对饮一番,没带钱不能白吃白喝,只好解下皇上赐给他的金龟换酒喝。遇见自己可意的人,读到自己喜欢的诗,一定要大醉一场,可见李白《蜀道难》的魅力。

公元753年,距离李白离开生活了二十年的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725年,已将近30年。一个叫殷璠的人编了一本名为《河岳英灵集》的当代诗歌总集,收了李白的一部分诗作,包括《蜀道难》一诗。殷璠对《蜀道难》也是赞不绝口:

“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骚人”指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体”诗歌,殷璠认为李白的《蜀道难》有屈原“骚体诗”的风采,是《楚辞》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异代回响。

清代的沈德潜编了一本《唐诗别裁集》,对李白的《蜀道难》同样赞赏有加:

“笔阵纵撗,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任华、卢仝辈仿之,适得其怪耳,太白所以为仙才也。”

他说李白是凭天赋之“仙才”写诗的,一般人如李白之后的唐代文人任华、卢仝之流想模仿李白,还真学不来,写出来的诗没有浪漫,只剩下怪异了。

李白《蜀道难》的风格雄奇飘逸,其写作手法的突出特点是融神话传说、夸张、想象为一体,极力描绘蜀道开辟之难、蜀道行走之难及对蜀地“凭险割据”的政治形势的担忧。

李白《蜀道难》中的神话是关于古代蜀国的神话,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曾提到黄帝的儿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蜀山氏被认为是远古时代居住在蜀地的部落。

《蜀道难》的第一段是这样的: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蚕丛、鱼凫是传说中古蜀国的国王。西汉时期出身蜀地的著名文学家扬雄著《蜀王本纪》一书,其性质类似于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对黄帝、帝喾、尧、舜、禹等华夏民族远古时代传说中的帝王事迹的记载。

《蜀王本纪》这样说:

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民椎髻(口尨)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东晋的时候,有一个叫常璩的人编了一本地方志性质的著作,叫《华阳国志》,又叫《华阳国记》,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地区的史事,记录了这些地方的出产和历史人物。其中有关于古代蜀国的传说:

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槨,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槨为纵目人冢,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鱼凫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立为祠。

这一段文字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说“蜀侯蚕丛,其目纵”,其形象可参看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当然这是青铜时代的人们对远古传说的想象。

回到李白的《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以蚕丛和鱼凫两位古蜀国国王为代表,感慨古蜀国开国之久远,“四万八千岁”是对扬雄《蜀王本纪》中所说的“三万四千岁”的进一步夸张,至于究竟有多少年,谁也说不清楚。总之,李白的意思是由于古代蜀地山高水险,和外界处于隔绝的状态,它毗邻秦地,但和秦地没有交通往来。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秦地的太白峰和蜀地的峨眉山之间,只有鸟可以飞来飞去,人是没有办法往还的。

直到有一天“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里融入了另一个神话——“五丁开山”的神话,这个神话还是来自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

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

这段记载明显具有不可考究的传说性质,蜀国的五位成年男子到秦国替蜀王迎接五位美人,走到梓潼的时候,看见山洞里有一条大蛇,大家齐心协力去拽蛇的尾巴,结果大山崩塌,五位男子及美女丧命,然后有了蜀道。谁信呀?但李白用在这里,很好地说明了蜀道开辟之艰难。

这个传说很荒诞,但是提到了“秦惠王”这个人,为什么会提到秦惠王呢?因为秦惠文王赢驷在战国时代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古巴国、蜀国就是在秦惠文王统治秦国的时候被灭掉的,从此蜀地归入古代大一统王朝的版图。

除此而外,《蜀道难》的第二大段中,还暗含一个关于古蜀国的神话。

其诗句是:“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通过描绘子规悲啼的环境去表现蜀道行走之难。

据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也就是说,在蜀王开明之前,还有一位名“杜宇”号“望帝”的蜀王,因其相开明有除水害之大功,望帝将王位让给了开明,自己化身为杜鹃(亦叫杜宇、子规),李商隐《锦瑟》诗中“望帝春心托杜鹃”也是出自这个传说。

扬雄《蜀王本纪》的记载稍有不同:

