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糖供给世界”冯锐80年前超豪迈

1934年底,市头糖厂正式投产。(图/fotoe)

市头糖厂,蔗糖过磅后,运往溶槽。

●上世纪30年代广州糖业先驱冯锐“低首付”购进世界一流设备

●制糖全程自动化国内领先

采写/广州日报记者王月华

图/fotoe

旧闻新读

下期预告

但凡广州人都听说过“朱义盛,冇变色”这句俗谚,不过,你可知道,当年广州6家“朱义盛”,却没一家老板姓朱,而且彼此之间的商战十分激烈而精彩。下一期,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情怀

土糖斗洋糖节节败北

海归干实业一心雄起

在引入机器制糖以前,广东的土糖是怎么造出来的呢?按资料上的记载,广东制造土糖的作坊,俗称糖寮,每个糖寮都少不了三样工具,一样是牛,一样是石磨,还有一样是铁锅。人们把甘蔗放在石碌中,然后就靠牛拉着一圈圈走,压榨甘蔗提取蔗汁,再把蔗汁倒进铁锅里,用高温炼成糊状,除去杂质,倒在草席上冷却,就成了最原始的“片糖”,白砂糖和黄砂糖的工艺虽然略微复杂一点,但技术含量也高不到哪儿去。

别看土糖制造简单,出糖率也不高,但在清末民初,粤糖也有过一段相当辉煌的时光,不仅在省内一统天下,还远销至东南亚一带。可自从上世纪20世纪初洋糖大举入内倾销之后,粤糖出口不仅一落千丈,就是在省内,粤糖的地盘也一天天缩减,从1923年~1932年,广东每年进口洋糖近160万担,价值上千万两白银。粤糖如此式微,千千万万蔗农和“糖寮”自然断了生计,只能在一片萧条中苦苦煎熬。

萧条中自然有人要站出来寻找出路,这次站到粤糖改良事业前台的人物名叫冯锐,此时刚过三十,正是想大干一番事业的年纪。冯锐生于今天的黄埔村,家境十分贫寒,幸而得到教会资助,才得入读岭南大学,后来又考取公费留学生,入康奈尔大学深造,专攻农业经济学。清贫出身和所学专业都使他对乡村经济多了一份关切,而提起令乡村萧条的舶来品倾销,更是十分刺心。

努力

购买机器设备锱铢必较

设法引入竞争省钱到底

作为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冯锐投身实业的方式与一般人有所不同,确切地说,他是先“从政”,即经人推荐出任当时的省农林局局长,再“从商”,因为他投身的制糖业,是为当时的“南天王”陈济棠看重的省营工业的一部分。不过,既然冯锐是公认的广东机器制糖先驱,“政”与“商”的关系倒也无关宏旨,我们就没必要拉拉杂杂扯那么多,还是说一说他在经济上的贡献吧。

既要发展机器制糖业,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购置机器。1934年,冯锐赴菲律宾考察糖业,顺便为购买机器做准备。说来也巧,当时正值世界经济危机,在菲律宾设厂的机器制造业大佬——美国檀香山铁厂正发愁市场饱和,机器卖不出去。冯锐口袋里虽然没多少钱,但他会讲故事呀,加上他从康奈尔归国后,曾与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共过事,在海外颇有点名气,于是频频有人请他发表演讲,他一演讲必提糖业改良,一提糖业改良就必讲广东为各机器制造商提供的机会,一提机器制造又必然提醒大家注意世界范围内的市场饱和。一来二去,檀香山铁厂被说动了,最后同意广东官方采购机器,只需现付10%的首付,剩下的分期偿还。

要说檀香山铁厂开出的价码已经够低了,但如果不想办法把价压得更低一点,那就不是精明的广东人了。于是,冯锐宣布:“广征世界多家工厂,以作比较。”这一下吸引了世界各地工业资本家的主意,其中,捷克机器制造巨头——斯柯达公司开出的条件更为优惠:首付2%,剩下的分期付款,且利息比前者更低廉,同时还派工程师一名,协助炼糖。就这样,斯柯达从檀香山铁厂抢走了一半的生意。后来,广东还派出了多名技术员前往捷克学习制糖技术,斯柯达公司每个月还给他们发零用钱。

