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晚,拼多多于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发行定价19美元,总市值达241.9亿美元。自2015年9月正式上线以来,拼多多3年间迅猛发展,在综合电商平台市场格局基本确定的情况下,依靠低价、社交、拼团、平台推荐、反向定制等方式成为电商领域新一代运营模式的代表。目前,拼多多是仅次于淘宝、京东的第三大电商平台。
那在卖酒上,拼多多的表现如何?有何套路呢?
拼多多究竟有多火?
拼多多立足于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的理念,让用户可以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等的拼团,低价团购商品,形成了独特的新社交电商思维。
就是这样一款几乎人人都在用的拼多多,平台上的产品有相当比重为仿名牌、傍名牌,甚至是三无产品,更有甚者被曝出开刃刀、伪基站设备、摩托车车牌和充气娃娃等多款违法、涉黄、涉暴力的商品,不仅严重危害了互联网环境,更是毒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拼多多卖酒套路有多深?
啤酒竟然比水还便宜
拼多多某商户出售纯生啤酒,24罐320ml的啤酒仅售34.8元,每罐仅1.4元,比一瓶农夫山泉、百岁山等矿泉水还便宜。
早年间,国产啤酒竞争激烈,厂家纷纷打起价格战,曾出现过啤酒比矿泉水便宜的情况。但是随着消费升级,大众追求更高品质的啤酒,水比酒贵的踪迹已经难觅。
进口酒一瓶11.5元?一瓶酱酒6.15元
拼多多某商户销售法国原酒进口的名仕罗纳德特酿级干红葡萄酒,6瓶装仅售69元,平均每瓶11.5元,但瓶身却标注产地为山东。
欧洲葡萄受霜冻影响,已经引发涨价潮,再加上人工、包装、运输、储存、税费等,11.5元难以覆盖成本。售价如此之低,还敢声称来自于法国。
拼多多上售卖的茅台镇贵宾酒,6瓶500ml的53度酱香型白酒仅售36.9元,平均每瓶6.15元,包装样式模仿茅台。商家指出了酿造基地在茅台镇的位置,却未表明酿造基地的名称及详细地址。其生产厂址显示在贵州省平坝县,并非仁怀茅台镇。
商家故意隐瞒厂址,欺瞒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有可能是商家心虚,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国家高级评酒师、高级勾调师、高级工程师彭茵曾表示,终端零售价在100元以下的不一定是优质酱香酒。而现在,每瓶售价仅6.15元的酱酒,其品质更是无从保证(这价格也快接近水了)。
蹭名牌
拼多多平台上大部分酒产品都存在蹭名牌现象,例如拼多多平台上的拉菲庄园酒业打着拉菲的旗号,蓝瓷花汾酒产地出品酒赤裸裸的搭上汾酒,洋河镇中国梦产品几乎就是洋河蓝色经典的“翻版”,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赖茅酒。
又见长毛老酒
淘宝上常见的长毛酒,在拼多多中也同样出现,酒瓶上的白毛自称是由长期发酵而来。事实上,云酒头条曾在2016年刊发《不靠谱的电视售酒、长毛“老酒”奈何屡禁不止?》一文对该现象进行解读,平台售卖的长毛“老酒”并非真正的陈年老酒,这些包装上长毛、发霉的酒,伪装成老酒。
打内供
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管理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禁止酒水企业生产标注“特供”、“内供”、“专供”等字样的白酒。如今线下烟酒店已见不到内供酒的踪影,但还有一些不良商贩仍在网上进行售卖。不可否认部分企业确有内部用酒,但是一般都明确只能用于内部接待,不对外出售。
拼多多CEO黄峥认为大部分中国消费者更看重里子(性价比高),而不是面子(高价高质量)。对于外界给拼多多贴上的“消费降级”标签,黄峥并不认同,他认为拼多多做的事情是帮助那些生活水平还不够高的人,去实现消费升级。“消费升级不是说让先进的人更先进,而是要帮助后面那些人获得更好的生活”,但很显然,拼多多做的与说的互为对立面。
多面拼多多
任何一个事物的新生阶段都会有问题出现,比如酒类电商刚出现时,电商纷纷打价格战,压低价格售卖白酒,导致酒厂与电商几乎划清界限,造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局面。后来随着市场秩序的不断规范,厂商关系修复,市场秩序逐渐走向和谐。
假酒横行、蹭品牌、营销套路等问题在之前的电商平台也曾出现过,但问题较为分散。如今这些问题集中爆发在拼多多身上,虽然只有一家,但由于拼多多发展迅速,体量较大,已经对市场造成了冲击。在知名白酒方面,各种低价、仿冒、伪劣产品已经冲击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黄峥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中国可能没有比拼多多更努力在打假的平台了”,现在看来更像是讽刺。拼多多俨然走上了一条不择手段、没有底线的野蛮生长之路,不惜纵容售假,成为假货集散地。
虽然拼多多目前出现很多问题,仍有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例如通过C2M模式和反向推荐打造低价爆款产品。同一款产品拼多多上的价格大概是淘宝价格的六七折,京东的五折。拼多多如何做到比淘宝价格更低?一是拼多多弱化搜索,反向推荐。二是缩短供应链,拼多多直接对接工厂,打造C2M模式。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创业环境也越来越开放,我们包容创新,但平台更要坚持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