杜宇为望帝,淫其臣鳖灵妻,乃禅位亡去。时子规鸟鸣,故蜀人见鹃鸣而悲望帝。

这里讲的是蜀王杜宇做了很丢人的事,禅位给他人,蜀人为此感到很悲哀。

总之,望帝是一位失国的君主。

蜀地人可真浪漫,连子规(杜鹃)的叫声都能联系到自己的故国。

“蜀江水碧蜀山青”,蜀地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自然风景优美,人文荟萃。扬雄、司马相如、李白、苏轼都是这片土地孕育出的大文豪。

期待三星堆发掘出更多的文物,让我们对神奇的古巴蜀文明有更多的了解。

1.钱可通神

唐朝宰相张延赏有一次过问一场冤狱,要有关狱吏十天内查明判决。第二天一早,他见案头放着一份小贴子,上写:“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他大怒,把案子催得更紧。

第三天,又见有小帖子,写明“钱五万贯”。他更加光火了。要求两天内结案。第四天,又见小帖子,写明“钱十万贯”。

这一下,他气馁了,说道:“钱到十万,已可通神,我还管得了吗!”(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后以“钱可通神”极言钱的诱惑力之大。

2.骑猪

唐朝武则天时,河内王武懿宗,率军去赵州一带打仗。懿宗听说敌方有数千骑从北而来,便弃甲而逃,其实当时双方相距还有七百里之遥。后来懿宗回师京都,置酒庆功。张元一在武则天面前写诗嘲笑他,有“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窜”之句。

武则天问:“懿宗难道没有马吗?为什么要骑猪?”张元一说:“骑猪是是夹豕走也。”按:豕即猪,豕与屎同音,夹豕走,意思是来不及大便,夹着大便就逃走。(见唐孟棨《本事诗嘲戏》、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后以骑猪指仓皇逃跑。

3.鸟尽弓藏

把鸟射完以后,弓就用不着了。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怀疑韩信谋反,把他抓起来。韩信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定,我是应该死了。”(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又《越王勾践世家》也载有范蠡的话:“飞鸟尽,良弓藏。”后以“鸟尽弓藏”为事后拋弃有功之人的典故。

4.屏风误点

三国时,曹不兴给孙权画屏风,不小心,误点了一滴墨,便将它画成一只苍蝇。孙权看到后。以为是真苍蝇,用手去赶它。(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曹不兴》)后以“屏风误点”形容画艺高超。

5.蒲柳先秋

晋代人顾悦之与简文帝同岁,但头发早白了。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

意思是我像蒲草与柳叶一样,一到秋天就萎落;你像松树和柏树,虽然经历霜雪,却越来越茂盛。简文帝说他答得很好。(见《世说新语言语》《晋书顾悦之传》)后以“蒲柳先秋”为体质弱的典故。

6.弃席

春秋时,晋国的重耳在外流亡二十年,不少人跟随他出生入死。后来,他加国为晋文公。在途经黄河边时,下令把原来的生活用品如席蓐(卧具)笾豆(食具)等都丢掉。凡是手足胼胝,面目黧黑的人都走在后面。跟随他流亡的人中有个叫咎犯的听后大哭。

重耳问他:“回国应该高兴,你为什么要哭呢?”咎犯说:“你所丢弃的,正是流亡中赖以生活之物和出生入死的功臣,我能不感到悲哀吗?”重耳当即收回成命,表示永不拋弃故旧。(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后以“弃席”比喻对下属故旧弃置不用。

7.黔娄被

春秋时,齐国贤者黔娄善于韬略,能退敌兵,国人对他很敬重。鲁恭公请他为相,齐威王聘他为卿士,他都不去。他非常穷困,死后因被子太小,连遗体都盖不住,孔子的学生曾子,建议他的妻子把被子斜过来盖,他妻子说:“宁可正而不足,也不能斜而有余。”(见汉刘向《列女传鲁黔娄妻》、晋皇甫谧《高士传黔娄》)后以“黔娄被”为清贫的典故。

8.墙东窥宋

战国时的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说道: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好色,宋玉否认了,并且说:天下的美色,没有能比得上我家东邻的女子,她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傅粉则太白,涂朱则太红。但她登墙偷看我三年,我至今都没有动心。后以“墙东窥宋”为美女多情的典故。

9.乔迁

《诗经小雅》里有一首《伐木》诗,开头四句是:“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意思是:砍伐树木,丁丁丁;鸟儿鸣叫,嘤嘤嘤。它们飞出深谷,迁上高高的树林。按:唐代以后,都把诗中的鸟认作黄莺,后以“乔迁”、“莺迁”为迁居或升官的贺词。

