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茶次寄越僧灵皎》北宋·林和靖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谢龙井僧献秉中寄茶》明朝·刘邦彦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也知顾渚无双品,须试吴山第一泉.竹里细烹清睡思,风前小啜悟诗禅,相酬拟作长歌赠,浅薄何能继玉川《谢璘上人惠桂花茶》明朝·刘士亨金粟金芽出焙篝,鹤边小试兔丝瓯,叶含雷信三春雨,花带天香八月秋.味美绝胜阳羡产,神清如在广寒游,玉川句好无才续,我欲逃禅问赵州.《试茶》明朝·陈眉公龙井源头问子瞻,我亦生来半近禅.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园.此意偏於廉士得,之情那许俗只专.蔡襄夙辩兰芽贵,不到兹山识不全.《龙井试茶》明朝·童汉臣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因之消酩酊,兼以玩嶙峋.《饮龙井》明朝·孙一元眼底闲云乱不收,偶随麋鹿入云来.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游龙井寺》明朝·屠隆藕花菱叶傍轻鸥,路入南山景更幽.赤日未消团扇暑,青萝先到寺门秋.风前万树蝉鸣急,雨后千崖水乱流.好士只今刘尹在,身惭玄度得同游。
在古人日常生活的描述中,俗事算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雅事则是琴棋书画诗酒茶,无论雅俗,中国人的生活都无法缺少茶。
喝茶除了解渴,在古代更是一件风雅之事。
诗与茶是中国文化的一道奇观。
茶给诗人清思助兴,诗人也给茶传神写照,因此,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茶诗。
内容广泛,极大丰富了中华的茶文化。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诗人最爱茶的香气,茶的香气在诗人笔下余味无穷,让人飘然若仙。
古人认为兰花的香气具有王者气质,因此很多诗人也用兰香来形容茶香。
王禹偁称赞茶香为“香袭芝兰关窍气”;范仲淹赞美茶之香为“斗茶香兮薄兰芷”;唐代诗人李德裕描述茶之香时写道:“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则这样形容茶香:“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北宋文学大家苏东坡则认为,茶不仅能让人肌骨生香,它本身就是一个通体生香的美人: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东坡先生可谓别出心裁,其香袅袅、韵味无穷、空灵别致,非佳人而无可比拟,贴切之极。
采茶是一年中最辛劳,但也最欣慰的工作,在漫山遍野的茶香中,采茶不仅是茶农的乐事也是一些文人的雅事,对于采茶这一艺术化的劳作场景,历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众多诗词来歌咏、赞赏。
唐代温庭筠在《赠隐者》一诗中描写采茶时写到:采茶溪树绿,煮药石泉清不问人间事,忘机过此生宋代陆游《初夏喜事》写到:采茶歌里春光老煮茧香中夏景长。
明代高启曾经这样描写采茶: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唐代杜牧有这样的采茶诗句:“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唐代皇甫曾写了一首《陆鸿渐采茶相遇》,诗里说: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其中的隐逸之趣,给采茶这件平常事平添了一层美学色彩。
卢仝痴迷饮茶,并做了备受茶人推崇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此诗把饮茶之妙写得淋漓尽致,连苏东坡都说:“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从某种意义上说,茶是中国文人心间的一股清泉。
白乐天诗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杜耒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无论是冬雪暖室中温酒相待,还是寒星冷夜里煮茶当酒,都为生活晕染了一层雅致的趣味与浪漫的情调。
无论是“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或者是郑板桥“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文人的杯中永远荡漾着茶之性灵。
如今,只要有购买能力,茶叶茶具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什么样的都可买到。
但古人喝茶的那番雅趣,新泉活火、松风竹炉、隔篱相呼、烹雪煮茶的那份诗情话意,却令人难以追寻了!。
1、山泉煎茶有怀白居易唐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2、一字至七字诗·茶元稹唐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3、《七碗茶歌》卢仝唐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4、残年书事魏时敏明林泉深处足烟霞,流水寒云八九家。
江客帆樯悬网罟,野人篱落带桑麻。
案头墨迹儿临帖,灯下车声妇络纱。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垆敲火试新茶。
5、汲江煎茶苏轼宋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6、夏昼偶作柳宗元唐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7、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皎然唐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8、尝茶刘禹锡唐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9、茶诗郑愚唐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10、即目李商隐唐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11、煮茶唐皮日休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12、减字木兰花辛弃疾宋僧窗夜雨。
茶鼎熏炉宜小住。
却恨春风。
勾引诗来恼杀翁。
狂歌未可。
且把一尊料理我。
我到亡何。
却听侬家陌上歌。
1、《一七令·茶》唐代:元稹茶。
香叶,嫩芽。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2、《琴茶》唐代:白居易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