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2023年,将会迎来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不过,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在吐槽,虽然养老金有所上涨,但物价也在不断攀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思考过去和现在的金钱价值究竟有何不同。为了更全面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
当时的副食品价格也相对较低,比如一只鸡蛋只值5分钱,一斤鸡蛋大约3毛8左右。而现在,一斤鸡蛋的价格在5到6元之间,一只鸡蛋也涨到了7到8毛钱,增长了十三四倍。
再来看大米的价格,1980年一斤大米的价格约为1毛8分钱,而现在则在2到2.5元左右,价格涨幅为十二三倍。
至于猪肉价格,当时大约是0.93元一斤,而如今已经涨到20多元一斤,尽管价格有所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上涨趋势。不仅如此,人们的口味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喜欢购买肥肉,变成了更偏好瘦肉,反映了消费习惯的巨大变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食品价格的涨幅并不是特别迅猛。与过去不同,现在市场经济更加自由,而当时存在着统购统销体制,还有票证制度。同时,现代农业政策也取消了农业税,并实施了种粮补贴,这使得比较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情况变得相当复杂。总体来说,当时的100元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左右。
接下来,我们来看消费者价格指数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以1978年为基准,1980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已经上升到了127.4,其中城镇居民的指数为121,而农村居民为131.2。
最新的数据来自2021年,全国居民平均指数为2303.8,城镇居民为1304.3,农村居民为2062.1。这意味着,以1980年为基准,物价平均上涨了18倍,城镇居民的物价上涨了10.5倍,农村居民的则上涨了15.7倍。因此,1980年的100元,相当于现在的1800元。
我们再来考虑工资水平的变化。根据1982年的统计年鉴数据,1980年我国全民所有制各部门职工的平均工资为803元,这是一年的工资水平。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数据,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了106837元,增长了133倍。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工资水平的比较并不十分准确。当时的工资是实发工资,还包括各种补贴和福利待遇。而现在的工资往往只是应发工资,实际到手的工资增长相对较小,大约七八十倍左右。因此,当时的100元相当于现在的七八千元。
接下来,我们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80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7.6元,平均每人每月不到40元。而到了2022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49283元,增长了103倍。这意味着,1980年的100元收入,相当于现在的10,300元。
最后,我们来看社会上的资金总量,即广义货币M2。2022年末,央行公布的我国广义货币M2总额达到了266.43万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8万亿,相当于贬值了12%。
总的来说,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对过去和现在的金钱价值进行比较都有各自的侧重点。食品价格增幅较小,物价指数上涨明显,工资水平大
幅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引人注目,而广义货币M2总量的飙升也显示出了货币贬值的一面。
然而,这些角度只是金钱价值比较的一部分。实际上,金钱的价值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物价和工资水平上涨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生活成本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现代社会中,我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这也让我们的消费方式和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通货膨胀对金钱价值的影响。即使物价上涨,如果通货膨胀相对稳定,金钱的实际购买力可能不会受到严重侵蚀。因此,通货膨胀率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最后,金钱的价值还受到政府政策、货币政策、国际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政府的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以及国际市场的波动都可能对金钱价值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要全面理解金钱的价值变化,不能仅仅从某一方面的数据比较入手。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个角度和因素,才能更准确地判断过去和现在金钱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