10.青白眼

晋代的阮籍能为青白眼,凡遇到他喜欢或尊敬的人就用青眼,即眼睛正视,眼珠在中间。遇到他讨厌或轻视的人就用白眼,即眼珠向上或向旁边看。他母亲死后嵇喜来吊丧,他用白眼,嵇康来吊丧,他用青眼。(见《晋书阮籍传》)后以“青白眼”表示对人尊敬、重视或轻视、憎恶。

11.蘧(qú)轮

春秋时卫国大夫蘧轮,字伯玉,有很好的名声。一次,卫灵公和夫人夜坐,听到车声辚辚,到宫门附近就听不见了,过了一会儿,在宫门的另一边又响了起来。

卫灵公问夫人:“这是谁的车子?”夫人说:“一定是蘧伯玉的。”灵公问何以见得。夫人解释说:“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会夜间行车也不失礼,过宫门而下车。”卫灵公派人去查看,果然是蘧伯玉。(见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后以“蘧轮”为称颂贤臣的典故。

12.屈谷巨瓠

古代寓言:宋人屈谷去拜见齐居士田仲,说道:“我听说先生不恃人而食(不依赖别人生活)。现在我有巨瓠(一种瓜)坚硬的像石头,又厚又没有窟窿,想拿来献给先生。”

田仲说:“瓠是用来盛东西的,而你的瓠,却厚而无窍,又硬得像石头,剖不开来,我拿来做什么用呢?”屈谷说:“是的,无益于人之物,我只好把它丢了。”

其实,屈谷是借此讽刺田仲自称不恃人而食,但也无益于人之国(宋国),属于坚瓠之类。(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后以“屈谷巨瓠”、“坚瓠”比喻无用之物或无用之人。

13.如皋射雉

春秋时,祁国大夫贾辛,相貌丑陋。妻子却很美,妻子嫌他丑,三年不言不笑。后来贾辛为妻子驾车如皋(到皋泽去),打猎,射中一只雉鸡。妻子见他有本事,才开笑口讲话。

贾辛感慨地说:“人实在少不了本事,我如果没有这点射技,你就一直不言不笑下去了。”(见《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后以“如皋射雉”为一技之长可以发挥作用的典故。

14.襦袴欢声

东汉人廉范,字叔度,曾经任蜀郡太守,有惠政。(有很好的政绩),百姓为他作了这样的歌:“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

意思是:廉叔度啊,你早就该来了,你来了以后,不禁止我们开夜工,我们都安心劳动。过去,我们短衣没有一件,现在我们裤子都有五条了。(见《后汉书廉范传》)后以“襦袴欢声”为称颂太守一级地方官惠政的典故。

15.孺子牛

孺子,小孩子。春秋时的齐景公喜爱小儿子荼,曾经自己两手着地当作牛,口里衔着绳索,让荼骑在背上玩耍。荼玩得高兴,一不小心,从“牛背”上滚下来,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断了。(见《左传哀公六年》)后以“孺子牛”比喻为大众谋利益而不惜献身的人。

16.倾盖论交

春秋时,孔子在郯地的路上遇见程子,两人停车交谈,车盖靠得很近,因为意见投合,一谈就是一整天。(见《孔子杂训》)后以“倾盖论交”形容志同道合、一见如故。

17.青鸟传书

传说汉武帝有一次在承华殿,见有青鸟从西方飞来,集于殿前。汉武帝就此事问东方朔。东方朔说:“这是西王母要来了,它们是先来报信的。”不久,西王母果然来了,有两青鸟如鸾,夹侍其旁。(见《汉武故事》)后以“青鸟传书”比喻传信,以“青鸟”比喻传信的使者。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情为探看”。

18.青钱万选

唐代著名传奇小说《游仙窟》作者张鷟所作的诗文,不仅流行国内,连日本、新罗使者也纷纷前来购求。他曾八次应试,都登科甲。当时有个叫员半千的人说张鷟的“文词如青铜钱,万选万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青钱学士”,后以“青钱万选”为文才出众的典故。

19.请缨

汉武帝派终军去劝说南越(亦作“粤”)王来朝,终军请求给他一根长缨,表示一定要把南越王缚回来。后来,他果然不出所料说服南越王归汉。(见《汉书。终军传》)后以“请缨”为投军报国或要求给以重任的典故。如毛泽东词:“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20.染指

