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从古至今搅动着世界

糖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糖却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品,只有皇室贵族和富甲之家才能够享用。欧洲贵族不仅沉迷于糖的味道,甚至将糖当作身份的象征。欧洲的精英们会将糖制作成精美华丽的小型雕塑,让糖与艺术成为高不可及的存在。最著名的一场糖塑雕像盛宴,来自1571年伊丽莎白王后的新婚典礼,相传每吹响一次号角,就上一道有特殊主题的菜肴,晚宴后还有甜品套餐,在当时可谓是奢华至极。

糖,从古至今搅动着世界。糖的历史不仅是甜蜜的味道,它也有辛酸与血泪。因为糖,美洲的原住民作为收割甘蔗的劳动力而被奴役,据不完全统计,有6000万人因残酷的劳动死于甘蔗田——史上最大规模的奴隶运动,就是为了生产白色黄金——糖。英国社会史学家詹姆斯·沃尔韦恩在《糖的故事》中也有句扎心的话,大意是:欧洲咖啡店里,顾客往咖啡里加糖的时候,甘蔗种植园里,无情的皮鞭正抽在奴隶的身上。

1.

几千年以来,带甜味的食品和饮料一直是人类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用于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还是用于去除其他食物的苦味、用作处方药甚至宗教誓言,糖在许多人类活动中的用途数不胜数。多个世纪以来,“糖”“甜”“蜂蜜”这些词语代表着人生中最开心的时刻和最美味的感知。“糖”或“蜂蜜”成了心仪之人的爱称,常用于称呼我们的所爱之人。大部分人都能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称别人“宝贝”的时刻。为什么夫妻要在婚礼之后和婚姻生活正式开始之前,首先开启一场“蜜月”之旅呢?这一浪漫之旅传递着我们嗜好甜味的这一本能,以及对所爱之人最细腻的感情。

2006年,有一部电影的名字叫《糖果》,而电影的另一个名称就是《迷幻甜心》……

中国最初的糖出现在西周时期,叫作饴。所谓饴糖,就是由玉米、大麦等粮食经发酵糖化而制成的食品,简单来说,就是用谷物发酵造出的糖,呈黏稠状,俗称麦芽糖。宋代诗人宋祁的《赴直马上观市》诗中有“墟喧涤器市,箫暖卖饧天”,卖的正是麦芽糖。

后来随着甘蔗种植和蔗糖提炼方法从古印度传入,蔗糖渐渐兴起。在中国,早在东周时期就出现了甘蔗种植的记载。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代,已有对甘蔗初步加工的记载。人们依靠甘蔗制出的糖被称为砂糖。这里的蔗糖完全不同于今天的概念,它十分粗糙。季羡林先生在《糖史》一书中提出:当时中国本土的蔗糖制糖术,只知道熬煮浓缩甘蔗汁,制造硬得像石头一样的褐棕色粗糖。

所以,早期制糖阶段,饴糖相对而言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关于饴糖的记录。《诗经·大雅》中写道,“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意思是说周的土地丰硕肥美,就连堇菜和苦苣这种野菜都像饴糖一样甜美。《周礼·天官·疾医》将“饴蜜即甘”列为五味中“甜”的代表。关于饴糖的制作方法,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术》中有记录:“用粱米、稷米者,饧如水精色。”宋朝的药学家寇宗奭在其著作《本草衍义》中说,制作饴糖的最佳原料应当是“糯与粟米作者佳,余不堪用”。

我们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古人不用西瓜做糖?据说是因为西瓜太“水”了,出糖率不高。民间有说法称,神农尝百草时发现“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一颗西瓜含水量约有92%,含糖量仅约5%左右,反观甘蔗,含糖量可以达到17%,甜菜根含糖量可达19%。如今的西瓜很甜,是无数代培育和改良的结果。

公元前4世纪,中国已经有种植甘蔗的记录。战国时期的《楚辞·招魂》中写道:“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就是甘蔗,“柘浆”即是甘蔗汁。这表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对甘蔗进行原始的加工,并将其熬成浓浆用来增甜,但当时的人们还不懂得如何将其加工成糖。自唐朝以后,甘蔗制糖进入手工业的发展阶段,已经形成了作坊式的制糖业。据《新唐书》记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记录了公元6世纪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学习熬糖法的事迹。

正因为人类对糖这种味道的情有独钟,东西方对甜蜜的追寻异曲同工。

2.

