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来了!一起倾听他们的爱情故事

元宵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值此佳节,本报记者采访了10对有情人。其中有婚龄未满1年,却因为一句“兄弟,这婚我们改日再结”而广为人知的邹雁冰胡嘉侨夫妇,也有相濡以沫超过50年的麦贤得李玉枝夫妇、戚烈云戴丽华夫妇等。让我们通过这几个故事,看一看他们的爱情是什么样子。

婚龄50年

麦贤得·李玉枝:英雄模范相濡以沫半个世纪

麦贤得、李玉枝的结婚照。

“五十年来,我们经历过坎坷风雨,更感觉建立家庭是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需要共同守护好幸福港湾。”元宵节前夕,全国道德模范李玉枝大姐对广州日报记者如是说。今年,“八一勋章”获得者、“人民英雄”麦贤得与李玉枝即将迎来金婚纪念。整整半个世纪,他们相濡以沫,克服了伤痛带来的磨难,从年少到白头,乐享天伦。

1965年“八六”海战中,麦贤得头部负重伤,他以顽强的意志坚持战斗,直到取得胜利。在医疗专家组的全力救治下,麦贤得经历了四次手术和漫长的休养康复,但严重脑外伤留下的后遗症长期伴随着他:右手无力、语言障碍、外伤性癫痫……

经组织牵线,1972年,24岁的公社妇女干部李玉枝与麦贤得相识。时隔多年,李玉枝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麦贤得的样子,“个头高高,白白的,挺帅气。”可一对话,问题就来了,“他说话声音很大,却听不清楚在说什么。”经过考虑,李玉枝做出了一生中最慎重的决定——嫁给麦贤得,义无反顾挑起照顾英雄的重担。

医生告诉李玉枝,麦贤得如果受到刺激、过度劳累或兴奋,随时可能发作癫痫病,如处理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李玉枝觉得只有掌握丈夫发病的规律,才能真正照顾好他。她四处问医求教,买回多种医学护理书籍,自学各种药理和护理知识,每天记录麦贤得的情绪和身体变化情况。婚后头几年,每天晚上睡觉时,李玉枝都会拿根绳子,把自己和丈夫的脚绑在一起。他一旦发病,她就能马上察觉。

护理病人,尤其是像麦贤得这种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病人,身体护理只是其中的一方面,精神上情绪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李玉枝为麦贤得买来笔墨纸砚,让他临摹、练字、作画;在家里养了很多花卉和金鱼,由他照顾和打理,让他精神上有所寄托。从那以后,写字、养花和画画成了麦贤得的兴趣爱好。

麦贤得、李玉枝育有一双儿女,早年麦贤得由于脑部受伤产生的病态,容易烦躁易怒,幼小的儿女感到迷惑,甚至对父亲产生了厌烦、埋怨情绪。李玉枝费尽心思,充当麦贤得和儿女们之间的粘合剂,和解家庭关系。通过客观讲述,让儿女真正了解父亲的英雄事迹,理解他因负伤导致身体的病痛,同时努力以更多的关爱去温暖儿女的心。儿女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就在这种特殊的家教形式中不断地融洽起来,他们逐步理解、敬重父亲,慢慢成为母亲照料父亲、照料家庭的好帮手。

麦贤得、李玉枝夫妇。

翻看麦贤得、李玉枝的家庭相册,能够感受这对英雄夫妻经历半个世纪的岁月变迁,恩爱之情始终不变。在李玉枝的精心照料下,麦贤得逐渐康复,癫痫已经20多年没有复发,身体和精神越来越好,用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回首50年携手走过的日子,李玉枝说,夫妻俩最深体会是感谢党和人民的关心,“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幸福,国家才能富强兴旺”。

婚龄57年

戚烈云·戴丽华:音乐是两个泳将的“红娘”