春秋时,郑国大臣子公每逢食指动起来,就会吃到好东西。郑灵公知道这件事,有一次赐大家吃鼋肉,故意不给子公吃。在这以前,子公的食指早已动了起来。

他见灵公不让他吃鼋,一气之下,用指头往锅里一染,伸到嘴巴里去,说道:“这不是也吃到了吗?”(见《左传宣公四年》)后以“染指”为吃到某种东西、沾到某种利益或参与某种事情的典故。

21.御批韩翃

唐代诗人韩翃,曾任员外郎,晚年颇不得意,建中初,屈居幕吏,常辞疾在家。人多鄙之,惟一韦姓巡官知他是名士,与他交好。一日夜半,韦巡官急叩韩翃家门,祝贺其任驾部郎中、知制诰。知制诰职掌草拟朝廷诏告文书,为清贵之职。

韩翃不信,韦巡官说:据京报,知制诰缺人,中书省选中两名呈德宗亲批,御笔不点出,后批曰:与韩翃。时有两人名韩翃,另一韩翃任江淮刺史。中书省又将两韩翃同时呈进请示。

御笔录诗一首:“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在一旁批曰:与此韩翃。韦巡官曰:“此非员外诗耶?”韩翃方确信不误。此事传为佳话,后世诗文常用典实。

22.奉旨填词

宋词人柳永,原名柳三变。擅作慢词长调,每为教坊乐妓所传唱,当时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谣。他常与歌妓来往,留连于灯红酒绿,徵歌逐舞。因功名未遂,曾作《鹤冲天》一首解嘲,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

仁宗曾言:“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柳永从此益放浪形骸,逢人即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后因以“奉旨填词”喻自我嘲讽,将错就错。(典见《本事词》、《能改斋漫录》、《方舆胜览》及《艺苑雌黄》等)

23.重见云英

晚唐诗人罗隐,十次应试,俱未得中。初次赶考,途经钟陵时,风华正茂,与歌妓云英颇相得,云英亦正妙年,色艺俱绝。十二年后,罗隐再次落第,路过钟陵,又与她相遇。云英仍未嫁,言谈中,颇怪罗隐落拓不遇。罗隐作诗赠之。

诗曰:“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诗中既慨叹功名蹭蹬,对云英身世,亦深表怜惜之意。

但后世用“重见云英”一语,多指文中与钟情女子离别多年又意外相逢,如清初吴伟业《临江仙逢旧》词中有句云“落拓江湖常载酒,十年重见云英”,即用此义。(典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24.兰亭修禊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大书法家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亲友四十余人,相聚于山阴(今绍兴)西南二十七里的兰亭。按照古代风习,在此举行祛除不祥的修禊之仪:各人依次分列兰渚曲水旁,将酒杯置于水上,任其随波而下。酒杯过时必须赋诗,不成则罚酒。

其日天朗气清,风和日丽。王羲之等十一人各赋诗二首,另十五人各赋诗一首。王羲之为所赋诗作《兰亭集序》,以纪其事。王羲之手写此序的书法向被视为艺术瑰宝,与其事其文相得益彰。

从此“兰亭修禊”便成了文人聚会的典故,曲水传杯或曲水流觞遂也为文人雅集的佳话。(典见《晋书·王羲之传》)

25.晓风残月与大江东去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所作散文汪洋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也清新豪健,独具一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颇具影响。

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曾遇一善歌的幕僚,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方答道:“柳中郎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苏轼听后,为之绝倒。

“晓风残月”为柳永《雨霖铃》中句,“大江东去”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两句颇能代表柳、苏两家词的不同风格,后人论词,议及婉约派豪放派之不同特征时,常用此典。(典见《吹剑续录》)

26.前度刘郎

古代神仙故事:东汉时,刘晨和阮肇同赴天台山采药,在桃源遇二仙女,刘阮被邀留居半年,两人返回家乡时,子孙已经历七世。于是二人又重返天台。唐代诗人刘禹锡自屯田员外迁朗州司马凡十年,始被召回京,游玄都观,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有人向执政进谗,谓意存讽刺,乃出任连州刺史,十四年后方召回,得再游玄都观。庭院内一片荒凉,桃树无存,道士也不知去向,不禁感慨万端,又作一诗道:“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前度刘郎”,既是以姓自指,又是用刘、阮故事,后人因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亦为咏桃花的熟典。苏轼《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粹》诗结句“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即用此典。(典见《幽明录》、《本事诗》)

