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毕业十多年的985本科生,现在的乡镇公务员,我曾经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在镇上开了一家便利店。
为什么我会堕落成一个乡镇的便利店老板?
当然,非要说我还不够强大,没能够克服这些客观原因,也是对的。
那要从2015年4月说起,我已经失业半年了,又无法去找工作。
贫贱夫妻百事哀,家庭经济崩溃了,夫妻感情也濒临崩溃。
那天晚上,我跟妻子撒了谎,说自己出去做临时工了,但其实并没有,一个人在街头闲逛。
走到路口新开的便利店里面,买了一瓶冰红茶。
这家便利店新开张半年左右,灯箱招牌做得非常明亮,店内灯光也非常明亮。
晚上的时候,在乡镇里面,到处都是昏暗的灯光,唯独这一家便利店是特别明亮的,很引人注目。
我问看店的靓妹:“老板娘,生意怎么样呀?”
靓妹回答:“我不是老板娘,我是公司打工的。”
这回答让我很诧异。如果她说“是打工的”,我肯定会认为她是帮人看店的店员,但她偏偏说“是公司打工的”。
于是我继续问:“这个店是公司的?不是个人的?”
靓妹回答:“是公司的,不是个人的,公司现在正准备把店转出去,你想要吗?”
这是我*次创业,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穷孩子,还真的不知道该不该做这个店。
妻子也不知道,有点担心,怕亏钱,因为家庭经济本身*快要崩溃了,再也经不起折腾,但又觉得我已经失业半年了,想让我的人生有点希望,想支持我奋发起来。
于是两夫妻商量之后,我先对店进行考察。
我的考察是个*土的办法。
我借了一辆很破旧的小轿车,停在便利店门口不远处。
我坐在车上,带着纸笔,记录每一个进店消费的顾客,同时看一下顾客买了哪些东西,大概预估一下消费金额。
我从早上开始记录,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实在撑不住了,才回家去。
连续考察了三天。
那时候网约车还不流行,整个过程,有好几个人问我出不出车,以为我是用私家车撘客的,搞得我差点*专职做搭客佬去了。
经过考察,坚定了自己想做这个便利店的决心,于是我去跟公司谈价格,多次砍价,*终确定了价格是22万。
然后我*开始了无比艰难的筹钱过程。
自身家庭经济已经接近崩溃了,只有从妻子信用卡上刷出来的两万元,其他钱全部跟亲戚、朋友、同学借,一万一万借,*后五千五千借,所有亲戚朋友同学基本都问了一遍,还要加上月利率2分的八万元私人借贷,才凑够了钱。
我记得是在端午节前*开业的,身上穷到连搞开业活动的钱都没有了,连拿货周转的钱都没有了,也*这样上路了。
这是一个店面只有40平方米的小型便利店,仓库面积也不超过10平方米,月租金却高达6000元,这在一个乡镇来说,属于非常非常高的租金了。
这是一个必须24小时营业才能赚到钱的便利店。
妻子是老师,还要带孩子,没办法帮忙看店。
我请了两个年轻人帮忙看店,加上我,三班倒,24小时营业。
我的便利店也是整个镇*的24小时便利店,位置*在*主要的交通路口,晚上很多过路的大货车司机过来买东西,很多宵夜档、娱乐场所的顾客和从业人员会过来买东西,所以每天都是0点到早上8点这个班次的营业额*高,我也一直上这个夜班。
我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绝路,这个便利店*不能够亏损,否则这个生活真的无法过下去了。
我非常努力,不停调整商品摆放,不停调整货架,增加新品,淘汰销量差的,增加雪糕,增加熟食……
便利店的营业额每个月上升,从*开始接手的每天3000元,上升到每天5500元,节假日可以达到7000元以上。
那一年的除夕和大年初一,整个镇的店基本都关门了,我都没关门,我连年夜饭都是在店里吃的,干到了每天1万多的营业额。
先不说毛利多少,净利润多少,*起码那么大的现金流,让家庭经济暂时缓和下来,终于不用崩溃了。
但,连续上了半年的0点*8点这个夜班,我的身体先崩溃了。
深夜的时候,肚子饿了,所有的方便面都吃了个遍,所有的饼干都吃了个遍,吃到吐,但不吃又饿,逼着自己吃。
深夜的时候,打瞌睡,又不敢睡,怕偷东西,每天晚上喝红牛,喝到没效果,要喝长罐的加强型红牛才有那么一点点效果。
一直到过年了,放寒假了,妻子的一个亲戚是大学生,请她帮忙看店,自己休息一下。
我连续一个星期,每天晚上九点钟*跟孩子一起睡,一觉睡到第二天九点还不醒,还要妻子叫才能醒来。
我想,那是*度疲劳积聚在体内导致的吧。
第二年7月,我考了本镇的公务员,去了镇政府上班,*把便利店转给别人了。
利润有多少?
我的便利店营业额不算低,但有40%-45%的营业额是烟,烟的毛利率只有10%左右。
再加上我请了两个店员,每个店员3000元,我也给我自己开3000元的工资。
除去工资、房租、水电等,每个月能够赚到7000-10000元吧。
如果再算上投入了二十多万,净利润*更少了。
回到问题本身。
虽然便利店看起来比一般打工人赚得多,但这是少数便利店,大多数便利店每天营业额是在2000-3000的。
便利店365天基本没有休息,很多便利店经营者每天从早上7点看店看到晚上十一二点,工作内容绝不仅仅是收钱,还有进货、搬货、理货等很多的工作。
还有*是资金投入的问题,随便一个便利店都需要十多二十万的资金投入,而打工是不需要投入资金成本的。
如果是便利店老板只做资金投入和管理,不用守着店的,一般都有好几家*店,这种是资本在赚钱,回报率也并没有多高。
这样一对比,你还觉得便利店很赚钱吗?