成就

广东机器制糖领先全国

粤糖远销沪上风行一时

1934年12月10日,位于番禺的市头糖厂投产,日榨甘蔗1000吨,从运蔗船卸货开始,到传送甘蔗上蔗带机,再到入压榨车间榨汁,以及最后由离心机过滤处理,所有过程全部自动化进行,其技术水平之高,可以说在全国无出其右。

半个月后,位于黄埔村对岸的新造糖厂也开始投入生产,每日榨蔗500吨。此后两年间,广州之外的4家糖厂相继建成投产,这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批现代化糖厂。

说了这么多,冯锐主持建立的这些糖厂到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呢?且看广州第一家现代制糖企业——市头糖厂的数据:第一个榨季结束后,市头糖厂就付清了60多万美元的机器款和30多万港元的机器安装费;到1935年,全省6家糖厂的获利总额超过千万元;到1936年,全省6家糖厂每日产糖量高达700吨,固定资产总额达到了500万美元。从这里生产的白糖,不仅行销省内,还远销至江浙沪一带。

链接

糖业巨子下场悲惨

正当广东新型制糖业逐步进入正常生产运作时,“南天王”陈济棠联同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倒蒋失败,他被迫下野,出走香港避难。原陈的部属余汉谋出任广州绥靖公署主任、代替陈济棠掌管广东军政大权。没了靠山的冯锐如断线风筝,加上冯锐在推行糖业统营政策时与余有结怨,于是被罗织贪污等罪状,1936年未经公开审判就被秘密处决。一个以为可以凭科技救国的知识分子就落得了这样可悲的下场,死时年仅39岁。

