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调和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以M代表其化学式),逸散到大气中可和臭氧发生反应,其反应过程可简示为:M+O3→MO+O2,MO+O→M+O2.据此判断哪种物质最有可能是该反应过程的催化剂()A.M
B.O3
C.O2
D.MO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A.①和⑤
B.①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5.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
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铁架台
B.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C.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D.铁架台、烧瓶、集气瓶、玻璃片
6.如下图所示的4个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单质
B.空气纯净物
C.空气是混合物
D.空气成份,按质量计算,氧气为21%
8.“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的目标是化学产品在设计、制造、应用、回收处理时,对环境没有或产生尽可能小的副作用.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内涵的是()
A.某冶炼厂将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
B.执法部门将收缴的假冒伪列商品焚烧C.使用含磷洗涤剂
D.开发新型燃氢汽车
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铁丝
C.蜡烛
D.红磷
10.“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目标是化学产品在设计、制造、应用以及回收处理时,对环境没有或产生尽可能小的副作用.下列不符合“绿色化学”内涵的是()
A.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B.节日庆典时大量使用烟花爆竹C.使用可降解塑料以减少白色污染
D.使用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如氢气)
11.下列变化过程中,有白烟产生的()
A.硫在空气中燃烧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二、多选题
12.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混合物的是()
1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空气大,所以所有的物质着火燃烧都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B.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时应包括该气体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是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的
14.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呼吸作用
C.火药爆炸
D.蜡烛燃烧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4Fe+3O22Fe2O3
B.2KClO32KCl+3O2↑C.4P+5O22P2O5
D.2C2H2+5O24CO2+2H2O
三、填空题
17.炼钢需要氧气,这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_,医疗抢救、登山运动、潜水作业等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_
18.工业上制取氧气,首先将空气净化,出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然后在低温下加压使空气________,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出氧气,沸点较低的________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高的________.
19.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氧气②稀有气体③二氧化碳④过氧化氢溶液⑤氮气⑥液氧⑦铁水(1)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2)用作霓虹灯的填充气的是________;(3)占空气体积78%的是________;(4)是混合物的是________.
20.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如空气是________,氮气是________.
2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________%、氧气约占________%、二氧化碳约占________%.
四、解答题
22.请你谈一谈在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比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有哪些优点?(至少二个)
23.比较能使自己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请你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进行比较.
五、实验探究题
24.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入;
(4)实验中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端口字母表示)。
六、综合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化学符号写出B装置制取氧气的表达式: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通过F、G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注意的问题是(说明两点即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择的是________。
26.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2)灯泡内灯丝上点了少量红磷,是因为________;
(3)鱼和其它一些动植物能够在“水”中呼吸生存,是因为“水”里含有________;
(4)小包装糕点类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氮气是常用的充填气体.请你根据氮气的性质写出选用氮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7.用方程式表示下面的反应,并在括号里指出基本反应类型
(1)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3)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解:以M代表氟里昂的化学式,根据反应的简示过程为:M+O3→MO+O2,MO+O→M+O2.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是M,所以是该反应催化剂的物质是M,故选A.【分析】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2.【答案】B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解析】【解答】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a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故选B.【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3.【答案】D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气体,描述现象不能说生成物的名称,因观察不能确定物质的种类,不符合题意;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不符合题意;C.“烟”指固体弥漫的现象,“雾”是指液滴弥漫的现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所以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是白色固体,故可观察到有白色固体生成,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4.【答案】A
【考点】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解:①是排水法收集,故正确;②③是向下排空气法,故错误,④装置中导管没伸入到瓶底,故错误,⑤向上排空气法且导管伸入到瓶底,故正确.故选A.【分析】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插入集气瓶的底部.
5.【答案】C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解析】解该题必须首先掌握用哪些药品和方法制取氧气,然后根据药品和仪器的性能去选答案。若用固体物质(如高锰酸钾、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只能选A组;若用液体(如过氧化氢)常温制取氧气,可选C组。根据题干要求,答案为C。
6.【答案】D
【解析】【解答】A、红磷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能达到实验目的的,A不符合题意;B、蜡烛的熄灭说明了气体二氧化碳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而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从下到上慢慢充满烧杯,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故能达到实验目的的,B不符合题意;C、燃着的木条伸入吸入空气中继续燃烧无明显变化,燃着的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熄灭,能说明吸入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呼出气体,故能达到实验目的的,C不符合题意;D、由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实验探究控制变量发只能是需要探究的量在变,其他量都应该保存不变。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是21%,故D错.故选C.【分析】A、空气属于混合物;B、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D、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是21%.
