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我与汾酒》:中国人骨子里的血脉酒脉与文脉

“一个人只有真正离开了故乡,才真正拥有故乡,故乡需要被理解的过程。我23岁离开汾阳,四处漂泊,行李箱里总会有一瓶汾酒。酒里有故乡的水土,带着汾酒,就是带着故乡旅行。”

在贾樟柯的电影世界中,汾阳是他叙事的底色,汾酒是他与故乡的连接。

月是故乡明,酒是故乡情。青花汾酒中秋节呈现《我与汾酒》,由贾樟柯作为导演/讲述人,带领我们进入关于故乡和汾酒的回忆,在个体真实故事的真情讲述中,将中国人骨子里的血脉、酒脉与文脉娓娓道来。

01

血脉的交融:

游子视角的故乡叙事

酒是天然的情感连接

汾阳,这片孕育了汾酒的土地,也赋予了贾樟柯深厚的文化底色和生命烙印。在他的作品中,几乎都能找到故乡的影子,他用镜头构建了一个记忆中的“汾阳世界”,这种对故乡的深情厚谊,正是中国人血脉中那份对根与土的眷恋与执着。

中国人的故土情怀与酒脱不了干系。在古典诗歌中,有杜甫“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悲怆,也有李白“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洒脱。于现代人而言,在城市与乡村的挣扎中,在一次又一次地回望故乡时,也需要酒一浇胸中块垒。

“酒里有故乡的水土,带着汾酒,就是带着故乡旅行。”贾导的独白沉静醇厚,娓娓道来。短片以游子的视角为主线,重新梳理了贾樟柯的成长记忆,重新回味了贾樟柯与汾酒的感情。从童年到少年、青年、壮年,汾酒作为其生活中的重要情感陪伴,甚至成为其精神的图腾。

在中秋节这个特殊时刻,游子、团圆、欢聚这些朴素的词语总是能激发起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节日的血脉觉醒,贾樟柯以自己的真实故事,真情实感和真挚表达,从个体记忆到群体情绪,代表了每个中国人的朴素情感,激发了汾酒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共鸣。

骨子里的汾酒与贾樟柯一脉相承,他们都流淌着汾阳的血脉,最懂故乡的导演和最解相思的汾酒,双方携手造就了一场关于“中国式团圆”的双向奔赴。

02

酒脉的流淌:

贾樟柯的汾酒情结

“电影内外,人生如酒”

贾樟柯擅用电影质感进行故事讲述,《我与汾酒》中秋短片不仅由其自导自演,更是邀请多位电影人老朋友(《山河故人》男女主角梁景东、赵涛,《风流一代》周游倾情参与,将我们带回那个年代,那些人、那些事。短片中时光流转,年代更迭,不变的是人与酒的关系贯穿始终。

“汾酒带给我们很多东西,比如说勇气、激情,某种程度上也在塑造着我们的性格,也在塑造着我电影中的性格。”贾樟柯在采访中说。“汾酒就是我们的生活,它们用来迎接那些重要的时刻:中秋,春节,婚礼,满月,久别重逢,或者郁郁寡欢。”

从最初的汾酒记忆,到70年代几乎每户人家柜子里一两瓶压箱底的汾酒。汾酒的清香伴随着贾樟柯的成长,那些亲友团聚的午后阳光,平凡日子的重要时刻,还有父亲的无言嘱托……“不随波逐流为‘清’,初心不变为‘香’”,杯酒里被寄予了做人的道理。这背后是汾酒匠心传承、清香品质,与人生的相互印证。

值得一提的是,汾酒也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反复出现,成为一种情怀与寄托:《三峡好人》中男主角千里寻亲带的礼物是汾酒,《山河故人》里流落海外的陪伴是汾酒,《逢春》里父子之情的联系是汾酒……贾樟柯用镜头捕捉了这些细微而深刻的瞬间,将汾酒文化与电影艺术完美融合,展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文化表达。

03

文脉的传承:

从走向世界到文化自信

汾酒精神代代相传

紧扣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青花汾酒年初联名凤凰网推出“春节|醉美中国年”,此次与贾樟柯联袂呈现“中秋节|与花与酒醉中秋”,更是深入延续了对中国文化与内核精神的品牌叙事。

“是故乡的酒,更是世界的酒。”1915年,汾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章。7月,“汾酒世界行”也在京东拉开帷幕。但贾樟柯认为,汾酒远远不止于此:荣誉的背后,是一代一代的传承。

一直以来,汾酒坚守一流品质,致力于将清香白酒推向国际舞台。把汾阳味道、汾酒清香推向世界,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大国风貌——可以看到,在这一点上,贾樟柯的电影国际化,和汾酒殊途同归。

“汾酒,将我们的目光引向外面的世界。不是我将汾酒带响世界,是我循着汾酒的足迹走向世界。”短片中,贾樟柯回忆初中时在地图上寻找巴拿马的所在,后来离家开始了电影生涯的漫长漂泊。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杰出代表,贾樟柯不遗余力地讲述家国情怀,将汾阳和汾酒呈现给世界,在世界影坛中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正如贾樟柯在《贾想》中写道:“有酒方能意识流”。汾酒中流淌着精神的接力,文化的传承,我们孕育了汾酒,也为汾酒所滋养。贾樟柯也被网友戏称为“地道汾阳清香型导演。”他表示,作为汾酒的自来水,未来电影里依然会有汾酒。汾酒成为了贾樟柯电影的重要符号和标志,贾樟柯成为了汾酒绕不开的话题CP。

酒以怡情,文以载道。未来,贾樟柯和他的电影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汾酒故事?

