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君:琴棋书画诗酒茶,当年件件不离它。如今诸事皆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花者品性怡然,善茶者陶冶情操。在忙碌之际偷得浮生半日闲,闲趣雅事!
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因为琴在古代泛指古琴,古琴有九德之说,君子之器,象征正德。因此,琴亦正乐。所以请注意琴字上部的双王不能写作提王旁。
琴者,禁也。禁人邪恶,归于正道,故谓之琴。《白虎通义》。
琴,弦底松风诉古今。红尘里,难觅一知音。
琴,一曲长弹发自心。音传出,何处有知音?
琴,笑傲江湖任我心。逍遥唱,山水是知音。
琴,弦韵凝丝雅致心。舒耳乐,泛意酬知音。
琴,半阕弦律动情真。音辗转,尽透女儿心。
琴,高山流水久不闻。伯牙韵,相知识知音。
琴,广陵散尽千古绝。烈士悲,谁唱江山风!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棋,颠倒苍生亦是奇。黑白子,何必论高低。
棋,百战千回制敌奇。施谋略,方寸决雄雌。
棋,黑白分明乱里奇。闲花坠,落子莫迟疑。
棋,闲争棋子战劲敌。马换炮,盾甲酿战机。
棋,黑白相交藏玄机。险中求,苦战日落西。
棋,身陷局中竟惘迷。惊回首,盘外解危机。
棋,纵横经纬天元夺。只可惜,难主宇宙流!
书,从聿从曰,上古结细绳而治,後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许愼·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後形声相益,卽谓之字。著於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书,沉醉东风月下读。柴门闭,莫管客来无。
书,写下人之过往初。磨研墨,笔动似游鱼。
书,铁马金戈剑气舒。回旋处,拾翠步摇珠。
书,泼墨挥毫洒丽珠。境意出,隽永雅鸿儒。
书,翰林文海锦章出。藏诗阁,满怀古今著。
书,闭户挑灯证书橱。韦编断,勤学作大儒。
书,自古百家就千经。惟君客,能写飞翔心。
画,是人们生活中创造的结晶。画的起源久远,有着丰富的意思,“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中国古代,诗与画分不开。画的作品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画中常常包含着艺术家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艺术也常常孕育在画中。
画,纤手松烟染素纱。盈盈写,茅舍两三家。
画,世代丹青有大家。虫鱼鸟,竹菊岁寒花。
画,漠漠烟云老树鸦。炊烟袅,菊绕竹篱家。
画,笔移山川乾坤大。妙笔下,更生灵秀花。
画,抻宣神韵飘锦霞。堂前题,秀色出名家。
画,锦绣河山藏笔下。墨彩间,风情传万家。
画,笔下思绪游难尽。不必知,且去天地行。
《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漱玉含芳锦绣辞。堪吟咏,佳句费寻思。
诗,豪放情柔各自思。皆言志,风骨汉时碑。
诗,妩媚豪情醉舞时。飞花影,绽笑杏花枝。
诗,仄韵律声赋藻辞。灵言志,更显巧心思。
诗,闲赋暇吟心自痴。落笔处,轻收悠雅思。
诗,写尽愁多小卷湿。无相寄,心寸两能知。
诗,提笔韵律总难为。畅胸怀,意在笔先飞。
酒,是一种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就是一个酒的文化,就是一个酒的历史。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而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欧阳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
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杯斟满,莫教泪空流。
酒,一杯魂消可忘忧。刘郎醉,美名博千秋。
酒,豪饮一壶太白酒。江湖路,笑傲天涯走。
酒,青梅合煮杯中溢。醉心扉,浓淡总相宜。
酒,巨饮千杯诗百首。论英雄,煮酒说曹刘。
酒,一醉千古一功名。数风流,尽在将进酒。
花字在商代甲骨文中作(即华),表现了盛开的花形和枝叶葱茂之状。卉,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称:“卉,草之总名也。”花、卉两字联用,则出现较晚。南北朝时《梁书·何点传》载:“园中有卞忠贞冡,点植花卉于冡侧。”这是花、卉二字联用的较早记述。
花,驿外桥边萼绿华。随风起,辛苦向天涯。
花,四季常开竟芳华。千般秀,堪比女娇姱。
花,难觅归鸿暮霭霞。蒹葭白,绮梦飞天涯。
花,斑斓五色人采尽。却难知,月下香有心。
花,诗歌万千终恨少。且留香,梦中情飞扬。
茶文化中最早的一个道家人物,历史上的余姚瀑布山为产茶名山。因此“大茗”与“仙茗”的记载亦完全一致。这几则记录中的“荼”与“茗”,也就是今天的茶。更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早在晋代郭璞在注解《尔雅》时,即解说:(茶)树小如栀子,冬生叶,一名葬,蜀人名之苦茶。此中所谓“蜀人”之记载,即可视为饮茶习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