戚烈云,游泳运动员,1957年5月1日,他在越秀山游泳场以1分11秒06的成绩打破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的创造者。他的妻子戴丽华也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著名游泳运动员,曾是7项全国纪录的保持者。记者第一次专访老夫妻俩是2015年底在广州,两位白发老人神采奕奕,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恩爱与默契。当时他们就极为骄傲地告诉记者:“我们是金婚啊。”

戚烈云、戴丽华夫妇。

戚烈云夫妻于1965年5月15日结婚,快满57年了。戚老回忆,夫妻两人首次见面是1955年10月在北京的全国游泳比赛,而让彼此“一见钟情”的却是音乐。戚老拉得一手好小提琴,而戴丽华则是钢琴高手,音乐算得上二人的“红娘”,他们半个多世纪的婚姻恰恰就是“琴瑟和鸣”。

戚老回忆,他与戴老师当年在国家队训练的时候,经常相约在北京体育馆玩音乐,一个拉小提琴之余客串指挥,一个弹钢琴、拉手风琴,十分快乐投契。志同道合者还组织了一个乐队为体育馆的舞会服务,那时的乐队成员有十余人,其中还包括当时正在北京医学院读书并经常到国家队进行跨栏训练的钟南山院士,他喜欢吹单簧管。他们的乐队到1957年的时候在北京体育馆已很有些名气了,而戚老与戴老师的爱情也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

戚老的手机里收藏有一张翻拍的老照片,是当年备战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中国游泳队的合照,戚老就在其中,他总是会特别指出照片中11名男运动员以外唯一的“美人鱼”正是戴丽华。戚老说:“我追她,她追我,我们就这样结下50年白头。”

戚老透露,自己当年打破世界纪录之后收到了无数仰慕者的来信,只是那时运动员管理非常严格,烟酒都不能碰,更不准谈恋爱。而戴老师也证实,当年的确有很多女孩给戚老写信,不过戚老很“乖”,两人都是退役之后才开始正式拍拖,但也许正因为能在一起非常不容易,因此更觉珍惜,才有这50多年如胶似漆的幸福。

夫妻共同生活接近一个甲子,就没有吵架的时候?戚老坦言,两人之间会有斗嘴,但都是半开玩笑,而且要一闪了结,绝不放在心上,这样就能长长久久。二老有着一致的婚姻价值观,戚老说秘笈就是对家庭及孩子要有绝对的责任心,相互敬重、共同进退、福祸与共、彼此关心爱惜每一天,而这也是他们对天下有情人的深情建议。戚老还说:“我今年88,戴老师82。我们依然坚持去游泳,每周4次、每次90分钟,因为每年我们都会参加老人游泳比赛,拿过很多金牌,但这只是我们坚持游泳的动力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们这把年纪了,起居饮食均可自理,正在享受人生的快乐,我们认为这些全是游泳运动所赐,因此总是鼓励老人都来参加游泳,强身健体防百病!”

婚龄54年

刘维彬·李素芳:80多岁考驾照就为了载老伴喝早茶

倒车入库、直角转弯、曲线行驶……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家住番禺南村,年逾80岁的刘维彬实现了人生的一个小目标——完成驾驶员考试。而他选择在耄耋之年考驾照的目的很浪漫,就是每天驾驶小车,载老伴李素芳“饮早茶”。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和老伴幸福美满过好每一天。”

刘维彬、李素芳夫妇。

刘维彬和老伴李素芳在1968年结为夫妇。退休的时候,他们跟随儿女来到广州生活。曾获“五好战士”,荣立“三等功”的刘维彬常说,自己一生以警为业、以警为家,年轻时自己忙于工作,老伴为家庭付出太多,在自己退休后,一定要弥补这份珍贵的感情。所以,当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年龄取消70周岁年龄上限,他立即考了驾照,每天开车带着老伴儿去喝早茶。