在穆斯林的生活中,蜂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兰经》中经常提及甜品:“享用蜂蜜是一种信仰。”一直以来,蜂蜜既是一种甜味剂,又是一种宗教象征。数个世纪以来,蜂蜜是医学和药物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无论是在古代中国、印度、希腊还是伊斯兰国家,蜂蜜都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药方。伊斯兰医生和中世纪的医生,用蜂蜜和其他成分混在一起就可以入药,就如同后来的蔗糖一样。时至今日,在世界许多未受现代医学影响的地区,蜂蜜仍然被用作药物。它还被用于多种“替代”疗法之中,这些疗法最近在世界上广受青睐。

在许多古代文明中,蜂蜜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蜂蜜本身就是一种食物,同时也是食谱和菜单中一种惯用的原料。蜂蜜代表着纯洁和高尚的品德,《圣经》和《古兰经》中都描述过一种富裕的来生生活,有着牛奶、蜂蜜等珍贵的佳肴。居家过日子也与蜂蜜有关。例如,在刊载最高级的波斯-伊斯兰菜肴的《巴格达食谱》中,记载了8至9世纪的300多种食谱,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菜肴和饮料是加糖的,如甜甜圈、油炸饼、薄煎饼、米饭类菜品、果子露和其他饮料。

1425年,航海家为马德拉群岛的早期殖民者提供了来自西西里群岛的甘蔗。到15世纪末,这个岛屿生产了大量的蔗糖。蔗糖很快就在马德拉群岛证明了它的独特价值。这个无人岛屿吸引了葡萄牙殖民者前来开垦土地。在热那亚和犹太金融家的帮助下,他们在岛上种植了小麦和甘蔗。从此,蔗糖成为马德拉群岛利润最丰厚的商品。15世纪末,马德拉群岛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产糖地。同样,这里也雇用了来自非洲和加那利群岛的奴隶。

西班牙人把多种作物带到加勒比海地区,他们细心探索,尝试着一种又一种农作物。然而,他们很快就将目光转向了甘蔗种植和加工。糖引发了一场对人类乃至生态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革命。这场“糖的革命”改变了加勒比海地区的面貌。它永远地改变了这里的自然栖息地、地貌和人口。

我们可以在《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中读到,直到19世纪40年代,非洲奴隶一直是美洲地区最伟大的拓荒者。现在看来,受非洲化影响最为深远的美洲地区是巴西、北美和从佛罗里达南端延伸至南美洲东北端的面积超过2000平方英里的众多岛屿。据记载,有1200多万非洲奴隶被装上船,但只有1100多万人活着踏上美洲的土地。曾经的跨大西洋小规模的奴隶贩卖,逐渐演变为近现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强迫性人口迁徙。

而这本书的作者、著名科普作家加里·陶布斯认为,香烟本身的成瘾性和危害可能都没有糖大。

3.

2015年,有一部著名的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上映。电影中有漂亮的巧克力工厂,工厂里有小矮人,有最纯的巧克力,有用糖果做成的房间,有可以把物体传送到电视里的装置……这是一段带有魔幻色彩的奇妙旅程,同时把孩子们对甜蜜口味的追求放大到了极致。

这部电影过于出名,于是2023年,就有了这部电影的前传《旺卡》。《旺卡》建造了一个用巧克力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童话世界,其实这就注定巧克力已经不单单是一种食物,而成了一种权力或财富的符号。电影中的反派独揽巧克力原浆的资源,决定资源分配、市场定价,教会教父、政府警官受巧克力控制,从而形成一种隐形的权力。这与糖的历史何其相像。