THE END
1.分享收藏好物,一对百年历史的进口CORNING白瓷罐嫁妆结婚罐子我没结婚之前,母亲还是一家之主,等五个孩子成家后,家里值钱的瓶瓶罐罐,各种袁大头,铜钱,银器等,母亲都分给了我们五个子女。母亲一生活的很通透,在自己有话语权的时候把家里值钱的都平摊分了,她说:"免得以后你们兄妹之间为这些东西闹意见"(父亲因车祸早早离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NT1DGC0553VFLH.html
2.小时候的味道,你们多久没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你们多久没吃到了?[1/3] 自动播放|查看原图|返回列表|返回原帖 登录注册 上一张 下一张 作者:落扒虾 发布日期:2024-12-05 描述:暂无描述 https://bbs.dazhoushan.com/slide.php?tid=863435
3.美国人说英国“最奇怪的”糖果,并说一种巧克力“尝起来像树皮分享另一个比较,Kjordy补充道:“我发现他们没有拉菲太妃糖。但是他们有一种叫Maoam的东西。非常强烈,兄弟。味道很刺鼻,很强烈。他们有时会打我。” 回到饼干,创造者称赞了Dairy Milk Fingers。“手指是精英,”他说。Kjordy继续说道:“类似于皇堡,但它们被称为麦丽素。实际上真的非常非常好。” http://diyzg.com.cn/4652.html
4.90后大叔说农事丨离谱!砂糖橘,你贵得好陌生曾经,砂糖橘按筐买,吃不完根本吃不完。今年受气候影响,砂糖橘大部分产区出现减产,上市时间也比往年推迟了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导致砂糖橘变成“水果刺客”了。今年刚上市的砂糖橘,有的地方市场价已涨到19元一斤。本期《“90后”大叔说农事》,大叔“斥巨资”买了6个砂糖橘,你猜花了多少钱?砂糖橘论筐吃还有戏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6786832425058879/
5.精华区文章阅读蔗在2400年前已有记载,在宋玉《招魂》中即有“柘浆”一名(即糖浆),后因洋糖输入而衰落,1934—1936年才发展至40万亩。不少桑基改为蔗基。建国后,才又如佛山80年代缺电50%,1988年引入柴油发电机组建立城区发电厂,装机容量11.69万千瓦,现市区人平均供电达到3000度,已相当于台湾省目前水平。三角洲位于珠江口https://www.newsmth.net/bbsanc.php?path=/groups/sci.faq/Geography/8/01/5/1/M.1184663477.40
6.4.6另有【雪花洋糖最燥,是勾痰的】这个说法。我认为核心还是在梅片,也就是冰片上。有中医学生帮我查证,在金英杰近年的参考书上,还有【冰片……入丸、散……不宜入煎剂】这个说法(2021年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核心考点全攻略 ISBN:9787552271805,311页)。也就是说,时至今日,中医仍认为冰片是不宜煎服的。https://www.douban.com/note/810207862/
7.广东湛江甘蔗种植和糖业生产的历史水果邦据《徐闻县志》记载说自明朝嘉靖朝以前已有土糖寮存在了。清康熙《海康县志》有种蔗制糖的记载。但较可信的是清道光《遂溪县志》卷10《物产》中所记载的:道光年以前遂溪县的糖品种已经相当丰富,所产“有五色片糖,白糖、冰糖、洋糖、赤砂糖”等,并且大量出口“通天津各省等处”,成为县邑一大产业。这就说明了湛江http://www.shuiguobang.com/?action-viewnews-itemid-22817
8.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就业平台94、华糖洋华堂商业有限公司 招聘:管理后备20 95、北京中软融鑫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招聘:软件开发工程师20、数据库开发工程师20、测试工程师2、实施工程师20、客户服务专员5、行政助理2、人力资源部助理1、金融业务分析师3、数理模型师1、前台1、文秘1、平面设计5、人力资源助理1、客服专员5、销售助理5 http://jy.bcpl.cn/zpxx/c1cbf90580fb4dc5b34b532625469409.htm
9.5月27日(周四)综合专场毕业生招聘会实习招聘31、华糖洋华堂商业有限公司 招聘:管理后备40 32、上海劲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招聘:C#.net程序员/web开发工程师、前台、市场调研分析专员 33、北京迪信通电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招聘:储备店长20、收银/库管20、营业员10、维修工程师10、移动营业厅专员10、呼叫中心人员2、市场拓展2、行政文员2 https://jiaoyuchu.bjmu.edu.cn/zsjy/jyzd/sxzp/175090.htm
