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原称“全国书市”,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一个品牌会展,其规模仅次于全国糖烟酒交易博览会,是我国第二大全国性会展。
从1980年开始,历经32年发展,书博会已经由最初单一的纸质图书交易活动,逐渐发展成为融出版展销、信息交流、行业研讨和倡导全民阅读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盛事。
海南省在2009年底首次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致函申请在海口市举办2012年的第二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为了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第二十二届书博会举办地定在了宁夏银川市,经过多方积极努力,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最终将2013年第二十三届书博会主办权交给海南。
按照书博会申办条件,海南将紧紧围绕“绿色崛起,和谐海南”这个主题办会,突出海南地方特色和大文化优势,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宣传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崭新风貌,主会场设在海口市,同时在三亚、儋州、万宁设立分会场。
书博会简介
全国图书博览会,原名为全国书市。2007年在重庆市举办的第十七届正式更名为“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经过二十多年,全国书博会也已由最初单一的图书交易活动,发展为融出版物展销、信息交流、行业研讨和倡导全民阅读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盛事。书博会渐由“独木”长成“林”。
1980-2010备忘
第一届全国书市1980年10月7日—21日北京艰难而意义非凡的起步
第二届全国书市1989年10月9日—22日北京9年后方再聚
第三届全国书市1990年8月30日—9月12日上海首次转战南方
第四届全国书市1991年8月31日—9月11日广州实行展、销、订、批相结合
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家出版、发行机构,46家音像制品出版发行单位以及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应邀参加本届书市。书市上汇集图书47000多种,港台图书7000多种,音像制品3000多种。书市期间共接待读者55万人次,图书销售突破1200万元。与往届书市比起来,第四届全国书市最大的改变就是首次实行展、销、订、批相结合,变以销为主的单一功能为多种功能。订货总码洋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全国书市上,总数逾4000万元。本届书市在展销馆的设置方面也有较大突破,它以图书类别设立了11个展销馆,其中省版馆又按地方区域划分28个展销厅,展厅面积共8000平方米。这种布局形式,打破了以前历届书市的格局,体现了“全国书市全国办”和店、社合作共办书市的精神。
第五届全国书市1992年10月11日—22日成都书市代表可免费乘车
书市设7个综合图书展销馆,29个地方版图书展销馆,另设音像制品展销馆、批发展销馆及港台图书展销厅、台北故宫珍藏书画展览厅,展厅面积1.2万平方米。全国有500余家出版社参展各类图书5.7万余种。在书市的10天里,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代表等12万人,接待进场读者110万人(次),总成交额1.432亿元。其中场外交易500万余元,订货总额800万元。第五届全国书市的组织服务工作十分细致。书市办公室与成都市公交公司签约,书市代表凭代表证、工作证可以免费在成都市内乘车,这在当时被传为佳话。书市的另一个特别之处仿佛与书市本身并无太大关系,邮电部为书市发行了一套两枚第五届全国书市纪念信封,这是第一次为书市发行纪念封。
第六届全国书市1994年10月6日—17日武汉期刊和电子出版物来了
第七届全国书市1996年11月8日—18日深圳运用高科技管理图书信息
与过去在体育中心、展览馆等场地举办不同的是,全图书市首次在承办方新华书店的自有物业内举行——深圳书城内。展销大厅面积1万平方米,陈列图书品种约10万种,码洋总计逾6000万元人民币;订货厅面积4800平方米,设169个订货摊位。书市期间,国内版图书零售额为2117万元,订货总额达3.2亿元人民币。参加书市订货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34个代表团,共计500余家出版社(含音像)、1500余家发行单位;第七届全国书市共接待境内外参展、购书人员1万余人,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的出版发行商数百人。本届书市最大的亮点是采用高科技办法管理图书信息,深圳市新华书店和三联德泰(香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BIMS图书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将图书发行销售从传统的码洋管理提高到品种管理,从数额管理提高到质量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八届全国书市1997年8月30日—9月8日长春首次设立农村分市