刘维彬说,这是要让老伴也能享受广州最幸福的生活。而老伴李素芳也说,“年轻时,我们都没那么懂感情(的经营),现在,我们退休了,生活越来越幸福,我们一定要相互体贴,一起幸福地走完这一生。”在提到恩爱秘诀时,刘维彬更是说道,“在这么多年里,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总会有点小矛盾,但我们要学会理解和接受,不要争和辩,另一半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有意思的是,刘维彬和老伴李素芳也会将这份小爱延伸到对社会的大爱。2020年,国内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夫妻俩了解到当时各地防控物资紧缺,准备捐款给抗疫前线。由于不便出门,老人让子女联系捐款事宜,终于通过转账将两万元传递到了有需要的地方。而在平时,刘维彬和老伴还经常参加居委的党组织生活、志愿组活动,发挥着老党员的余热。提起这些事,刘维彬说,“我应该尽我绵薄之力,为国家分忧也好,为国家排难也好,是我应尽的责任。”

婚龄36年

陈光荣·杨慧:30多年她带给我的都是运气

“我的人生仰仗于她。”携手人生路30多年后,每提起爱人杨慧,陈光荣的话语里除了温柔、感激,更多的是宠溺,“她带给我的都是运气。”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她慧眼识珠、情有独钟;当他毅然前往广东打拼时,她倾尽所有、坚守不渝;他离家前去支教,她紧紧相随,悉心照料……她既是好媳妇、好妈妈,也是他的“田螺姑娘”和“小孩儿”。而在她心目中,他是“我家老夫子”。

陈光荣、杨慧夫妇。

陈光荣,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广东好人、广东“最美教师”等多个荣誉称号。1984年,在师范大学毕业后,陈光荣被分配到了江西老家县城工作,生活艰苦,未敢想过恋爱、婚姻。但他的品性、勤奋深获好评,有前辈好意为他牵线,他就这样与杨慧相识。当时杨慧是商业系统的“一朵花”,唱歌跳舞样样精通,追求者众。两个人很快走在一起。“结婚那天,我骑着她的自行车,搭着她前往饭馆,和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吃了餐饭,就这么个简单的结婚仪式。”

1992年前后,陈光荣考虑到当时的收入无法支撑一家三口和两边老人的赡养,决定辞掉工作到广东发展。尽管亲朋好友对此不尽看好,她却坚决把自己所有的首饰变卖,凑齐盘缠。一年后,陈光荣“转战”广州,身兼数职。夫妻俩身居两地,一个管好“后方”,一个努力赚钱,各有各的苦。有一年,妻子到广州来看望他,发现他天天连轴转,生活过得随意、邋遢,下定决心说“我不走了”,留下来照顾他。

来到广州后,她在陈光荣所在的某私立学校担任生活老师。“我们一家在一个学校里,却只有周末才能相见,交流的方式是留言本。”陈光荣笑着解释,妻子要住在学生宿舍,每天一大早买完菜,10点多回家做了饭又要上岗,晚上也是如此,“她就像田螺姑娘一样,我回家,人见不上,但饭总是热在锅里。”

后来,为了照顾陈光荣的母亲,杨慧辞职忙于家务,只有晚上才能前去跳广场舞——这个爱好竟然一发不可收拾,她一直跳到北京的星光演播厅,获得众多大奖。

2018年,陈光荣很想前去贵州支教,但因为患有糖尿病,怕长期在饭堂吃饭对身体不利。妻子却不假思索说:“我一比完元旦的全国比赛,就去给你做饭。”过完年,她果然如约而至。

陪了一年多,她的身体出了些小问题,回广州休养,还偷偷做了手术。第二次手术前,他正好在北京开会,恰好亲戚说漏嘴,便立即飞回广州。悄悄进到病房的时候,妻子正苦中作乐地唱着歌,一看到他,惊喜问“你怎么来了”,他笑着说“我都听你唱了一阵子了”,妻子笑着笑着就哭得稀里哗啦。“她就像个小孩儿一样。”陈光荣说着,满心宠溺,“她性格很好,而我很内向,加上需要常年吃药,容易暴躁,亏待她了。”杨慧却总是说,“情如饮水,冷暖自知。”

