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拍摄于古老的奉节县城,这里因为三峡水利工程的进行而发生着巨大的动荡: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无数家庭被迁往外地,两千年历史的旧县城在两年之内被拆掉并将永远沉没于水底。
带着摄影机闯入这座即将消失的城市,看拆毁、爆炸、坍塌,在喧嚣的噪音和飞舞的尘土中,我慢慢感觉到即使在如此绝望的地方,生命本身都会绽放灿烂的颜色。
镜头前一批又一批劳动者来来去去,他们如静物般沉默无语的表情让我肃然起敬。——贾樟柯
“它是最好的片子”
记者:不少影迷都觉得你为了《世界》,艺术上作了妥协,《三峡好人》是一部很即兴的作品,是不是有些不一样?
贾樟柯:的确,《三峡好人》是很即兴的作品,剧本只花了1星期,准备了1个月就开始拍了,但是这部影片我体力上、心血上的付出仅次于《站台》。《世界》是我非常重要的作品,从这部戏开始,才把我以前思维缜密、工整的创作习惯开始走向即兴,可以说没有《世界》,就没有现在的《三峡好人》。
记者:你原来的计划中并没打算拍《三峡好人》这部影片的。
贾樟柯:是,这部电影是计划外产品。当时我正在为《刺青时代》看外景,这时,我的朋友、画家刘小东告诉我他要去三峡画新的作品《温床》,一位收藏家也想让我来为刘小东拍摄关于这幅新作创作过程的纪录片。我和刘小东是多年的朋友,我认为我们的作品有相似之处,描述的都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于是我带着副导演出发了。在沿途走来的过程中,我被彻底击倒了。
记者:你看到了什么?
贾樟柯:我们在街道上看到一个男人在炒菜,而他身后就是万丈深渊,一种雄立于生活边界的样子,使我看到这里的水土和人特有的生命气质。我们还看到小孩们在肮脏而陡峭的路上轻松地穿来穿去;在拆迁工地上,人们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他们没有贵贱之分,都是一样的装束,挡不住的是那份肌肉和血管里涌动的青春活力。
记者:《三峡好人》的意思是什么?
贾樟柯:因为我很喜欢那部布莱希特的代表作《四川好人》,又因为在四川三峡拍这部电影,所以就起了这个名字。具体这部电影是从两个外来人的目光来看三峡的变化,我想三峡是中国社会变化最为剧烈的地方,这里人在消失,楼也在消失。
记者:这部电影听着依然是“寻找”的话题,依然是最底层的人的生活,不觉得重复自己吗?
贾樟柯:这两个人,一男一女,都为感情而来,非法的婚姻却有真感情,合法的婚姻却要分开。他们虽然都是在寻找,但这部电影和以前作品不同的是,片中的主人公是有行动力的人,他们怀着希望之心,他们都要寻找他们的幸福,他们不是被动的,而我以前的作品人物被动无奈的更多。
记者:《三峡好人》是纪实风格,为什么在里面又出现了超现实的元素?
贾樟柯:三峡在中国从古到今这个地区都非常神秘,留下了很多传说。今天在中国,在巨变之后也有非常多的人和事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的。在三峡那个神秘的空间里,经常下雨,天气的变化非常不稳定,又配合中国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情况,所以会有很多超现实的想象,我想它其实是现实的一部分。
记者:在影片中出现的烟、酒、糖、茶四个字,这代表了什么含义?
贾樟柯:这个电影的英文片名叫《静物》(StillLife),在电影里面也真的出现了非常多的静物。静物代表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现实,就好像三峡地区人们的生活一样,他们存在着,但是如果不拍这个电影我们可能看不到。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在三峡,有时候进入到一个普通人的房间里,你会觉得他们的物质非常匮乏,但是他们仍然顽强地生活着。烟酒糖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依赖的几种简单物质,这些东西能带给普通人一种生活的乐趣。人和人的接触要递烟,人生病的时候会送糖过去,朋友互相看望要送茶叶,所以这几种物质,不仅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里面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影响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之前我一直在说拍变化中的中国,但是当我在拍《三峡好人》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可能我是在拍一个刚刚变化结束的中国,那个变化的结果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整个电影是关于下决心、做决定的一个故事。就好像这个地方一样,旧的县城已经拆掉了,旧的生活已经没有了,新的生活还在建立之中,一些该放弃的要放弃,一些该拿起来的要拿起来。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自己的选择给自己一个尊严。
记者:你认为《三峡好人》是你最好的作品吗?
贾樟柯:它是最好的片子。他可能没有《站台》的历史穿透感,但是在美学上更加完整。
故事:山西汾阳一个煤矿工人买了个四川媳妇,媳妇刚怀孕,就被公安局解救回去了。16年后,煤矿工人来到奉节寻找女儿,但因三峡工程的缘故,前妻家所在的县城早已被淹没在水底,几次三番折腾之后,他终于见到了前妻,两人决定结婚。
女护士沈红从山西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外出做生意两年未归家的丈夫,两人在三峡大坝前相拥相抱,但却心知感情不再,终于还是决定离婚、黯然分手。(注:全片讲述了两个故事,为了使影片更为生活化,演员在剧中全部使用了方言。)
男主角:韩三明是贾樟柯的表弟,也是之前贾樟柯作品《站台》中的煤矿工人、《世界》中从乡下到北京的劳工。被人欺诈或是粗暴对待的时候,都温和迟钝,但对于自己所认定的目标,却丝毫不肯动摇,眼神无辜却坚定,有特别的行动能力——表现这样的小人物,是韩三明的拿手好戏。
女主角:赵涛也是贾樟柯的“御用”演员,曾在其作品《站台》、《任逍遥》、《世界》等片中出任过女一号,角色多为一些不甘小地方平凡生活、又在大城市找不到归属的女青年。
风格:影片流畅平实的风格颇为赏心悦目,即便是不了解三峡工程背景的外国观众,也能够感受到那种平静流淌着的情绪。导演在平静叙事的同时也加入了一些超现实的画面:男女主角在寻找爱人的过程中,大白天会看到空中有UFO飞过。影片最后,一幢废旧建筑突然变成了火箭,直冲上天消失不见。(何边)
下一部,《刺青时代》
最担心周杰伦年龄偏大
记者:你担心《三峡好人》在中国内地的票房成绩吗?(注:贾目前唯一公映过的作品《世界》的内地票房只有几十万元。)
记者:下一部电影准备拍什么?
贾樟柯:苏童的《刺青时代》,很多人觉得它的投资很大(3000万元),其实这和电影本身有关系,它是一个年代戏,必须要还原1975年苏州的社会气氛。我想过找周杰伦来演男主角,我觉得他身上有股‘劲’,和男主角的气质有点像,不过最大的问题是男主角只有十四五岁,我担心周杰伦年龄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