第九届全国书市1998年10月9日—20日西安展示出版产业
第十届全国书市1999年9月24—10月5日长沙书市进高校
第十一届全国书市2000年10月12—22日南京首次设立书市网站
第十二届全国书市2001年9月15—25日昆明主会场:昆明国际贸易中心;分会场:昆明新华图书城、大理、丽江、景洪、玉溪。书市带动旅游
第十三届全国书市2002年10月18日—28日福州订货码洋突破10亿
第十四届全国书市2004年5月12日—16日主会场:桂林;分会场:南宁、柳州、百色、北海。民族特色无处不在
本届书市出版物订货总码洋达10.358亿元,创下历届书市之最!全国书市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出版物展示、订货、展销和业界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每一届书市,都有数万种出版物参展,数十万出版人、出版商和读者云集。但第14届全国书市还是有许多推陈出新之处:第一次在少数民族自治区举办、第一次设立民族出版物展览专馆、第一次设立全国书市网站。开市数天,本届书市也确实在不断地刷新历史纪录。据书市组委会统计,此届书市共订购展位1206个,比上届增加220个,增长22.31%。参展图书16万种,总码洋3700万元。仅书市开幕第一天,交易总额就达到3.2亿元,图书团购量达1300万元。本届书市从展位规模到参展出版物品种均创下历届新高。
第十五届全国书市2005年5月18日—28日天津特色上首创多个第一次
与历届书市相比,在规模上创下了展位最多,参展地域最广,订货码洋最多,团购和零售额最多等多项历史新高。在特色上首创多个第一次,即第一次实现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出版发行界全部组团参展的大团圆;第一次邀请外国使节参观全国书市;民营书业第一次进场参展。第十五届全国书市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出版单位500多家,正式代表近6000人,订购展位1225个,零售馆摊位1700多个,参展图书14万种,其中港澳台参展图书3000余种。天津市内外前来参观购书人数达50万人次。本届书市订货总码洋11.3亿元,团购和零售总额3200余万元,分别比最高的第十四届全国书市增加了近1亿元和1300万元,创下了历届书市的历史新高。
第十六届全国书市2006年6月16日—22日乌鲁木齐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大放异彩
本届书市精彩纷呈,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在本届书市上大放异彩,全国36家民族出版社出版的23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均进场参展,成为历届书市中最全面、最完整、最具规模的一次集中展示。本届书市设了5个分会场,也是历届书市中最多的一次,全面展示了新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多元文化。第16届书市共有400多家出版社参展,设立展位1045个。参展出版物16.5万种。全国出版界1万多人前来参加书市,主、分会场共有55万人次参观购书。订货码洋10.15亿元,团购码洋2500万元,零售500万元,远远超过预期目标。
第十七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2007年4月25日-5月1日重庆全国书市更名
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2008年4月26日—5月2日主会场:郑州;分会场:开封、洛阳、安阳。出版物订货码洋突破16亿元
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2009年4月25日—29日主会场:济南;分会场:青岛、曲阜。五个方面突破历史
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2010年4月24日—28日主会场:成都;分会场:绵阳、广安、乐山。群众的节日,读者的盛会
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将国有与民营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网络与实体相结合,既展示全国出版改革发展成果,又展示各出版单位风采;既展示国有出版单位,又展示民营书业;既展示传统出版,又展示数字出版;既有网络展示,又有现场展示等。本届书博会主会场共有4159个标准展位,面积8.6万平方米、共展出30多万种各类出版物、参展企业达到1625家,展位数量、展馆面积、展会规模、参展企业等均创书博会历史新高。据统计,本届书博会期间主会场订货码洋达51.175亿元,其中国有20.847亿元,民营30.328亿元。团购交易额达4800万元。正式参展代表近2.5万人,外地参展客商逾12万人。为把本届书博会办成“群众的节日,读者的盛会”,本届书博会主会场共设立4个签售区和25个活动场地,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中国出版发展论坛、第三届读者大会、名人名家签售、新书发布会、参展单位向灾区捐赠出版物、名家讲坛等300多项精彩纷呈的活动。仅参展单位就举办活动355项,其中名人名家签售活动186项,新书发布会60项,捐赠活动19项,读者见面会等专题活动90项,主会场参展人数达50.3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