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朋友圈里有个话题火了:“滴滴打车算什么?看我大重庆‘滴滴力哥’驾到。”
记者体验
“滴滴力哥”1个多小时叫不到力哥
所谓“滴滴力哥”,其实是一款叫“搬哥”的手机APP,简介上写着:“搬哥”的模式可以理解为“货运版滴滴和人力搬运版滴滴二合一”,一键呼叫到在平台注册的附近人力搬运、货车,解决同城货运最后100米需求。
APP界面
在等待过程中,记者通过该APP内“附近”看到轻轨两站地外解放碑和对面的观音桥都有非常多的力哥在线,可是记者的单却一直没有人接,中途系统曾提示“增加小费可以快速接单”,记者选择了加10元小费。
客服表示,如果还有搬运需求则要重新下单,再下单不能确定还要等待多久。力哥注册平台需要手机号,并上传提交身份证正反面等材料,如果力哥在一天之内取消三次订单,将受到封号的惩罚。
12日,上游新闻-慢新闻记者来到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继续下单,在等待了10来分钟以后,记者取消了订单,离开了等待界面后,才发现有力哥已经接单了,但在取消前却没有力哥联系过记者。
力哥说法
不知道怎么在网上接单
杨家坪步行街附近有许多力哥,今年50岁,做了10多年力哥高先生说,周围没有同行穿黄马甲,他反而向记者询问如何在网上接单。
公司回应
正在培训力哥使用智能手机
运营“搬哥”APP的就简网络科技公司总经理黄朝阳介绍,他们是一家大学生创业公司,今年5月份才成立,运营范围以重庆主城为主,其它城市暂时还没有开放,旗下有19位员工,注册力哥300多人,主要是线下、线下推广和技术支持。
黄朝阳表示,由于力哥具有流动性,平台上“附近”并不完全准确,大多数年龄比较大,生活节约,对新事物的接受没有那么快,服务意识也有待提高,他们正逐步开展对力哥的培训,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给力哥配发手机和流量、流量。
他介绍,自己曾经有过搬运行业的经历,随着力哥数量在减少,有的老力哥又常接不到业务,建立这个APP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力哥,现在平台日均接单上百。
早前报道>>
重庆街头现“滴滴棒棒”:手机上下单,就有人服务
▲补先生穿着软件公司马甲在街上揽活
▲补先生向记者演示接单软件
都市热报消息,力哥,俗称“棒棒”,是山城重庆独有的搬运工种。以前,想要找棒棒帮自己搬重物,只需朝他们的聚集区大喊一声“棒棒”,很快就有几个精壮男子提着木棒朝你跑来;而以后,这种揽活的方式也许会发生改变——你只需要打开手机APP发布订单,就立刻有棒棒抢单,前来服务。最近,这种类似滴滴打车一般的棒棒共享服务,已在重庆街头出现。
橙色马甲棒棒现身街头
近日,有市民在重庆街头见到了一些身穿橙色马甲的棒棒,马甲上是某公司的APP名称,该APP功能类似“滴滴打车”,雇主通过手机发布需求,棒棒接单搬运。
对于马甲的来历,老补说,这是几天前一个软件公司做推广送的,下载这个APP后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布搬运需求,棒棒可以在上面抢单揽活。“半个月前有一群人在这附近做这个推广,我就注册了。”老补拿出手机向记者演示接单。
棒棒称目前还没接到单
老补说,当时听介绍说,下载这个APP后,棒棒点击屏幕下方的“抢单”即可,抢到单子后虽然平台要抽取15%的佣金,但今后自己就不用出门揽活,在家里就能抢单。
但想法是美好的,老补告诉记者,他注册该APP已有半个月,都没见到平台有订单发布,因此他最近也就没有开这个APP。记者还从老补口中得知,三峡广场附近有好几个棒棒都下载了该软件,但目前大家都还没有接到单子。
“这样一来,今后为了接活还要换一个智能手机学上网才行了。”对于这样一个新的揽活模式出现,附近另一些稍微年迈的棒棒这样调侃到。其中一名刘姓棒棒告诉记者,他今年61岁,不会上网,用的也是老年机,若是要买手机学习上网接单,他没有信心。
“单子都还没得,注册了还占手机内存。”和补先生一道揽活的一位棒棒告诉记者,他也是用的智能手机,每个月有10G流量,但这个APP目前没单子发布,因此他并不愿意下载。
平台称预计明年中成规模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位于渝北区聚信广场开发该APP的某科技公司,该公司总经理黄朝阳介绍,该APP是他与一名大学生亲戚合伙开发的,并在今年5月上线。“之所以棒棒们没有接到单,是因为我们一个月前才对平台进行推广,前期仅进行了线下服务团队(接单人群)的建设。目前线下的服务人员规模没有起来,我们也不敢大量向市民推广,不然用户体验差了,今后信任建立起来就难。”
黄朝阳介绍,目前注册该平台的搬运工人有1000多人,货车司机3000多人。平台未来的方向是“全民搬运”和“自己搬运”,“全民搬运”是只要玩转智能手机,想在平台兼职的都可以注册接单;“自己搬运”则是发展一部分和公司签约的棒棒,签约棒棒会保证优先派单,同时棒棒也需要向用户保证能够及时快速接单。
黄朝阳称,该平台预计到2018年中,会在重庆范围内布点1500个左右,每个点附近设置3~5名搬运工人。届时,搬运的服务圈才会成规模,订单发布量也将随着推广力度而增加。
专家:模式虽好但困境也多
“‘滴滴棒棒’的出现,模式是好的,但与其他的共享行业相比,共享棒棒有所不同,面临的困境也会很多。”重庆资深创业导师谭刚强介绍,从客观来讲,“滴滴棒棒”让棒棒们增加了揽活渠道,用户不用再四处吆喝着叫棒棒,也可以算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提升。但棒棒行业特殊,倾向于中老年化,并且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群体居多,这将是企业在推广时面临的最大困境;再者,棒棒大都聚集在大型市场附近,众多小区附近分布不均,而棒棒本是低成本运作,就近接单是否能够满足棒棒的生活需求也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