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养出一个大学生,成本有多高这些钱你需要工作多久才能还清高校新学期陆续开学,今年大一新生中,最小的竟只有十四岁,大学四年如何花销,到底花费多大9月6日,记者调查采访了各个年代的大学毕业生,随着时代变迁,大学生的行囊装备、大学费用也在不断变化。
80年代大学生上大学不花钱,每月还有国家补助
老扈(60后):82届山东大学毕业
四年花销:基本不花钱每月还有补助
老扈是一名60后,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在是一名大学老师。老扈是个话匣子,一说起当年上大学,就有说不完的话。“当年就是恢复高考后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上的大学,当时是在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我记得好像是不交学费的。当时国家每个月给19.5元的饭菜票,另加2元的困难补助,这是一个月的花销。另外,家里每月寄5元到10元不等。”老扈开始回忆当时的生活,“很少有聚会吃饭,顶多和同学去看场电影。而且没有零食的,饿了就去小卖部买包方便面或者钙奶饼干,那就是当时的回忆啊。”老扈想了一会儿接着说,“我记得大二的时候买了一块78元的手表,我印象特别深,那时候还挺贵呢!还有就是,我为了自学日语买了个小收音机,这些东西花了不少钱,我心疼了好久!”通过老扈回忆,记者还了解到,在那个年代,很少买衣服,也很少买书。
这样算来,其实那个年代上大学基本上是不用花钱的,还有国家的补助。那个年代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幸福感还是很高的。
90年代大学生学费占了大头,其他很少花钱
于女士(80后):99届中国海洋大学毕业
四年花销:31500元
于女士是一名标准的80后,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
据于女士回忆,“当年学的农学,学费是比较便宜的,一学期大概两三千吧。”这样算来,于女士四年的学费大约是16000元。在大学期间,于女士只考取了英语四级证书、英语六级证书以及计算机证书,每次报名费用是50元,三次考试的报名费用大约是150元,复习材料大约是150元,一共是300元。文具一般都比较节省,大约一学期会花50元,所以四年下来则是400元。这样看来,于女士大学期间的学习费用约为16700元。
“那时候啊,我很少自己买衣服,差不多一个学期买个一两次。”于女士说。大概四年花费800元左右。而且,于女士勤工俭学,给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还有奖学金呢。
综合来说,于女士在那个时代是比较节俭的,而且大部分学生也是非常节俭的,大家都在勤工俭学。于女士的大学所有费用是31500元。
2000年后大学生找工作难,外出实习求职花费大
小朱:青岛科技大学毕业生
四年花销:6万多元
小朱是一名85后,她2006年进入青岛科技大学,现在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由于家在青岛,每个月都会回趟家,除了学费外,生活费上的花销不大。小朱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每年的学费在4000元左右,四年下来光学费花销是16000元。
“500多块的生活费,除去大概一半的伙食费加生活必需品的费用,我还是能存下挺多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的,偶尔还能出去开小灶。当时随身听、手机都是些‘潮’人配置,那时候追星,我存钱买了一个随身听和各种磁带,花在磁带CD上的钱每个月也要100元了吧。”小朱感叹,“跟现在的大学生自然是没得比啊,但是现在想想当时的生活也觉得多姿多彩。”
2010年后大学生衣服化妆品的花费超半数学费
小高(90后):滨海学院毕业生
四年花销:113260元
小高是一名90后,毕业于滨海学院,现在是一名外贸公司的员工,月薪大约在2000元左右。小高的家庭算是中等水平,小高大学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学校是封闭状态,每个星期只有一天可以回家休息。
小高所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每年的学费大约是12000元左右,四年的学费就是48000元。小高在平时学习中勤奋好学,考得很多证件,英语四级证书、英语六级证书、货代证、国际商贸单证、普通话证、驾驶证、计算机文化基础证书。以每次考试费用100元,每个证书一次性通过来计算,四年下来,考取证书的报名费用大约700元,每次辅导资料以100元来计算,四年的费用大约是700元。还有文具,每个月大约10至20元,四年大约是500元。所以,小高的四年学习费用大致是49900元。
在食宿费用花销上,小高的学校属于封闭学校,每周只有一天可以外出,所以,小高都是在学校食堂吃饭,一日三餐大约是20元,一个月600元,四年的餐费大约是19200元(不包括假期)。每个月零食大约300元,四年下来零食费用大约是9600元。每个学期都会有一至两次的宿舍聚餐,每次大约100元,四年的费用就是800元。所以,四年的食宿费用就是29600元。
小高是一个爱美的女生,所以会买化妆品和新衣服,化妆品大约半年一次,每次大约500元,每个月买一次面膜,每次200元,四年的化妆品费用是13600元。大约每个月会买一次衣服,平均每个月300元,四年则是14400元。小高四年的化妆品和衣服的费用则是28000元。