27.秉烛夜游

《古诗十九首》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曹丕为魏王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时文人如徐乾、刘桢、应玚、阮瑀、陈琳、王粲等均罹疾死亡,曹丕因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书中有“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即用曹丕原语,只省一“思”字。以后又引申出秉烛看花。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均袭此意。(典见《文选魏文帝与吴质书》)

28.金龟换酒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宿于旅邸。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但未曾谋面,闻李白来京,亟往拜访。李白出门迎客,两人相携入屋,纵论古今,一见如故。李白出示诗作《蜀道难》、《乌夜啼》。贺知章赞赏备至,称李白为谪仙人。仓卒间未携钱帛,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尽欢散。

贺知章死后,李白曾作《对酒忆贺监》记其事,诗曰:“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后人每以金龟换酒为倾心结交的佳话。(典见《本事诗》)

29.登龙门

黄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古代传说,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争登龙门。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登龙门后,鲤即化为龙,故禹门亦称为龙门。

《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朝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致身荣显,也叫登龙门。《封氏闻见记》卷二“贡举”:“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典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

30.春风得意

唐代诗人孟郊,少年时隐居嵩山,两试进士不第,曾作《下第》诗一首,中有云:“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又作《再下第》诗云:“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表达科场失意和仕途困顿的痛苦心情。

直至四十六岁他才应举中试,欣喜之情,不能自已,遂作《登科后》诗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因以“春风得意”喻进士及第。元乔吉《金钱记》“他见我春风得意长安道,因此上迎头儿将女婿招”,用典本此。(典见《唐才子传》)

31.曲江宴

曲江池以水流曲折得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汉武帝所凿。唐代开元、天宝间,曾于池岸广筑楼台亭阁,花木繁茂,烟水明媚,风景佳丽,为长安胜景。每逢中和(二月初一)、上巳(三月初三)等节日,帝王将相以及商贾庶民,游者接踵。

唐制,新科进士放榜后,皇帝赐宴游赏于曲江池旁的杏园,时人称为“曲江宴”、“杏园春宴”。后遂被专指进士及第。唐刘沧《及第后宴曲》:“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唐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诗也有云:“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典见《唐国史补》、《唐摭言》)

32.雁塔题名

长安慈恩寺西院塔,高三百尺,俗称大雁塔,为唐代名僧玄奘收藏从印度带回的佛经和佛像,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建造。从武则天神龙年间开始,新科进士在曲江宴以后,即集于慈恩寺塔题名,请同科进士中擅长书法者将全榜诸人姓名写于塔上。后遂成为考中进士的代称。《唐摭言》引白居易诗云:“慈恩寺塔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又元杨载《送完者都同知》诗:“姓名题雁塔,谱牒记龙沙。”(典见《唐摭言》、《雍录》)

33.龙虎榜

唐德宗贞元八年(729)会试,当时天下名士韩俞、李观、李绛、崔群、王涯、冯宿、瘐承宣、欧阳詹等二十三人同登进士第,得人才之盛。于是时人称为龙虎榜。

后凡会试中选者亦被呼为登龙虎榜。在北宋孙仅举进士第一,王禹偁以诗贺之,曰:“粉壁乍悬龙虎榜,锦标终属鹡鸰原。”龙虎榜亦称虎榜(但清代以后,虎榜专指武科),元方回《石峡书院赋》:“领袖者谁?予同姓兮,又同登于虎榜”;萨都刺《及第谢恩崇天门》“虎榜姓名书敕纸”,均用此典。(典见《新唐书欧阳詹传》)

34.破题

唐翰林学士李程初应博学宏辞科,试题为《日五色赋》,李程试卷的首句云:“德动天鉴,祥开日华。”时人称之为破题。又,宋诗人梅尧臣,应范仲淹邀宴。

席间赋《河豚鱼》诗一首,诗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评此诗道:“河豚常出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故知诗者谓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

后因称诗文起首数句点破题意曰“破题”,明清八股文更以破题为作文固定程式。破题又常被引申为第一次之意。如《西厢记》:“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遭别离。”(典见《国史补》、《六一诗话》)

35.青钱万选

唐代著名传奇小说《游仙窟》作者张鷟所作诗文,不仅流行国内,日本、新罗使者纷纷购求。他曾八次应试,均登甲科,当时文人员半千说他的文辞如青铜钱,万选万中。世人因称他为青钱学士。后人因以青钱万选喻文才出众。晏殊《假中示凌判官寺丞王校勘》诗:“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典见《唐新语》、《新唐书张荐传》)

