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饮一词,最早见于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四卷“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道望十里,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其意为俯身而饮,形态如牛,故云。另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秦生》史料记载“一琖既尽,倒瓶再酌。妻覆其瓶,满屋流溢。生伏地而牛饮之。”,此处,“牛饮”泛指狂饮、豪饮。
由此可以看出牛饮在古人的字典里大致有两层意思:
1、俯身而饮,形态如牛,故云。
2、泛指狂饮、豪饮。
及至今天,牛饮一词仍然有很广泛的应用。比如说,某人口渴得不行,端起杯子就大口大口的喝,我们就说牛饮了;某人喝酒或喝茶时,一杯接一杯,我们也会说,牛饮了......今天就围绕“牛饮”一词做个简单的梳理。
一、牛饮的喝茶方式常见于这些人群
1、重体力劳动从事者
对于这类人群来说,由于他们所从事的日常劳动比较繁重,体内细胞的水分、盐分、糖分流失非常快,因此他们需要采用牛饮方式来及时补充体内损耗,从而使饮茶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另外,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也间接性地让他们丧失了悠哉游哉喝茶的心情。每天累得骨头都快散架的时候,自然就丧失了停下来慢慢喝茶的闲情逸致。
2、饥渴难耐的人
3、茶叶的中低端消费群体
首先,这类人受现实条件的约束和限制比较大。对于现实他们又有太多的无奈,物质条件的匮乏让他们难以拿出多余的钱财购买茶叶,偶然的“被满足”滋生了他们内心中的占有欲。
其次,茶叶价格走俏让茶叶消费人群形成两极分化。
当茶叶价格持续升温的时候,茶叶市场的高端定位显然忽略了对一些低收入和低消费人群的感受,因此一部分低收入群体会选择戒掉茶瘾,另一类人群则嗜茶如命,对茶叶的极端珍视感形成了牛饮般的喝茶方式的催化剂。
4、性格放荡不羁者
二、对于牛饮方式的几种思考
1、牛饮之于细啜慢饮,有如豪放派对阵婉约派,自然理应该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没有孰是孰非的痛斥和批判。
对于牛饮一方,笔者认为这是真性情,这样的人豪爽不做作,而另一类呢,追求精致纯粹的小资享受也没什么不对。只是对于牛饮一派,除了给予更多的宽容和谅解之外,也要想办法化解他们的无奈。
所以,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可以为其举办一些免费的派茶活动或茶叶下乡活动,比如说在大药房门口推出的免费茶就是一个不错的创意。笔者最初是在长沙的街头见到的,茶是专门给环卫工人准备的,是某种颗粒状的有点药香的东西做的苦丁茶,滋味很不错,也很解渴。在烈日炎炎的夏日,痛痛快快地来上一杯,可谓是解暑良方。
2、对于中低端茶叶消费群体来说,商家是否能够更加亲民一些,定时推出一些物美价廉的平价茶,或者说让茶叶接地气一些,不至于像过去那样只有上流社会的富人才喝得起茶,而穷人则只能是望尘莫及。
好的茶需要高端和低端中端三个市场均衡发展,一旦走入极端化,便很难获得长足的发展。
两极化是商家对某一类消费人群过度依赖产生的。
3、越来越具有仪式感的喝茶方式,极大的压缩了牛饮般的喝茶方式的生存空间。
但就喝茶这一行为而言,笔者认为是无等级之分的。喝茶讲究的也就是一个简、静、真,没有哪种方式是专属于某种人或某一社会阶层的。我们应该做的是在众多的饮茶方式中找到某种形式的平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好。(本文系说茶网原创稿件;本期撰稿:简书;除特别注明外,配图均源于说茶网图库中心)
说茶网客户看过来:
更多关于普洱茶知识,如冲泡、鉴赏、存储等,请扫如下二维码添加说茶网思思微号咨询!