“饮食人类学之父”、著名学者西敏司在《甜与权力》中写道:“种在地里的甘蔗和倒在我杯中的白糖,两者同时出现在视野里自然会产生一种神奇感。但在我看来,这种神奇感也应该在另一种场景里发生:一面是熔化的金属或者更恰切地说是原初的铁矿石,另一面是一副完美无缺的精制的手铐或脚镣。”

当糖摆脱了稀缺资源的冠冕之后,当英国工人阶级下班之后可以轻易喝到一杯甜茶时,掌控糖的权力才逐渐消减。《糖的故事》告诉我们,直到18世纪以后,随着产糖的蓄奴岛屿向欧洲出口越来越多的糖,糖成为人们每周必购的日用品,其次是咖啡和茶叶。当家庭主妇去杂货店购物时,她们很有可能会同时买糖和茶叶。如果有人不知道去哪里买糖,那就去最近的药房好了。在日内瓦,一家本地的药房将糖放在漂亮的瓷罐里,并用法语标上“冰糖”。

在《糖的故事》的作者看来,人们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精美糖罐,但却对那些非洲奴隶的困境一无所知,因此这种甜蜜的享受中有着不可饶恕的罪过,正是后者在遥远的热带地区种植甘蔗,推动着糖业的蓬勃发展。

“甜于糖蜜软于酥,阆苑山头拥万株。”大概,今天的我们不会像古人这样沉迷于想象的豪奢了吧!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以上)