10.“洁粉梅片雪花洋糖”:国产精品为何冠以洋名中华读书报如此看来,“洋糖”在贾家饮食及药用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带“洋”字的未必真是洋货,这种洋糖其实就是地道的国产精品。那么它为什么叫做洋糖呢? 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巨著 季羡林先生在其晚年,用前后长达17年的时间,引用古今中外大量资料文献,完成了一部80余万字的学术巨著——《蔗糖史:体现在植蔗制糖上的文化交流轨迹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24-06/05/nw.D110000zhdsb_20240605_1-15.htm
11.别样风味糖洋糕的做法步骤图,怎么做好吃Shining女王糖洋糕,很多人都吃过,奶味十足的糖洋糕,你们吃过吗? 用料 别样风味糖洋糕的做法 大米放入小美主锅,3分钟速度10打磨成粉 称出350g水 称出300g水 称出80g木薯粉加80g大米粉 称出120g木薯粉加120g大米粉 小美主锅加入150g红糖,加入称好的350g水 https://www.xiachufang.com/recipe/104572646/
12.洋糖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商品的叫法都很“奇葩”,名前都加一“洋”字。比如洋碱、洋火、洋布、洋瓷碗、洋瓷脸盆、洋伞……还有洋糖。 洋糖,就是我们平时吃的水果糖。 为什么会如此“奇葩”?我琢磨了好久好久,终于从“洋人”一说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凡带“洋”字的要么是从国外引进,要么就是一种“舶来品”。https://www.meipian.cn/3fqenavz
13.4513米色90码建议身高8085cm年龄2迪士尼(Disney)童装女童毛衣开衫2024春秋款洋气糖果色针织衫宝宝透气长袖外套潮 4513米色 90码建议身高80-85cm年龄2-3岁图片、价格、品牌样样齐全!【京东正品行货,全国配送,心动不如行动,立即购买享受更多优惠哦!】https://item.jd.com/10111304618541.html
14.100首上海话童谣洋糖粽子送丈母; 打铁打到六月六, 蚊子叮,扇子扑; 打铁打到七月七, 牛郞织女配夫妻; 打铁打到八月八, 中秋月饼桂花鸭; 打铁打到九月九, 家家都吃重阳酒; 打铁打到十月朝, 妈妈帮我做棉被; 打铁打到十一月, 又下雨,又下雪; 打铁打到腊月底, https://www.diyifanwen.com/tool/tongyao/1333398.html
15.“洋糖果子”你吃过吗?“洋糖果子”,是用糯米面做的,外焦里糯,裏着白糖,曾经是一代人的记忆[微风]。年纪大的人可能吃过,小时候不多的小吃选择之一,大多数年轻人可能都没见过这个 这个要乘热吃才好吃,冷了就不好吃了。现在南京也没什么人做了,好像只有三七八巷一家在卖,价格也很便宜,2元一个[撒花]https://www.dianping.com/discovery/1001464412
16.《七零之穿成村霸的小甜甜》柿子洋糖晋江文学城作者:柿子洋糖 [收藏此文章] [免费得晋江币] [推荐给朋友] [灌溉营养液] [空投月石] [投诉] [不感兴趣] [不看本文评论] 章节 标题 内容提要 字数 点击 更新时间 1 穿越了? 朴一穿到七十年代 1713 6008 2019-12-24 10:45:16 2 到内乡县了! 内乡县,村长召集村干部开会,商讨这次知青的安置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4467680
17.《七零之穿成村霸的小甜甜》柿子洋糖晋江文学城作者:柿子洋糖 类型:原创-言情-近代现代-爱情-女主视角 标签:种田文 年代文 轻松 主角:朴一,肖楠竹 配角:一群人 一句话简介:心机小甜甜穿越嫁村霸 立意:年代中的别样爱情 状态:未签约/连载/41870字 简介:真是不好意思,现在回看,自己写的是个狗屎,这篇先搁置了。。。 女主是喊麦沙雕哈哈哈。 朴一https://m.jjwxc.com/book2/4467680?more=0&whole=1
18.儿时味故乡情3桂花糖(洋糖)桂花糖(洋糖)老家有首民谣:“德山的酒,陬溪的糖,河洑的绞条一排长。”酒,也有说桃源酒的;陬https://bbs.red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9070069
19.洋糖饺子天一亮,他就提着装满洋糖饺子的大竹篮,用一块厚布捂住。先是进瓦房沟,在小学门口叫卖,然后上一道梁到中学门口停留一阵,等到学生上课了,再转身从高家巷子到上街,从上街一直吆喝到下街,整条街的空气中都能听见他“卖洋糖饺子哎……”的叫卖声,声音连门板都挡不住。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家家户户基本能维系https://szb.snkjb.com/sxkjb/20221014/html/page_06_content_001.htm
20.东阳日报20世纪70年代,我们去生产队割稻子。早上5点不到,吃了碗玉米羹或菜饭汤就出工了,到了八九点钟就饥肠辘辘,割稻子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时,田间道路上传来了“换糖洋”的叫卖声,一起割稻子的几个伙伴,就用畚斗盛了刚打下来的稻谷去换糖洋,我也得以一饱口福。“七月半,糖洋顿”,也就是说说而已。 https://dyrb.dynews.zj.cn/h5/html5/2022-08/10/content_19452_6574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