36.破天荒

唐代荆州文风不振,每年解送举人应考,均未中试,时人称为“天荒”。后刘蜕以荆州解送的举人登第,打破了该州多年无人中举的局面,时人称为“破天荒”。荆州刺史崔铉特奖励刘蜕七十万贯破天荒钱。刘蜕答谢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又自宋朝以来,江西地方无人以状元及第,后有何昌以对策居第一,有人以诗寄何昌言云:“万里一时开骥足,百年今始破天荒。”后用以指前所未有或首次出现。如清黄遵宪《番客篇》诗:“平生不著袜,今段破天荒。”(典见《唐摭言》、《北梦琐言》、《独醒杂志》)

37.八百孤寒

唐朝大臣李德裕,出身阀阅世家,晚年位居宰相,官高爵显。史称其对家世寒微、无以依恃的读书人常能施以援手,为他们的科第仕进开方便之门。因此,故深得孤寒士子好感。后李德裕在党争中失败,被贬为崖州(今广东琼山东南)司户,蒙恩士子对他被贬荒远,都一掬同情之泪。

当时有人作诗云:“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后因以“八百孤寒”指贫寒之士或喻处境困难、极需要提携的人。清黄景仁《岁暮怀朱笥河先生》:“小谪陈芳现在身,人间何事敝精神。幔亭仙客休相待,八百孤寒要此人。”(典见《云溪友议》、《唐摭言》、《全唐诗话》)

38.冬烘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曾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封为鲁郡公。后李希烈拥兵作乱,受命前往劝谕而被害。晚唐懿宗咸通间,郑薰主考,时徐州一代战乱频仍。郑薰意欲激发士人之气,特选一忠烈之后作榜首,藉作矜式。误将考生颜标当作颜鲁公的后裔,取为状元。发榜后,颜标按礼拜见主司,郑薰在交谈中方知其出身寒素,非功臣之后。

时有无名子作诗嘲郑薰云:“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冬烘”后遂常用以形容迂腐糊涂不达事理。如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即用此典。(典见《唐摭言》卷八、卷十三)

39.倒绷孩儿

宋人苗振考取进士后,出仕多年,将参加馆阁考试。馆阁为文学儒臣所处之地,录取者皆为饱学多才之士。丞相晏殊谓苗振曰:“君久从吏事,必疏笔砚,今将就试,宜稍温习也。”苗振不以为意,曰:“岂有三十年老娘而倒绷孩儿者乎?”晏殊俯首笑而不语。

后经考试,果未中选,晏殊闻其落选笑道:“苗君竟倒绷孩儿矣!”绷即包扎婴儿,为老娘所熟谙。“倒绷孩儿”意为将孩儿包扎颠倒。比喻多年老手,因一时疏忽大意,亦将失误。《朱子语类·杂类》所记事同人异,云是陈易赴试,宰相韩珂对陈规劝事。后世文人常用此典,尤多见于通俗小说。(典见《东轩笔录》、《事文类聚》)

40.悔读《南华》

唐宣宗时宰相令狐綯曾以一典故询问温庭筠,温曰:“事出《南华》,非僻书也。或冀相公燮理之暇,时宜览古。”令狐綯遭到轻薄,怀恨在心,上书朝廷,言温庭筠有才无行。于是温终身不得登第。

后温庭筠作诗云:“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南华》,《南华经》,即《庄子》。后人因以“悔读《南华》”为学问高深、直言忤人而遭嫉忌的典故。如宋陆游《怀镜中故庐》:“从宦只思乘下泽,忤人常悔读《南华》。”(典见《唐诗纪事》、《北梦琐言》)

41、沆瀣一气

唐人崔沆主乾符二年进士科考试,榜中录取考生崔瀣。同时被录取的同姓考生中,崔瀣最为崔沆相知。时人有“座主门生,沆瀣一气”之谣。后人因称气味相投为“沆瀣一气”。今多用于贬义。(典见《南部新书》、《唐语林》)

42.名落孙山

吴地有人名孙山,为人滑稽多智。试期至,离乡赴他郡应举,乡邻中有人托其携子同往应试。试毕,乡邻子落第,孙山居榜末,先期回家。乡邻探询其子是否考中,他吟诗两句道:“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后因称考试落第为“名落孙山”。诗文中常用,通俗小说中尤多用此典。(典见《过庭录》)

