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上火”分虚火与实火,药品治疗截然不同,需明确辨证后才可使用,不可滥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上火分型及药物治疗如下:
1,实火
(2)热邪壅肺(肺火):表现为咳嗽、痰粘稠色黄,喘粗气,自觉身体燥热,口渴,心情烦躁不安,严重时自觉鼻中出热气,鼻翼煽动,咳血、流鼻血,或胸痛,咳吐脓血或味道腥臭的痰,大便干燥,小便少、颜色深。可服用金荞麦胶囊、复方鱼腥草滴丸。
(4)肝火上亢(肝火):表现为头晕,头胀痛,面红,眼睛发红,口苦,口干,急躁易怒,失眠,多梦,两肋有灼热痛,便秘尿黄,持续耳鸣,或耳内肿痛流脓,或流鼻血,吐血。可服用龙胆泻肝丸、天麻钩藤饮。
2,虚火(阴虚火旺)
(1)心阴虚:表现为自觉手足心热,心情莫名烦躁,常有燥热感如潮水一样走遍全身,并伴随心悸,汗出,面颊发红,口燥咽干,失眠多梦。可服用天王补心丹,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功效。由于药物中含有朱砂,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肺阴虚:表现为干咳无痰或者少痰,痰液黏稠,严重时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午后潮热,手足发热,莫名烦躁,面颊发红。可服用百合固金丸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3)胃阴虚:表现为胃脘处轻微灼痛,胃中饥饿伴灼烧感,但并没有食欲,干呕,打嗝,口燥咽干,大便干燥,小便少。可服用参梅养胃颗粒、养胃舒颗粒、阴虚胃痛颗粒等。上述药品都具有滋阴养胃的功效。
(4)肝阴虚:表现为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不清,胁肋偶有灼痛,口咽干燥或手足蠕动,自觉手足心热,心情莫名烦躁,发热具有规律性,如潮水涨落。可服用加味逍遥丸,该药使用说明中虽言主用于治疗妇科月经病,但临床上用途广泛,男女皆可服用。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本药。用药过程中应留心观察月经是否出现异常。
(5)肾阴虚:表现为入睡做梦时遗精,腰腿酸软疼痛,耳鸣,眩晕,尿色呈深黄,自觉手足发热,心胸烦闷,潮热,盗汗(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咽干颧红等症状。可服用知柏地黄丸、左归丸等,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一般来讲,治疗效果好坏、患者恢复速度、治疗周期长短,受体质、病情、干预措施等多种因素影响,故不存在所谓的“吃哪种药效果最好、好的最快”,建议患者积极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最适合自己的方案,进行规范治疗,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并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