婚龄15年

郭青·吴晓靓:我们的相遇像小说里的桥段

在艺术圈,大家都知道青年艺术家郭青有一个“靓太”——这从他时时“炫妻”的朋友圈就可得知。然而,15年前,当他们结为夫妻的时候,却令人大跌眼镜——一个是艺术名家之子、同时又是“准艺术家”;一个出生于军人家庭,在严肃、保守、传统的家风中成长。“在父亲眼里,女儿要嫁给一个约等于‘无业游民’的艺术青年,是非常不靠谱的事。”“靓太”吴晓靓说,“也许是因为我骨子里有点小‘叛逆’,所以当遇到郭青这种有艺术理想、没有固定职业和收入的艺术青年时,好像遇到了爱情小说的经典桥段。”

郭青、吴晓靓夫妇。

2007年夏日的一天,郭青神神秘秘地邀请吴晓靓到他的小出租屋,一进门,一幅闭着眼睛的蓝调女人油画一下子吸引了她。“他问我,有没有发现像谁?仔细一看,这不是我吗?”回忆起这个瞬间,吴晓靓依然满心甜蜜。这幅画是郭青人生中创作的第一幅大尺寸油画作品,后来入选了第二届广东新青年艺术大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出,如今依旧被吴晓靓珍藏着:“有人开高价,也不舍得卖。”

从爱情走向婚姻,本来就不容易,何况是这样一对生长环境和个性迥然不同的年轻恋人。“从世俗眼光各方面的条件来说,郭青似乎不是一个好的结婚对象,但感性的冲动,推着我们往前迈了一步。”吴晓靓偷偷透露:“去领证的那一分钟,其实还在忐忑、犹豫、不安。但是领过红本本的一瞬间,心就坦然下来,踏实了。”

15年里,郭青从“准艺术家”成为“艺术家”,也升级成为父亲,但自由、随性、不拘小节一直没变,而吴晓靓却是一个严谨的“细节控”,做事瞻前顾后、力求面面俱到。“我们的个性其实差别特别大,说好听点吧,是互补。”吴晓靓“吐槽”说,她热爱旅行,爱看电影和演出,他却非常无所谓,而且很被动,“问他觉得怎么样吧,他万年不变的回答都是‘还行吧’。”

虽然“吐槽”为多,吴晓靓心里对郭青还是颇为满意:“最满意的是他对我有最大限度的包容、尊重和支持。他从来没有要求我为家庭做出任何牺牲,反倒鼓励我发展自己的事业、读书深造、写书,还倾听我在工作中的烦心事。每次我出差,他都会说‘放心放心,家里有我’。”而吴晓靓也同样支持着郭青的艺术事业:“做艺术家,最需要的就是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从不要求他赚多少钱,因为我知道他眼里有光,心里有理想,我愿意支持他去追梦。”

婚龄10年

赖宣治夫妇:照顾“小家”辛苦了,谢谢你

2022年1月,2021年线上世界跳绳锦标赛传来喜讯,广州市花都区七星小学等4所学校共32名运动健儿在此次比赛中夺得17金6银5铜。这早已不是花都区跳绳少年们第一次在国际大赛中摘金夺银。

赖宣治一家。

说起七星小学跳绳队,就离不开一个人——赖宣治。赖宣治现任七星小学副校长。2021年11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结果揭晓,赖宣治荣列其中。

元宵佳节来临之际,赖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元宵节,应该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日子。他认为,两个人在一起时,和睦相处很重要;待到组成家庭,一个家庭的和睦也很重要。“两个人之间需要相互的理解和包容。”

赖老师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所有家庭和和睦睦。他更想对妻子说一句“谢谢”。

赖老师与爱人相识于二人的少年时代。赖老师来自粤西的乡村小镇,以体育特长生进入高中学习。正是在高中,赖老师认识了如今的妻子。

回忆自己和爱人的故事,赖老师告诉记者:“当时上高一的时候,我们两个人是同班同学。她是班长,我是班里的体育委员,是属于比较调皮的学生之一。”