43.梁州梦契

元稹和白居易均为唐代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两人友谊深厚,常以诗文互相酬和,世称“元白”。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元和四年三月出使梓潼勘察案件,时白居易在京于同月二十一日与弟白行简及知友李杓直等游慈恩寺后至李家饮洒。

席间,白居易忽停杯道:“微之(元稹字)当已至梁州了。”随即题诗一首于壁上:“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白居易作诗之日,元稹果恰至褒城(今属陕西,即梁州境)旅次梦与白居易、李杓直同游曲江及慈恩寺,醒后作《梁州梦》诗云:“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曲江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两人遥隔千里,但神交若合符契。后人形容知友梦魂相交,常引此佳话。(典见《本事诗》)

44.东涂西抹

唐人薜逢晚年仕途失意,曾骑瘦马赴朝。正逢新科进士列队而出,前导见其形相落拓,就吆喝道:“回避新郎君!”薜逢派从者传言:“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年少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45.锦囊贮诗

中唐诗人李贺,为人纤瘦,但作诗异常刻苦,常清晨骑弱马,一小奚奴背破囊相随,边行边吟,每得佳句,即写下投于囊中。日暮归家后,取出诗句,构成全篇,除有重大事故外,日日如此。其母使婢女检讨锦囊,见所书诗句甚多,即怒:是儿要呕出心乃耳。

后人称好诗为锦囊佳句者本此。锦囊又称奚囊。杨维桢《感怀》“尽取江山锦绣句,呕心沥血入奚囊”,即用此典。(典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唐书李贺传》,《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46.鸡肋糜人

三国魏杨修,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曹操主簿。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操引兵攻汉中,刘备据平阳坚守,因久攻不下,操乃意欲还军。适逢军将问军中口令,遂随口云:“鸡肋”。众官属莫知所谓,独杨修已解其意,整装待发。问之,则曰:“夫鸡肋,弃之为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返也。”

后因以“鸡肋糜人”喻虽嫌乏味却又不忍舍弃之物。唐罗隐诗:“鸡肋曹公怒,猪肝仲叔惭”,即直咏其事;宋苏辙诗:“官如鸡肋浪奔驰,政似羊毛尚黾勉”,乃取其意用典。(典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一》注引《九州春秋》、《后汉书·杨震传》)

47.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柯,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之。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遏,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置锁无人。惆怅之余,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代诗文中因常以喻男子邂逅一女子,后不复再见的怅惘心情。

白仁甫、尚仲贤均有《崔护谒浆》杂剧演此事,明清传奇中亦有《题门记》、《人面桃花》等剧,皆本此。(典见《本事诗》、《唐诗纪事》及《全唐诗话》等)

48.本色当行

宋代诗人陈师道曾云:“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耳。”意为苏轼作词,亦如韩愈作诗,虽好而不是词的本味,惟有秦观、黄庭坚之词,方是作词正道。

同时的晁无咎却说:“苏词虽稍不谐律吕,盖横放杰出,曲子中缚不住者;而黄山谷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乃著腔子唱和诗耳。”南宋诗论家严羽要求作诗“须是本色,须是当行”,即本陈、晁两家之说。

本色即诗文体裁的本味;当行,犹言内行。后来诗文中常用“本色当行”形容恪守体裁而能致精妙之作家作品。(典见《后山诗话》、《滹南诗语》、《沧浪诗话》)

49.章台柳

唐代诗人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居京时得一姬柳氏,才色双全。后韩翃为淄青节度使侯希幕僚。时值安史之乱,他不敢携柳氏赴任,分别三年,未能团聚,因寄词柳氏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许尧佐《柳氏传》作“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柳氏也有和词云:“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她因自己貌美独居,恐有意外,就出家为尼。不久被番将沙吒劫去,后赖虞侯将许俊用计救出,始得团圆。后人就名韩翃寄柳氏词的词调为“章台柳”。“章台柳”亦被用为可任人攀折之路柳墙花而专妓女这类的人物。(典见《本事诗》、《柳氏传》、《唐诗纪事》、《全唐诗话》)

50.吊柳会

柳永初名三变,以填词名世,与兄弟三复、三接号为“柳氏三绝”。因他常涉足花街柳巷,所作大抵为偎红依翠的艳词,歌台舞榭常演唱其词,歌妓舞姬,均爱慕其才华,但为时论所不许。后改名柳永,中进士第,官任屯田员外郎,但一生流落不偶,最终客死襄阳,埋骨异乡。

