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浙江义乌要求下架槟榔#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该话题称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求商家下架店内槟榔,不得销售。截至记者发稿,该话题阅读量已达2.1亿次。
禁止槟榔作为食品销售
9月20日上午,银柿财经记者在美团外卖上看到义乌不少超市、便利店仍在售卖槟榔。记者了解到,目前并不是义乌全域的商超、便利店都接到了“下架”通知,部分商家仍在观望当中。
“我也没收到通知,现在大家都在等着,都不敢再进货了。”北苑街道的一家超市老板从业务员那里也没得到详细的消息,“如果要下架处理,影响不大,因为店里槟榔的销量不大。”
对此,记者向义乌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求证,其工作人员称,不方便透露具体的情况,行动是按照省局的文件要求进行的,政策详细内容要询问省局。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则表示,浙江从2022年9月初开始下发有关通知,禁止槟榔作为食品销售,但目前还在和处室对接,之后会发布政策的详细情况。
但是,上述提到的三家商超,包括已经对槟榔进行下架的,都向记者表示,售卖的槟榔已经不是食品包装,也没有食品标签标识,而且未和食品摆放在一起。“我们品牌的槟榔已经不是作为食品销售了,而是地方特色产品。”李雯强调。
杭州一家小超市入口陈列的槟榔
“地方特色产品”有规避监管嫌疑
何为地方特色产品?这指的是具有地方特色属性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物品(其中涵盖食物小吃等),以及无形的服务、观念等。
记者了解到,早在2020年,最新版《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就已经取消了“食用槟榔”的类别,槟榔作为食品的生产许可和监管便缺乏了依据。槟榔不再作为食品来管理,这也意味着槟榔企业不能再获得食品生产许可。
作为槟榔的生产、消费大省,湖南省试图解决监管无据的问题,李雯提及的“地方特色产品”便是湖南为了稳定千亿规模产业发展所作的尝试。
据媒体报道,2021年,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开发布《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247号建议的答复》,表示要推动槟榔被列入“药食同源”目录,还要加强与省司法厅、省人大的工作衔接,做好立法项目后续工作,争取通过地方立法确定槟榔“地方特色产品”的定位。很快这条信息就遭到网友“炮轰”抵制,在官网上已搜索不到。
槟榔种植大省海南也早有规划。海南人民政府网里一份2020年7月海南省政协委员韩克胜提交的《关于推动海南槟榔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曾提到,启动地方特色食品认定与管理立法工作,明确槟榔为“地方特色食品”身份,指导制定海南自贸区地方特色食品槟榔管理条例和槟榔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将槟榔归为地方特色产品,其实只是措辞的不同。”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熊超直言,其实地方特色产品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仍然要受到《食品安全法》的监管,任何的地方性法规不能和国家法规冲突。
熊超表示,经销商所持有的“地方特色产品”说法也站不住脚。“这些包装只是改头换面了,不论是从产品的食用方法,还是从销售渠道、经销方式来看,它们还是和其他食品一样,而不是像烟草等要经过特殊的许可。”熊超认为“地方特色产品”本质上是“换汤不换药”,有规避法律监管的嫌疑。
但等到现在,不属于食品的槟榔,其“身份”仍旧不明。另外一边,则是国内在加强对槟榔的监管。2021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