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福州爱美女士可以通过大商场、化妆品专卖店、网上购买等几种渠道购买到高档化妆品。但是,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同一品牌的化妆品在不同的商店购买价格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化妆品专卖店里的货源和大商场的货源都有什么来历带着种种疑惑,记者在采访中碰巧遇到了一位曾在上海某知名化妆品公司工作多年的郝先生,郝先生披露了高档化妆品销售渠道的内幕。
揭开高档化妆品水货的内幕
记者调查:三种购物渠道的差价较大
商家解释:进货渠道不一样
据说有些化妆品批发商为了促销,可以给进货商很低的批发价,有时候是超市销售价格的5折或6折。例如兰蔻再生青春眼霜在香港某超市的售价是340元,很可能福州的化妆品专营店到香港拿货时进价只要170元。所以在福州销售时可以卖出比香港更低的价格。另一个低价的原因是把赠品当作商品卖。在大商场买一件高档化妆品,有时候可以得到很多赠品,但在采访中,众多消费者反映,在东街口某商场购买高档化妆品是没有赠品的。那些小包装的化妆品,化妆品专卖店也是当货品在卖的,例如一瓶5毫升的兰蔻化妆水小仙奴要卖50元。香港某超市也把这种标着非卖品的小包装化妆品当作商品来卖,这些化妆品几乎都是裸包装,或者包装很粗糙,但价格很便宜,一瓶5毫升的兰蔻化妆水小仙奴只卖20港币。
业内人士:在保质期上做手脚
有业内人士还说,在2003年,某种日本高档化妆品的润肤产品断货,给专柜直接发货的代理商说他们没有办法弄到货,让在大商场设专柜的供货商自己想办法。供货商急了,如果一直没有产品上柜,商场对空柜的惩罚是很严厉的。于是让专柜营业员每天只能做5000元的销售额,就是说虽然明明有产品,当天做满了5000元后,也让顾客第二天再来买。供货商再私下组织货源,终于在香港别的代理商处临时组到一批水货,贴上内地代理商的标签上柜,好像代理商对这种事知道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日化产品鉴定会一年只开两次,如果错过了就要等半年。一般国内一种进口化妆品正式批准上市要花18个月,很多化妆品过了18个月早就是明日黄花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新货商场里还没有上柜,化妆品专卖店早就卖得很欢的原因。而从香港拿水货又便宜又快,很多经销商喜欢进水货。
大商场:就是这么贵
大家都知道,在大商场里的化妆品售价很高,一方面是化妆品行货关税高,还有一个方面来自商场。也许从批发商手里进来的化妆品,也许大商场的专柜和化妆品专卖店的批发价是一样的,为何大商场里的化妆品要卖得那么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前的百货公司都是自己进货自己卖,现在有的商场以租柜台的形式,向各个供货商收取专柜场地费,这项费用也是相当高的。但商场一般不向化妆品专柜收场地费,而是采用抽成的方式和供货商分账,抽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商场给专柜设定保底即最低销售额,例如每月的最低销售额是30万元,专柜完成后,商场抽成27%(不包含年终返点费,不同的品牌以27%为主轴线作上下浮动),就是拿走8.1万元。超出最低销售额,当月销售额达到40万元,那么商场再在多出来的10万元上面再抽成27%,一共要拿走10.9万元。就算专柜一个月内一件货品也没卖,商场还是照样收取最低销售额30万元的抽成费8.1万元。另一种是不设保底销售额,每月按销售额抽成。那只限于业绩长期以来很稳定的一些大品牌化妆品。专柜里的营业员工资都由供货商承担,她们卖了货品后,还有一部分提成也从供货商口袋里拿。
商场每月还要向各个专柜收取促销费。在商场设专柜的费用如此之多,产品卖高价也就不难理解了。水货为何泛滥成灾。据悉,国内所有的化妆品总代理公司,都不包括港台地区,像CD、兰蔻、欧莱雅、露华浓、雅丝兰黛等高档化妆品在香港和内地同时有分支机构,都有销售指标。例如兰蔻中国没有资格过问兰蔻香港的业务,有时候香港和内地新货上市的周期可以相差4个月,内地的经销商当然希望能尽早地拿到新货赚钱,而兰蔻香港公司也希望大量出货,就这样一拍即合。
有关部门:严格查处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