相传他死时家无余财,身后萧条,靠昔日仰慕他的妓女集资营葬,草草料理后事。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群妓相约各携酒菜食物赴其坟地祭扫。识与不识均奔集墓地,相沿成习。乡间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及清王士祯《真州绝句》之五“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均叙此事。(典见《独醒杂志》、《方舆胜览》等)

THE END
1.西凤纯粮食礼盒装酒论江湖3号45度香型整箱婚宴送礼6瓶白酒西凤酒论江湖3号45度凤香型纯粮食酒白酒礼盒装整箱婚宴送礼6瓶 售价¥528 累计销量:0 件528 元 去天猫购买声明:此商品数据来源由淘宝官方接口提供,所有交易过程在淘宝网完成,本网站不参与交易,如有交易产生的疑问请联系卖家「时代前卫酒类专营店」,如需删除此页面请联系本站>> https://ftxiacdn.com/item.htm?id=6yan0yrIy07rBAGXHq
2.半生酒醒3A0半生酒醒3A0 在得物App发布了一条热门动态!快来围观,就等你啦!https://m.dewu.com/note/trend/details?id=255244067
3.历史知识竞赛试题s3、成语“图穷匕现”中,荆轲所献的是哪国的地图( ) A、燕国 B、楚国 C、赵国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 A、月亮 B、姻缘 C、友谊 5、下列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 ( ) A、指鹿为马 B、奇货可居 C、图穷匕见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w9ga5.html
4.婚礼摄影预告片,捕捉爱的瞬间,记录永恒的时刻摄影3. 我想成为你的夜晚,也想成为你的早晨 4. 发了多年的红包终于可以回款了 5. 关于爱的誓言,字字句句都很长,需要一辈子来许愿。 6. 等不来青春的X先生(偶像名),等来了余生的某先生 7. 想牵你的手,敬四方来宾的酒 8. 大家好,份子钱麻烦准备一下。 https://www.taofang114.com/post/20211.html
5.www.sae[8月31日 #河北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45例#]2022年8月31日0—24时,河北省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中图丰满人妻ViDeOSHD 妈妈的朋友3在线线观中文免费观 精品乱人乱久久久久不能吃辣的 湿手动漫V3 与孕妇梅开三度章节 8天前 CHINESE腹肌男TWINK 国内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 1天前 小柔涂了春药被一https://www.sae-shandong.org.cn/mmmj77120550.html
6.纳兰性德诗词全集(分享)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复。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时期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纳兰性德自幼修文习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进士。初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长年被迫追随康https://www.jianshu.com/p/cfbe2b189be0
7.金徽酒45度正能量3号浓香型白酒金徽酒 45度柔和H3 浓香型白酒 大家都在买 ¥148 【限时买1箱送酒具一套】金徽酒 50度金徽陈酿 480mL*8瓶 浓香型白酒 大家都在买 ¥188 【孤品-最后50瓶!售完即无】金徽酒 46度 金徽醇真5+3 浓香型白酒 大家都在买 ¥128 金徽酒 52度正能量1号 浓香型白酒 人气款 ¥458 金徽酒 https://shop14846783.m.youzan.com/wscgoods/detail/2osxkt9otw5dj
8.金徽白酒金徽酒浓香型白酒45度正能量3号500mL*4瓶整箱(内含3 4 5 6 7 8 金徽酒 正能量3号 浓香型白酒 45度 500mL 4瓶 整箱装 892元(每满892减140)爆料人:小熊软糖11-22 23:38购买平台:京东购买店铺:金徽官方旗舰店好 评率:100%商家优惠:每满892元,可减140元现金,最多可减1400元 直接购买 扫码购买 https://best.pconline.com.cn/youhui/14975699.html
9.梦幻西游情侣名字620个个性网名45、独霸若%|独霸冷% 46、﹎素雅淡生”|﹎妩媚众生” 47、爱ー刻永恒|情ー世忘怀 48、挽歌桃花扇|倾酒祭流年 49、扯不斷的情|斷不了的愛 50、小题大做◇|大题小做◆ 51、落花有意|流水无心 52、对于感情|宁缺毋滥 53、夏末づ|秋凉づ https://www.027art.com/fanwen/wangming/16192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