高中,也是赖老师决心要改变自己的时候。他深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进行体育训练时,他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文化课成绩不行,他也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比如每天早上一边跑步一边背英语单词。高考时,赖老师顺利考上武汉体育学院。也是在大学,相识多年的“体育委员”和“班长”,终于走到了一起。

2010年,赖老师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后,来到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成为学校的一位体育老师。他决心要搞好学校的体育课、体育活动,经历一次次失败,最终用“一根跳绳”,让世人认识了七星小学。其间,就在2013年,“体育委员”和“班长”在相识相知多年之后,终于步入婚姻殿堂。

赖老师与爱人结婚至今将近10年。回忆这些年的点点滴滴,赖老师表示,这些年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带着跳绳队的队员训练或者比赛,“一年到头,可能有360天都在带队训练和比赛。”

婚龄9年

孙亚军·崔冰:他在台上演,我在台下看

孙亚军和崔冰。

广州话剧艺术中心的演员孙亚军、崔冰,是同事,也是夫妻,还是大学同学。相识25年,两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有深深的信任和默契。

1997年,孙亚军和崔冰同时考到深圳大学表演系求学。同班同学4年,或许是一种缘分,他们经常被分到同一个表演小组,搭档排一些名著片段。“我记得刚进大学,军训后的晚会,我和他一起演了《群猴》中的片段,在里面演夫妇。”崔冰说。这是老师安排的,可能当时就觉得他们的气质比较搭。

2001年毕业后,两人一起考到了广话。当时剧院排的戏,演员都比较多。两人一起参与演出《再走万水千山》《信念》《远去的家园》等话剧。用崔冰的话说,“我们所有的相处都在舞台上。”

直到2010年以后,两人才发展为恋人。“从同学到同事,我们彼此太了解了,如果发展成恋人就太像家人了,最初还没到那个份上。大学期间我就欣赏他的为人处事、他的善良质朴。”崔冰说,工作之后,更多的吸引是在舞台上,“他在台上演,我在台下看,越来越觉得他有魅力,不止是为人,还有他赋予角色的魅力。”

2021年初广话排《牛虻》,两人都有出演,崔冰的戏份比较重,舞台是个斜坡的设计,一幕转二幕时,孙亚军在黑暗中拉住崔冰的手,把她带到亮处。“我们有这种信任和默契,不论是在工作上、生活上,还是心理上,他都是我的支柱。”崔冰说。

在《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中,崔冰演一个患有失忆症的女孩,孙亚军演一个在酒吧工作的男孩,男孩知道了女孩的症状,用各种方式来表达爱意。这出戏里,两人演恋人。之后,这对现实生活中的夫妻,也在《凡人大事》《麦克白》等剧目中饰演夫妻,两人也经常有“走不出来”的时候。

在广话去年的重点原创剧目,同时也是今年3月十三号剧院开年大戏的《大道》中,两人饰演母子。“在戏中,我们就是真正的母子。演员的第一自我一定有,但很多时候必须脱离自我。这也是演员的基本素质。”崔冰说。

从大学时代到参加工作,孙亚军和崔冰的生活中就是有彼此的互相支持和引领。他们曾经在爱情和生活上互相支招,是知己。在情感上各自兜兜转转一圈后,两人才最终走到了一起。如今已结婚9年,可爱的女儿也5岁了。

“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70后的爱情观更开放,在这样的前提下要更好地追求爱的人和事,这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却的力量。无论是工作、生活、爱情,都要勇敢地追求。”崔冰说,“很美好、很纯真、至高无上的爱情永远都存在,我们要相信爱情、相信婚姻。一定要勇敢。”(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素芹)

