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开展“护校安园”行动,严厉打击涉校犯罪,严密防范校园安全,全力提升校园安全防护水平,为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保驾护航。
——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全国52万所中小学幼儿园整体安全稳定,确保了全国2.5亿名学生人身安全。
——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达标收官工作,全国99.71%的中小学实现封闭化管理、95.74%中小学已配备保安员,校园安全防护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在校园周边设立警务室及治安岗亭25万个、“护学岗”17万个,不断优化上下学重点时段、校园周边重要路段“高峰勤务”机制,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增强震慑力和控制力。
——积极探索建立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对校园周边中小旅店、歌舞厅、网吧、商店等实行重点整治,切实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严厉打击涉校违法犯罪活动,对非法侵入学校扰乱教学秩序,侵害师生人身、财产权益的案件坚持“零容忍”。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与成长的地方,安全问题事关重大,而广东各地公安机关则深刻认识到维护学校安全、守护学生平安的重要性,强化共建共治共享,坚决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广州市出台《广州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以法律力量保障学生的校园安全。
《条例》要求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门卫值班室。门卫值班室应当安装视频监控、报警装置、来访人员登记系统,配齐安防器械,满足安全防控要求。而且,学校应当制定并实行门卫制度,安排保安员二十四小时值守。上放学期间,安排至少两名保安员在学校门口执勤。
广州市花都区某小学门前的视频监控
《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在教学区域主要通道和出入口、学生宿舍楼主要出入口和值班室、门卫室、校门口、危险化学品储存室、实验室、室内外体育场馆等重点区域安装视频监控装置,安排专人监看,保障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并依照规定保存和使用视频监控图像信息。
《条例》强调,学校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将学校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分别接入视频监控平台、报警平台。学校应当安装与110接警平台联网的一键式报警装置,并保证该装置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公安机关应当予以支持、配合。
同时《条例》还对配备急救器材、电动车入校、校园周边安全等方面做了规定。
安保人员“八件套”、最小应急单元力量
据悉,按照广州市统一的校园安保要求,学校在上学放学严格落实2+2护校标准力量,安保人员配齐“八件套”,即:防暴头盔、防护盾牌、防刺背心、橡胶警棍、安全钢叉、防割手套、强光电筒、自卫喷雾。
学校还配齐最小应急单元力量。以越秀区为例,辖内264间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均组建了最小应急单元。辖区派出所定时检查学校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情况,不定期对学校进行拉练测试,确保机制运行有效。
广州市越秀区某小学组织应急演练
同时,广州辖区派出所定期组织警力,清查校园周边商铺、游戏游艺场所、酒吧、旅业、网吧等场所,推进学校门口100%配备手持金属探测仪,进一步提升校园安保防范措施。
平安“五件套”增强应急处突能力
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首创“警家校”共建模式,获得了社会支持的肯定和支持并在全国推广,并为“警家校”家长队员配发平安“五件套”,并通过特警培训、物防技防、优化机制等工作,全面提升家长、师生和保安应急处突能力。
据了解,平安“五件套”用一条腰带串联起来,由一键报警器、自卫防身棍、防暴自卫辣椒水、便携式灭火瓶和医疗急救包等5个物件组成。平安“五件套”将由校方统一管理,每天派发给参与“警家校”轮值的家长们佩戴使用,既可以用于在突发情况下自保,也可以用于处置危险情况。
警力下沉,做好“高峰勤务”工作
专项行动,机动巡防筑牢安全网
2021这一年来,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与教育部门等密切协同配合,加强警校合作、家校合作,着力提升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安全防护能力,强化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切实织牢安全防护网,给祖国的未来一个平安稳定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