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不看直播,不做直播,那就是白过了。”日前,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开启了他的直播首秀,吴晓波和团队带来了24个产品,涵盖零食、日用品、家居用品以及小家电等数个品类,直播开始一个小时左右,吴晓波脱口而出这句话。第二天,数据出来了。根据第三方平台的统计,观看人次830万、最高同时在线4万,客单价695元,交易金额2200多万元(后来发的战报,把定金换算成商品售价,“引导交易额”成了5000多万元)。再接着,网上疯传一个截屏:一家乳业公司在吴晓波的直播上只售出了15罐三段奶粉。7月10日,吴晓波通过微博“吴晓波频道”发布博文《十五罐》,承认“直播翻车”:很多年后,回想起无比尴尬和羞愧的今天,我会对自己说,“我可是那个开过直播、翻过车的吴晓波”。封面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明星名人直播带货种类繁多,翻车的原因也有多种。
吴晓波直播带货
吴晓波承认“翻车”
败在个人表现和选品逻辑
在长达5个多小时的“国货无双,买个明白”直播中,吴晓波穿着衬衣马甲,书卷气十足,站在摆满了自己著作的“吴晓波卖书摊”上开场,推销的产品既有几十至几百元不等的卤鸭脖、奶粉、洗发水,也有7000多元的智能马桶。吴晓波似乎更注重于品牌文化的推荐,直播助理负责介绍价格和产品试用。比如介绍某国货面膜时,女助理大喊:“拍一发三。”吴晓波忙问:“什么叫拍一发三?”男助理则展示这个面膜如何服帖,现场敷给大家看。吴晓波在《十五罐》里透露了自己为这场直播首秀铆足了劲,甚至比日常的授课乃至年终秀,都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现在反思一下,翻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的表现,二是选品逻辑。”“涌进直播间的人更多的是为了买东西,而不是来听课。我把大家喊成同学,其实,他们是宝宝。在选品上,此次直播的主管莫可有十年的电商经验。她一再警告我,要多上百元以下的流量款,特别是在其他直播间得到过验证的商品。然而,我坚持自己的选品逻辑。最终上直播的26个品牌中,三分之一是第一次尝试直播,四分之一是的的确是全网首发,有六款商品的直播价超过2000元。”
财经作家卖床品
微博网友“冷夜瞳”说:“我大概看了一眼吴晓波的直播情况,完全get不到,正常都不会买的,可能换一个母婴大v,就不会是这样了,换薇娅也不会这样了。即使请了那么多神助攻,我还是觉得满屏幕的尴尬。”
董明珠改变带货策略破纪录
网红加持+价格优惠
一位业内人士称:现在的直播带货靠啥活下去?可能就是“全网最低价”了。“全网最低”,才是顾客们的真·偶像。直播带货卖得最快的是“快消品”,即那些使用周期短,易重复适用的产品,包括:个人护理用品、食品饮料、保健品、烟酒等。一个新晋网络直播平台的宣传负责人称,该平台曾从一知名雪糕品牌方获得99元的超低套餐特价,瞬间被秒杀,自己在后台疯狂刷屏也没有抢到。
明星带货类型多
有的很拼有的被吐槽
明星名人带货居然不如网红?对此,一位资深明星经纪人表示:“我觉得很正常啊,试想,李佳琦、薇娅做了多少年的直播,那么专业,明星才几个小时怎么能拼得过?”在他看来,明星做直播,更多的是起到为品牌站台的作用,只不过以往是在百货公司或者发布会上站台,现在因为客观环境的改变,将”站台“的地点放在了直播间。
明星直播带货,大致分这么几种:一种是入职网络公司拿年薪,刘涛担任“官方优选官”,花名“刘一刀”,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帮大家砍价,景甜担任“美丽种甜官”,花名“种甜”,贾乃亮成“直播联合主理人”;第二种是为自己代言的品牌做客网红直播间,比如杨幂做客李佳琦直播间,露出的都是自己代言的品牌;第三种是助农直播,这种主要是为当地政府宣传农产品,明星也参与了公益事业;第四种是为自己的自主品牌带货,如范冰冰为自主研发的面膜带货;第五种是星路不畅,借助以往的影响力开店卖货,选秀出身的师洋在直播间把自己的表演型人格淋漓尽致地绽放;第六种像以往商演一样入驻直播间。
景甜入职
也有明星直播带货很给力,比如刘涛,进入直播界以来,大有和薇娅、李佳琦媲美的劲头,她首次直播带货,仅用4小时就狂揽1.48亿.。刘涛曾在微博上自曝:“天天失眠到天亮的压力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和动力,我的责任心大到自己都佩服自己,刘一刀!加油!”
刘涛变刘一刀
吉娜给刘涛当嘉宾
聊着和明星的那些事
记者也当了一次带货主播
一位明星经纪人说:其实品牌并不一定非要靠一次明星直播来博得销量,更想借助明星的影响力为产品本身增值。
媒体人雷玲客串主播
(原标题:明星名人直播也有“翻车”时?人气、选品、价格、话术……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