婚龄3年

郑子殷·张文婕:公益宴会上公开表白

郑子殷和张文婕。

“我们俩都是律师,务实不浪漫。”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律师的“浪漫”一直出现在广州律师夫妇郑子殷和张文婕两人的爱情故事中。

时光倒流到千禧年,郑子殷和张文婕因为在同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而相识。在认识的第一个十年,他们只是两条努力前行的平行线,没有交集。直到他们不约而同参与市律协青年律师工作时,再次相遇,一眨眼已经十年。在律师协会为大家举办的一次牵手活动中,他俩成了最终牵手的一对CP。张文婕说:“其实当时是为了让活动有个完美的结果,没想到就弄假成真,慢慢处出了感情。”2019年他们在广州市集体婚礼上走进婚姻殿堂,此后一路同行。

在张文婕的印象中,最让她心动的是一次公益场合。那一天,郑子殷当选一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在几百人参加的宴会上,他突然在舞台上对张文婕公开表白。张文婕还记得,“当天,自己事先一点都不知道,素颜上台不知道有多尴尬,但也为这惊喜而激动不已。”她说,“我觉得无论对他,还是对于我而言,都是迄今为止人生中最浪漫的时刻。”

对于同是律师的郑子殷和张文婕来说,理性是他们共同的代名词。在他们相处的时光里,会因为忙碌失去了许多仪式感,甚至一言不合就“开庭”,前有观点,后有争论。但这种职业习惯,同时也造就了两人独特的相处模式。“在一些公益场合,我们会互相支持,虽然经常吵吵闹闹,但是我们能相互理解和支持,也更懂得珍惜眼前人。”张文婕说。

不需要太浪漫,但是需要相处舒服,有共同的话题,彼此理解和支持,这是他们俩对夫妻相处之道的理解。这些年,郑子殷律师做儿童权益保护,张文婕律师也慢慢开始做老人权益保护。因为公益和善念,两个人也认定,对方就是自己人生的另一半。

“我看见他的很多场合都是在公益活动中,感觉他越来越温暖,他也成为我做公益的引路人”。张文婕说,“家庭、事业、公益是我们心中的排序,互谅互让、彼此成就是我们的相处之道。”(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欣、苏赞)

婚龄1年

王业锋·徐嘉玲:对讲机传递牵挂

王业锋和徐嘉玲。

“09,我是2648。”

“09收到,请讲。”

“我看到前面冒了很大的浓烟,你们有没有接到报警,我们现在过去看一下什么情况。”

“你们出的是抢险车,没法出水灭火!我再调派车辆过去增援。”

……

电台里正在通话的是王业锋和徐嘉玲,他们是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的一对“90”后夫妻:一个是太和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12年来一直冲锋在灭火救援作战最前线;另一个则是支队指挥中心接警员,成为“119生命线”上的守护者已有10载。

王业锋所在的白云区太和消防救援站,是整个广州市处置警情量最多、最复杂的消防救援站之一。他和徐嘉玲的相识缘于一单警情。“那是2018年5月18日晚上,我们刚准备训练,突然接到警情调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着火了,很大火,附近一个充气站里还有100多个煤气瓶。”王业锋带队赶往现场处置。

这单警情让两位交集甚少的陌生人认识了对方,并在日后的交流中逐渐熟悉,最终于2021年1月21日结为夫妻。自相恋以来,王业锋和徐嘉玲因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导致平时很少见面:一个是24小时随时待命,一个是不分昼夜三班倒,虽然同在一个城市,却似乎在两个平行的空间。徐嘉玲说:“平均一个月最多见两三次,2020年至2021年期间,受疫情影响,见面的机会更少了。”

“做好防护,注意安全。”可能是徐嘉玲在对讲机里和丈夫重复最多的话语,虽然想多叮嘱几句其他的话,但由于身处工作岗位,再多的话语也只能深藏于心。

“对不起,春节不能回去陪你了。”“放心,我在家一切安好,好好加油!我和肚子里的宝宝等你回来!”这是今年春节前夕王业锋和妻子徐嘉玲的一段对话。对一线消防救援人员而言,新春佳节,这个举家团圆的节日意味着枕戈待旦、赤忱坚守。