小高平均每两个月会看一次电影和唱一次歌,大约100元,四年就是2400元。小高每个月的话费是50元,四年则是2400元。每次出门有时坐公交车有时是家里来接,以一个月30元来算,四年则是960元。四年的所有费用是5760元。
综合算下来,小高四年的大学所有费用则是113260元。真的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大部分在青高校的大学生生活条件相似,所以费用不会相差太多。
◎省钱达人
有人每月开销500元
吃得好花钱还少的省钱经
大学四年,既要好好读书,也要能省则省。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一位大四毕业生支招说,她们宿舍就有几个“省钱达人”,每月开销在500到600元。“生活还调理得很不错,大一上学期,5个月才花了不到3000块。”
“我自己比较喜欢吃面,不爱吃肉,学校里一碗面4元,算下来每个月花在伙食上的费用不到250元。加上40块钱的话费,其实我一般用不到500块。”
对于大学女生来说,最常见的三种消费是:买衣服、吃零食和买化妆品。而在这些方面,这位大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不吃零食能省不少钱。“上个月买了十几块钱的零食,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买过了。”
她介绍说:“最省钱的就是吃食堂,食堂不以盈利为目的,再说吃饭吃到不饿为标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每天点外卖。同等价格在食堂可以吃肉。可以允许自己周五周六周日提高伙食标准。定外卖吃麻辣烫什么的。况且大学的食堂并没有那么难吃,多探索探索还是可以凑合的。”
还有一点,记住学校附近便宜的超市,趁着超市打折扣的时候囤货。“虽然为了省钱,但零食还是要吃的,买零食买散装的。膨化食品不健康,但可以买散装锅巴薯条,两块钱全宿舍一起吃够够的。小蛋糕小面包同理。酸奶买本地牌子,买纯的酸奶,再买水果回宿舍自己做。木瓜、香蕉、猕猴桃都可以泡酸奶,好吃而且成本低。”
不必要的开支可以省下来
“女生喜欢吃零食,我每月买零食要花一百多,而且一百多也不算很多啊!”青岛理工大学大四毕业生李林介绍,“我每个月的开销在一千元左右,身边的同学月消费大都在这个范围。拿一顿饭来说,一块大排5.4元,一份韭菜炒肉4元,加上六毛钱米饭,一顿就要10元左右。”小李说,自己偶尔也会去看电影、下馆子,每个月花销约1500元。“我买东西比较冲动,常常是今天买完明天就后悔了,这样看的话,很多钱是可以省下来的。”听说有同学400元能过一个月,她也想试一试。
对于省钱的问题,大学生李林有自己的看法。“很多时候并不是花钱的项目多了才让生活变得舒适,节约这种习惯,本身就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这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各种奖学金可以拿到手软
除了省钱,还有很多其他赚钱的方式,拿奖学金是最好最简单的方法。奖学金会根据不同的种类进行发放,比如某项领域的突出表现,积极奖、运动表现等。“这么多奖学金都可以去争取,现在奖学金最低额度在500元到1000元,争取奖学金不仅可以减轻负担,还可以给自己以后工作学习增光添彩。”一位毕业的中国海洋大学大四生介绍。
此外,打零工可以有效增加预算开支,只要不耽误学习就可以打零工。此外,还有很多公司都乐于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平台,达到“学习赚钱两不误”的目的,实习结束之后还能获得证明和学分。
学会省钱最重要的方式还要学会记账。“学会记账,分类列出各类开支,这样可以一目了然,用于削减不必要开支,关键是要坚持。逐渐存起钱来,存的钱可以做个人储蓄做投资,或者做些更有意义的事。”
“现在不少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买东西不再看价格,把家长当成移动的提款机,而家长也对孩子一再宠爱,尽量满足一切需求。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仅反映家庭教育问题,也折射出一个社会中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多孩子对于父母的资助,认为是理所应当,而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在社会中,也缺乏责任感,过于自我。”青岛理工大学的一位辅导员介绍说。
文/城市信报记者李敏实习生金鑫图/城市信报记者张越实习生金鑫
11/3008:41/青岛晚报
11/1507:48/青岛早报
11月14日,记者在栈桥景区看到,来自西伯利亚的海鸥“大部队”陆续抵达青岛,几百只红嘴鸥在栈桥周围上下翻飞,与游人嬉戏的画面已经成为“青岛一景”。记者了解到,随着气温持续下降,会有越来越多的海鸥抵达青岛。
12/1209:13/青岛早报
此次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第三批核心区内建筑修缮更新项目主要分布在黄台路及贮水山路两侧。黄台路原名小鲍岛街,全长724米,依贮水山而建,70多年前,黄台路45号曾是中共青岛情报联络的“秘密站点”,为解放青岛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2/0608:07/青岛日报
青岛历史城区已引入餐饮美食、精品住宿、文化体验、创意零售、休闲娱乐等业态商户300余家,运营面积达19.3万平方米,构建起多元消费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