8.【答案】D
【考点】绿色化学,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解析】【解答】解:A、某冶炼厂将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该做法会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观念,故A错;B、执法部门将收缴的假冒伪列商品焚烧,该方法虽然能消除侵权行为,但是焚烧这些假冒商品,不仅是浪费,还会产生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不科学,故B错;C、含磷洗涤剂,流失的洗涤剂,由于含有磷元素,会使水中藻类疯长,导致水中生态被破坏,也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观点,故C错;D、开发新型燃氢汽车,以氢气作燃料是没有污染的,因为氢气燃烧后产物是水,而且放热多,水分解又能产生氢气,所以氢气是最理想的环保燃料,故D正确.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观点是绿色化学,但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水体的保护、空气污染的防治、新型汽车的开发,要结合具体情况,逐个分析.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木炭、铁丝、蜡烛、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0.【答案】B
【考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解:A、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符合“绿色化学”内涵,故A正确;B、节日庆典时大量使用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化学”内涵,故B错误;C、使用可降解塑料以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绿色化学”内涵,故C正确;D、使用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如氢气)不污染环境,减少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化学”内涵,故D正确.故选:B.【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的概念进行分析,“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反应过程或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使用或彻底消除有害物质.
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有白雾出现,故选项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12.【答案】A,D
【解析】【解答】解:A、图中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B、图中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C、图中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D、图中表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A、D【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答案】ABD
【考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解析】【解答】解:A、不是所有的物质着火燃烧都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例如镁燃烧,故错误;B、二氧化碳无毒,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时不包括该气体,故错误;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故正确;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故错误.故选ABD.【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无毒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的循环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14.【答案】C,D
【解析】【解答】A、食物腐烂是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B、动植物呼吸的过程反应缓慢,不容易察觉;C、火药爆炸是剧烈的氧化反应;D、蜡烛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CD.【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特点来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而爆炸、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15.【答案】AD
16.【答案】H;4NH3+5O24NO+6H2O
【解析】【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氮元素显﹣3价,生成物中氮元素显+2价,反应物中氧元素显0价,生成物中氧元素显﹣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都显+1价..答案:H;4NH3+5O24NO+6H2O【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等.
17.【答案】助燃;供给呼吸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炼钢需要氧气,这是因为氧气能助燃,医疗抢救、登山运动、潜水作业等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呼吸;故答案为:助燃;供给呼吸.【分析】氧气能支持其他物质燃烧,能供给呼吸.
18.【答案】液化;氮气;液态氧
【考点】氧气的工业制法
【解析】【解答】解: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在除去空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后,降温液化空气,控制条件,再把氮气和氧气分离,最后余下液态氧.故答案为:液化;氮气、液态氧.【分析】根据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可以进行分离.分离前首先进行除尘,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9.【答案】①;②;⑤;②④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2)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可用作霓虹灯的填充气体;(3)占空气体积78%的是氮气;(4)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和过氧化氢,属于混合物.故填:①;②;⑤;②④.【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20.【答案】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纯净物
【解析】【解答】解:从宏观上说: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故空气是混合物,氮气是纯净物.故答案为: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纯净物【分析】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21.【答案】78;21;0.03
【解析】【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稀有气体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故填:78;21;0.03.【分析】可以根据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体积含量方面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22.【答案】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优点有:(1)常温反应,不需加热(或操作简便);(2)反应速率快.
23.【答案】解: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例如2HgO2Hg+O2↑;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例如2CO+O22CO2;故答案为:分解反应是一变多,例如:2HgO2Hg+O2↑;化合反应是多变一,例如:2CO+O22CO2.
【解析】【分析】根据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含义进行解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24.【答案】(1)铁架台;长颈漏斗(2)A;2KClO32KCl+3O2↑;增大(3)B、D;可以随时使反应进行,也可以随时使反应停止;b(4)e;f;c;d
25.【答案】(1)酒精灯(2)H2O2H2O+O2;C或D(3)要考虑熔融物掉落在瓶底炸裂集气瓶;考虑生成的有毒气体要吸收掉,防止污染空气(4)A;E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收集方法
26.【答案】(1)水蒸气(2)红磷与氧气反应消耗掉灯泡内氧气,保护了灯丝(3)氧气(4)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
27.【答案】(1)4P+5O22P2O5;化合反应(2)S+O2SO2;化合反应(3)2H2O22H2O+O2↑;分解反应
【解析】【解答】(1)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化合反应;(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SO2,化合反应;(3)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2H2O22H2O+O2↑,分解反应。【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