“选择这个职业,就做好这种准备了,我相信选择了我,她也是做好了这样的准备。我们只有守护好‘大家’,才能有‘小家’的幸福。”王业锋说,“嘉玲一直想和我去珠江夜游,今年我们结婚一周年纪念日,我特地请了半天假陪她去。”(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羊通讯员消宣)

婚龄0.5年

邹雁冰·胡嘉侨:等她下班也是一种浪漫

邹雁冰来自东北,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一名手术室护士;胡嘉侨是广东人,是广州环投属下环投从化公司的一名主值班员。两人的故事,在去年广州抗疫期间随着冰冰一句霸气的“兄弟,这婚我们改日再结”而广为人知。

邹雁冰和胡嘉侨。

来自不同领域的两人是如何认识的呢?原来,小胡的一个表哥正是冰冰的大学师兄,他充当了两人的“月老”。小胡回忆,认识的第一天在冰冰家楼下等候,天气很热,冰冰专门从家里给他带了一根冰棍,“当时就觉得,这个女孩子很特别”。

2020年中,两个年轻人正式走到了一起,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但在疫情防控的任务面前,小胡和冰冰取消了婚姻登记的预约、退了回老家的车票,分头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冰冰随医院队伍进驻荔湾区封闭区支援抗疫,小胡则在岗位上负责处理疫情防控专项垃圾。

对于冰冰因为支援抗疫而延期结婚,小胡给予120分的支持,并骄傲地说,自己拥有一个“天使女朋友”。冰冰在荔湾封闭区支援期间适逢父亲节,她和同事们想到为小区里的父亲们送上手绘贺卡,给不能出门的居民们鼓劲打气。但是需要的卡纸、彩笔等物料,驻地里并没有。小胡知道后,专门帮冰冰采购后大包小包地带到封闭区外,其中包括三大包冰冰曾提到想吃的面包。结果,由于防控要求,面包又被小胡原样从芳村带回了从化,“那个周末每次问他吃什么,都说在啃面包。”冰冰笑说。