THE END
1.青花汾酒开启高品质生活山西陈酒瓶身杏花村1998年,青花汾酒30正式上市,至今年已是第26年。近日,汾酒集团正式宣布全球首发“青花汾酒26·复兴”。 “青花汾酒26·复兴”定位为青花汾酒20和青花汾酒30之间的过渡性产品,填补了汾酒产品线的空白。在酿造工艺上,“青花汾酒26·复兴”继承了汾酒的传统精髓,又融入了陈酒酒体,使得风味更加纯净、口感更加细腻。在外观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1TI7HU0530QRMB.html
2.“人,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自立自强.”——《三峡好人》今天看的这部电影名字叫做《三峡好人》,真的很爱这部电影诶,虽然这部电影描述的小人物的生活,但是这部电影真的很让我感动。电影没有华丽的场面,但是每一个场面都扣人心弦,电影里面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每一句简单的话语都直击心灵,让我感动得不行。穷苦的人又要到下一个地方流亡,穷苦的人可是一直都在流亡的。“你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171398/
3.微信支付摇一摇好事发生,沈腾送上“腾”爱补贴,贾樟柯讲述汾酒作为“汾阳小子”,汾阳和汾酒都是贾樟柯电影中的“常客”,从他所拍摄的电影《三峡好人》《山河故人》里的汾酒开始,贾樟柯逐渐讲起自己与汾酒的故事。不论是离家时装进行李箱的汾酒,还是小时候在庄稼地里认识到高粱、五六岁时看到母亲拿出酒来待客,亦或是青年时代汾酒陪伴度过的重要时刻,在他的印象里,汾酒带着故乡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06/20/20743124_1133332353.shtml
4.《三峡好人》影评(转)看完《三峡好人》心里轻松不起来 一个好的电影导演能够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创造一个世界,贾樟柯就是这样一个好导演 电影所讲的不仅仅是两个简单的关于寻找的故事,更多的是抉择: 韩三明最后决定用生命作赌注再次回山西挖煤赎回自己的女人;沈红最后决定用善良的谎言维护自己仅剩的尊严,决然地与丈夫分手,只身前往上海。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3770401_562953430.html
5.佳酿齐聚博览会酒香飘满杏花村贾樟柯导演的汾酒情结 汾阳最出名的,除了杏花村的汾酒,还有一个特别的“汾阳小子”,他就是著名电影导演贾樟柯。从小生长在酒都汾阳的贾樟柯,有着深深的汾酒情怀。电影《三峡好人》中,有汾阳人走亲戚拎着汾酒的镜头,《山河故人》里有汾酒出现。在贾樟柯的电影中总能看到汾阳元素、汾酒情结。 https://news.sina.cn/2018-09-22/detail-ifxeuwwr6976884.d.html
6.从《三峡好人》到《江湖儿女》,城市转型下的聚散误读与自我救赎(其文档信息文档编号:文-0554G4(自定义文件编号)文档名称:从三峡好人到江湖儿女城市转型下的聚散误读与自我救赎.doc文档格式:Word(*.doc,可编辑)文档字数:6146字,(不统计页头页脚及版权声明等文字)文档适用:作为其他论文科目,编写学士学位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或发表期刊、评初级职称的参考文献;可作写作参考,解决学术论文https://www.docin.com/touch/detail.do?id=2488932473
7.《三峡好人》:“烟酒茶糖”,宏大时代叙事视角下,社会底层群体的电影《三峡好人》上映于2006年,是贾樟柯的第六部剧情长片。凭借这部影片,他成功拿下了那年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在贾樟柯的创作序列中,这或许是他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作品。 与“故乡三部曲”相比,《三峡好人》以“三峡库区移民搬迁”为观察的切入点,在叙事背景上较以汾阳为原点的日常生活更为开阔;与《天注定》《https://www.jianshu.com/p/70ca7506b874
8.#贾樟柯##三峡好人#三峡好人作为贾来自乐此苍狗《三峡好人》作为贾樟柯导演知名度较高的一部电影,曾经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同时贾樟柯也凭借此片获得第1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可以说如果想要深刻了解贾樟柯的执导风格,它是难以越过的一道坎。因此,我想将我对电影的看法和理解也记录下来。https://weibo.com/5260720757/KezP6y8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