THE END
1.中国酒文化演变历程中国传统酒类的历史发展中国酒历史发展概括 如何评价中国酒的悠久历史? 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就已经开始酿造和饮用各种各样的酒。从传说中的陶罐中发现的早期葡萄酒到今天流行的黄焖鸡蛋,每一口都承载着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 为什么说中国酒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不同的朝代里,中国人对酒的态度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清朝时期,人们更倾向于https://www.ndspwjgi.cn/bai-jiu-jia-ge/249633.html
2.中国酒文化的深度探索醇香与历史的交融中国酒文化的深度探索醇香与历史的交融 酒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酒文化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随着农业社会的建立,当时的人们开始酿造米酒。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尝试不同的原料,如稻、黍、玉米等,并通过发酵和蒸馏技艺,将这些原料转化为各种各样的美味饮品。至今,这些传统工艺仍然是中国酒文化核心的一部分。https://www.8fn6fu1294.cn/xing-ye-shu-ju/201984.html
3.古今酒文化探秘深度剖析中国饮品的演变与影响这时候,“三杯两盅”的说法就诞生了,即一个人应该一次喝两杯(即二两)或三杯(即四两)的程度才算是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适度好客。但随着时间推移,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健康意识提高,现在人们对于饮食起居更加注重健康,从而对传统高汤浓郁的大碗小菜减少关注转而倾向于低脂低糖的小零食。https://www.tepnz.com/shou-cang/589514.html
4.从农田到杯口追踪一壶好酒背后的故事茶的由来历史:探索古代文化与现代生活中的茶道精神 在遥远的古代,一种名为“茗”的植物被中国人发现,它含有特殊的香气和味道。人们开始用它泡水喝,并且逐渐培育出各种品种。在中国,茶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文化、艺术和哲学的象征。 茶叶之旅:揭秘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https://www.msv8oom8y.cn/nong-ye-zi-xun/414035.html
5.中国酒历史发展概括我国酒文化的悠久篇章从古代酿造到现代流行现代社会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全新的变化。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加之旅游业与餐饮业迅猛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不同地方特色佳肴产生兴趣,同时也引领着各地本土特色小吃乃至美味佳肴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对健康意识日益增长导致消费者倾向选择低糖低脂或天然无添加食品,从而促使相关企业不断创新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https://www.hrmbqgwb.cn/bai-jiu-jia-ge/273399.html
6.烟酒糖茶四十年变迁:糖烟酒糖茶中,属糖我接触最早,它承载了我童年太多美好的记忆,也给我童年带来甜密和快乐。人们把糖果看作是生活甜蜜幸福的象征,每逢喜庆节日都要吃糖果和送糖果。 我家的茶几上,常放着一盒糖果,是随份子收的喜糖,可没人动它,因为糖会联想到糖尿病,因此糖果成了摆设。虽然我爱吃甜,体检指标倒是合格,什么是口福,这https://www.meipian.cn/1sjfmm63
7.茶文化历史(精选十篇)旧时江南开茶馆的多供奉陆羽的瓷神像,当生意不旺时便向瓷像口里灌茶,祈求茶神保佑生意兴隆。 江南历代名茶辈出,至今蔚为烟酒茶糖大观。产茶既盛,茶的买卖自然兴旺。如浙江绍兴、宁波、台州一带出产的珠茶,早在宋代就称“江南第一名茶”,销路颇广。茶最初于清代外销时叫做“贡熙”,意为专门进贡皇上康熙的。19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tuw3v3z.html
8.大红袍茶多酚是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能力,而自由基是造成人体病变的罪魁,是诱导细胞癌变的物质。茶多酚能防治动脉洗样硬化,抑制胆固醇和血压的升高,降低血脂、血糖,具有抗癌肿、抗辐射、抗衰老和健美肌体的作用,被称为“人体保鲜剂”。茶多酚还能化解酒精和消除尼古丁进入人体内合成的有毒物质,是烟酒过量者的https://www.360doc.cn/article/73493751_1125474647.html
9.茶酒文化:探索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道茶和酒是两种源远流长的饮品,它们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酒则是全球各地都有存在的文化符号。这两种饮品各自独特而丰富,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本文将探索茶和酒在传统与现代中相互交融、影响彼此发展的方式。 https://www.coffee.cn/tea/post/166147.html
10.烟酒糖茶(三峡好人)影评三峡好人 _烟酒糖茶 贾科长无疑是第六代的旗手!在看完才情横扬的小武后,我抱着不会失望的心情看这一部金狮作品。 影片用两个陕西人在三峡找爱人为线索,勾勒一幅群民生活图。开头船上的长镜头,人们有说有笑后又沉默寡言,为电影定下了表现群民的基调。随后韩三明在码头寻找的一系列情节,镜头以韩三明为主,塞https://m.douban.com/movie/review/5947400/
11.茶叶营销活动策划方案(精选24篇)二、促销背景 元旦前后是小家电特别是电热水壶、豆浆机等可以做为礼品的产品的消费旺季,为抢夺市场,各品牌都纷纷有所行动;同时豆浆机、榨汁机等产品高昂的价格及消费者不熟悉如何使用等因素,一直使一些潜在消费者犹豫徘徊。为了抓住这一销售旺季和处在犹豫徘徊的消费者,我司特策划了本次活动。 三、促销目的 1、利用http://cooco.net.cn/zuowen/4370889.html
12.那时候——关于烟酒糖茶烟酒糖茶,其实是吃的话题的一个延伸。只不过比吃那种简单的口腹之欲,略显奢侈。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烟 烟草大约在明朝就传入中国,几百年间,从南到北,从朝廷到乡下,抽烟可能是中国人最为普遍的日常消费之一。 60-80年代那时候不禁烟。当时的人知道,无论是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还是我们自己的很多领袖,都抽https://www.jianshu.com/p/702db8dcf439
13.那些年我在燕园读过的书11.烟酒茶糖与礼仪 陈建堂编著 陈建堂 编著 到期: 2016/2/27,23:59 12.Excel函数与公式速查手册 赛贝尔资讯编著 赛贝尔资讯 编著 到期: 2016/2/27,23:59 13.中国式投行= Investment banking in China 张立洲张立洲, 刘兰香著 eng 张立洲 著 到期: 2016/2/27,23:59 https://blog.csdn.net/zhu123mei123rui123/article/details/50439349
14.《烟酒糖茶系列(套装共4册):烟火撩人+酒的中国地理+甜与权力+茶:一> 历史 > 世界史 > 烟酒糖茶系列(套装共4册):烟火撩人+酒的中国地理+甜与权力+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被我们忽视的成瘾物质 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烟酒糖茶系列(套装共4册):烟火撩人+酒的中国地理+甜与权力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https://item.jd.com/10069365605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