*后,回答你的问题,加一个“命”字*合理了。
街边的便利店一年赚十几万跟玩命似的!二、便利店的“餐饮区”,“便利店+餐饮”会是未来趋势吗?【灵兽山】观点:便利店+餐饮的确是未来趋势,并且这个模式*是便利店本来的样子。之所以觉得是发展趋势,是因为*内除了品牌*便利店,大部分夫妻店只是杂货店并不是便利店,这些店是没有鲜食品类的,这本来*是一种定义和认知的混淆。
本质上,便利店是生活的补充并满足便利需求,因此围绕这个痛点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可以考虑,而餐饮作为消费*需求更具有这种能力。更重要的是餐饮中的鲜食品类具有非标准特点,非标特性在竞争中具有差异化的高利润属性。
无论从定位还是经营方面便利店+餐饮都是必然,否则门店迟早会被边缘化,仅靠低成本运作和标准商品的售卖,在激烈竞争和巨头逐渐下沉中是没法存活的,可以说具有餐饮功能的才是真正的便利店。
互联网提高了零售效率,也使消费者生活更加便捷,人们想要的很多都可以在网上购买,如果不是吃喝玩乐需要线下体验,去购物中心和大卖场的频率会更低。但即使到家服务可以30分钟达到也缺乏即得的便利性,而这些家门口、商务楼下、车站周边的便利店能解决很多问题。
便利店餐饮并不是传统意义的餐饮,主要是便当、冷热食关东煮、蒸包、现磨咖啡和烘焙等,这些鲜食品都有即食或加热即食的特点,本质还是便利性。现在人生活节奏很快,上学上班、商务谈判、午休用餐等,即食餐饮和咖啡等完*够满足这种需求。
快节奏、即得性、便利性和离消费者近都是便利店的优势,而鲜食餐饮本*是*基础的消费需求,具有这个品类的便利店是在满足这种新消费转变,并且便利店*大的客群*是年轻人,而这个群体正是未来消费的主力。
普通的夫妻老婆店卖得商品都差*,基本上都是消费者熟悉的预包装商品,价格和功能也都很透明,*处于同质化竞争中,同质化竞争不仅降低利润,事实上也是在违背满足需求的逻辑,因为顾客没有选择。
鲜食品和餐饮的本质一样,原料选择、生产加工和口味都不同,这种不具可比性*留出了餐饮的利润空间,而便利店的鲜食品也是如此。比如日系便利店的即食便当有多种,即使价格卖得差*利润却不同。
日系和*内品牌*便利店不仅鲜食餐饮强大,近两年拓展方向已开始向二三线城市推进,这些空白市场一直是夫妻老婆店的天下,在缺少强大对手时夫妻店没有鲜食品也能盈利,而低成本的运营也让其能够继续发展。
下沉市场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能力可能还不理想,但品牌*店对市场的教育能力很强,消费者必然很快*会接受,近期罗森便利在多地新店业绩连创纪录,也有很多规模庞大的本土品牌得到消费者推崇都是例子。
*品牌的鲜食盈利、规模化和市场影响力、阿里和京东等对夫妻店的数据赋能,使小店不是被击败*是被收编。没有鲜食餐饮,夫妻店或者私营便利店几乎不可能生存。然而*可悲的是,即使有了鲜食这个品类,私人小店也不一定能活下来,但顺应了需求和市场在差别市场有赚钱的机会。
便利店+餐饮其实*是日系便利店的标准配置,这个类型的便利店事实上更是一个餐饮店,因为盈利主力是鲜食餐饮,而不是预包装的酒水饮料。*内很多店还在将香烟当做不可或缺品,而很多外资零售是不能经营香烟的。
茶蛋也是鲜食品组合,但却是*简单初级的,而便利店鲜食品类是比*复杂的,尤其在产品组织筛选上是很有难度的。因此普通便利店即使经营了鲜食餐饮品类,大部分还因为没有精细化运营能力而竞争乏力。
便利店加餐饮是因为消费需求、零售转型、竞争盈利等多方原因,本质便利店卖的是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服务才是根本,鲜食餐饮*是*好的服务。
说说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我是一个做了老板的厨师,2010年从北京回家和朋友做的店,在2015年之前,生意是可以的,*火是2013年,将两百平的店,*多*流水一万多,平常在三四千元左右,除去房租人工和假期(我是在大学附近开的)一年能赚20多万,到2015年营业额*下降,忙的时候*6000左右,*惨一千多,这个时候*很难维持,到2016年7月份店*转出去了,现在找了一个房租低的,生意不稳定,按现在的情况看,能赚回自己的工资都费劲,这个店投资近40万,收回成本两年都回不来,每月的开销之后,都剩不了多少,可能你攒点钱,又该交房租了,真心的说,现在的餐饮,谨慎进入,每条餐饮街,有那么两家好的*不错,我厨师朋友去海南炒菜,月薪1万5,比*而言,我这店投资,*没意义了,当然餐饮有赚钱的,各有各的办法,*我各人而言,做这店,承担了投资的风险,除了给员工提供了一个工作环境,连自己的工资都赚不回来
内容标签:(便利店和餐饮店哪个赚钱)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蜀西路52号(中国西部黄金珠宝中心)2栋A座1703、17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