THE END
1.戒不掉的烟,喝不完的酒,放不下的旧爱,拿不起的新欢人们都说烟是个好东西,越抽越冷静,越抽越上瘾,越抽越上头,最后入了心。即使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也能说一句是烟熏红了眼,然后偷偷抹一把即将溢出的泪花,再深吸一口,叹一口气,心里狠狠的骂自己,怎么就放不下那个人。正所谓“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只要喝上一口,就停不下来,喝到烂醉如泥,躺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0016350011475131&wfr=spider&for=pc
2.“私下烟酒都来”是什么梗?南方plus出自某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对艺人形象反差的调侃,原话是“要是真的嗲就算了,可是演的我真的不欣赏,她私下就是烟酒都来啊”,意思是表面和私下两幅面孔。 但是这个梗走红之后,主要是在可爱的事物下面进行搞怪留言,比如小猫咪和雪王。 也有网友将句式拆解,用于形容性格和外貌的反差,比如“她私下就是葱和煎饼都来啊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2/10/c7161035.html
3.终是破入了胃,一半清醒一半醉,一烟一酒一段情,半醒半醉,半终是啤酒入了胃,一半清醒一半醉,一烟一酒一段情,半醒半醉,半浮生 - 陕青旅凤翔店于20241204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4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https://www.douyin.com/note/7444516286983392521
4."句句不提喝酒,句句都是喝酒"24、举起来的是生活,喝下去的是人生。 25、最想说好久不见,最害怕好酒不见。 26、我偷了落日的酒,与自己化敌为友。 27、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杯小酒最上头。 28、杯中尽是无情酒,眼中再无意中人。 29、葡萄美酒夜光杯,牛马一杯我一杯。 30、你的酒窝没有酒,我却醉得像条狗。 http://www.wdjuzi.com/jingdianjuzi/5Va1w5RV.html
5.“卖白酒,朋友圈这样发,客户只找你下单”酱香佳酿酒花琼浆白酒我的职业是敬你余生不悲欢, 敬我岁月无波澜。 半醉半醒半浮生,观山观水观天下。 一瓶好酒,敬最尊贵的您 04 一日未脱贫,售酒终不停万物皆可爱, 有酒一直卖我负责分享,你负责畅饮 05 好酒不将就,恋上一杯酒 忠于酒质,喜于口感,醉于品味! 希望你喝的每一杯酒,都是因为喜欢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SDIUIU0552C7US.html
6.那些年杂乱的原始笔记(上)忽然,想写点东西,找点寄托了.感觉自己漫漫疏远了用中文字来刻画自己的感受了.新寝室4个人,3个加拿大MM和我.第一天搬进来,感觉很奇怪.同学们都说我要变成室宝了.好笑这边的空气很清朗,只是充斥着一些气息,让人总觉得需要紧绷神经.自己真正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的.我现在似乎没有太多的感受,一些聊以慰寄的话也https://www.hongxiu.com/chapter/18869374801387704/56811882979760946
7.时间转瞬流逝,无论岁月如何改变,改变不了同学一起欢度最美难忘时光!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 谁都有底线,但要懂得把握,大事重原则,小事有分寸,不讲情面难得别人支持,过分虚伪亦让人避而远之。 朋友不是先来的人或者认识最久的人,而是那个来了以后再也没有走的人。最值得珍惜的,不是得不到,也不是已失去,而是此https://www.meipian.cn/acaapbu
8.悠静致远2018的个人主页的坡下,我看见一个老头在拉车很费力的要爬坡,然后我就很自然的要去帮他推车子,他回过头来笑眯眯的对我笑,这时我心底有个声音告诉我“这就是我的老爷爷(爷爷的父亲)”,但是现实里我没有见过我的爷爷,更不用说老爷爷了,然后上了坡就到了庙,我就看到很多人凑在庙门口的大树下聊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特别https://story.hao.360.cn/user/LtPYEhm0NXWBOw
9.人生哲理当我们仇恨他人时就等于给了自由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 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 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浇浇树。 人啊 都说金钱是恶源,都想捞; 都说美女是祸水,都想沾; 都说高处不胜寒,都想爬; 都说烟酒伤身体,都不舍; 都说天堂最美好,都不去。 https://blog.csdn.net/lzq_csdn_th/article/details/52002366
10.在纠结追星要不要花钱的!一定不要花钱!不然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买数专冲销量,对自己来说最后都是数字!!! 买杂志冲销量,现在卖都卖不出去!!! 限量周边还能回点血,但是我当年的抢的时候也很费精力啊!!! 还有,还不如数专杂志,连个东西都没有!!上哪说理!!! 我恨以前脑热的自己!!!把钱都该花到自己身上才不后悔!!! 除非你能保证永远不脱粉,但以前的我就说永远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07068224
11.2015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试题试卷《综合素质》(小学)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问题:(1)请简要概括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4分)(2)简要分析北京故宫的建筑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结合中取得的艺术效果。(https://www.zhaojiao.net/download/show-2337.html
12.2021新娘日记我花了6万办了3场婚礼,每分钱都在刀刃上相信很多新人宝宝备婚列完预算的第一件事就是拍婚纱照哈,那么今天我们来具体说说怎么拍出自己风格的婚纱照。 现在市面上婚纱照那么多,选来选去好像都差不多,那你就错啦,其实里面还真有很多小技巧,和可以避开的坑呢,那么我教你吧! 我们先从婚纱照的来源说起: 大陆一开始没有婚纱照,这个习惯是从台湾地区传进https://www.19lou.com/forum-291-thread-8684161430987699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